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世界的骄傲

fengyanfengyu 2010-12-10 18:11:03 本刊编辑部组稿 总第042期 放大 缩小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艰难地探索着前进的道路。科学大师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和智慧,往往为人类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天地。

袁隆平,一个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激情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发现野生的“天然杂交稻”开始,寻找到“雄性不育株”,冲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的传统经典理论束缚,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的理论,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丰产增收的大门,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找到了有效的办法,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43年里,他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

 2007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中菲农业合作情况交流会上说:“这次我点名让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随团访问菲律宾,袁隆平的言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心声。杂交水稻是人类种植业的重大突破。”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热情赞誉:“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一位新中国“当代神农”终结了全人类的饥饿。

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在科学史上树起了新的丰碑。

——题记

历史将记住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日子:2007年4月27日。这一天,有着“杂交水稻之父”美誉的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美国科学院年会,并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一名外国人能够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这对当选者和他的国家而言是仅次于获得“诺贝尔奖”的极高荣誉。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对袁隆平这样祝贺道:你能够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我们无比荣幸!

袁隆平,这是一个令世界许多农民和农业科学家既熟悉又尊敬的名字。因为是他,才让全世界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的吃饭问题有了保障;因为是他,才让世界其他受到饥饿、半饥饿威胁的人民看到了吃饱肚子的曙光和希望。

“5年内再多养活3000万人口”

正在参加两会的袁隆平仍然放不下杂交水稻。

2008年3月10日晚上9时,记者在政协会委员住地见到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他刚刚从湖南检查验收超级杂交水稻的田间抽身返回北京,风尘仆仆。

谈起杂交水稻,这位78岁高龄的老人神采飞扬:“目前,正在搞超级杂交水稻的三期攻关,我很有信心,能在2010年实现目标。”

“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超级杂交水稻!”袁隆平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得到加强,取得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这是鼓舞,同时也是鞭策,深感责任重大。”袁隆平说。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有三期目标:第一期,是亩产达到700公斤,已在2000年完成;第二期是亩产800公斤,也已在2004年提前完成。现在,正是三期攻关,到2010年要达到亩产900公斤。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过去5年,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2007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让袁隆平感到“很兴奋”。

为尽快达到超级杂交水稻的三期目标,袁隆平提出一个设想——“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就是种3亩地,可以达到4亩地的产量。目前,这个工程已受到农业部、科技部的重视,计划5年内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第二期超杂稻,能产8000万亩地的粮食。“相当于增加了2000万亩的耕地,可以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

现在,我国的水稻平均亩产为420公斤,其中杂交稻为480公斤。袁隆平在湖南20个县搞的“种三产四”工程,已有18个县达标,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

今年,还有很多省提出要加入“丰产工程”。袁隆平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立项,争取三期任务早日完成。

研究农业的袁隆平心系农民。他认为,国家应增加惠农政策的力度。比如,目前农民种1亩地1年收入也就千把块钱,如果政府能采取“直补”的办法,交多少粮食就能补多少钱,农民种粮就有积极性了。

几年来,袁隆平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几乎全是关于农业的: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他的关注点仍然不变。“靠惠农政策和一些高产量的品种,现在我们的粮食基本上可以自给,但是并没有剩很多,所以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要全面奔小康,粮食永远是头等大事。”他语重心长。

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时光如梭!54年前,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成为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1960年,面对当时严重饥荒,这个30岁的年轻人热血沸腾,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

然而,按照传统经典理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水稻高产育种实验无从突破。这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一株水稻植株与众不同——植株高大、颗粒饱满。怀着好奇的心理,第二年春天,他把收获的这株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根据杂交种分离规律,他断定这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袁隆平开始琢磨:既然自然界存在着“天然杂交稻”,说明水稻和其他异花授粉作物一样,具有杂种优势。他决定跳出水稻“无性杂交”学说的束缚,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4年7月,袁隆平头顶烈日,在稻田里惊喜地寻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1966年2月,袁隆平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培育杂交稻,直击传统理论禁区,引起国家科委高度重视。

正当研究向前推进时,1968年5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袁隆平心爱的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当头一棒”:几年积累下来的700多株珍贵不育材料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毁坏。看到几年的心血被毁,袁隆平气得浑身颤抖。在泥田里呆坐了许久后,袁隆平忍着悲愤,在烂泥巴里四处寻找残存的秧苗。直到第四天,在学校一口废井里找到5株秧苗后,袁隆平才算松了一口气,二话没说继续坚持试验。

然而6年时间过去,袁隆平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难道是技术路线有问题吗?袁隆平苦苦思索着。很快,他大胆提出: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找到一株雄花败育株,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袁隆平欣喜若狂,因为这对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来说,无疑找到了突破口。

为加快三系配套进程,袁隆平将金子般珍贵的“野败”材料迅速分发到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进行协作攻关,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个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以扩大选择概率。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袁隆平历时9年的三系配套难关终于被攻克。而就在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大田生产试验时,有人针对水稻“只长草,不结谷”的现象,冷嘲热讽:“可惜人不吃草,要是人吃草,杂交水稻的优势就太可观了!”

面对各种质疑和压力,袁隆平总是心平气和地给予科学解释:“从表面上看,试验是失败了,但从本质上看,试验是成功的。实践证明水稻杂种优势是强大的,至于优势是体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只是个技术问题。”

其后两年,随着杂交水稻“优势关”“制种关”的相继攻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从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也赢得了极高的荣誉。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由衷地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搞科研就如同跳高

消瘦的脸庞,硬朗的身体,饱满的精神,已是78岁高龄的袁隆平,还从未考虑过退休。在他看来,由常规育种进入杂交育种领域的办法是由简到繁,但今后,杂交水稻育种的方法,必然要由繁到简,从“三系”简化到“两系”再到“一系”;杂种亲缘的利用范围必须由近到远,从品种间推远到亚种间再到远缘间;杂种优势必须由强到超强方向发展。

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奔着这个目标,袁隆平从不服老。

有人善意提醒他:你育出三系杂交稻,已成了著名科学家,还搞什么“两系”“一系”?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袁隆平笑了:“搞科研就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1987年,水稻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他像以前一样,又在试验田里忙开了。有人见他那么瘦,好心劝他:你年纪那么大了,要少下田,多休息。袁隆平乐呵呵地说:“关在屋子里手脚发痒,下田搞试验,才有乐趣。”

两系法杂交成功的关键在于育成光敏核不育系,难度颇大,研究几受挫折。袁隆平以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经验,几度调整方案,发动各协同单位寻找新的育种材料,最终使水稻两系法研究得以顺利进行。1995年,袁隆平向世界郑重宣布: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平均比三系杂交稻亩增产5%~10%。

原中国水稻所所长闵少楷感慨地说:“袁隆平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困难面前,他都不动摇,各种困难都难不倒他!”

在袁隆平两系法杂交理论的启发下,两系法杂交高粱、油菜、棉花、小麦等相继研究成功,并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尽管成绩显著,但袁隆平始终没有放慢创新的脚步。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勇深有体会地说,创新像他的人格一样,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1998年,袁隆平瞄准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培育超级杂交稻。此前,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均提出过“超级稻计划”,由于难度较大,技术路线选择失当,搞了十几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袁隆平知难而进,提出一套新的技术路线进行技术攻关。2000年,他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袁隆平自信地说,到2010年,超级杂交稻将达到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并实现“种三产四”(即种植3亩田,产出原来4亩田的稻谷)的梦想,即用6000万亩地产出8000万亩地的粮食。中国在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领域将继续领跑世界。

“我梦见,有一天我们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大瀑布,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袁隆平把它称作“禾下乘凉梦”。对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他充满了信心。

正如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邹江石所说:在水稻育种科学领域里,袁隆平站得很高,看得很远,是一个不断求索、永无止境的科学巨人。

时刻惦记着大饭碗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疑问:未来谁来养活中国?

袁隆平以研究杂交水稻的成果,乐观而自信地回答: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同时还能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从三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用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袁隆平还算过一笔账:全国4.5亿亩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可以增产150亿公斤。这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

在袁隆平看来,依靠科技解决吃饱饭问题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1960年,我亲眼看见5个饿殍倒在路边、桥下、田坎上,这种触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袁隆平说:“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提高后,不仅可以保证国家所需的粮食总产量,同时,农民还可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粮食,并能够把多余的土地另辟他用,比如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等,最终使农民富裕。”

美国普都大学教授、四届美国总统农业顾问汤·巴来伯格钦佩地说,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袁隆平不仅时刻惦记着国人的“饭碗”,世界人民的“饭碗”也装进了袁隆平的心中。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美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多年来,袁隆平怀着“造福世界人民”的宽广胸襟,7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多次举办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技术骨干500余名。

在袁隆平的倡导和建议下,“杂交水稻外交”正成为我国经济外交的一张“王牌”和“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在东南亚、美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被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袁隆平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够养活将近1亿人口。

“杂交水稻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谁想种都可以,而且越多越好!”袁隆平再一次感动了世界。2004年,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将农业界的最高荣誉“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以奖励他在世界粮食安全和拯救饥饿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p#副标题#e#

“米菩萨”的一粒种子,

改变了世界

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21世纪的地球上,依然有8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状态,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

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从1995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选择了15个水稻生产国,如印度和越南等,与这些国家的政府一道,制定杂交稻发展计划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之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袁隆平等许多中国专家都担任过顾问,多次赴朝鲜、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德国、埃及、美国、印尼、新西兰等国讲学、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同时,还为这些国家培训杂交水稻技术骨干,从1981~2006年,袁隆平担任主任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5万公顷,印度为56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1.5~2.5吨的效果。

2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就是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帮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袁隆平院士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鲁华经常出国执行政府间的杂交稻合作协议,她向记者感慨:在国外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每当到一个国家,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人热情接待,有一次,在乌兹别克斯坦,该国的农业部长、科技部长听说鲁华来自袁隆平所在的湖南,高兴像孩子似的,亲自招呼她坐在旁边,给她戴上具有民族风情的五彩云帽。湖南省农科院开发处副处长方志辉2003年9月和鲁华一起去过印尼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亲眼目睹感人的一幕:中国杂交稻为当地农民增产最高达到93%,他们在庆祝丰收的仪式上高喊“八古斯!八古斯!”“中国万岁!”,一群又一群农民跳起欢快的舞蹈,向来自杂交水稻故乡的中国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杂交水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地方,就有毫不矫情的浓情厚意。

正是基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并为世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4月25日,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成为我农业科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是对于多数科学家来说,是除了诺贝尔奖之外的最高荣誉。

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的当选也为美国科学院增添了光彩。”

从1964年到2007年,4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虽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也经历了重大失败,但党和政府都没有因为失败而终止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支持。1967年,湖南省科委为“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立项,拨出科研专款,为袁隆平配备了科研助手。这在我国科学史上是少有的。70年代初,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研究协作机制。“三系配套”以后,在这些机制的基础上组建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20世纪90年代,杂交水稻成为历届总理都极为关心的“总理项目”,国务院多次从总理基金中直接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杂交水稻研究,

2003年10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察看了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的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们作出的重大贡献。

2005年8月13日,袁隆平又迎来了温家宝总理,温总理拉着他的手亲切说:“袁老师研究的超级稻,不仅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对解决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的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看来,超级稻的科学价值,已经超出国门了,影响到世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领导人,同我见面的时候,都指名要中国帮助他们发展超级稻。所以呀,袁老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利中国,而且有利世界。”

今天,杂交水稻技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解决粮食短缺国家的首选技术,也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援外项目。

中国农民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的,投之以木瓜,他们报之以桃李。

袁隆平的生活秘书兼司机戴牛松回忆说,1990年的一天,他和袁隆平去湖北考察杂交稻的增长情况,在黄冈和罗田之间的一个小镇上,乡亲们认出了袁隆平,没有任何人组织,一下子就来了1万多人围着袁隆平问候、握手,他们都要看看这位给农民带来福音的“米菩萨”。回来时,更多的人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

在长沙,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民和他的乡亲们要自发为袁隆平塑了一尊像,袁隆平得知,写信阻止未成,深感不安,很不高兴,好几天没睡好觉。

湖南郴州北湖区华塘镇的曹宏球,因为出生在1960年粮食大饥荒的年代,他的童年总与饥饿相伴。1975年,杂交水稻在村里推广了,收获的季节里,到处都是沉甸甸的稻穗,曹宏球家里终于吃上了饱饭。粮食够吃了,节省下的土地用来退耕还林,种植瓜菜,曹宏球后来还养蜂,成了地区的致富能手。

吃水不忘挖井人。1995年春节,他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上联“发家致富靠邓小平”,下联“粮食丰收靠袁隆平”。1997年,他北上北京房山找汉白玉,到保定做模型,去湖北衢阳找人雕刻,前后共花费6万多元。和曹宏球一同富裕起来的乡亲们听说他要给袁隆平塑像,自发捐出了2亩田。他们把袁隆平塑像的地方叫做“稻仙园”,因为,袁隆平就是给大伙送来稻谷的仙人啊。

农民只能用这样词语称颂袁隆平。在他们的心目中,吃饭就是杂交稻,杂交稻就是袁隆平。

如今,“稻仙园”已经拓展为80亩了,供成千上万怀着敬仰的人前来参观,而曹宏球依然像当年那样为塑像清扫灰尘。

故事总是这么一段一段地延续着。

新的故事应该是这样开头的:他的“禾下乘凉”的梦想有一天真的成为了现实,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城市乡村,大江南北,神州内外,人类永远不再饥饿,他们奔走相告一个传奇的名字——袁隆平。

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不下试验田的日子,袁隆平一般上午9点进办公室,下午5点半准时出办公室,然后直奔气排球馆。等打起气排球,他乐得像孩子一样。在他的带领下,杂交水稻中心全院的男女老少也都爱上了这项过去只有老年人才玩的运动。

除了打气排球,袁隆平的兴趣涉猎广泛。

在全院虽然他年纪最大,但比起游泳,哪个年轻人也难赢他一次。他风趣地说:“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理,20岁的肌肉弹性。”

对于“搓麻”,他也有很高的热情,还约法三章,不赌钱,不耍赖,不讲客气,谁输了谁钻桌子。当看到其他人输了钻桌子时,他乐得开怀大笑。轮到他输了时,别人说算了,他却执意站起来弯腰往桌子底下钻。

至于音乐,他更是有种特殊的感情。天分甚好的他,大学时无师自通,拉得一手小提琴。每到闲暇时,总爱和妻子邓哲来个二人合奏,自娱自乐。他谦虚地说:“我充当的是南郭先生,拉得不好,但我什么都会一点儿。我不是书呆子气的人,我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它能把你带到一个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

袁隆平满脑子的笑话和故事,常常逗得年轻人发笑,而他自己也经常笑得前仰后合。他的学生、儿媳段美娟说:“袁老师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他很有趣,有他在场气氛往往很活跃。”

在孩子们眼中,袁隆平是一位“爱和自己玩”的爷爷。有时一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逗逗两个可爱的小孙女:“来,‘小淘气’笑一个”、“爷爷吐烟圈了,快去抓”……

在农民们眼中,袁隆平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长者,无论穿着还是肤色,和农民没有两样。在田间地头,如果农民碰见他,都会主动上前向他请教问题,而他也总是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仔细询问他们的生产情况。他说:“我天天和农民在一起,如果穿得像个城里人,就会让他们觉得生分,他们就不会和你交心了。”

别人向他请教快乐的原因,他平静地说:“有追求、有希望、有理想,心态要好、身体要好,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快乐秘诀。”

三重本色袁隆平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管声誉还是贡献都到了别人难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赞叹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读了自己的人生真谤——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农民。审视袁隆平的衣着打扮,可能无人能将那皮肤黝黑单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联系起来。但正是这种朴实、憨厚的品性,铸就了袁隆平大功至伟的业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袁隆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的根在农村,他血液里沸腾的是农民的执着、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朴实、朴素与节俭。既使在他成为名人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上商场专挑便宜货买。一次他看到衬衫打折10块钱一件,一口气买了10多件,“下田时穿起来方便”,典型的“中国最著名的农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说“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科学家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道德情怀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

本色种子。袁隆平对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为世界农学泰斗,为使人类少一份饥饿、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种子一样处处生根发芽,使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带给他们的惠泽。从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其也应邀前往菲律宾、美国等几十个国家无私传授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尽管已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了,但那颗奋进的心,永无休止的拼搏精神却一如既往,这就是本色袁隆平,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景仰。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到其后的“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到其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星”,从1985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与创造”金质奖章,到其后的“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世界粮食奖”,袁隆平获奖众多。面对荣誉和光环,他谦逊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

在一些人眼里,袁隆平获得的奖金很多,3任总理也都给了他1000万元或2000万元的科研经费,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而实际上,了解袁隆平的人都知道,他几乎把在国内外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

“名和利不能看得太重,应该看得更高一点,以后就会更有成就一点。”袁隆平说:“不是不要名和利,而是要把它放在第二位、贡献的后面。”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实践的。

为了专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拒绝了很多行政事务性的工作,为的是“躲起来做点事”。即便是目前担任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一职,也是在省领导做了大量工作后,以不影响日常研究时间为前提,他才应允下来的。

袁隆平出名了,但他始终把祖国摆在第一位,谢绝了世界不少著名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坚持留在自己的祖国作研究。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袁隆平对农民有着极深的感情,而农民也用生动而朴实的语言称他为“米菩萨”。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曹宏球,从小受过饥饿之苦,是袁隆平的杂交稻让他吃上了饱饭。出于对袁隆平的真诚感激和敬重,1996年他拿出5万元积蓄准备雕一尊袁隆平汉白玉雕像。

袁隆平知道这一想法后,立即写信予以劝止:“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心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儿贡献是应该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密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正如袁隆平自己所写的那样,这位拯救世界饥饿的勇士,永远在努力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