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改革开放后两会热门词汇变迁

junshiboji 2010-12-10 18:11:04 戴辰 总第044期 放大 缩小

从1978年到1982年的五届“两会”热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营、票证供应、多种购销形式、经济特区、个体劳动者等是当时“两会”期间经济领域的热门关键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肇始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对农业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同时,还在城镇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扩大工商企业的自主权、改进城乡流通体制,对统购包销的工业消费品,开始采取计划收购、定购、选购和企业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在这一时期,一批脱离公有制体制的劳动者开始被称为“个体户”,这标志着中国非公经济的发轫。

从1983年到1987年的六届“两会”热点

乡镇企业、农业集约化、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承包租赁、沿海开放、外资、速度和效益、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价格杠杆、国家与企业、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假冒伪劣等等是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

当时,在农村,政社分开的新体制,大量涌现的专业户、专业村,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农村经济中的物资基础、政策资源和社会心态等等发展资源得到开发,发展机会急剧增加,农村收益相对快速增加,而且受益面较大。在城市,从扩权让利到全面承包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分灶吃饭到包干制转变的财政改革。这些都可以从上述的关键词反映出来。

从1988年到1992年的七届“两会”热点

 物价、过热、通货膨胀、政企分开、多种经济成分、计划与市场、铁饭碗、下海、增收节支等是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第七届“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关键词。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两会”上关于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有关农村问题的话题减少,而以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证券为主题的话语渐多,改革开放在阵痛中进行,但也正是在这种阵痛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为突出的是在理论上结束了关于市场与计划关系的争论,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并提出要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从1993年到1997年的第八届全国“两会”热点

过热、通货膨胀、一揽子、软着陆、粮食储备、京九、南昆、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瓶颈”制约、新的财税体制、汇率并轨、扭亏为盈、多种所有制、环境治理、养老保险、下岗、盲流、打工、重复建设、金融监管、地区差距、共同富裕、市场配置等等都是当时“两会”上的热门词汇。从那时开始,农村开始出现倒流现象,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多收了三五斗”的现象,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负担加重,农村劳动力和资金流向城市,社会发展的资源和机会开始向上、向城市中心地区集中。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各种社会差距开始拉开,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从1998年到2002年的九届“两会”热点

结构调整、小康、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西部大开发、反腐败、下岗、“三农”、费改税、农民工、股份制、减员增效、金融监管国债、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洪涝灾害、可持续、“走出去”、入世、申奥申博、全球化、金融危机、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电话网络、IT、基因、知识产权、后勤社会化、民办教育等等都是当时“两会”期间的热门关键词。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定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分配制度。改革开放的实践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力度看,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越来越深入地触及深层次的问题。

在2003年以来的第十届全国“两会”热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腐倡廉、看病难、看病贵、教育公平、创新型国家、贫富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房地产和物业、就业和再就业、物价波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自主创新、环保风暴、循环经济等等词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表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统筹、正在由偏重经济建设走向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