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不可低估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焦点集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国际舆论与预期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水平,并建议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同时国际市场上美元贬值也对人民币升值形成进一步刺激。但是,人民币升值已经超出自我承受范围,不利于长远发展与短期稳定。
目前人民币价格违背自我而由国际主导和主宰的局面值得警惕。面对当前我国股市价格低迷甚至不可反转的态势,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似乎不可持续,并有可能出现贬值。
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具有巨大风险,未来甚至有不可控制的可能,因为国际投机热钱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可低估,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规模与国际资金增量比较则小巫见大巫。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1.68万亿美元,而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交易规模就达3.4万亿美元,两者之间力量对比一目了然,举全国总量也不及国际市场一天的交易规模。
如果外部冲击导致我国内部金融动荡,我国应对能力并不太强。国际市场中无论是对冲基金规模、主权财富基金规模、石油美元规模、金融衍生产品规模等都在2-3万亿美元以上,就在我国资产规模上升的同时,国际资金流量也在以更大幅度增长,对此,我们必须关注虚拟金融快速发展的现实,认真考量自己的对策。
回想当年日元升值与日本经济的结局,似乎值得吸取教训,更何况我国目前的实力并不能与当年的日本相提并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发达国家;一个自我本币,一个国际化货币。这些都需要我们谨慎面对,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勿因随从而升值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向下调整的可能,同时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更难以在短期消除,“双防”(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政策的推出是其直接体现。因此人民币升值已经不是我国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意愿和需求的反应,更大程度上来自外资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作用。
如果从发达国家来看,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他们并没有对汇率水平的指标预测,只有区间上下水平的估计,但他们的在华机构却不断提出人民币升值高涨的指标预期,甚至从年初人民币升值10%变为升值15%。这表明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偏离了市场责任与义务,而超出现实和实际状况的预期目的何在,则值得我们深思。
但这种违反事实和脱离现实以及违背国际金融趋势的预期,却是形成刺激和拉动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力量。虚拟金融的预期作用在当今国际金融效用明显,发达国家正对此充分运用,以便自我经营发展。同时其金融发展周期长于我国,金融经验充足的阶段把握强于我国,金融战略应对长远的对策高于我国,这些或许都值得思考。人民币升值不能简单随从甚至“崇拜”而导致自我牺牲、蒙受损失。
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双重损失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舆论和强烈的预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在两年多时间内已经达到将近18%的升值幅度。反观我国经济金融形势,汇率改革或升值所想解决的经济金融问题不是缩小了,反而是扩大和加重了。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十分复杂和困难阶段,金融处于敏感和自足时期,其中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升值具有关联。似乎人民币升值成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即用货币升值来应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而建议推进人民币更快的升值预期。
但事实是我国人民币快速升值,但通货膨胀却快速上涨,货币升值不可能消化通货膨胀压力,舆论和预期是在刻意推高人民币,而不是解决我国人民币经济金融矛盾。我国人民币外部价格上升与内部价格下降已经导致我国外部资产价值的外汇储备资产缩水、内部货币价格的下降两种并行的双面损失局面。外汇储备美元购买外部产品价高,国内购买商品也价高,货币升值难以抑制、通货膨胀上涨难以控制。对此,我国应该保持何种政策对应,需要依据国情而不能听任别国的建议和设计行事,更不能完全用传统金融理论指引目前现实,需要综合考虑新经济、新金融时代的汇率特性和运用。
美元贬值改善美国双赤字
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是最为瞩目的焦点,但两者的收益和损失结果完全不同。美元贬值促进和缓解了美国经济金融结构矛盾,金融市场长期关注的美国双赤字已经通过货币策略得到改善:美国贸易逆差从2006年的7800亿美元下降为2007年7000亿美元;美国财政赤字从同期的2400亿美元下降为1600亿美元。因此,美元贬值是美国损人利己策略的体现,是美国内外战略策略的组合,美元贬值促进其基础稳固。
即使在当前美元贬值和美元恐慌中,美元储备地位并没有受到实质的伤害,反而得到微弱稳固,这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见链接)
相反人民币升值并未推进和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持续,一定程度拖累和阻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与进展。一方面是经济过热、投资过热、信贷过热因此而加重,并且带来巨大困难与阻力;另一方面是金融资产升值导致伤害,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升值与股市低迷并存的反向价格运行。
总之,人民币单边快速升值存有巨大风险,我们应主动调整应对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打消预期。从国际趋势对应来看,似乎可以考虑采取主动贬值的干预对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