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今年,全国人民迎来了第一个成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流传千百年的民俗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然而,在众多的民众眼里,端午节就成了「粽子节」,端午与粽子划上了等号。民俗专家认为,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缘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在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形成的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等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应更多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又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所以,过端午节应注重在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中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插艾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习俗已难觅踪影,如饮雄黄酒等。目前比较普遍的习俗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叶菖蒲,其中,吃粽子最为普遍。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魏晋时期开始流行的民间风俗。南北朝时有了确切的文献记载,梁吴均的《续齐记谐》说:“屈原五日投汨罗,楚人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端午名食。唐玄宗李隆基不仅用粽子大宴群臣,还作诗纪念:“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毕节,圆宫宴雅臣。”他的另一首《端午》诗:“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也渲染了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氛。宋朝以后,粽子的品种花样繁多,不仅平民百姓喜食,而且颇受文人骚客们的青睐。陆游诗有“盘中共解清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这里的清菰粽,是当时有名的艾香粽子,用艾叶浸米裹制,风味独特。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这项活动在唐代已经达到相当盛大的规模。中唐诗人张建封在他的《龙舟竞渡歌》中,对此有过精彩描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夺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紧张激烈的竞赛场面扣人心弦,热闹非凡的气氛跃然纸上。“画作飞凫艇,双双竟拂流。”如今赛龙舟已被国家列为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在湖南屈子祠畔的汨罗江上举办的龙舟比赛,每年都吸引着十里八乡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观看。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饮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端午节食品
龙船饭
龙船饭的原意是在龙舟比赛前后,以之慰劳划龙舟的健儿,龙船饭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船饭是饭菜合一,把菜做好,拌进饭里,菜色一般是肉丁、虾仁、鱿鱼粒、豆角、鱼饺、肉饺、炒花生等,一些地方还会放入珧柱、蚝豉等贵一些的材料。而饭也分粘米饭、糯米饭等。同时,村人们还会邀请各地朋友来参加,拿出水果、糖水等招待,来宾越多越觉得光荣。
龙船饼
龙船饼很像平时我们吃的核桃酥,味道很甜,个大,虽然样子和核桃酥差不多,但是代表寓意可大不一样,龙船饼是给赛龙船的龙舟健儿们带到船上去的,是龙舟节的一项重要食品。
据称龙船饼是龙船划过兄弟村的时候,兄弟村的村民们送给龙舟的,再由划龙舟的小伙子们带回来,由于龙船饼被龙舟健儿们带到船上后,被划龙舟的有力能干的大汉们用手摸过,就有了重要的意义,龙舟健儿们把这些龙船饼带下船,把这些龙船饼分发给小孩子们吃,希望小孩子们吃了以后就会像这些龙舟健儿一样健康勇敢能干,一年到头不会感冒生病,而且还更加聪明伶俐,更会读书识字。
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少数民族的粽子
瑶族: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畲族: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粽子在异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後,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人们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鲜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每逢圣诞来临,委内瑞拉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拉美粽子有其特别来历。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统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被迫远离家乡去服苦役。妇女们为了让丈夫和儿子能够在路上吃到可口的饭菜,就把蒸熟的玉米粉和土豆、胡萝卜一起用香蕉叶包裹起来,作为路上的乾粮。#p#副标题#e#
□文/袁瑛
节日应该过出文化品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四次在全国人大会上提交促进传统节日放假的议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恢复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我们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喜闻乐见、全民参与,二是循环往复、无穷延伸。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存在的方式。它对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振兴、文化认同有极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清明节,其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对前人的尊重,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或者祭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做出贡献的人们,这是一种情怀,永怀对先辈的感激。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代表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而且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是推崇一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我们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些符号,端午节的符号是两个,一个是吃粽子,还有一个是龙舟竞渡,这是增加团结的凝聚力、健康向上的一种体育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包含着某种文化在里面。
所以说,过传统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息,而是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人们要在节日里提升陶冶自己的情操。
对于怎样过节才算有文化品位,纪宝成认为:一是举办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之外,龙舟竞渡,突发向上、力争上游,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节假日的庆祝应当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同时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创新。比如建国以后,清明节我们不光扫墓祭祖,还扩大到祭奠烈士,祭奠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做出贡献,也应该为他们扫墓。
节日文化比黄金可贵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黄金周设立的初衷是着眼于假日经济做文章,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如今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
蔡继明认为,黄金周的含金量值得考究,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其实远远大于其商业价值。清明、端午、中秋这几个节日,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像清明节祭奠祖先,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好好发掘出来,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中秋,家庭团圆、社会和谐、庆丰收,除夕,大家彼此互相宽容、互相忍让,平时的恩恩怨怨,一过节也就一笑了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恢复这些传统节日,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我们推行一国两制,意义也非常重大。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文化上同根同源。大陆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更应该尊重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认为,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地维护。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它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然而,让大家感到担忧的是对于传统节日的“节日味道没有过去那么浓了”。对此,高丙中认为,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曾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高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节日放假就是对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从文化角度阐释了传统节日放假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冯骥才表示,传统节日放假,一是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二是保护文化遗产。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冯骥才认为,节日放假的目的是让大家能有时间、机会把这个节日当节日过。对于如何过好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的节日,冯骥才建议:第一,应该温习自己的传统。长期不放假,一些传统的民俗事项已经忘了。第二,有些好的传统要拿进来,比如清明节,清明节扫墓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祭祀祖先、先人,还有一种是祭祀烈士。清明里还有春游,古代叫踏青,还有一个民俗是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我们都可以有很多活动可以做。另外,不要把节日变成假日。节日和假日应该分开。因为假日是公民休息的权利,是公民的福利,它里边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但是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国庆节,那是一个公民要表达国家情感的日子;春节全家要团聚,要表现我们对生活的向往,要避邪、迎福。节日放假是为了更好地度过这个节日,还是要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p#副标题#e#
今年,全国人民迎来了第一个成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
流传千百年的民俗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推动这个转变的第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从2004年的全国“两会”开始,他连续四年提交“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议案,促使这一建议于2007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采纳实施。
谈到这一议案的出发点时,纪宝成说,提倡传统节日放假,是为了让传统节日的文化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续,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提倡传统节日放假,就是推动传统文化重建。
全民参与,喜闻乐见,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载体
2004年2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纪宝成提出能否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这一问题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提出把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首先是考虑到它的文化含量,考虑到保护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享受民族文化等。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这个载体是不能替代的。
传统节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全民参与,喜闻乐见。不管你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不管你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都要过这个节日。这样一来,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节日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循环往复的,今年过完了明年还要过,这就可以让人们反复地体味民族传统,反复地享受民族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提议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重建
中国文明能够绵延几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割断的文明,必定有它自己的强大生命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具有普世意义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重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物质文明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精神文明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这里的原因很多。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上,精神文明的发展显然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前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仓廪实而不知礼节”的现象。这势必会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自己,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重建工作,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传统节日过出“文化味”,更好地延续它的文化生命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不仅意味着广大的民间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传统的民俗习惯成为国家制度,更可以看作是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一份敬意。我甚至还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全面走向繁荣的序曲和前奏。
现在大家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有意义地度过这些节日。过传统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息,单纯的休息可以靠双休日解决,靠带薪休假制度解决。而过传统节日,则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陶冶自己的情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可以举行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吃粽子、龙舟竞渡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活动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把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介绍给大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区、街道、各种民间团体,都应该在节假日期间组织符合节假日内涵的一些文化活动。
当然,节假日的庆祝也应当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一方面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把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有所创新。#p#副标题#e#
□文/程万军
有关端午节应该放假的提议由来已久,其实,这类提议早些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及: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和假日。还有人大代表建议,应把七夕等传统节日也定为法定假日。几位人大代表在论述提升传统节日的法定地位的意义时,甚至给出了“弘扬民族之魂”、“强大的文化支撑”等高度意义。
在周而复始的放假讨论中,我以为已经剑走偏锋。且不说“弘扬民族之魂”、“强大的文化支撑”这等大题是否一放假就可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单就一个内容大于形式的问题假设,我们就可能很难说得过去——假如传统节日放大假,我们是否会过?
如果传统节日放假,只是为了聚在一起找一个“吃完活的再吃死的”理由的话,又何必“法定”呢?
由“传统节日我们是否会过”,我们还应该想到传统的破与立,这不见得就是小题大做。因为纵观一个历史时期以来,传统的破立仍处于模棱两可、磕磕绊绊之间,总之缺少明确的方向。
我们曾一直自称“文明古国”,迄今是否配称“文明大国”呢?我们保留了多少文明古国之所以文明的传统?譬如“礼仪之邦”的称谓,今日稍有自知之明的国人,若见此词套用于现代恐怕大多会耳根发烧,因为那似乎已有些反讽的味道,我们的“传统文明”哪去了?“礼仪”何在?
如果就此断言我们破除了“旧传统”,一切革故鼎新,树立了“新风”,倒是令人欣慰,然而细细观察,却也是说不通的。
点遍荧屏,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又无处不在。千年皇室、百年长辫……持续成为第一猛料,充斥我们的现代文化生活。这足以说明,起码在文化领域,我们并未破掉两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恋情”。
是不是关于传统的有无在今日中国已经说不清了呢?
还是以“比较法”说得明快些。就以深受中国隋唐影响的近邻日本为例。日本,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是弹丸小国,隋唐时几乎相当于中国的附庸国。是时日本的立国之本(或称国策)是“和魂汉才”,即大和民族的精神,汉民族的才干。到了幕府时代的近代日本,美国“黑船”来袭,热兵器不费吹灰之力战胜了冷兵器,“对外开发”的日本幡然猛醒,修改国策,“和魂汉才”易为“和魂洋才”。即仍延续本民族的精神,但学习的却是世界最先进的东西。直到风云变幻的今天,日本仍雄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宝座。凭什么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和魂洋才”!但是,“洋才”的日本丢掉自己的风俗和传统节日了吗?没有。日本恰恰是保存这类传统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日语里有一词曰“行事”,即风俗节日之意,日本人在“行事”里不仅休假,而且非常讲究古文化,尽情挥洒古风古韵。
反观我们中国这个发源地又如何?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包括衣着服饰,还存留多少传统古色古香呢?我们甚至忘了传统节日、婚礼还有什么讲究,忘了传统服装是什么样子。惟一的“旗袍”,还是满清时代的产物,姑且视之为“传统服装”,就这个悠悠五千年的古国而言,也实在牵强得很。我们的现代婚礼,异化得已令人惨不忍睹,无丝毫的“古朴礼仪”可言。于是,当代中国时尚男女,不知“七夕”为何日,只知在欧美“情人节”里起一起哄。这对于一个力求民族振兴的大国而言,不正是一种令人惋惜的文化失落吗?
由是观之,“传统节日是否放假”事小,而“恢复我们应该恢复的文化记忆、抛弃我们不该留恋的传统桎梏”不仅事大,而且可谓正当其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