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式发展,国内沿海一线城市借助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过去的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后,伴随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中国大地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增长模式悄然发生转变,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也从区域性发展进入均衡发展的蜕变阶段,依靠“港口经济”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在辽阔的中国西部,在广袤且自然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草原上,鄂尔多斯市以其全新的发展面貌和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迅猛的发展速度引起世人瞩目。而作为鄂尔多斯市“核心区”的东胜区则更是以其强势的崛起姿态不断刷新世人对西部城市的看法,不屈不挠的西部人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片热土上创造着奇迹。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无尽的创业机会”等标签已替代“落后贫穷”,成为西部城市的全新代名词,也是今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代名词。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秘诀呢?究竟是怎样的精神才能缔造出这样的传奇?在大草原最好的初夏时节,我们走进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采访了东胜区区长王东伟。
《瞭望中国》:我们了解到,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市府的所在地,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得益于蓬勃发展的第二产业,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东胜区的发展是否也是依靠工业的强劲拉动呢?
王东伟:定位于第三产业是东胜区与鄂尔多斯市最大的不同,但离开了鄂尔多斯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东胜区的城市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很难实现。
东胜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是在于对自身优势的一种准确定位,除了考虑宏观政策之外,更多是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鄂尔多斯市整体是一个资源富集型的工业城市,比较富裕,而东胜区属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走工业路线显然不符合东胜区的发展实际。
鄂尔多斯市辖7旗1区,其他7个旗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依靠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而东胜区作为市府所在地,辖区土地面积小且开发成本大、水资源匮乏、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且品位不高,发展模式与其他7个兄弟旗相比有所不同。近年来东胜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们立足资源富集地区中心城市和呼包鄂金三角一极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城市化为龙头,创造和优化发展环境,从而推进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加强园区建设,通过集群化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绒纺、煤炭、林沙等几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羊绒产业中心,世界最大的沙棘产业加工基地;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以“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努力让第三产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目前,三产已超过二产上升成为东胜的主导产业,比例为1:39:6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0%,对财政贡献率超过70%。
与此同时,东胜区工业的发展正在稳步提升。2008年,东胜区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着力改善内部经济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投资增长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相统一。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引进核心企业,配套基础设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煤炭、建材、羊绒、林沙产业的技术改造、资源整合、品牌提升、增加科技含量力度,在第三产业迅速带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东胜区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
《瞭望中国》:东胜区将发展的主要方向定位于第三产业,那么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搭建服务业发展平台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和有效行动?
王东伟:几年来,东胜区 “打造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打造呼、包、鄂金三角城市核心区”、“‘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城市核心区建设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与之相适应,东胜区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予以安排规划,不遗余力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政策保障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在软环境方面,为进一步加快三产发展,东胜区今年制定出台了政策意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经济对外开放与交流,与香港、深圳、广州等服务业发达的城市定期进行高层次、高频率的双向交流,形成互动互访的友好合作机制,促进三产招商选资工作在更高水平上的推进。
目前,东胜区正全力打造华研物流、易兴建材物流、塔拉壕汽车商贸及煤炭物流四大专题物流园区,逐步形成服务快捷、装备先进、功能齐全、吞吐能力强大的大物流格局。在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方面,突出抓了与机械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流通业,努力实现生产服务的社会化,全力打造区域性生产型服务基地。
第三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功能区划明显的商业核心区,一批高水平、高档次的三产项目先后建成,总营业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肯德基、苏宁电器、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企业相继签订了入驻意向。通过过去4年的发展,东胜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60%,成为引领东胜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瞭望中国》:作为城市中心区,东胜区的发展对整个鄂尔多斯市的整体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请区长谈谈东胜区未来的经济预期发展目标以及城市规划的设想?
王东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经济依然是西部的重要主题,今后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以“两个典范”统揽全局,全面推进“三个转变”,继续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的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年均增长2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亿元,年均增长9.6% ;
第二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年均增长24%;
第三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年均增长26%;
财政总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2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68亿元,年均增长26.1%,以及一系列关系到民生的社会指标。尽管要完全实现这些目标压力很大,但我们看到了对东胜区发展有利的因素:一是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尽管面临着投资过快增长、消费不足、外贸顺差过大、经济出现过热等现象,但这是短期现象,根据经济学家预测,我国经济还有10-20年的高增长期。从产业发展来看,国家鼓励第三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向西部转移仍然是一种趋向。
二是从自治区看。今后五年发展重点仍然是“呼—包—鄂”,这个“金三角地区”将在项目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先政策。
三是从本市看。区域性城市核心区的打造,东胜具有唯一性,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与活力仍然在东胜,装备制造业的希望也在东胜。
四是从东胜区自身看。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认识已高度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综合实力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了,各级干部干事业的信心十足,氛围已经形成,所有这些都是东胜区今后五年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补欠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三是可供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四是各种矛盾的交织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等等。我们只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而在城市建设方面,今后五年,东胜区将坚持打造区域性城市核心区,全力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投资100亿元完成旧城区改造、路网改造及绿地广场建设。启动旧城区15平方公里全面改造,完成500万平方米的平房及危旧平房区改造;完成80公里道路新建改造、延伸和60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30万平方米小街小巷治理。使人均道路面积由20.2平方米增至25平方米,小街小巷治理率和城区道路铺装率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使绿化覆盖率由35%增至45%。人均绿地面积由35平方米增至50平方米以上。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瞭望中国》:如果抛开政府工作报告,您作为东胜区的父母官,您对东胜区的经济发展又有怎样的构想?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自己渴望达到的目标?
王东伟:当然有。如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当然希望东胜区的老百姓越富有越好,城市建设越完备、越先进越好。我们这个城市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发展速度之快与八十年代的深圳一样。所以,我对深圳当年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特别理解,因为目前我们就在走深圳当年的发展道路。
首先,我们必须客观承认地域的区别,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城市就是凭借港口和沿海的优势发展起来的,但现在经济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港口城市的优势已不再明显,我们有资源优势,所以我们有信心超越沿海港口城市。任何城市的发展经验其他城市都可以学习并拿来为己所用,但天然资源优势是无法替代的绝对优势。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目标,那我的个人标准是向深圳看齐。目前,从我们东胜百姓的富裕程度上讲,我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深圳的标准。但如果从城市的综合发展来看,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和深圳还存在差距。但百姓人均财富收入,我有信心赶上深圳标准。我之所以有这个信心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地区,大家都很有发展的激情,那种渴望迅速致富的激情时刻推动着我。而我的心愿是谋求更大的发展,让东胜的老百姓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瞭望中国》:民生是治国治市之本,东胜区在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方面,有什么新体会,或有什么好的经验向其它城市介绍?
王东伟:按照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发展要求,今年东胜区加大了对民生工程的财政投入,力争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力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示范区。
在教育方面,去年我们投资了10亿元,新建了5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改扩建3所中小学、全建制接收3所学校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新建5所中小学、1所职教中心和1所教师培训中心,改扩建4所学校,完成1所中学整体搬迁,并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高在岗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每年确保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今年向优秀教师、无房教师和住房困难教师提供300套经济适用房。
在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方面,通过发展装备制造业、第三产业和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确保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同时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不同就业群体充分就业。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对转移劳动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培训,使更多的转移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大幅提高其收入水平。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机会。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对于零就业家庭要出现一户,援助一户,力争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为零。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减免费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鼓励有创业愿望的群体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以政策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目的。
在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方面,我们在去年强势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将把发展卫生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全力加以推进。计划投资1亿元用于妇女儿童医院、疾控中心大楼、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新框架,着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增加对区医院的经费补贴,实行医药分开,有效降低医药和就诊费用,将区医院打造成为真正的平价医院。加强区医院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下大力气引进一批知名专家,切实提高东胜区医疗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事业,提倡民营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门诊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对接整合,抽调更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到社区服务,让广大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继续推进医疗惠民工程,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50%,投资500万元启动城乡大病救助,逐步推行农民和城镇困难居民免费体检。
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全面启动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增至2000元。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扶贫济困体系,确保每个困难户都能及时得到救助。要为特殊困难群体配备电视机,发放肉食补贴。对当年录取的贫困大学本科生一次性救助3000元、专科生一次性救助2000元,对低保户在读大学生给予全额低保待遇。加快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确保2处老年公寓建成投入使用。
在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我们把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市场投放力度,在去年建设1万平方米廉租房、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的基础上,今后五年新建经济适用房不低于500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14万平方米、廉租房1万平方米,有效抑制拆迁价格和市场房价的过快增长。加强对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为少数民族无房户提供1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无房户问题。
《瞭望中国》:环保问题是各级政府及民众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大事,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后,环保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那么东胜区在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和防治沙化问题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向大家介绍吗?
王东伟:“十一五”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自治区提出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6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五”末降低25%,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7.7万吨以内,污染物排放量每年减少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提出是一项重大举措。我们东胜区也提出相应的目标。今年以来,自治区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可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今后五年东胜区节能减排主要任务是:①加强重点节能领域的管理。做好工业、建筑业、交通、商业及民用、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目标、措施和实施方案。②加快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创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开发利用节能新技术,引进节能环保新工艺、新设备的积极性。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节能减排考核评价体系。④全面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大节能减排联合执法力度。⑤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鄂尔多斯市绝对不会走向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绝对不会重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老路,因为从资源的保有量和对资源的利用政策来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和研究。同时,第三产业、以及旅游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目前的利用率还远远不够,还有待更大的利用和开发。
《瞭望中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记者手记】
叱诧风云的蒙古帝国领袖成吉思汗曾带领实干能闯的蒙古人征服了大半个世界,把所向披靡的蒙古族精神传遍了世界。然而在中国整体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这片土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沉寂状态。近年,这片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土地正在悄然复苏,再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如果你到过10年前的深圳,今天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看起来一定会相当眼熟。当你走上街头,路面驶过的最新款的高档汽车、那些挺拔现代的高楼、那些激情洋溢的年轻面孔、那些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无一不让人想起当年的深圳,而在实际采访中,“收入持续增加,城市越来越漂亮,生活非常安全,创业机会多,肯干就能致富”等言辞不绝于耳,东胜普通市民对家乡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从东胜普通市民到东胜区区长,从政府办公室到街头,从东胜的过去到对未来的展望,我们耳闻目睹的一切都不禁让我们对正在崛起的东胜,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充满想象,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十世纪看深圳,二十一世纪看东胜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