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河套地区开发 看深港合作新突破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总第050期 放大 缩小

在今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上,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对海内外媒体表示,河套地区开发,将是深港更紧密合作的重要突破口。一语破的,河套地区引来全球瞩目。会后不久“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深圳举行,宣布两地将在河套地区共同开发上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解密河套——近一平方公里的“希望田野”

河套地区的地权在深圳,管理权在香港,这样的地区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其特殊,所以当它的开发问题被提出来时,当然引人瞩目。

 河套地区的形成,要追溯到20年前深圳河的治理。原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民建深圳市委副主委林万泉曾于1992年至1996年间担任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第一任主任,也是深港两地政府共同委任的工程主任,他对河套地区的形成历史非常清楚。他说,深圳河是香港和内地的界河,香港在河南,深圳在河北,当时深圳河治理工程中有两处需裁弯取直的河段,一处靠近渔民村,一处靠近落马洲/皇岗口岸。靠近落马洲/皇岗口岸的这一块河套地区面积较大,有近一平方公里。这片原属深圳的河套地区在实施裁弯取直工程之后,落在了河南,另一块原属香港的河套地区在实施裁弯取直工程之后,落在了河北。由此产生了原有土地的管辖权问题。在谈判过程中,深港双方同意维持以深圳河为界,裁弯取直后出现区位变化的土地所有权不变,管理权作相应改变。这样,皇岗口岸落马洲这片河套地区土地所有权仍属深圳,管理权归香港。

1997年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国务院在当年7月1日颁发第221号令,正式明确了河套地区的权属问题,规定业权仍归深圳所有,而香港则拥有该区域的管理权。

自此,河套地区就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下来,一任芳草蔓延。10年后,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2006年9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香港边境禁区现有的总面积2800公顷缩减至800公顷,今年3月10日,深港双方宣布联合启动2000公顷边界区开发研究工作。河套地区的开发由此提上议事日程。

历史,留给了河套地区一个重要的角色——深港合作的突破口。不少深港人士认为,构建“深港创新圈”,应从具体项目入手,其中开发深港接壤的河套地区,建设地理意义上的深港创新衔接区,正在被视为深港合作的新的突破口。

评点河套——独一无二的“特殊价值”

落马洲河套地区一直以这种特殊的性质安静地躺在河之洲,但它的独有价值却从来不曾被人遗忘。

10多年前,林万泉在治河过程中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片土地的价值,并开始思考怎样让这片土地发挥作用。他说,落马洲河套地区靠近深圳城市中心区域,就像我们脸上突出的那一块——鼻子嵌入香港一方,特别引人关注,必须采取某种方式让它与深圳保持紧密的联结。经过与治河办同志们的认真讨论,他以正式的书面报告形式向当时的深圳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河套地区有三大价值,一是独有的土地价值,二是深港合作的先导价值,三是共同发展的价值,因此他建议,建立以深圳为主开发,并得到香港在边境地区的规划和管理支持,方便香港人才、资源、信息流入的自由贸易区,使之变成深圳向国际性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土地。

原深圳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香港新界原居民文伙泰,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和推动开发河套,是最早提出河套开发的人。从1992年开始,他就通过深圳市政协,委托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开展深港合作研究,特别是沿深圳河两地的区域合作课题。之后,文伙泰多次将河套开发的相关建议提交给港府和深圳市。他建议把河套地区规划为高新科技高等教育研发区,坚决不要搞工业。

著名民间人士金心异最近撰文指出, “河套地区”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既是深圳的,又是香港的(产权上属于深圳市政府,管理权属于香港特区政府)。全中国找不出第二块这样的地来。正是因为它这个最大的特殊性,它就有了最重要的价值,即制度的价值。深圳和香港两地政府应该开动脑筋,把这个制度价值挖掘到最大化。

定位河套——两个特区中的“特区”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曾经表示,河套地区的开发,是社会各界和两地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到了必须统一认识和看法的时候了。

随后在深圳举行的“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第一次会议,对许市长的讲话给予了积极的呼应。会议宣布双方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深港两地有关边界邻近土地规划发展方面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专责小组决定以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的原则,由深港双方于今年内开展综合研究,探讨开发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可行性及有利于深港双方的土地用途。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现在要开发的河套地区可谓是这两个特区中的“特区”。如何共同开发河套这个“特区”,无疑成为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课题。

发展河套——公众声音不可忽视

今年6月,香港和深圳规划部门同步推动公众咨询后,河套的开发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两城就一块土地的使用充分收集民意,这一深港合作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意味着河套开发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深港联手治理深圳河,于1997年拉直弯曲的河道,“造出”河套这块土地,至今已经10多年了。从深圳最早提出两地联合开发但香港态度消极,到如今两地成立专责小组、联合推进,同样也过了十多年了。

河套到底该怎么开发,从官方、学界到民间,各种意见纷纭。有香港专家认为,两地政府在开发方向上也许还存在观念上的落差,而充分的调研、广泛的讨论,有利于双方达成共识,更有利于厘清河套未来的发展定位。

主流意见为发展高科技:

河套开发问题,近年来在深圳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日渐升温,香港政府也一改以前的消极态度,开始积极地吸纳民意,并进行有关评估。

在过去10多年间,关于河套地区开发方案数不胜数,主要焦点集中在发展何种产业上,如跨境工业区、金融发展区、文化产业园区、会展中心区、大学城区等。其中发展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和教育、会展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得到了两地政府和商界人士的认同。

有深圳学者这样认为:香港的产业先天不足,金融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很发达,但香港商人不愿意投资高新技术,而香港有很强的研发能力;深圳只有两所大学,研发能力上先天不足,但是深圳的高新产业发展红火。因此应该把香港的研发与深圳的高科技产业结合起来,合作必须有平台,因此深港边界的河套地区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地区,在那里建科技城,深港两地的边界线很长,但一直空置不用有些可惜,边界如果能开发起来将很有潜力,也将成为深港关系的纽带。

对于发展高科技的路子,还有学者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方案:河套应该朝“高校+高科技”的方向规划,深港可在河套地区共建一到两所高校校园,此外再建设高科技产业园,以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

还有学者对这1平方公里土地进行了民间版本的规划:可以建40-50栋大厦,那就是40个类似机构的管理总部。这里就是深港大都会的曼哈顿岛,只不过这里不以金融为主业,而是以教育和科技为主业。

政协委员提议建自由贸易区: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在港深之间的河套地区,设立港深河套自由贸易区。

这位委员认为,河套地区应该发展为以金融商业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并且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政策的综合试验区。这里的自由贸易区建议,属于狭义自由贸易区,与一般的内地自由贸易区相比,具有“特区中的特区”的优势。

一方面,河套地区适用香港的法律和制度进行管理,拥有香港企业经营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外汇自由等现有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参照一些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提供比香港更低的土地使用费和税务优惠。

在该区域中,对两地人员流动适当放松,内地人员持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河套自由贸易区,从而克服目前制约深港两地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边境限制。

在金融贸易方面,港深可以在该区域就两地证券、期货交易等方面,进行多种创新合作。河套地区允许内地人投资香港的股票、期货和各类基金,香港也可以在河套区域内投资内地的证券市场和期货交易等,同时,双方还可以在该区域共同开设外汇、黄金、期货、证券市场,拓建国际能源期货交易市场。

香港学者提议建大学城:

港府咨询机构中央政策组泛珠三角研究小组主席杨汝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港府近期就河套地区未来发展咨询学界意见,而他建议将河套地区发展为大学城,使泛珠三角地区与国际接轨。

杨汝万说,他之所以提出发展教育枢纽区域的建议,主要是想让香港众多大学在那里开设分校,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供珠三角及附近省市区学生前来就读。

杨汝万说,珠三角地区对高等教育需求很大,但内地大学所提供的学科大部分未能与国际接轨,而香港高校的师资来自世界各地,学历容易与海外大学互认。在河套地区设立大学城,可同时方便居于两地的师生来往,起到一种枢纽作用。他建议内地学生可居于深圳,通过一些简单安排可随时来往河套上学。

此外,据杨汝万透露,港府目前研究河套区的未来用途,除了“大学城”的方案,也可能在河套发展高新科技和会议展览场地。

建 言 河 套

香港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而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红火,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合作必须有平台,河套地区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地区,可以在那里建科技城。

———深职院经济学院院长查振祥

河套地区应该发展成以金融商业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具有“特区中的特区”的优势。一方面,河套地区适用香港的法律和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参照一些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提供比香港更低的土地使用费和税务优惠。

———全国政协委员黄楚标

深圳方面是想尽快地将河套开发起来,但香港却没有这样的迫切感,两边的落差很大。如果不收窄这个落差,单纯谈河套的定位和规划并没有多大意义。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刘乃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