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厅级干部为何获鲁迅文学奖

liaowangzhisheng 2010-12-05 18:59:36 (编辑组稿/袁芝兰) 总第114期 放大 缩小

  

官员写“羊羔”诗获奖

  《向往温暖》获鲁迅文学奖

  10月19日晚,有网友在微博发出一首名为《徐帆》的诗歌,“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发布者说,这首很明显在描写著名演员徐帆的诗,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

  官员兼诗人的身份、直白的诗作、权威的奖项,这则微博一度被认为是网友在开玩笑,但很快被证实是真实的。

  10月19日晚,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20日下午,车延高告诉记者,诗歌《徐帆》是他在今年9月份为《大武汉》杂志专栏写的一系列诗歌中的一首,此系列诗歌一共三首,写武汉的三个演员:徐帆、谢芳、刘亦菲。

  “这三首诗我用的白话手法,零度抒情,个人不掺杂很强的主观因素,而是通过把事情讲完以后,让你去想,这是我所追求写作风格当中的一种,这三首诗是我写作的一种尝试。”

  记者随后在车延高博客中找到这三首诗歌,诗歌均以演员名字直接命名,写作手法与《徐帆》相同。

  “羊羔体”在质疑声中走红

  10月19日晚,诗人、文艺评论家陈维建在微博上转发了《徐帆》中部分内容,借由车延高的名字,提出“羊羔体”的概念,并于20日下午在微博上声明:我爱鲁迅,我爱诗歌,反对“羊羔体”。

  就像当初“梨花体”一样,“羊羔体”迅速在微博上热传。因为直白的表达,网友称“羊羔体”是继“梨花体”之后,又一“口水诗”的代表。“什么是诗,一句话分成好几行来说就是诗”。

  网友“谭飞”在微博上说,《徐帆》简直不忍卒读!这样的人得了鲁迅文学奖,估计得把鲁迅气死、羞死,把赵丽华笑死。

  不过也有网友借“羊羔体”称赞:车延高的才情是纯诗人的才情。

  尽管毁誉交加,但毫无疑问,“羊羔体”已然走红。网友不断在微博、QQ群谈论,并有网友结合社会热点模仿“羊羔体”作诗。如一位网友为“河北大学撞人事件”中的李一帆写了一首“羊羔体”诗:李一帆的帅气是纯爷们的帅气/我一直想见他,至今未了心愿……后来他撞人了,红了/还喊了句“我爸爸是李刚”。

  获奖为何受质疑?谁让你是官员

  必须承认车书记是个“文学中年”

  我来的时候一朵荷花没开/我走的时候所有的荷花都开败/像一个白昼轮回了生死/睁开大彻大悟的眼睛/一只是太阳,一只是月亮/脚下的路黑白分明/命运小心翼翼地走/……/而一夜湖风,用一支笛子/吹老了整个洪湖(节选自《一瓣荷花》)。

  要是不署名,这首诗起码不会在网络上引起任何暴风骤雨。这诗虽说不上多么的好,但也不至于被讥讽地创造出个什么“体”。是的,写这诗的人就是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

  如果你再有空读了他怀念嫂子的《让我记住母爱的人》,怀古的《琴断口》和写给5·12大地震中背儿子尸体回家的父亲的《父亲的庄稼》。就会发现,这些诗歌虽然语言平白易懂,但感情却真挚,其中时有让人感动的经典语句,并非如网络传闻那样不堪和恶劣。

  在“羊羔体”风波事件后,车延高回应官员附庸风雅的说法,“谁为附庸风雅5点起床写诗?”

  车延高,1956年生于山东省莱阳,其父是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八岁时,上小学二年级的车延高已经开始阅读繁体字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车延高的个人经历颇有点传奇色彩,他读小学的时候刚好文革开始,在当了几年喷漆工后,车延高参军入伍,在青海当兵期间还在连队喂猪。当兵的时候,车延高开始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创作,他的诗歌处女作就是在《青海日报》副刊版发表的。到1981年,车延高复员到地方工作,后来又到中央电大进修。在近30年的时间里,车延高从武汉最基层的街道办事处的临时工做起,如今成为了一名级别较高的公务员。

  随着工作角色的变化,为了避免读者对号入座,他由原来的杂文创作转向诗歌。近些年来,他每天凌晨5点10分起床,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中时,他已经端坐于书桌之前进行写作,“诗歌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这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并非是车延高的第一个文学荣誉,此前他就获得过“中国十佳诗人”的称号。

  车延高说,“写诗让我懂得为官之道。有了诗歌这双眼睛,可以使我在日常生活时保持一种清醒,眼睛不离泥土和根,不忘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写作才会和社会息息相关。”在前几年担任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时,车延高就开设了自己的博客,这个博客主要发表他写的诗歌,“每天晚上,别人在打扑克牌或忙于其他应酬时,我就看书或写博客,而每天早上是我写作的黄金时段。”

  “羊羔体”既不是获奖原因,亦不代表其作品水平

  要知道,车书记的获奖作品,并不是因为那几首《徐帆》《刘亦菲》,而是他的诗集《向往温暖》(《徐》《刘》等诗并未入选这个诗集)。而《向往温暖》中的第一首诗,正是前面提到的《一瓣荷花》。

  著名作家阿来亦认为网民应该宽容一些,“我认识车延高,也读过他的很多作品,我觉得没有网络上调侃得那么差劲。其实四川一些先锋诗人,也写这种风格的白话诗文。如果诗歌过分修辞,反而远离生活。而且就算诗圣杜甫,也不是每首都是传世杰作,所以没必要把最差的一首提出来使劲批评。”

  对于诗人之外的纪委书记身份,车延高并不回避,“有人会觉得我现在的身份让我的作品沾光,实际上这种身份带来的是阻力。外界认为我是附庸风雅,我周围的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可是有谁能为附庸风雅坚持每天5点过就起来写诗?文学不看身份、官位,只要你热爱就可以去做,又有谁认为官员不能够搞文学创作呢?”

  车延高在诗歌圈中颇有名气,但对大众而言还不太熟悉,《成都商报》在去年发布中国作家富豪榜时,记者就曾专访过这位诗人,介绍过他的诗歌成就,披露了他在诗人之外的身份———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没想到这次获鲁迅文学奖后,这个身份让网友对他的评价充满了怀疑,并节选了他9月写徐帆、刘亦菲等人的诗,称其诗歌为“羔羊体”。

  10月20日,面对记者的再次访问,车延高表示自己并不怕批评,但请大家批评的时候瞄准一点:“热爱写诗,外界认为我是附庸风雅,我周围的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其实,我现在的身份只会给我带来阻力。”

  车书记获奖之所以受“关注”,正是因为他的官员身份

  应该说,关于车延高的诗歌及获奖的争议,并非诗歌本身的争议。诗歌之外的因素占了很大的因素。

  想想也明白,如果是诗歌好坏存在争议,哪怕有一部分人对车延高获奖抱有不同看法,也算是正常的,但如此一边倒地批评质疑车延高那就有点异常了。而现在这种局面又是如何造成的呢?说白了,就是公众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官员通吃”现状心怀不满。以至于许多人连车书记的诗集都没读过,就开始大批特批。

  因为诗歌的好与坏,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而官衔的大与小,却是铁板钉钉泾渭分明的事实。

  一时间,“纪委书记”写“徐帆”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传言在坊间和网络上传开。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关键词背后,会有多少种让人产生奇妙联想的东西。文雅点,可以想出“这种肥处添膘式的文学奖是文学媚权的典型写照”;粗俗点,可以想象出“这可能是官权支持下的粗俗低级诗强奸了缪斯”,更有甚者,一些人可能通过这一系列关键词,将车延高的诗,与某些酒足饭饱打着嗝和女明星打情骂俏的顺口溜扯上关系。

  于是,包括文学在现实中的地位,以及一直争议着的“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问题,被拉扯了出来。最终,车延高成了人们对某种文学现象的一个宣泄口。他的饱受争议,从根上说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没有多大关系。包括网友对他不务正业的指责,所反映的也不是文学本身的问题。

  最富争议的《徐帆》,这首数十行的诗歌远不像网上传说的那样仅有“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这么几句,碍于篇幅,就不全文列举了,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根据各自的判断去阅读一下。以个人的文学经验来看,那应该算是一首生活流诗歌,基本还是在文学的范围内。抛开鲁迅文学奖和纪委书记这些争议点,纯回到文学本身,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性情的武汉人,对另一个从武汉走出去的成功女人如邻家小妹一般的欣赏和赞叹。如果作者不是纪委书记,被写对象不是明星,随意读起来应该是首亲切而温暖的小诗。

  应该说,关于车延高的诗歌及获奖的争议,并非诗歌本身的争议。诗歌之外的因素占起了很大的作用,若从作者身份而言,其实,从古代起,喜好诗歌并把诗歌和文学做出很高成就的官员也有很多,反倒是在当下,显得异类。而关于诗歌的写法,则更是见仁见智没必要过分争吵的问题——只要是缘于真诚的爱并发自肺腹做出的,都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批评者们提出的争议有什么不妥,因为并没有人有自信能回答,令批评者所担心甚至愤怒的那些东西,在文学界并不存在!$nextpage$

  官员与文学的“联姻”

  “官员作家”屡见不鲜,虽然有不少人栽在文学道路上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陕西的“官员作家群”:“在陕西,官员写作非常普遍,从基层到厅局,从乡镇到省委,已成规模了。”

  从副省长、县委书记到财政局长,这些公务员白天上班,“夜余”写作,集体将作品刊登在一个叫《美文》的杂志上,并且称“写作平和心态、激发生活热情、对工作有启发”。

  另外,如四川广元副市长邹瑾曾获巴金文学院文学奖、北京文联党组副书记黎晶获完美文学奖,作家张平更是当选山西副省长。

  而在车延高之前,江湖上名头最响的“官员作家”非原山东省齐河县县委书记李凤臣莫属。这位在2005年才开始诗歌创作的“史上最牛贪官诗人”,曾一年出版7本诗集,戴着中国作协会员和国家一级作家的桂冠,没出事前曾被捧为“诗坛神话”。

  仅2009年一年,中国作协就开除了6位获刑贪官会员。加上今年落马的河南省安监局党组书记李永新,中国作协的贪官作家已达7人。

  还有浙江省台州市国土局原局长刘长春(散文家、书法家),河南省安监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永新(贪官诗人),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出过诗词散文集)等等,只要有心收集,完全可以编一套贪官诗文大典:一边是漂亮诗文,一边是贪污腐败业绩,多好的一个反贪教材啊。

  当官的作家,现在确实不少。县处级官员中,作家数不胜数,就是省部级官员中,少说也得有几十位作家。作家是离不开生活的,跟群众有着自然联系,对于民情民意民生比较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来看,人们赞成有更多作家当官。

  这些官员中的作家,有的是先成作家后当官,有的是先当官后成作家,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来路完全不一样。就拿加入作家协会来说吧,前一种比之后一种入会要困难,因为可以说是完全靠笔杆子拼出来的;后一种则不然,有一定程度的职位因素起了作用。再从入会的动机上看呢,前一种完全是追求兴趣,后一种难说没有装风雅成分。对文学真正有兴趣的官员,把业余时间都放在写作上,歪门邪道的事情就想得少;拿文学充风雅的个别官员,业余时间关注在别处,写作也就成了装点门面事。

  作家这个职业或称谓,早些年还算比较神圣,曾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现在没有人这么说了。不过也好,不然显得过于沉重,压在头上支撑不住,对于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会形成思想压力和负担。何况如今的文学,商业化、金钱化、官僚化倾向,在某些时候也有表现,再没有过去那么圣洁。

  但是不管说与不说,作为拿文字给人看的人,在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上,总还是要有所担当才好。既然跟文字结上缘,首先在做人做事上,自己都要有所约束,读者才会对你信服,你写出的文字才受人尊重。

  而作家中的贪官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用金钱打通文路的劣迹。比如,一个中年官员作家,据说已因贪污被“双规”,只是还未见被中国作协开除会籍。其实此人的散文、书法都很不错,如果一门心思放在为文上,即使有朝一日退了休也不用发愁。听说他交待自己的罪过,其中有一项就是用金钱到北京贿赂某项文学奖评委,想让自己获个国家级大奖。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就是作家贪官比其他贪官的独特之处。

  还有的进入官场的作家,偶尔貌似怀念文场,如碰到过去同道,会轻声叹口气说:“唉,还是那会儿好呵,无官一身轻,想写点就写点,现在没那么自在啦。”其实谁都知道,如今的社会岗位,最好的莫过于当官,不然他不会放弃写作去当官;同样可以装门面的文学也有诱惑力,不然当官的也不会往作家圈里钻,这两者一旦运用好了,身价就会双倍增值。

  对于官员作家来说,关键是当了官有了权,不要忘记作家的社会责任,放弃作家应该有的尊严,跟其他有的官员一样去腐败。毕竟文学还有着净化社会风气的功能,毕竟在道德方面读者对作家还有期许。何况不当官的作家是绝对的多数,有社会责任心的作家是绝对的多数,让成千上万的同道给你陪绑挨骂,文学还怎么面对社会、历史和读者?作家官员千万要自爱和自重。如果实在约束不住贪欲,就索性放弃作家头衔,找个有财路的地方去混吧。

  利益依然吸引着官员前赴后继

  为什么官员们要进入文学圈?自然是为了利益,以“最牛贪官诗人”李凤臣为例——2005年,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等人在齐河县举行了“中国诗歌万里行”创作采风活动,李凤臣用公款“举全县之力玩诗歌”。

  到了2007年,就在李凤臣锒铛入狱前几天,中国作协下属中国诗歌协会,还为他的第九部诗集《生命驿站》发了新闻。李凤臣落马后曾交代:“写诗有一层目的,就是为日后的升迁铺路。”这表明,他的官帽与诗人桂冠是有着互动之功的。

  除了升迁外,搞文学也可以为官员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比如,用公款出两三本书,再借助自己的职务之便,找两个人一介绍就入会变成作协会员。在名片上堂而皇之地印上“作家”二字,身价立刻增高不少。再把“自费”出的书,往下属单位一摊派,还会挣一笔大钱,可谓名利双收。考虑到头上还有个作家头衔,自己又无时间写作或者文才殆尽,雇枪手或让秘书代写作品,在个别官员作家中也不鲜见。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共评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等6类获奖作品30篇(部)。这么多人获奖,其中诗人傅天琳所在的重庆市已高调召开了获奖诗集座谈会进行庆贺,却为何湖北武汉的车延高受到如此汹涌的质疑?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官员原罪”造成的结果。因为车是“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按照“官员原罪”的逻辑,他很可疑,刚好他的博客上有几首“零度抒情”的口语诗,便成了网民争相板砖的对象。

  其实,“官员原罪”与其说是一个确指,不如说是一种情绪,是当下社会民众的集体有意识的一种愤懑情绪,它的含义就是人们的口头禅“无官不贪”。

  而官员作家的原罪也一样无法豁免,因为一些文学爱好者官员做出的丑事,实在有辱斯文,必然贻笑大方,遗臭万年。比如山东省齐河县原县委书记李凤臣,为买官送出去几十万元,得官后便利用职权大肆收贿,敛财超过1300万元。因为喜欢诗歌,就以金钱开路当上文学杂志的“理事”,一年多时间连续出版7本诗集,在北京召开规模颇大的研讨会,好像真的戴上了桂冠,有些飘飘然。然而,事败之后,被判刑坐牢,被作协开除,可谓丑态百出,那些假惺惺体恤人民疾苦的作品,“佳节将至事纷然,冒雪驱车访饥寒,祈盼天将春风降,使我百姓开愁颜”,却成了巨大的讽刺和笑柄,被斥为“贪官诗人”。其实,贪官诗人作家并非只有李凤臣一个,上文提到的李大伦也是诗人作家,出版过诗词散文集《岁月如诗》。媒体报道的还有浙江省台州市国土局原局长刘长春(散文家、书法家),以及河南省安监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永新(曾任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被称为最牛贪官诗人)等等,只要有心收集,完全可以编一套贪官诗文大系。

  作为官员,爱好文学,爱好诗歌,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支持文学事业发展,这都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官员同志们千万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拿文学寻租、博位。为何?因为文学这个东西,她是白纸黑字的存在,她的尊严不是潜规则就可以随便收买的。即便是暂时被收买了,若干年后,当事人不管是被绳之以法,还是自然退休乃至死亡,后世的人们一样可以拿你的作品说事。如果想在文学史上留下清誉或者美名,则必须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你欺她一时,她臭你百年。因为文学是白纸黑字的存在,证据确凿,而且是公共产品,想赖是赖不掉的。

  官员喜欢作协,作协也喜欢官员

  其实,如果说车延高的官员身份被强调,始作俑者恰好是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们。此次鲁奖评委会给予车延高的获奖评语是:“难得一个坚硬的市纪委书记有如此柔软的诗心…… ”

  在这段不足百字的获奖评语中,评委会首先聚焦的是“纪委书记”,而且还是“坚硬的”,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官员头衔。在评委会眼中,坚硬的是他头上的官员帽子,而柔软的则是诗歌的美学标准和获奖底线。这让人联想起一位中国作协所属诗歌刊物副主编给那位“最牛贪官诗人”李凤臣写的序言,曾连用了9个“书记”。

  李凤臣在2005-2006年短短一年间,荣获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等众多来自中国作协的桂冠,被奉为“李凤臣模式”、“诗坛神话”。为庆贺他50大寿,2006年4月还特意召开他的《天命集》座谈会,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彭蕴锦到场讲话。诚如《中国青年报》所言“谁说诗歌死了?在李凤臣那里,诗歌不是满嘴油花活得好好的吗?”

  在贪官飞黄腾达的时候,一批专家、研究员跟在屁股后面叫好,貌似威严的文化单位也“我家大门常打开”,贪官落马了,将之扫地出门,倒让人觉得这世态还真是炎凉。类似李凤臣这样的贪官,如果现在还有混在作协队伍里滥竽充数的话,建议赶紧主动退出,免得身败名裂后再落得一身凄凉。也建议那些国家级的文学艺术单位,要扎紧自家的篱笆,别再让那些文学混混钻了进来,毁了你们一直挂在嘴边的什么这个“殿堂”那个“庙宇”的名声。

  “羊羔体”获奖是拿潘金莲配武大郎?

  话说,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来老子的悲伤。为什么弹不出来?因为专业不对口——肖邦搞的是艺术,老子玩的是心得,天地虽然交泰,阴阳却不融合。

  如果开放式套用一下的话,再漂亮的潘金莲也般配不上超生猛的武大郎——两厢里压根就不是一路人,黏糊黏糊就散了。

  本年度鲁迅文学奖把诗歌奖头甲二名授予了官,网民不答应。翻箱倒柜地挑毛病,说什么羊羔诗难登大雅之堂,纯属在错误的时间里上演了一部悲哀的喜剧。在这个广而告之满天飞的岁月里,难为筒子们古道热肠,还惦记着奖啊!实乃不幸中之万幸也。

  段玉裁说了,奖,嗾犬厉之也。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本职工作做的好的情况下,再接再厉,名分嘛,就给你撂这儿了,闲了拽出来瞅瞅,别枉做成迷途的羔羊。自从奖让领导们当家什用上之后,奖就成了一件实惠的买卖,精神都贵在其次。大清皇上康熙把随身穿着过的几件常服赐给了李光地,李大人的头差点都没叫土地爷的身子骨给磕烂——李光地。

  到了如今,形形色色的奖基本上就成了购物券返券,起步3000送一万,随便消费吧,吹也成、唬也成、兑现金评职称都成,反正不就那回事,圈子里头的身价象征,怎么方便怎么倒腾。太多太多的奖给人的感觉,好像也就是那样一种模棱两可的概念,又绝望又兴奋。

  玩奖这一类东东,刘邦着实是个高手,他知道,奖的起点在公允,他把收缴来的典籍图册托给萧何,把聚敛来的废铜烂铁赏给陈平,把血战夺来的锦绣山河封给韩信,让部分人馋死,还说不出来个道道。他老人家就知道,江山不是一个人坐的,人性里头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把黄马褂赏给农民多美呀——关键是乡村野老识货吗——犯得着浪费执政成本吗?

  与奖相呼应的是淡定,刘伯温不爱江山不爱美女?他,要命,他就必须淡定,自己受点罪不打紧,把荣华富贵留到子孙后世去,细水长流,别价蓦地烧天蓦地空,子子孙孙啃草根。这是古时候达人秀里头的智慧,绝学呀。如今的有些奖,出身名门,特异变形,让神农氏来尝,估计也尝不出什么味道来,都凑合着过吧。说奖终非池中物,下水一拧,迟早会被冲走的,可究竟跟你我有什么关系?淡定,才是硬道理。

  鲁迅文学奖内幕几重?

  不透明的文学奖

  每年的鲁迅文学奖,在终评结果公布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以第三届为例: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于2004年12月25日毫无声息地出现了鲁迅文学奖公布的消息,但第二天再上去看,该消息不知道为何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次(第五届)更为诡异:“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是在前晚9点多在其官网上公布的。”

  鲁迅文学奖的评奖程序极其不透明,每年逢记者采访,作协方面都不透露评委名单(本届已提供),谁评的,谁入了初评,怎么评,完全没人知道,最后突然给一个获奖名单。

  天女撒花的文学奖

  “世界上有这样的文学奖吗?一个奖三四十个人获奖,不是非常可笑吗?”有人如此评价道。

  真正权威的评奖(如诺贝尔文学奖),是对顶尖作品花中选花,而非撒网式的。某种意义讲,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毁于过多过滥。

  文学奖朝南开,有才无权(钱)莫进来

  在前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几乎每届都会有评委获奖,而到了2007年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竟然同时有四位作家,既是评委又是获奖者。如此耸人听闻的事情,在世界各国的文学评奖中,绝无仅有。

  再比如这次得奖的人中,不少是作协领导,或者车延高这样的权势人物。只有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有人建议干脆把鲁奖改名为“书记主席奖”。

  挡不住的诱惑

  据称,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后,获奖者所在省都由省里出面,重奖得主,奖金从10万到30万不等。此外得奖者在升职、出国、外出演讲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刺激了很多人想方设法去获奖。

  有人这样写道——文学就像一个受辱的姑娘,“被一个叫作协的警察逮住了,关进一间铁屋子,门上挂着鲁迅的牌子”,“但凡摸了大腿的,就能得到几十万的奖赏”,于是“有好几个省的作协,都想来摸。”

  一通有关本次车书记获奖的电话

  一个本次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小心透露了以下信息——

  “南京的一个报纸……不就车延高的事儿现在闹大了……是啊,有啥啊,真是没劲,我当时就觉得他要这个奖真是没劲。过几年退下来,然后再要……过两届退下来再要吧。他现在54了吧……这个(获奖)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对他的职务……网上一热闹,报纸就跟……”

  其中三味,还请读者自己体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