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来 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庄严而激昂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不仅振奋着背负着遭受西方列强凌辱已经100多年的炎黄子孙,也震惊了整个世界。
对于中国人民的屹然起立,西方列强自然不会答应,尤其是“列强之主”的美国不会答应。从1949年10月1日起,“站起来”与“压下去”的斗争就始终没有停止,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新中国与试图维护既得利益的西方列强的较量,一直在各个方面、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进行——尤其是中国与美国的搏弈,已经持续了整整59年。
回顾59年的搏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军事政治对峙为主的正面搏弈期。从1949年开始到1970年代初期的20多年,美国及其西方列强对中国采取的是全面打压政策,奉行的凡是与中国有关的事都坚决反对的“大棒”政策。其间,中美搏弈以硬碰硬,基本上没有回旋余地——现在有些人质疑建国初期的外交“一边倒”政策、质疑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其实是不了解历史或者就是别有用心——美国人的政策很简单:你要“站起来”,我就要把你“摁下去”,最好让你还是“跪下去”。
在这种国际形势面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是寸步不让的对策,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勒紧腰带,主攻“政治”“军事”两个领域的对抗。政治上,先是“一边倒”,谋求苏联阵营的支持;在“老大哥”反目以后,团结第三世界“穷兄弟”,同仇敌忾。在军事上,一方面依靠出色的战略战术,不惧与美国及其西方列强正面搏杀,这期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印度战争以及台海对峙……虽然是以弱敌强,但战无不胜,使整个世界对“站起来”的中国人刮目相看。另一个方面,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很快在“两弹一星”等战略力量领域取得突破,取得了战略搏弈的“实际均势”,让中国立于事实上的“不败”之地,“中国人站起来”成为国际政治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我现在想起来昨天有人说国家花这么多钱把神七送上天有什么用,还不如多给大家发点钱实惠。对于这种鼠目寸光的人,就如同一些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搞两弹一星一样,实在不足于与语也。井底之蛙,怎知伟人之胸怀。
二、以政治经济妥协为主的侧面搏弈期。从尼克松访华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将近10年时间里,由于中苏交恶和美苏互搏的日益激烈,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由全面封杀改变为有限接触,双方出自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政治、经济上都打开一定的“窗口”,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和合作。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美国已经意识到强行让中国人“蹲下去”甚至“跪下去”已经没有可能;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面对着苏联的强大压力,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时期,军事的正面冲突几乎为零(越战后期双方已形成事实上的军事脱离),政治上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联手合作开始出现,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开始松动并出现相当大部分的解禁。对中国而言,两面与两大强敌对峙的危险局面及时化解,融入国际社会,进入国际政治主流成为现实。同时,借助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妥协,中国成功地排除了苏联的战略威慑,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不仅用军事手段捍卫了国家领土、资源和尊严的利益,而且“一战定边疆”,让周边可能发生的正面冲突化解于无形。而对美国而言,则是成功的赢得了“单挑”苏联的时间和空间。而更加重要的是,美国人用“合作”、“妥协”的态度与行动,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人不仅打不倒、压不跨,已经“站起来”,而且“站”得稳稳当当。
三、全面对峙与妥协并存并重的复杂搏弈期。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时间,由于国际形势的“革命性”变化,苏联巨人的轰然倒地、恐怖活动盛行而导致的全球性动荡,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代了直接的政治、军事、经济对抗,世界从而进入对峙与妥协并存并重,既有对峙又有合作的复杂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在“美国独大”的前提下,进入了多缘合作、多方争夺、多面出击的“特殊”时期。
全面对峙与妥协并存并重,暂时消除了大国间直接爆发战争的威胁,为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赢得了一段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演变”、“瓦解”中国,让中国人以另外一种形式“蹲下去”甚至“跪下去”的图谋愈演愈烈,特别是成功借助“民主”“自由”摧毁苏联之后,中国成为其首要战略目标,各种手段齐举并上,杜勒斯“寄希望于中国第三、第四代人”的预言大有应验之势。特别是“9·11”发生之前,中美搏弈的总态势是:对峙重于妥协,制裁多于合作,美国几乎全面处于主动,明显强于中国。
由于在前面两个搏弈期里,从战争中走出的中国,面对的是为了中国人“站起来”而不得不面对的新的战争,置身于百废待兴的现实,但不得不先“兴”必需,而无法同兴同起。因此,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底子薄、欠账多,经济实力弱。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追赶先进的进程中,中国在搏弈中基本处于全面守势,妥协多于对峙,隐忍多于迎击。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快速提升,在赢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军事的对抗更加变的圆融和低调,加上这个时期里一些所谓“精英”的言论和表现与美国利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十分引人注目。以致于让很多中国人感到“窝囊”“委屈”,受到了“软弱”甚至于“卖国”的诟病。
在这个搏弈期里,中国的忍辱负重和卧薪尝胆,赢得了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上,中国经济总量快速翻番,主要经济领域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经济活力与美国相比更显得生机勃勃;军事上,战略军事手段和战术军事力量得到明显提升,在与美军总体差距缩小的同时,不对称优势已开始形成,核武器、远程投送能力、空间技术应用等军事威慑的“对等性”得到根本改善;政治上,长期以来由于前两个搏弈期的客观实际和美国的丑化、抹黑,而造成的“封闭”“独裁”以及“不确定性”的国家形象,得到了全面改善,一个开放、友善、正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得到确立。
59年来,不管处在哪个搏弈期里,不管我们是扬眉吐气还是委屈憋气,中国和美国实力的差异并没有质的改变。但是,经过59年“对峙”与“妥协”的搏弈,从积贫积弱的基础上起步的中国,走上逐步发展、壮大的道路,而“世界老大”美国却开始了“下滑”——尤其是美国在反恐越反越恐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泥沼里越陷越深的无奈、俄罗斯强势出击造成的世界格局对美国形成的冲击以及已经开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次贷危机,已经让美国人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不同程度的出现“危机”。两相比较,在我们共同庆祝国庆59周年之际,有理由感到乐观:59年的中美搏弈,“中国胜利”已经开始显现出绚丽的曙光!
虽然,中美搏弈将会长时间的持续下去;虽然,中国取得全面胜利的道路依然会充满坎坷;虽然,中国还面临着自身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难题,还必须直面并且必须攻克“贪腐误国”、“贫富不均”、“社会正义失常”等等危隘险关……但是,面对着已经显现出的绚丽的曙光,中国人应该在新的搏弈中,坚定信心,团结携手,去夺取根本性的胜利!
59年来中国在经济形态中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艰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管理体制,排斥市场机制。但实践表明,这种体制存在种种弊端,特别是由于排斥市场机制,窒息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不适应科技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要,使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差距越拉越大。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在经济活动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的“魔力”很快就显露出来。农副产品、小商品、工业消费品价格逐步放开,结果是“放到哪里、活到哪里”。商品价格一旦放开由市场调节,就会使商品很快像泉水般地涌流出来,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在绝大多数领域,由市场配置资源比由计划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市场取向的改革从一开始就让老百姓普遍得到实惠,因而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199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接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乡镇企业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目标的分税制改革和银行改革、以推进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为市场单轨制和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为重点的价格改革以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等,都有条不紊地积极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效。到上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相应地,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卖方市场格局也转变为人们所乐见的买方市场格局。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和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着力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改革攻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难点在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能够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包括国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推进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公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公有制企业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并且可以在公司制股份制框架下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将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为现代公司,其中重要的企业实行国家控股(个别的还可以实行国有独资),就可以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公司接轨,不仅可以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如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展开平等竞争,而且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因此,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完善等,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相互适应的过程。公有制要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这样,就能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已取得辉煌成就。2007年,我国人均GDP按当年汇率计算已达25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抓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当前,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改革攻坚,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体系,把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序运行的治本之策,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另一个着力点。
从天文纪年的角度来说,10月在中国是美丽的秋天;而从政治纪年的角度来看,10月1日是一个新的开始。在2008年的大多数时间中,13亿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方式记录了自己的故事,13亿中国人用真诚感动世界。
2008年,中国人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惨烈伤痛,自然的巨大杀伤力毁灭了一些同胞生活的家园,也改写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生死距离。但是同时,国人的努力也在改变生活:中国人按照对世界的承诺,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中国人立足自身的科研水平,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并实现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外太空行走。
如果说2008年的国庆日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就在于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这场狂飙突进的历史运动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未来中国人生活以及与世界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度过新中国成立59周年的日子,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对于人之尊严、命运和权利的关注,是促使我们不断超越自己,选择学习与革新的真正力量。
当然,所有宏大的历史主题,都会最终归结为个人的命运。无论是在雨雪冰冻灾害中,还是在汶川大地震的国殇以及让人心痛不已的结石奶粉事件中,抑或是鼓舞国人的奥林匹克盛事、神舟飞天梦想中,历史的评价标准都在于中国人是否从中趋利避害,求仁得仁,求爱得爱。这其中既有临危互救之师生,也有敢于超越之健儿,更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慷慨助困的普通人。他们的选择未必得益于当时,却可以造福他人后世。这恰恰也是与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联系在一起的。让全体国人体会共和国所带来的尊严,分享发展所体现的好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今年的国庆节,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还在于人的价值更加鲜明地从经历的灾难和荣耀中洋溢出来。我们既痛惜或鼓舞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但更珍藏这一切中所体现的关爱、尊严和自信。因为走过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超拔于一个有共同历史的称呼,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共同故事的称呼。它决定了我们拥有共同的物理疆界、文化传承、起居习俗甚至是思维方式,也决定了我们可能个人命运迥异,但都是国家命运的一个部分。我们既要有“一人不安,举国难欢”的担当,也要有系万民于一身的勇气。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当他阅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他总能被内容深深打动,并得到一个结论:叱咤一时的伟人最后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个故事,甚至是半个故事,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书写历史。通过幸福和灾难的总结,这个国家必然会在历史中寻找到终极价值,这值得让我们在新中国成立59周年之际共同仰望和思考未来。
2008年三件大事永远载入史册
建国59年来,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铭记。对于2008这个不平凡的年分来说,至少有三件大事会永远加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第一件大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30年前,中国刚刚走出“文革”,十年浩劫的阴霾,迷茫徘徊、百业待举。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创了一个新时代。30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努力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罕见的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大踏步迈进。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87万元,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没有改革开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有了30年丰厚的实践积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上。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件大事,我们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委会。中华民族的奥运梦想即将实现。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在自己的国土上举办奥运会,这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下,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朋友汇聚中国,在同场竞技、共创佳绩的同时,亲身体验悠久绚丽的东方文明,感受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变化,这无疑将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可以预见,“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交融,一定会赋予奥运崭新的内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将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并结出累累硕果。
能够实现百年奥运梦想,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结果。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我们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自身的不懈追求。为此,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奥运赛事承办地到全国各省市,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有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这既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也说明本届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坚信,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世界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国也将更坚定、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第三件大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与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今年以来,我国先后遭遇了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年初,南方一些地区遭受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6月以来,南方一些省份又爆发了洪涝灾害。其中,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质灾害。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万人,倒塌房屋779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些严重自然灾害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面对巨大的灾难,中央政府沉着应对,科学决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攻坚战。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心系灾区,以不同方式表达爱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灾区受伤民众普遍得到救治,灾区人民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灾区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地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英勇不屈、顽强奋斗的气概,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国家能够全方位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体现;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和国际社会的无私帮助,汇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多难兴邦”!事实证明,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编辑:八赋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