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资本市场低迷,经济增速下滑,加之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诸多因素的叠加冲击,无疑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过好 “严冬”?如何在风生水起的保险市场立于不败,增强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永安保险的掌门人张东武先生。
《瞭望中国》:张董事长,作为永安保险的掌门人,请您给当前的保险行业把把脉。
张董事长:作为朝阳行业的我国保险业,成长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务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加强、市场结构日趋优化,保险投资重要性提高,投资权限和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保险业的监管水平也迈上新的台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更加稳定,我国保险业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新的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保险服务类型和销售方式的同质化,保险公司特别是财产保险公司间的竞争加剧,财产保险行业的承保利润率普遍降低。特别是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资本市场进行了深度市场调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明显降低,加之国内更是遭遇了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快速上升,今年的财产保险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营环境,这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形成挑战。
《瞭望中国》:在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下,您认为诚信对于保险业的意义是什么?
张董事长:诚信,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社会伦理准则,更是现代保险业的生存基础。保险业是经营风险和信用的服务性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对诚信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可以说,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保险业不诚信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不仅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也一定程度制约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加强保险企业诚信经营机制建设,不仅具有推动当前业务发展的现实意义,也是保险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险业经营的历史证明,保险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是信誉,诚信经营是保险企业的经营法宝,保险企业诚实守信就有客户和业务来源,就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反之,经营就步履维艰,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在目前保险业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环境下,诚信理是立业之本。
《瞭望中国》:据说,贵公司实施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不知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张董事长:公司按照集团化的发展方向,实施了“强化基础、做强做大、整体上市”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公司的基础不断得到强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增资扩股顺利完成。公司的资本金由以前的3.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6.63亿元,这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又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资本金的增加给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有效消除了公司在机构发展和业务增长上的制约,为公司开辟新市场、进入新领域、向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增资扩股的顺利完成,将进一步提高永安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全体员工的信心,极大激发广大员工创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公司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二、不断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了内部管控体系,逐渐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公司调整和优化了董事会组织结构,设立独立董事,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公司建立健全了战略发展委员会、提名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并通过了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有利于董事会规范、有效地开展工作;公司强化了董事会在内控建设、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公司监事会还充分发挥了对公司重大决策、经营绩效、财务状况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三、业务发展较为平稳,险种结构得到优化。今年在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和保险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公司业务实现了平稳发展,业务发展速度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险种结构不断优化,非车险业务的增长速度高于车险。四、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公司在基础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细致的工作,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公司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五、应对巨灾能力增强,抗震救灾成绩突出。今年初,我国19个省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公司特事特办,迅速投入抗险救灾和理赔工作,支付各类雨雪冰冻灾害赔款近2亿元,充分发挥了保险补偿功能,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的生产和生活。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紧急向四川、甘肃等分公司拨付理赔、救灾资金,保证了理赔和重建工作的及时开展,此外,公司还向受灾地区进行了捐款。
《瞭望中国》:面对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如人保、平保和太保这些大的保险公司,及友邦近年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请问永安保险是如何应对的,又是如何改革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张董事长: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即坚定不移地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二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从着眼于争夺式发展向着眼于开拓式发展转变,从依赖外延式发展向依靠内涵式发展转变,从追求短期发展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从立足于销售式发展向立足于服务式发展转变,使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的发展方式。三是提高创新能力。由于创新不足,造成公司竞争力不强,形成市场地位不牢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公司品牌和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坚持发展策略,主要是实行差异化策略、标准化策略和品牌化策略。
《瞭望中国》: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您认为当前永安保险的首要课题是什么?
张董事长:由于我公司目前还不具备海外投资的资质,未发生与这次金融危机有关联的业务,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公司的业务经营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也有间接影响,比如,资本市场的低迷影响到我公司投资收益的提高,经济增速的下滑间接导致了公司保费收入实现的难度加大,等等。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针对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公司的指导思想是:坚定不移地以效益为中心,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合规经营,切实推进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认真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公司投资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二、坚持合规经营,实现健康发展。合规经营是实现公司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检查、处罚力度,并将合规经营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各级机构的考核之中,使公司业务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经营风险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三、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力争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公司通过加大考核、督导的力度,业务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及时对月度业务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总结、评比,督促各级机构加强管理、改善经营。
《瞭望中国》:明年的保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永安保险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张董事长:永安保险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奠定了公司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品牌和竞争能力。公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公司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在产险业有一定地位。公司初步确立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地位。公司完成了全国性公司的第一期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面相对较广的经营和服务网络,公司现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各类营业机构757个。二、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三、公司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财产险产品体系,涉及车险、非车险和短期人身险等。四、公司的管理框架初步形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化程度提高。公司基本建立了内部管理体制和风险管控机制的构架,在推进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搭建了业务、财务、信息、再保、人事、行政、法律事务等方面的管理构架,初步形成了以核保核赔管理为核心,以风险预警为手段,以合规风险管理、稽核监察为保证的风险管控构架。为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五、公司投资管理有具备一定实力,投资业务实现年年盈利。六、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七、公司拥有了一支忠诚于永安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销售队伍,成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瞭望中国》:展望未来,永安保险的短、中、长期目标是什么?不知您对公司及您的员工有什么期许?
张董事长:公司立足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公司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思考,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三步走”发展战略为:第一步,强化基础。即通过不断充实资本金,使公司偿付能力与发展规模相适应,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控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第二步,做强做大。即五年内实现由单纯的财产保险公司向保险集团公司转变,并基本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机构布局,形成覆盖全国的机构网络,公司要组建财产险、寿险、资产管理等子公司,实现保险多元化经营,此外,要提高市场份额,保费规模与资本金排位相适应。第三步,整体上市。即进一步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持续盈利,争取实施集团整体上市。
当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将公司建设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偿付能力充足,发展模式和管控机制科学完备,经营诚信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经营效益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险集团公司。我也希望全体永安员工以团结、拼搏、敬业、创新的精神面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张东武 1955年生,陕西耀州人。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职务为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曾任陕西省耀县财税局干事;陕西省耀县财政局副局长;陕西省耀县财政局局长;铜川市财政局副局长;铜川市财政局局长;铜川市财政局局长、地税局局长;铜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财政局局长、地税局局长;铜川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参加中华研修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3年10月获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学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