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河流域的治理不仅涉及到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与黄河、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紧密相连,因此,生态区的建设对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乃至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都有着很高的示范价值。
为尽快彰显“生态浐灞、文化浐灞、现代浐灞”的发展特色,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建设支撑生态重建”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促发展、以生态环境树形象”,以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全面开展生态区的前期研究、规划和建设工作。
(一)深刻理解生态建设内涵,全面构筑生态规划体系
1.全面完成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受西安市政府委托,投资近500万元,先后完成了浐灞河流域(含生态区)防洪、水资源利用、拦河造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林业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浐灞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开创了国内流域综合治理的范例。目前,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已经上报待批。
2.水环境研究及监测体系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为把浐灞生态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建设示范基地,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进行了广运潭水系水质优化维护系统方案的设计工作。同时为保证广运潭水系建成后安全运转及定量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委托开展了橡胶坝渗漏、水位暨水质动态监测,同时开展广运潭、雁鸣湖及浐灞河生态区段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为构建生态区生态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3.积极开展湿地体系建设前期工作。坚持以保护和恢复原生态湿地景观为主,建立包括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区、湿地建设区及人工湿地所组成的湿地体系,突出生态特色。致力于湿地公园建设及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的申报工作。另外,还先后完成了浐灞生态区湿地资源调查、水生植物引种试验、湿生植物种植导则、浐灞生态区生态环境调查等前期调查研究,完成了《浐灞生态区动植物资源》的编制工作,为浐灞湿地建设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
(二)以水环境治理和湿地植被恢复为重点,努力推进大水大绿工程
继续以广运潭及三角州水系工程、灞河A、B、C、C1号橡胶坝工程、堤防道路工程和大绿工程等项目为重点,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过25亿元,现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近36千米,新建橡胶坝4座,累计形成水面面积超过1万亩,完成绿化面积400余公顷,生态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效显著。主要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是:
1.广运潭生态景观区工程。面积11.67平方千米,是集生态和湿地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建设项目。规划水面面积3180亩,绿地面积493公顷。目前一期绿化167公顷和水面80公顷已完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2.浐灞河碧水工程。相继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组织实施了浐河碧水工程,铺设污水管道22千米。对浐河城市段25个排污口全部进行截流,将污水导入污水处理厂。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浐河水体严重污染的问题。目前,浐灞汇合口以上段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
3.雁鸣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雁鸣湖水系位于咸宁桥以南1.5千米处,南至绕城高速以南、浐河以西。截至目前,共建成浐河西岸一级堤防3.5千米,利用堤外原有沙坑自浐河引水,形成5个首尾相接的串形湖泊湿地。形成水面面积67公顷,自然水生植物300余亩,同时完成了人工绿化和水生植物种植近5公顷。在营造大水大绿工程的同时,通过人工湖的过滤改善浐河水质,降低泥沙含量。通过景观绿化、水生植物种植、垃圾清运、人工湿地建设等治理措施,使其成为水环境治理的试验展示区。
4.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雨水回收利用示范工程。主要利用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广场及屋顶收集雨水,经简易处理后用于绿地灌溉、浇洒道路、冲厕、补充景观用水等。商务中心一期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雨水收集利用面积2.5万平方米,雨水管网2000米,雨水收集池525立方米。透水砖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万元。
(三)成功申报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
2007年7月,编制了《西安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规划实施后,生态区人均可增加绿地面积9.97平方米;增加水域面积0.91平方米;亲水岸线比例74.46%。新增湖泊湿地5处,面积100公顷。全面改善生态区的动植物栖息环境,恢复种群数量。污水治理和回用工程的建设将改善生态区景观水体和绿化灌溉用水的紧张状况,改善景观水体由于补水的不足而造成水质变坏、藻类大量滋生等问题,为区域“大水大绿”生态环境提供水源保证。工程实施后年净增收入为5000万元。2008年4月,规划通过水利部组织召开的技术评审。2008年8月,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复了《西安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从而使西安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十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
(四)成功申报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区域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分布在灞河东西两岸,具备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约7.98平方千米,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规划区内以河流湿地为主体,同时还包含有河漫滩、沟渠、岛屿、季节性河口洪泛地、堰坝水域和鱼塘等湿地类型。区域内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48科178种;湿地动物有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建设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是修复和保护本地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措施。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周边区域起到滞洪蓄水、调解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为促进西安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提供持续良好的生态服务。2008年8月,国家林业局派专家组现场考察并完成了评估报告,2008年1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从而使灞河入渭口区域正式成为西北首批国家级湿地试点区域。
在申报国家湿地公园的同时,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进行《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做好为公园用地前期摸底工作,为湿地公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申报浐灞国家生态区试点区域
为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区管委会从2008年7月开始积极向国家环境保护部申报国家生态区,12月10日《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通过国家技术审查,12月29日,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对规划进行批复,并报国家环保部备案,近期市政府将就该规划进行审查,通过后浐灞生态区将被正式纳入国家生态区建设序列,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创建的开发区,也是我国中西部首个国家生态区建设区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