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中国国民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经过了多次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可以毫不讳忌的说,在百姓的看病问题上,依然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4月6日、7日相继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历时3年,经反复论证、多次研究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这份对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开出的“中国药方”,一出炉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医药分开、医师多点执业、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目录、全国居民开建健康档案……新医改方案中透露出的各种信息,让百姓感到就医难题已经开始破冰。特别是在《意见》中明文写出的:到2011年,明显减轻中国居民的就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在征求意见稿中未曾出现的新增目标,将此次医改的目的公诸于天下,也喊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
□ 本刊编辑部策划组稿
近期目标: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长远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个看点
4月6日,历经三年多,涉及到16个部委协调联合制定的我国新医改方案定锤落声,公之于众,这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几乎没有一个改革方案像新医改方案这样,不但全球征集方案,还耗时漫长,带着众多质疑声与纠正处,姗姗而来,此次《意见》被誉为“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看点之一:公立医院改革
3月初,沈城的黄女士因药物用完,又去盛京医院门诊开药,此次医生给她开的药与上个月开的药是一样的,但这次黄女士得到医生的指示,需要到药房买药,黄女士很不解。
黄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即门诊病人按处方去零售药店购药。
按照《意见》,我国将采取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近年的探索,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意见》指导公立医院改革的原则中,市场要素增加。据了解,《意见》将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在对于社会资本进入医院方面,国家有更为积极的措施来鼓励多元化投资,以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的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办医院领域,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办非营利性医院,以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在对公立医院改革中,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医的监管。同时,对于公立医院试点选择上,则由医改协调小组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
#p#副标题#e#看点之二:基本药物领域中的市场竞争
此次《意见》中,对于基本药物部分改动特别大。很多人士关注基本药物,其原由是从2000年以来,我国一直试图解决医疗费用中药品所占比例偏高的问题,后经过国家发改委24次降价、医疗机构行风整顿等各种方式,但问题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称赞新医改方案中的“提出一些新举措,采取了一些新决策方式”,指的就是“提出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过去我国只有基本药物目录,没有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整套政策体系,包括目录制定、生产、定价、流通、使用、报销等环节。据了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对于基本药物制度里的一些环节与领域,意见分歧很大。由最终方案来看,首先“定点生产”改为了“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这使市场竞争在药物生产流通领域展开。其次,将征求意见稿里的“统一定价”改为“零售指导价”,各省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统一采购价,这基本上是下放了管制权限与扩大了价格市场空间。最后,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尊重了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
即使加了如此多的市场竞争,但为了保证医院对于基本药物的使用,控制药费,方案提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并确定使用比例。
对于利用药品定价方面的价格杠杆作用,《意见》也作了相关的说明。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看点之三:城乡全民医保以及医保付费
中国医大四院一位姜姓临床住院医生告诉记者,大病住院医保的确给病人带来了切实的实惠。此次对于医保方面的付费,是改动不算大的部分。
在专家教授们看来,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转变。而以往的医疗领域的改革照搬其他领域体制改革的经验,却没有注意到医疗卫生本身的规律。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服务中的供需双方并不能以市场手段完全解决。
他们认为,此次的医改亮点是从医疗卫生本身的规律出发来设计方案,而且此次一方面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覆盖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使老百姓在最短时间内受益。
七大创新
在酝酿新医改的过去3年里,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征求国内外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那么,新医改包含了哪些理念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这些创新有何意义?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对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胡祖才说,这为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认为,这一制度强调保障基本、加强基层、扎实基础,既体现了初级阶段的国情,又体现了卫生工作追求“社会公平”的重要原则,很有针对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认为,建立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回归公益性,这不但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属性固有特点,也是绝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其他人口大国的通行普遍做法。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确立,就是长期稳定的。
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葛延风表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他说,“如果人人都有医疗保障,个人付费比例大幅度降低或者不付,就没有人会喊‘贵’。”同时,医保覆盖全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p#副标题#e#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另外,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同时,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等服务。
李玲认为,“均等化”意味着每个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刘新明说,中国面临双重疾病负担,一是传统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同时慢性病威胁越来越大,慢性病治疗占卫生总资源80%。如不进行早期干预,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将难以想像。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
针对《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葛延风说,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
李玲说,以前我国有医保药物目录,没提出过基本药物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基本”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会有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312种西药可以治疗80%以上的疾病。我国正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估计将有数百种,其中包括中药。
我国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美国也就10多家。我国药厂低水平竞争问题严重,生产、流通不规范,是造成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医保药物将实行统一招标、配送,将规范药品流通。
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
《意见》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药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
胡祖才认为,这将从体制机制上切断医院收支与药品销售的联系,规范用药行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晖说,对于看病就医的患者来说,虽然增加了几元钱的药事费支出,但却大大减轻了医院以往多开药、开高价药带来的负担。而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使其真正反映医疗服务成本,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
《意见》提出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胡祖才认为,上述改革将明确医院所有者和监管者的责权,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有利于多元化办医和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他说,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近年的探索,管办分开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在卫生部门内或外设立专门监管公立医院的机构,从行政职能上分开。也有“社会办医,政府管医”,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等。
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表示,国内很多行业没有实行管办分开,如铁路、教育。从政府转变职能来看,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p#副标题#e#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意见》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表示,我国医疗人才管理是封闭式的,医师为医院所有,人才流动受制约。医师多点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而且自身价值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使得基层群众能就近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师多点执业对医院的发展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多点执业目前主要是外出做手术,如果术前术后配合不好,将难以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他认为,医师多点执业工作一定要有试点,稳妥地进行,不能冒进,否则会加大改革成本。
《意见》中创新举措还有不少。例如,为遏制“大处方”,过度医学检查,鼓励探索建立医保和医院的谈判机制;试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
白重恩认为,这些创新举措,将为我国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组数字
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决定,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推进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笔巨额投入表明了政府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题的决心。但这个“大蛋糕”将如何分配?又将如何惠及百姓?让我们来看看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实施方案》中相关投入及改革目标的解读。
90%、120元、6倍:
基本医保扩面提高标准
为群众看病“减压卸负”
20多年来,我国农民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到20倍,但所负担的医疗费用却增长了133倍。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左右提高到60%。医药费用的上涨以及医疗保障的不健全等,使得我国居民“看病贵”问题突出。
对此,《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一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说,这组数据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这将提高群众的就医支付能力,减轻群众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增加群众看病的“底气”。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如果按城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以后的医保报销上额将达到10万元左右。随着政府投入比重的增加,居民个人支出比重将有所下降。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合作医疗处处长傅卫说,我国已有8.15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5%。“今后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将逐步提高新农合的住院报销比例,同时逐步增加门诊统筹,尽量减轻农民看病负担。”
#p#副标题#e#15元、20元: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减少群众得病机会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偏向开展有偿服务项目,影响了疾病预防的功能。而由于重治疗而轻预防,老百姓都是拖成大病才去就医,加重了疾病负担。
这次《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据介绍,2009年开始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主要用于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吴毅说:“政府保障公共卫生的经费,我们就不用靠营利项目创收了,可以全心全意地预防疾病。”
“保障人均经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从我国健康国情出发很有针对性的一项制度。”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要解决我国公众健康,不仅需要医保全覆盖,更需要让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晚得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如果全民能均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那么老百姓得病机会将减少,医疗负担和去医院的奔波之苦也会相应减少。
2000所、2.9万所、1.4万所:
建设基层医疗机构
让群众“大病不出县”
《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刘新明说,加快建设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要解决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就得把病人留在基层,应重点解决交通要道上的县医院能力建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县医院建设好了,农村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可以就近得到很好的诊疗,部分重症患者也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另外,相比城市医院而言,县医院收费相对低廉,因此还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
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
培训基层医疗人才
缓解群众“看病难”
尽管我国现在已建近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看病还是往大医院跑。陈竺说,这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了,培训也不够,要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就要提高水平。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16万和137万人次。
甘肃天水市乡村医生温吉存说,加强业务培训是村医的共同愿望,尤其是急救急诊方面的临床技能,这样会挽救更多农民的生命。
安徽省铜陵市钟鸣镇中心医院医生汤长春说,如果基层医生水平高了,老百姓就不用去挤大医院了,少了奔波之苦,也减少了费用。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两项工作也将根据改革进程安排相应的投入,这两项试点的推进也将有利于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p#副标题#e#五大畅想
在《意见》和《实施方案》相继公布后,老百姓今后看病求医会得到哪些实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着医改新政策的脚步来一番大胆的畅想吧。
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
“大处方”消失看病不再贵
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并且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和实施,将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孝轩谈到,医改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起病,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大处方”控制下来,让医生规范用药、合理用药,病人就医后自付比例也将明显降低。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红包”、“药品回扣”这些已成为行业潜规则的医疗腐败现象将有望得到遏制,患者负担将得到减轻。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健康档案跟你走
根据《实施方案》,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我们医院正准备建立这种信息化平台,患者就医后的一些重要信息将会提供给他本人,方便他今后的就医。”张孝轩非常赞成这一举措,他认为当人员发生流动时,医生能够从这种档案获得患者连续、有效的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恰当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跟踪个人健康状况和变化也非常有利。谈到医改方案中指出今后要实现同级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张孝轩介绍到他们医院已对上级和同级医院的检查结果认可。
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大学生看病也能报账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
“是不是大学生被纳入医保范围后,他们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报销了?”家住双楠小区的曾女士对于这点非常关心。李女士说读大学的儿子生小病时都是在校医院看病,凭学生证能享受一定的优惠,但是上次做阑尾手术还是去的大医院。同样的手术,有医保的成年人看病住院能报销一定费用,而儿子的治疗费全是他们家里自费支付。不少家庭都与李女士一样,期待大学生也能尽快享受医保,从而降低家庭的医疗支出。
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异地医保报账不用再奔波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如退休后投奔子女、派驻到其他城市工作、进城务工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中遇到难题。按现有政策在外地看病都得先垫付款看病,再报销,许多有此经历的市民都感到异地就医报销手续繁琐,为了报销不得不在城市之间来回奔波。
《实施方案》指出,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假设在将来就医实现“一卡通”,这个现代社会中的又一就医难题将离我们远去,看病的过程将会越来越便捷,异地看病也不再让人头痛。
医师多点执业“浮出水面”。
找名医有了多个选择
目前我国对医疗人才是封闭式的管理,医师为医院所有,不能到另一个医院执业,而事实上近年来许多专家都有到外地执业的经历。为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意见》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很多成都市民都知道,北京同仁堂里就有一些知名中医坐堂,虽然挂号费比医院贵,但是许多人都认为这样也有它的方便之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诊疗,缓解在大医院排队等候的“看病难”之苦。同时,医生自身价值也充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有技术,才会被挖掘。”采访中,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峰认为知名医生的流动并不会对有实力的大医院形成危机,市场对于各类医院也会有其选择。安琪尔妇产科医院一位负责人就曾表示,医改的新政策,可以让他们这类民营医院拥有更多知名的医疗专家,从而促进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
可以设想,今后想找某位名医看病,不用深夜就去大医院排队,也许他已经到你们小区附近的哪家医院坐诊,挂号看病不再成一种额外的心理负担。(编辑 莫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