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弃考之殇,殇在何处?

kejiaoshequ 2010-12-10 18:11:04 总第072期 放大 缩小

以农村孩子为主体的弃考之殇,殇在何处?或许,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的一句话是最合理的解释——“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参加高考,为的就是考上大学。然而,临近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就有上万名农村考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外出打工或务农,此事一经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有人把原因归结为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沉渣泛起;有人则认为是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过大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问题。那么在众多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现象背后,反映出了哪些农村、农民的新想法、新问题?以及当前教育制度对农村学生带来的哪些困扰和阻碍?

□ 本刊编辑部策划组稿

重庆万名考生弃考,这为哪般?

事件回放

《重庆晚报》3月28日报道,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今年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但相比同等人口的省市来说,考生仍偏少。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招生负责人称,放弃高考的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弃考原因分析

人们相信,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仅仅是重庆如此,其它的省应该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问题。说句实话,当看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深深为那些来自于农村的考生惋惜。对于那些生长在农村的考生,相信他们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定比城市考生体味得更为深刻。然而,12年寒窗苦读之后的最后冲刺,他们为什么选择了放弃?他们放弃高考的根源何在?难道仅仅是这样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作祟?

或许,“读书无用论”的确是部分考生放弃高考的真正原因。但绝非那么简单。“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作祟应该仅仅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东西还应该在于当前我们的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仅仅用一个“读书无用论”来掩盖这样的问题,更不能让其成为某些部门逃避责任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至少还可以找到导致学生弃考的四大诱因:

首先,不堪高校的高额收费应该是很多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重庆万名考生弃考应该只是中国农村与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一个缩影。农村家庭不堪教育高收费重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温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受到教育。但事实上,下面各级单位与部门对这话践行得如何?有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贯彻面向平民的教育方针?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受教育的现状还很让人担忧,无论从哪种媒体,也无论从哪种途径,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

其次,如今应试教育的僵化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如今,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学校都把升学率看得很重,往往也都是他们对外宣传与招生的资本,更是兄弟学校之间竞争与比拼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字似乎就能够说明一切。因此,这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僵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片面追求升学率,自然就会让部分学生成为放弃高考的牺牲品了。

第三,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它的社会问题同样是很多考生放弃高考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这已经早已是一个失去新意的话题了。如今,各种凸显就业压力大的新闻不断翻新,且总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比如说大学生当洗脚妹、争相应聘搓澡工等新闻,让大学生形象灰色化有增无减。同时,像“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日记”的悲剧、“一名失业大学生无钱买票回家探望病父抢4元钱被捕”的话题等,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样的标题折射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样几个关键词的组合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不仅仅如此,还有很多关于“关系就业”、“就业腐败”的新闻同样也是不绝于耳,显然,这样的现状对于那些农村毕业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于是,很多人都会很现实地考虑:与其大学毕业无法就业,还不如放弃高考,早点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不但缓解了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同时还能够让父母生活得轻松一些。更避免几年以后大学毕业无法就业的尴尬。

最后,今天人们对成功标准评价的异化同样导致了部分考生放弃高考。或许,正如有些专家所讲的那样,如今的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多时候似乎不是以一个人的学术成就等为标准,恰好是完全用金钱与财富来作为评价标准。所以,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比如说很多人看到身边的大款没有多少个是大学生的,相反却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于是,有了这样的思想也自然会选择一种放弃。

#p#副标题#e#

专家评论

无功利化读书,对于穷人实在太奢侈

读书真的无用吗?显然不是。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以农业、工业为产业支柱的经济形态相比,现代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经济,这意味着人人都得“终生读书”,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节拍。然而,为何在重庆等地农村再度出现读书“无用论”呢?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以往“人们有一种思维定势,上大学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惟一出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有即使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学的风气——对这些地方,我们说他们有“重教”的传统。但是,是什么支撑着这传统?还不是因为功利的目的。试想,假如没有读大学后的好前程,在维系着那些穷人的希望,有谁愿意花那么大代价、硬撑着送孩子上大学呢?

近些年,之所以自愿放弃高考的人不断在增加,“读书无用”的声音越来越大,就在于上大学的功利吸引力在减少。我有个远房表弟,其父母都是偏僻乡村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供表弟读书十几年。不仅如此,叔婶为表弟上大学,还欠下了一屁股债。他们这样做,无非也是希望表弟大学毕业能够“鲤鱼跳龙门”。谁想到,表弟本科毕业后,因所学专业生僻,好几年都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一点点工资,也仅够维持个人的基本生活开支,无法帮助家里。对此,表弟很内疚,说“如果再做个选择,我宁愿高中毕业不去读大学。至少家里不会欠这么多债务!”

选择无功利化读书,对于穷人实在太奢侈。从本质意义上讲,上万考生放弃高考,其实是一种悲愤的申诉,是穷人家庭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尤其是对贬值的高教、昂贵的上学、艰难的就业的沉痛抗议!对此,有关部门决不能视而未见,必须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控制高教规模,摒弃教育产业化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改善就业环境,让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者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热议

万名高中生弃考“混文凭”已不值

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所谓“尝尽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也一直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学业有成、教子有方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农家子弟考上大学,是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跳出弱势群体的最佳途径。可谁能想到,经历12年苦读,距离大学梦只有一步之遥的学子们,却放弃了高考。

其实说怪也不怪。任何健全人的决策都是基于理性的考虑,弃考的高三学生也十分理性。一是他们在同学中的学习成绩不很突出,很难顺利考入大学,更难考入重点大学,如果考入一般的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也不高,在就业竞争中也没有优势。二是4年大学生活,除了混张文凭,很难学到安身立命、竞争创业的真本事,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进入社会闯荡。三是4年大学近5万元费用,对大多数贫困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从家长到学生,担心有投入没产出。近年来,举债读大学,毕业便失业的例证实在不少。四是大学一再扩招,大学生不再成为大中城市的稀缺人才,由于城乡的极大差别,大学生们又都不想下乡。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一降再降,去年不足40%,今年会更低,这也降低了人们读大学的就业预期。

上述可见,重庆上万名高三学生弃考并非什么“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是社会现实的打压逼迫。事实上,重庆发生的弃考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总人数肯定不下百万。现在应当警醒和反思的不是高三学生的“读书无用论”,而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是粗放经营,乱发文凭、教学无术、学用脱节的制度,便会有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弃考;如果不完善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会使大学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从“重庆万民考生弃考事件”想到的

在高考的前夕选择放弃高考,我想对任何一名高中生来说都是要经过慎重考虑的,不然,为何会在“大战”的前夕放弃最终的坚持……

弃考现象不是第一次,重庆也不是唯一出现弃考的城市,但是上万名考生弃考却不能不让人思考!同时我注意到这些弃考学生多半是农村考生!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的缺失,“对于很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来说,不是万般无奈,我想很少有父母会轻易做出让孩子离开学校去闯荡社会的决定。现在的创业环境的困难我想这些孩子的父母未必就不了解,如果有一线希望,也断然不会让孩子刚刚十七八岁就独自闯荡社会。”(有网友这样说到)。我非常赞同,在农村地区,多少考生向往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这样的话语在某些人眼中显得低俗,但是“知识改变命运”在来自农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眼中有着最淳朴的理解,那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然而,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2009年同样不普通!经济危机的肆虐更加加重了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曾经的天之骄子们,现在卖猪肉的卖猪肉,当城管的当城管,当然这里我没有半点贬低这些职业的意思,我只是表达这种反差,让人心寒的反差。也许正是心中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才让“大学无用论”占据了他们的思想!

但是,如果认真想想的话,正如很多网友说到的,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延续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同时随着最近几年扩招的不断继续,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同一型号“配件”!如果要说到根子的话,应该是这条生产大学生的生产线出了问题了,而不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了。

突然想到,随着大学扩招而诞生的重大公共政策本科专业也许要跟随大学扩招落幕而散席,不甚唏嘘啊!

耳边再次响起发哥的那句话,“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体制原因”。是呀,也许是得好好反思反思了!

#p#副标题#e#

教育部门解析

重庆教委:弃考学生向职业教育分流

重庆市教委对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弃考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习成绩一般,弃考后,他们中有90%以上选择外出打工。高中毕业生在未经过职业培训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收入偏低,就业也不稳定。如能将这一群体在初中毕业后引导至职业学校接受技术教育,不仅分担普通高中教学压力,且可帮助学生带着一技之长和技能资格证书外出务工,实现地方劳动力转移任务的同时,较高的务工收入也可使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好转。

解决高中部分学生弃考的关键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分流部分初中毕业生至职业学校接受中职教育。

重庆市教委表示将从几方面完善相关工作,一是把职业教育作为关键的技能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加大投入,确保适度超前发展,让学生升学有基础,致富有门路;二是促进城乡、区域普高和职高的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职业中学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四是以发放助学金的方式鼓励贫困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中学教育。

读书有无用?网友大pk

无用论:早工作早解决生活问题好

有网友认为,以现时大学毕业生的低就业率来看,还不如支持部分家里特别困难的孩子务实一点,实实在在地学门手艺,让年迈的父母不再为学费而操劳发愁。至于说什么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如果有钱了,多帮帮村里和邻居就已经算是最大的贡献了!”

“如果你家在农村,家里有一堆弟弟妹妹,老父老母,你还能安心在大学里享受那些所谓的种种‘美好’吗?你可能早就在发愁如何赚钱养家。更残酷的是,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可以比打工赚得更多,这就是现实,读书真的有用吗?” 某支持“读书无用论”的网友留言说。

代表发言

网友liuchun2002:个人以为,小学中学的功课还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关键是大学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是无用课程,既然学生的毕业工作学校不包分配,那么就没有权力限制学生学习什么课程,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学习的课程,就跟去饭店一样,用什么菜自己点。中国的教育最霸道了,规定人家必须学习政治,必须学习很多无用的德育课程,然后还让学生自己交学费。就跟当兵要自己掏钱买枪一样笑话。

有用论:大学依然是条康庄大道

某现正读大学三年级的网友坚持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憧憬大学并为之努力的人来说,大学是条值得付出的康庄大道”。没有上大学的人即使已经现时已经身家千万,但却错过了可以与你结伴为梦想拼搏的朋友,错过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错过了大学这个汲取知识的殿堂。除此之外,大学更让不少人在接触更多精英,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锻炼机会的过程中,摸索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未来的道路。每个愿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在抱怨现今高等教育制度的同时,更应先问一下自己有没为未来尽最大的努力。“用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是偏颇的,但以收入低来批评高等教育的作用、鼓吹读书无用论更是不当的。”

此外,网友“心的方向”也认为,在大学里自我感觉就是学习怎样做人,为人处世其实真的很重要的,并不是你多么有才能别人就能用你,也要看你的为人处世的。步入社会,我们第一个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的。在大学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为人处世这方面的情况。真的很重要的!

代表发言

网友danhuangpai:是读书无用?还是没有钱读?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想想自己和同学念大学的学费都是千辛万苦凑来的,读书无用论,不过是很多上不了大学的同学的父母自我安慰罢了!真的没有用吗?这个社会没文化但有钱的暴发户是少数,大多数有钱人还是有文化的。不要老和少数人做比较。

中立者:更应关注偏远农村教学

针对媒体报道的“读书无用论”日渐在农村泛滥的现象,有一自称来自湘西农村的大学生在留言中为农村学生辩护称,并不是农村的孩子不想上大学,而是他们的条件确实很差,难处确实很多,与其批评他们鼓吹“读书无用论”,不如更多地去关注偏远农村的教学困难。该网友表示,“读书无用论”的确是一部分农村的现象。但在湘西当地,以一近3万人口的城镇来说,每年都没有几个人能考上2本,能考上重点本科就更少了。“读了两年的大学,听了身边的同学说他们地方考试的情况,我有说不完的辛酸,可是现在谁又能真正的关注偏远农村的教学呢,我们没有选择,并不是我们不想读书,而是我们很难,很难”。

代表发言

网友wxc423:读书——换句话就是知识是肯定有用的,他对你的人生价值理想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只不过是读书对有些人来说,代价来很过于沉重了。上大学也是一个投资,是有风险的,城市人承担起这个风险,并且由于关系网能力更大,所以出路、手段也更多,农村来的读书有点像赌博,谁知道结果怎么样呢,这是我们社会需要改进与努力的地方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