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酝酿了一年之久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体神木人民真正“看得起病”。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上了尴尬的位置。
政策
神木百姓免费医疗
今年3月1日,神木县域内正式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凡拥有神木籍户口的城乡居民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都将成为该制度的受惠者。制度设计者的思路很明显:用最大认同、最可操作的方式推进医改,让人人享有福利性质的公平、统一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在《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之前,其设想在神木已酝酿一年多。“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突出城乡一体化思路,根据《实施办法》,在神木籍户口的城乡居民中(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除外),实行门诊医疗卡和住院报销制。规定门诊中实行医疗卡制度,每人每年可享受100元门诊补贴,门诊医疗卡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住院报销设定有起付线,乡镇医院住院报销起付线为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为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为每人次3000元。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患者自付,起付线以上的费用按规定由县财政买单。
大病患者获重生机会
而神木医改的最大亮点是,把包括安装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也列为报销范围,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
同时,《实施办法》对特殊病报销都有相应的报销比例,如癌症、肝硬化、肾病和严重消耗性疾病等不能进食,需要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或者某些特殊疾病必须用生物制剂治疗的,使用营养药品费用报销80%;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引发严重贫血或者各种手术中大出血的,必须使用血液制品的费用报销90%。一位卫生系统的官员评价说:“这些报销比例在国内都是相对较高的。”
分析
免费倚仗经济后盾
继实施12年免费教育工程后,神木县又在全县推行免费医疗,这一动因源于县域经济的超前。2008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6.87万元,远远超过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标准;财政总收入达到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西部排第5位,全国排第92位。
据统计,“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运行首月,累计接收住院患者2070人,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总住院费为751.6942万元,住院费报销538.421万元,人均报销2601元。另外,转县境外医院治疗的患者共有260人,按估算还有350万—400万元尚未报销, 3月份“全民免费医疗”报销总额960万元。“这是在预计范围内的。”一位医院负责人表示。
现状
重病患者排不上队
据了解,自从3月1日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就出现了令政府头痛的事情:该县的7所定点医院病床全部爆满。“现在要想急着住院,就得找熟人说情。”一位在神木县医院就诊的患者家属5月15日说,“还有人为了看病,专门在医院附近租房排队住院。”“在定点医院,有病的住不进去,治好了的不出院。”一位开办私人诊所的女士说,“免费医疗,对老百姓是好政策,但对那些不知足的人肯定是个不好的政策。”
姚余珍今年50岁,是一位肝硬化患者。3年来,治病的账单压垮了他的家境。可就是这样一位靠不断吃药来压制病情反弹的病人,从3月3日以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10多次来到神木县医院,结果传染科的床位始终满员。姚余珍只好在县城租了间民房,老婆每天蹬三轮车卖水果,他则专门等着住院。4月29日下午,医生让他去一趟,但老姚还是白跑了一趟。
“有的住院者是乙肝‘小三阳’,却住进医院不想出来。我得的是大病,医生无奈,让我先采取其他办法,但我没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只要能住上院,我不要免费,给我报80%也行啊!”
全免难免财力不济
然而有专家却对神木“免费医疗”背后的经济后盾提出担忧,认为此举是激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初步测算,“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推行后,神木县财政一年需要补贴至少1.5亿元资金,人均补贴400元左右,远远高于新医改方案中到2010年人均补贴达到120元的标准。“此举可能会带来财政方面无以为继的后果。”
同时,也有来自网友的担心:医疗公益保障的标准是指医疗保障总医疗费用占GDP的7%—10%,个人支付低于30%,政府和社会高于70%。对于人口近40万的神木县,依照公益标准,神木年人均医疗费用为68700×7%=4809元,政府承担70%的医疗费,约3360元,全县总医疗经费为3360元×40万=13.44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政府给个人承担100元/人,全县近40万人,合计4000万元。也就是说,神木财政将要有近13亿元医疗公益保障金,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78%以上。很显然,神木不可能拿出这么多财政收入来承担百姓免费医疗。
#p#副标题#e#调查
病床成了稀缺资源
神木县推行“全民免费医疗”以来,先后将神木县医院等7所医院列为县级定点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5所医院为省级定点医院,此外,北京的6所知名医院也被列入定点医院的名单。
受到免费医疗的诱惑,大量的求医者涌入县级定点医院,其数量超过了能够估计到的最高数量。几天里,记者在光明路中段的神木县医院巡视看到,该医院的350张病床全部爆满。在神木第二医院,病床同样满员,为了接治住院患者,医院只好在走廊里安置了不少病床。
求医潮规模庞大,病床一下成了稀缺品,由于无法给求医者提供住院病床,许多亦应住院的病人神情黯然地在医院里等待、徘徊。
一位政府官员无奈地说:“病床爆满现象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受到免费医疗的诱惑,有的患者是生病后非等到3月1日以后来看的;有的是多年看不起病的;还有的是小病非要住院看的。”
患者治好了不出院
有些病人通过住院治疗后完全可以出院休养,可就是住着不想出院,因为他们心里有本账:他们也是经历最短四五天,最长一二十天,实属不易才住了院;而且,办理了出院手续,按规定,“免费午餐”就会戛然断供,与其回家自己花钱休养,还不如再住两个礼拜继续免费治疗。
“有些病人通过住院治疗后完全可以出院休养,可就是住着不想出院,后面的病人又等着入院,医护人员不得不与患者进行沟通。”一位医院领导说。
免费医疗提法欠妥
一家县级定点医院的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免费医疗”的提法上有点不妥,叫法上容易使群众有误解。有的群众拿着50元钱来看病,当看到实际住院的起步价是400元,许多农民是文盲,不了解政策,就埋怨政府说话不算数。
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医生们给患者用药执行《医保目录》,属于自费的,要征询病人使用意见。神木县医院骨科一大夫在给患者开药时,用了部分非《医保目录》的药品,当时没来得及让患者签字。患者没能报销这部分药费,后来患者找到该医生,医生只好为患者出了400余元了事。
忧虑
医疗体系疲惫不堪
“政策的推行没有顾及到公众的素质,目前当务之急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制度上设置强有力的约束,如何应对公民道德风险才是关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
走访神木县城的几家医院之后,记者眼中的患者家属是轻松的表情和快乐谈笑。“看病不花钱”的朴实答案随着记者的问话脱口而出。
的确,在“免费”激励下,医生和患者都存在一种过度占用政府财政享受医疗服务的倾向,其结果可能会带来逆向选择,财政入不敷出,无法维系现有的医疗保障水平,最终政府会陷入两难境地。
面临公众道德风险
在民间,一些人担心,全民免费的医疗模式既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也造成医疗服务效率很低,因为不少群众住院或动一个手术,往往要长时间的排队,会使一些社会底层人群在这一制度下耽误了治疗。同时,免费医疗之下神木医疗体系疲惫不堪,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相当脆弱。
对于政策推行伊始暴露出的矛盾,对于社会各界的种种质疑,对于媒体的采访,神木县政府一直采取回避原则。记者数次前往神木县卫生局以及几家医院,提及采访内容,均被接待者予以婉拒。有官员私下说,之前想采访“全民免费医疗”的媒体很多,因为在政策执行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调整,概不接受相关采访。
外界对此的分析为,“免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主政者或许已经意识到高医疗需求所蕴含的风险和压力,想低调行事。
评论
神木免费医疗困局岂因民众素质
拿道德素质当政策受阻的替罪羊,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所以我们不应急着下这个结论。大家都还记得,不久前,重庆低保户还因社区领导一句“可报销部分医疗费”而“高兴死了”的悲剧。久未吃荤的人,会一口气吃掉四个鸡腿,不管自己能否消化;而“全民免费医疗”也像饥荒时,给饥民一筐白面馒头一样。这种诱惑是没法想象的。这样的语境下,幸福资源相对稀缺,也别具杀伤力。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而不能归咎于所谓的道德素质。
再者,免费医疗政策,不就是为看不起病的人提供免费治疗吗?为何当病床爆满、政府财力不济时,又说公众道德堪忧呢?是否以民众需求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考量服务型政府的标尺。当服务效果不好时,政府第一反应显然该是反躬自省,检查服务方法是否存在值得改进完善之处,而不应是指责被服务者道德素养。
没有哪个健康人,喜欢呆在病床上装病,赖在医院不走。从理想的角度和政府的本质上讲,“病有所医”是其当仁不让之责。所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阴云之下,面对在家隐忍多年现在才涌入医院求诊的患者,政府应由衷感到羞惭,这只是弥补历史欠账而已;而绝对不该洋洋自得地盘踞道德高地,居高临下指斥患者。
请问神木县当初推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切实让民众受惠,还是只追求一个“全国第一”名号的轰动效应?若是前者,那在新政策出台前可有做过缜密而科学的市场调研?有没有广泛倾听相关专家意见和民众诉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免费医疗是否可考虑渐进式推进,而非放卫星般的“大跃进”?一上来就给一个惊艳的承诺。施行后却感到财力压力,难以为继。虽说政策不是儿戏,朝令夕改也不是不行,但千万要慎重。政策若成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这种给人希望后再让人失望的政策,不仅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种戕害,如若再导致部分患者因治疗计划变故而耽误了康复,那就是一种罪过了。
神木“免费医疗”是否是乌托邦
关于神木实行的“全民免费医疗”,在肯定与褒扬之外,外界质疑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县财政每年需要为此补贴至少1.5亿元资金,有人担心此举可能会让当地财政无以为继;二是实行“免费医疗”后患者蜂拥而至,定点医院病床爆满,甚至有病人可以出院而不出院,“免费医疗”是否与当前国民素质匹配,所谓“公众道德风险”问题被过度渲染。
在笔者看来,政府财力是否可以承担“全民免费医疗”,除了可能会让一些既得利益者颇为敏感之外,基本是一个伪问题。莫说神木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地方财政收入每年高达16.7亿元,“全民免费医疗”所需最多不过十分之一,就算地方财政收入再低些,免费医疗占财政支出比例更高些,也只是一个纯粹的财政收入分配问题而已。
再者,政府财政保障民众解决看病问题,将可释放民众的购买力来促进财政增收,是一种双赢关系。某种意义上,“全民免费医疗”不仅是一种福利发放,对地方发展更是一种健康投资。少一份看病之忧就会多一份消费能力,只有全民健康才会有和谐发展。
再来看“公众道德风险”。有人从神木定点医院的爆满中看到了“国民劣根性”,言下之意,依我们这样的国民素质,似乎根本不配享受免费医疗。可是我们为何不想一想,人们“赖”在医院不走究竟能得到什么额外好处?除非有人能够证明“高素质的人”都不生病或者“低素质的人”可以将药当饭吃,否则,从医院爆满扯到国民素质就纯属扯淡。
在很大程度上,“免费医疗”之初的医院爆满,正是长期以来兜底性公共医疗巨大亏欠的结果。多年看不起病或者惯于小病“忍一忍”的病人,在“免费医疗”甘霖降落之初蜂拥而至,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当“免费医疗”成为一种常态,情况就会趋于正常和稳定。
我们应当清楚,神木所实行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只不过是公共财政多投入了一些,报销标准提高了一些,保障覆盖能力增强了一些。因为是“初次”,其制度设计不完善之处可以讨论和质疑,但如果这样也要被怀疑政府财力无法承担,也要被指责国人素质低下不配享有,那么写入新医改方案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又将如何实现呢?
回应
陕西神木官方称将继续推进全民免费医疗
全民免费医疗政策低调推行两月有余,神木县5月22日首次正式向外公布,3月份为患者报销医疗费960万元,4月份报销医疗费1270万元。
神木县委宣传部部长雷江声介绍说,“全民免费医疗”启动后,得到了百姓的赞扬和拥护,大量求医者来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住院病人达到高峰,和同期相比增加了30%,4月下旬住院人数开始下降,病床紧张的状况逐步缓解。
据了解,实行这项政策的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了神木县境内及县境外的医院及药店。境内有7家县级医院、5家县级药店和21家乡镇卫生院,县境外有6所北京医院、5所省级医院和5所市级医院。
一个县城的财政实力能否支撑起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据了解,神木县县域经济发达,是这项政策得以实施的强大后盾。
该县县委宣传部提供的《神木县情》显示,2008年,该县财政总收入72.27亿元,增长5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9亿元,增长59.2%;农民人均纯收入60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5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第92位,西部第5位,陕西省第1位。
对于这项惠民政策实施两个多月以来是否碰到了一些问题和阻力,雷江声表示,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前,他们开展了1年零3个月的调研论证,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预计。
“目前从实施情况来看,没有超出预想的范围。如果出现问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惠民政策将一直执行下去。”
(编辑整理 晨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