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可这年头,数不清的“夺命食品”或“食品杀手”真如“雨后春笋”:从一吃便成“大头娃娃”的“空壳奶粉”,一喝便失明丧命的假白酒以及专门卖给工地农民工食用的陈化粮,又或是时不时爆出的黑豆腐,潲水油,毒粉丝,更如上色的霉变水果,用动物死尸熬制的肉干,蛋白上的数字编号约画了了的鸡蛋,再至当前风声鹤唳的“苏丹红”。凡此种种,已经引起政府及有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消费者协会已将2005年消费作为重点关注的话题。实在让老百姓不知道还可以吃什么,整日为吃担惊受怕和困惑。
不久前,广东东莞维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微服私访”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以“健康·维权”为主题、以食品安全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商品比较试验”活动。该项活动选取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消费的食品如软糖、果冻和饼干共40个品牌42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软糖、果冻和饼干的总合格率分别为42.86%、50%和43.75%——“全部达标率偏低”,当地媒体如是说。
市场上超过一半的软糖、果冻和饼干不合格,这个结果的确让消费者吃惊。更让消费者揪心的是,这类食品最大的消费群体是儿童!据维权人士分析,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商家为追求利润,故意降低了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同时又加进了超量的甜蜜素、糖精钠和防腐剂。
本次活动的取样地区是东莞市城区、虎门、长安、樟木头等四个主要商品集散地,取样单位随机选取,既有大型超市,又有士多店,还有集贸市场。应该说,检测内容和检测结果在东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归纳起来,这次活动中受检食品暴露了东莞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食品标签不明。在被检测出来的23种未达标食品中竟有21种属食品标签不达标,占87%。而根据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要求,产品标签上必须明确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贮藏提示、食用方法、产品标准等。
据记者在一些超市、食品商店和集贸市场调查,发现有很多食品存在这些问题,如配料表中未标注柠檬黄、亮蓝等色素的具体名称,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标注内含色素;也有的食品未标注食品安全食用方法(而最近就有报道说全国已出现四例果冻噎死人的事件!);还有的食品错误标注产品标准号等等。饼干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
二是虚假厂址。据悉,在东莞市消委会组织的这次比较试验中,按照中国消协制订的有关规则,对所有42种抽检样品上标注的“生产厂家”发出两次咨询函,以确认其真伪,但到目前为止,仍有23种样品的“生产厂家”没有回应,占样品总数的54.76%(已经查实,其中有一例样品标注的是虚假生产地址)。据分析,这些拒绝进入确认程序的产品,其来源均值得怀疑。同上述标签问题一样,这类食品都涉嫌“假冒伪劣”。其实,他们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记者就这个问题对一些消费者进行过了解。他们中有人表示“不太在乎”,一位黄姓家庭主妇说:“谁会为十几元钱的东西这么较真儿去查厂址呢?”但更多人表示“太无奈”,据他们讲在遇到问题时曾“按图索骥”地给“厂家”打过电话,但从未获得过满意的结果,电话不是空号就是没人接线,偶有接通得到的回答也是让人一头雾水。难怪消费者如此无奈,像东莞消委会如此认真地、有组织地、有规模地致函咨询尚且无果而终,消费者又能奈其何?
三是食品“防腐”等添加剂严重超标准。果冻在这方面存在的“猫腻”可以说令人触目惊心。在被检测的12种果冻样品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远远低于法定标准,而糖精钠和甜蜜素等添加剂却严重超标。同时,更可怕的是,还从中检测出早已被严格限制加入的苯甲酸等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据记者了解,这类果冻目前仍充斥东莞大小商店的货架和批发市场。据某批发市场一名从事果冻批发生意多年的商贩称,他推销的果冻中就有这种防腐剂,超标不超标他不清楚,反正据给他供货的厂家讲,没出过什么事(指没有发生过中毒的案例)。
有关专家称,消费者长期食用这些偷工减料、含有防腐剂和合成素的食品,对肝脏及神经系统的危害特别严重,对胃肠消化酶的正常分泌也有影响,尤其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幼及孕妇人群危害更加明显。其症状是容易出现躁动情绪、注意力不集中、体内正常代谢功能紊乱等。另外,还可能导致腹泻、腹胀、腹痛、营养不良、智力低下和多种过敏症,如皮疹、荨麻疹、哮喘、鼻炎等,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但不法厂商和商贩的食品“标准”却是:吃不坏人、吃不死人就是“达标”!
尽管本次试验者在向媒体发布检测结果时,曾一再声明“只对被检测样品负责”,但消费者很清楚,这种“声明”并不意味着样品之外的食品会有更让人放心的合格率。近几年来,东莞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四季豆集体中毒”、“学生餐集体中毒”等事件曾引起社会极大不安。这些问题同国内各地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样,集中表现在食品包装导致人身伤害、恶意更改产品食品保质期、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食品中夹有异物、餐饮不洁(如据《南方都市报》载:某镇的一些菜农为让菜的“卖相”更好,便将菜在“水黑如墨,臭气熏天,镉元素超标40倍”的小河流里“清洗”,然后再运到农贸市场上去卖,而且“这样平均每天送出去的不洁菜达1500斤”!)等等,这些问题在儿童食品中尤为突出。
上述“商品比较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大型超市购物令人放心”,记者也包括广大消费者原则上赞同这个结论。这实际上也是说食品消费要有品牌意识,品牌往往便是安全的保障。但是在“苏丹红”风波之下,先有亨氏、肯德基等跨国品牌涉案,后来被清查出“涉红”的国内品牌中,也不乏常常出现在大型超市货架上的知名产品,再加上强生婴儿油被指含有害物质、立顿速溶茶被指氟化物超标,一系列代表安全而高质生活的产品,在一个更严格的指标体系内,也开始与不安全挂钩。如果说大家的钱袋子都会鼓起来,贫困问题渐渐会消下去,那么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主角,也必然逐渐会由劣质奶粉、假白酒、陈化粮等让位给种种品牌性的“醇酒美食”。
像东莞这样一座有800多万人口的城市,拥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开门七件事”的安全问题更显得十分重要和敏感。去年11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球食品安全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将借鉴国际经验……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控。当然,如此重大的问题,决不是几个部门所能承当的,食品安全始终是全社会的大事,无论是政府还是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责任为之尽责尽力,联手构筑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联手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联手谱写食品安全和谐音符!
多年来,为让市民吃上放心食品,东莞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量专项投入,东莞食品安全体系基本成型,如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建立起各司其职又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组织架构,还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蔬菜水果等食品检测机构并在全市形成市、镇、村三级检测网络,而今年以来开展的大规模“四清理”(清理违章建筑、清理违法用地、清理养殖场污染、清理无证照经营)行动,为全市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直接和间接地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毋庸讳言,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如如何全面应对食品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如何全面控制有害食品源头、如何全面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等深层次问题,东莞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链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6月29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 吴仪指出,面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竭尽全力开展整顿和打击;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企望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要克服厌战情绪,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做好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