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
中国几代科学家们,在核物理、高空物理、人造卫星、生命科学、高温合金、特殊化学材料、爆炸力学、新型光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绩,使中国科技实力和知识储备产生了质的飞跃。
中国的科技事业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家们“我愿以身许国”的誓愿、空前的热情和忘我的劳动成就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
从创立有限元方法、提出“层子模型”,到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自主提出陆相成油等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到建设了大庆油田等影响至今的大型工程项目;从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建造、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诞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升空、第一代超低空导弹“红眼睛”问世、第一个晶体管在现实中闪烁等等诸多的“第一”,到“12年科技规划”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两弹一星”的成功,中国的科学家们为新中国的崛起披荆斩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唱响了“向科技进军”的主旋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新中国科技脉络图
从被看作消费事业到“第一生产力”、“四化”的关键,从批判“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实施,再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在新中国演绎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科技事业60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从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到1957年的反右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知识界都是挨整的对象,1978年科学大会才彻底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旧中国科技事业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科研机构零散,优秀的科研人员凤毛麟角,大量的科研领域处于空白状态。1956~1966年的十年间,中国科技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十年的发展,尤其是“12年科技远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几乎都有布局。而且还有了一支门类和学科比较齐全的、从事现代化科技课题研究的科研队伍。
史料显示,到1956年,在侨居国外的大约5000名科学家、留学生中,已有近3000人冲破种种阻力,陆续自海外归来。至1966年,仅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就达118个,科技人员约2.5万人。#p#副标题#e#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2年科技发展规划”推动了以中国科学院为龙头的中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缩短了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也使得在科技事业遭到破坏的“文革”时期,科技领域仍能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1969年9月首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9月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安全下水并试航成功;1973年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等。
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决支持,一方面也得益于“文革”前十余年中国科技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科研积极性。此后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人才培养的政策,包括鼓励适龄青年出国留学,财政部每年拨专款支持等。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期间,邓小平曾马不停蹄地参观美国的大学、大公司。邓小平认为,科技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教育上,科技要发展,基础在人才,要派年轻人出国到发达国家学习,掌握先进技术。访美结束后,中国就开始了历史上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时代。已有事实证明,开放留学的政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并继续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到2006年全国累计有106.7万人赴108个国家留学(其中大量的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的有27.5万人。大批回国留学生已成为科研、教学和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带头人。
1982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1983年国家科委、计委和经委共同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12项重大技术政策,后来还搞了计算机、生物技术、航空工业等技术政策,对中国的技术与经济工作的发展影响深远。
1978~1998年的20年间,是中国科技事业恢复、调整、改革、发展阶段,科研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科技政策也有了很大调整。1985年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和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支撑了科技事业的第二次飞跃。
在2006年初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首要的国家战略。同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提高到2%;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以上,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纲要集2000多名社会各界精英智慧之大成、历时两年多时间编制完成,是1956年制定“12年科技远景规划”之后,又一个国家级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个国家科技规划。“自主创新”是纲要的核心和最大亮点。
新时期的中国科技事业还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科技界必将承载着国人更多的期盼和梦想。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是中共中央在新时期对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p#副标题#e# 中关村的崛起
北京“中关村”闻名于世,始于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的进驻。中科院成立后,有些南方的研究所须迁进北京,调整后的各在京研究所也都要扩充实验室和办公室,摆在当时院领导面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北京为科学院的长远发展选择一个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科研基地,时称“永久院址”。
那时,北京的建设规划已大致形成了将高校较集中地安排在西北郊的共识。中科院领导认为,科学院的研究基地应靠近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交通和电力条件,使建楼工程和日后科研工作得以迅速走上轨道。而更重要的是,科学院的发展必须注重与大学的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便于学术交流。
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同意在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路以西的地段内为科学院“保留相当发展用地”。后来明确南沿为大泥湾(黄庄附近)以北,可用地约为4500亩。1952年2月,中科院成立建筑委员会,吴有训任主席,陶孟和、竺可桢任副主席,委员有院内外专家严济慈、梁思成、张开济等20余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旋即全面展开。
1951年11月,科学城中第一个科学建筑物——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原子能楼”)动工,1953年底竣工。1954年元月研究所正式迁入,成为中关村里科研机构第一家。
原子能所的重要任务是研制原子弹。“原子能楼”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一大摇篮。原子能所就如母鸡孵蛋一般,衍生出一大批研究机构,现属核工业总公司的许多单位,中科院的高能所、理论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都是它的“后代”。
继1953年原子能楼之后,1954年建成的地球物理所大楼、1955年建成的化学所科研楼、1956年10月建成的生物楼,是科学城里最早的4幢科研大楼,在以后的数十年里,它们是中关村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1956年,“12年科技规划”制定后,一座座科研大楼、一个个研究所,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一大批科学家在这里工作和栖居。在这里,科学院配合“两弹”攻关,开创人造卫星事业,落实“四大紧急措施”,部署和组织全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关村科学城成为共和国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科学基地。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关村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目前中关村内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其中有联想、方正等国内知名的公司,还有诺基亚、惠普、IBM、微软为代表的1600余家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12家,其中包括研发机构41家。
由建国初期的科技城到改革开放后的高新科技园,中关村的飞速发展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缩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