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新农保试点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 (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同时,新农保将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农村养老的尴尬
2008年末,年已69岁的湖南农民付达信,以“故意抢劫”而被捕入狱的极端方式,解决了“两年没吃过肉”的艰难生活,也暂时解决了年老无人供养的问题。据报道说,付老汉在北京站“抢劫”后不跑不逃,等候警察来抓;法庭审问时他十分配合,一再诚恳地请求法官“再好好审审”,要求重判自己,希望最好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尽管这仅仅是特殊的“个案”而并非普遍现象,但读者却不难体味到其中的无奈和辛酸,也提醒人们认真思考怎样消除当前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尴尬与死角。
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是推崇“养儿防老”观念的。从人伦道德角度讲,人应该重亲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但是,从健全社会福利制度的角度讲,“养儿防老”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这种典型的私力救济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且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以付老汉为例,他是个没有儿子的孤老人,没办法走“养儿防老”的路。那些希望儿子养老的人,靠的是道德伦理维系,同时也受制于儿子的经济状况、道德良知等诸多因素,有心无力、有力无心的情况在现实中时有发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纠纷,同样出现了种种尴尬、无奈与矛盾。
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这本是好事。但是,长寿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即养老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两个独生子女结婚,要供养两家的老人,也是当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年轻人在为生计奔波,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很难得到子女们切实的照料,是难解的后顾之忧。
“老有所养”对一个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单靠传统意义的道德救助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竭尽了全力,但效果依旧不明显。一些地方政府肯花钱抓大项目、大工程,为自己树形象、造政绩,却对养老院这样的民心工程毫不上心。一些地方即使建了养老院、敬老院,但缺乏普惠性,成了有钱人生活的地方,能进的不是孩子有钱,就是自己有钱,否则很难跨进这个门槛。付达信事件说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覆盖不到的空白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老了怎么办?无儿无女怎么办?当然应该用社会保障制度这张安全网来保护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民生的重要目标。如果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弱不禁风,不能惠及更广泛的弱势群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也许会演变成“牢有所医”、“牢有所养”,就像付达信事例。#p#副标题#e#
“新农保”试点修补社会“短板”
中国有13亿人口,8亿多是农民。农民祖祖辈辈都是靠养儿防老,积蓄养老。许多农民为解后顾之忧,总是祈求多子多孙,期盼子孙中能有人供养自己的晚年。但实际情况是,多子多孙并没有解决 养老难题,有限的积蓄也根本不够实际的花销。许多农民劳累了一生,到了晚年经济上捉襟见肘,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也因此增加了许多不和谐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实施新农保试点这一重大消息,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这是农民的福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直是中国历代政治精英和广大民众的理想。农民普惠式养老,足以开创历史的新篇。当然,政府和媒体应广泛宣传农民普惠式养老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政策好在哪里,惠在何处。比如,需要向农民解说基础养老金的构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比例?农民普惠式养老政策当中,农民自己该交多少钱?年满60岁时每月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内将覆盖10%左右的县(市),那么全面推行有没有时间表,等等。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能够让广大农民心里有个数。有关部门应增强责任心,加快试点进度,多积累成功经验,为早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民普惠养老注入动力。
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全国范围内所有农民获得普惠式养老展开了蓝图,农民成了直接受益者。我们足以相信,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养老问题得以解决,则中国的社会保障又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是一件足以创造历史的壮举。
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
农民60岁之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这意味着,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的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很多“留守老人”、“空巢家庭”。目前,中国农民工达到2.2亿,60岁以上农村老人已经超过1.2亿。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养儿防老”的意义日渐衰微,尤其是对于那些既无劳动能力、又无人赡养的贫困老人来说,晚景更令人堪忧。付达信的案例虽然只是一起令人心酸的极端事件,却折射出中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困境。让亿万农民实现老有所养,不仅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乎国家的公平正义。
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标志着中国正在重建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亿万农民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长期以来,这个群体义务多权利少,负担多福利少,付出多回报少,在很多方面被排除在国民待遇之外。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却难以与城市人沐浴同一片阳光,同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期盼出发,中国政府适时推出新农保制度,它强调了国家对农民养老承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投入比例,这与过去农民自我储蓄式养老有很大区别。因此,新农保不仅是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眼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农保制度也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举措。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民一旦有了国家养老的制度保障,就解除了后顾之忧,减少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释放出部分养老储蓄,这对于增强国民信心、拉动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事实上,实行农民普惠式养老,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财力问题,更是一个执政理念问题。在现代社会,社会养老保障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和国家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应该说,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只有实现了普惠化、均等化,才真正具备了社会福利的基本内涵。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最关注的不应是国家的财富增长,而是人的生存权利,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意义上,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必将成为现代中国迈向文明富强的新起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