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文/肖春飞 杨金志 编辑/莫牧) 总第084期 放大 缩小

每逢金秋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症”就要发作一次。

 诺贝尔奖不只是一项巨大的荣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学术实力的结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诺贝尔奖长长的获奖名单上,如果始终是那个似乎永远静止的零,国人难免巨大的失落与惆怅。

与其猜测“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拿诺贝尔奖”,还不如静下心来去思考:“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中国人究竟如何才能拿诺贝尔奖”?假如现在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不改变的话,中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症”还将持续下去。

日本人频频获奖的启示

早在去年诺贝尔奖各奖项揭晓后,中国人还在津津乐道于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而事实上,日本科学家成为大赢家。截至目前,日本已获得各类诺贝尔奖达16次之多(不包括日裔科学家),2000年以来已有8次。

同是东方人,日本人频频获得诺贝尔奖的“秘密”何在?

2001年3月,日本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这一举动当时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就曾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但以目前日本科学家的表现看,达到这一目标,似乎还真不是什么“狂妄之言”。

教育专家熊丙奇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近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科研投入;积极改革僵化、分割的旧科研体制,如把文部省和科技厅合并;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支持企业科研,为了促进成果产业化,还设立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法确定科研方向;在自己创造有世界水平成果的同时,开展国际合作。这一切表明,日本是“动真格”的。

日本的科研制度,值得中国学习。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科技界、学术界,也采取了“类似”日本的措施,诸如加大科研投入,有众多科研与学术人才计划,期望能推动基础研究以及学术顶尖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

此前,很多人抱怨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是因为科研经费少;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研投入,但是,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重大原创成果,还是没有出现…… #p#副标题#e#

为经费而“科研”,如何能出大师?

中国科学家为何不能“复制”“日本奇迹”?

 专家认为,这些年中国科研投入确实多了,但是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却让我们的科研人员为经费而“科研”,以争取到经费为最根本任务,这种学术环境,如何产生大师?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李林芳说:“一些科研组长热衷于争取经费,活动能力很强,再说打着中科院有机所的牌子出去,人家多少都会重点关照。这样,不少人手中拿着几百万、上千万,日子好过了就不思进取。奖金由组长自己支配。有些人往往以钱为目的,而不是以科研兴趣为目的,科研成了谋生手段。”

熊丙奇说,目前在科研经费配置上,以行政力量为主导配置资源,一些在高校、科研院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者,可以方便地获取课题项目,而且,学术等级思想也十分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者,在学术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强势地位;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重立项轻结果,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科研人员申请项目,要填写大堆表格,谈科研思路设计技术路线构思创新性成果,而一旦申请到手,往往便转给研究生们操作,甚至就放置一旁,等待课题结题时从他处搬来“成果”交差,所谓拿了经费不出活。在具体科研活动中,重利益轻尊严和声誉。

他说,科研中还有“五同”现象,即论证之初“同心同德”,制定计划“同舟共济”,经费到手“同床异梦”,遇到分歧“同室操戈”,最后变成“同归于尽”,整个过程,全是“资源”作怪,许多人在乎的是经费,以及经费怎样变现到自己口袋之中,却不顾学术尊严、学术声誉;在学术评价中,流行数字指标,看重经费数量、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由此使学者普遍陷入经费焦虑、论文焦虑,成为“学术民工”,挣“学术工分”去兑换工资。

基础研究人才如何才不“灰溜溜”?

人所皆知的是:从事科学研究一定要静下心来。但在如今的科研资源配置模式下,能争取到经费的,分外吃香;埋头做学问的,无人理睬。正所谓:“活动家”,大行其道,搞基础研究的,反而灰头土脸。

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李林芳说:“前几年,我们所里搞基础研究的,有点灰溜溜的感觉。”

他认为,国家一定要重视基础研究,不能只搞“短、平、快”的东西。如果不做基础研究,就是违背科学规律。基础研究可以促进科技储备,是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大国,人家不把关键成果、核心技术给我们。基础研究哪怕三年五年不冒泡,也一定要舍得花钱。所谓创新集成,就是发挥基础研究的结合优势。只有整体实力强了,才能整体提高。如果只是某个方面单兵冒进,就会出现短板效应。我们常讲中国和发达国家有“20年的差距”,其实就是集成优势的差距。

他以有机化学为例:“有人讲有机化学是‘调料’、‘味精’,没法唱主角。但是每一道菜都需要你,否则就出不来那个味道。大庆油田在老油田找油,就要加我们所研制的催化剂,这个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专家们认为,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但是现在的体制是“鼓励”浮在上面的人,而不是潜心科研的人。

“我要问,我们科技领域需要的是伽利略还是黄禹锡?”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说,“显然是需要伽利略。伽利略有伽利略的培养法,他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就是喜欢钻研,闲不住,喜欢挑战权威,而中国目前能有这样的环境培养伽利略这样的人吗? ”

汪品先认为,现在热爱科学而做研究的人很难找,浮在层面上的人多数不是认真搞科学的,而是活动专家、关系专家。

他同时叹息说:“年轻人不去申请经费,没有奖金,就什么都没有,不要说搞科研,连房子贷款都还不了。只要有了成果就可以换钱,换钱用来还贷款。真是斯文扫地。”#p#副标题#e#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需要改革

科研经费配置导致种种乱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高教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唐安国教授认为,诺贝尔奖的评审机制有两个重要特征值得借鉴:第一,公示制度,主动引入社会反方机制,有质疑都可以提出来,提出来都会有调查,在查清前不会颁奖。有很多研究成果在公示与得奖之间,等待了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第二,推荐人制度,诺贝尔奖评委会有一个专家库,专家都是以人格担保独立推荐,推荐后评委会在其中不断筛选。

但是,中国当前的科研成果评价体制问题很大,不是以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看成果,而是盲目崇拜学术权威。同时,“小圈子”现象突出也阻碍了鉴定专家说真话。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现了“汉芯造假”事件,震惊一时,成为近年来最典型的科研造假事件,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科研成果评价环节上出了极大漏洞。

有学者说,现在的专家鉴定评审流于形式,全说好话;一些专家滥用“院士”等名头,在不熟悉的领域信口开河、乱开支票。做鉴定专家太为难。专业领域的圈子是很小的,鉴定专家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评审,他们这次不给人家通过,他们的学生以后的项目,包括自己的项目也得经别人评审。如果太过认真,倒霉的还是自己。

汪品先院士说:“我参加过一次863项目的专家鉴定会,课题组要做一个20米长的海底取样机。我发言说,法国人都已经做到50米了。你们至少要把情报收集齐了再说,我可以帮助你收集资料。结果,那次评审会砸了。第二次评审会,重新再评,我还敢去吗?我推说我没有时间了。这些评审会都是形式主义,事前都已经定了。” 出于对科学的负责,汪品先院士说他现在基本不参加评审、鉴定之类的会议。

汪院士又举一个例子说:“上海一家单位要我去评审他们的项目。我是评审委员会组长,他们要我定他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我想我不能签字,对方乞求说,如果这个项目不签国际先进,别的项目都按照‘惯例’来评为国际先进,这个项目就不可能有发展了。我后来真的非常狼狈地签了下去。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不去。但我不去有人去,在圈内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好说话,哪些人不好说话。”

科研成果是很难在短期内作出评价的,即使作出来也往往有偏差。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大跃进的心态。反观诺贝尔奖,大多是过了几十年才评定颁发的。

熊丙奇说,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以政绩为导向的学术指标考核体系,使学术偏离了本身的规律,在这种模式之下,再多的科研投入,也难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对于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来说,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还一厢情愿地测算究竟何时可以获得诺奖,相比日本的“狂妄之言”来说,更不现实。所以,先想想如何改造当前的学术盐碱地,让学术回归学术本位,这才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更应该做的事。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