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增长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文/谢鹏金 编辑/燕云 总第086期 放大 缩小

“在不确定的迷雾中,中国就像一座代表着希望和信心的灯塔。”加拿大首席执行官协会主席托马斯·德奎诺在不久前前举行的一次中外企业家峰会上如是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出了“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智者之言。一年多来,得益于中国政府应对危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果断有力的推出,伴随着社会积极昂扬的整体心态,中国经济社会的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抑后扬,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并再现强劲增长。

中国在危机中实现了难得的经济增长,进而为全球提供了急需的市场和资金,全球商业和投资信心因此得到明显提振。

全球视野之下,中国经济临危不倒,中国政府实现“保八”承诺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其对遭遇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双重打击、一度急速下滑的世界经济而言,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需求 拉动全球

在危机高潮时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出现信贷资金严重枯竭、资产价格剧烈下挫、总需求深度萎缩、总供给受到明显压抑的危重形势。无论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还是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都曾形容美欧经济一度出现了“自由落体式”下滑。这些剧烈变化将世界经济带入多年未见的衰退之中。

 反观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变化,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仍实现了6.8%和6.1%的增长率,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已反弹至8.9%的较高水平。世界银行最近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8.4%。

中国维持自身经济稳定和增长,部分弥补了全球需求因发达经济体收缩带来的缺口,为危机环境中世界各国,特别是依赖资源类、机械类、电子类产品出口的国家提供了机会。这些国家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其中新西兰、秘鲁等一些国家更是通过与中国签订相关自贸协定,把向欧美卖不动的产品转向中国。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进口绝对额不断上升,同比降幅不断缩小。来自中国物流和采购协会的数据也反映出,危机以来由于政策刺激等因素,中国的资源类商品、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对外需求处于较高水平。

大众很关注的汽车市场数据也证实了这种趋势。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秋季报告》显示,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稳步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进口乘用车同比增长16.9%。9月份进口乘用车上牌量为3.5万辆,创今年新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不久前作出了一个战略性决策,决定在中国设立国际运营部总部。通用总裁韩德胜在今年首次造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市场)对通用太重要了”。

亚洲开发银行的一篇研究报告曾指出,中国在世界七大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近年来显著增长。亚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办公室经济学家宋雷磊曾表示,“中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化国家资本商品的出口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德国、法国受益,日本和韩国也不例外”。

以韩国为例,今年年初中国政府提出“保八”目标,同时逐步落实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2月份韩国对华出口就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趋势,开始出现增长。韩国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负责人张敏说:“依靠对华出口的支撑,韩国经济正在抵消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当年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为7.3%。更重要的是,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50%。

#p#副标题#e#

中国资本 惠及全球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作为传统的对外投资主体自身难保,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来自中国的资本恰好填补了这一资金缺口,为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注入“血液”。瑞士商务促进中心亚太区总代表托马斯·卫琪在日前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时说:“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中国资本越来越受追捧,中国企业已成为跨国投资舞台上的希望之星。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或政府部门纷纷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代表泰斯法楚说:“现在的中国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更是重要输出国。”据他介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十二大对外投资主体,在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二。

渣打银行甚至预测,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超过1400亿美元,而同期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在8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中国将历史性地从“商品输出方”向“资本输出方”转变。

不可否认,中国资本频现国际市场,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全球性恐慌抛售带来的负面影响,激活了危机后一度冻结的全球投资和并购市场,为投资所在地保留了工作岗位。在全球信贷市场低迷,实体企业面临市场萎缩、资金干涸的双重困局之际,来自中国的资金恰如甘泉。

 

全球危机中,中国政府还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以提高其整体借贷能力,从而帮助遭受危机打击的贫困和财政困难国家渡过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人民银行9月份宣布,将购买最多320亿份特别提款权计价的基金组织债券,据当时的汇率计算约合50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与多国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提供政策性贷款和特别援助、参与出资设立地区性投资基金等。

中国信心 提振全球

在全球化日益扩展深化的今天,正负面因素可以通过资本、贸易乃至心理等渠道扩散到全世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全球经济存量中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量变化更举足轻重的国家,其一年多来经济的亮丽表现,高企的商业和投资景气度,也正通过上述各种渠道为世界带来信心和希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前美联储官员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有言:“信心”已经和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因素一样,成为宏观经济模型中重要的研究变量。

考察今年的全球贸易、消费和投资信心情况,“中国”二字难以回避。汇丰银行最新的全球贸易信心指数表明,数月来中国的贸易信心指数始终位居该指数成分经济体中的首位,并直接拉动这一全球指数持续反弹。权威市场调查机构尼尔森公司日前公布的涵盖全球54个经济体情况的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4月份77点的低谷反弹至10月份的86点,其中作为分项的中国香港和内地主要大城市指数同比都出现明显上升。同样,高盛公司编制的反映投资界对未来趋势判断的全球领先指数今年也走出了明显触底反弹的图形,中国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推升力。

美国银行旗下美林证券全球研究经济学家陆挺不久前表示:“现在中国经济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一个典型事例是,过去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并不为人所知,但自去年以来这个数据受到海外机构的广泛关注。根据我们的观察,去年12月份该数据出现止跌反弹,是预示全球经济转势的首个宏观指标,令人振奋。”

当然,应该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等指标仍处在较低水平。在本轮危机中,中国经济能快速复苏并成为世界希冀所在,更多得益于强势积聚经济资源的传统能力,并不能说明经济完全具备了强健的自我复原能力。在保增长之后,中国还面临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挑战。经济结构不均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老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刺激计划也可能为未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和总体通胀抬头等不利因素埋下“伏笔”,其退出时机和规模也在考验中国政府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所幸,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提出了防止通胀预期等未雨绸缪之策。瑞银集团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官浦永灏指出,他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各种风险并采取了措施。他说,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个国家,“但在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方面,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具备了最好的基本面条件”。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更需要追求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为世界经济复苏与繁荣作出持久贡献。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