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肉鸡,汽车,铜版纸,无缝钢管,油井管……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如何决定中国浙江一家轮胎企业成型车间操作工朱小军继续上班还是回老家种柑橘的?
至少现在,朱小军还不需要为今年柑橘的收成操心——浙江衢州老家那片百余棵的橘林,是他打工收入以外的另一个主要经济来源。“工作还算稳定。”这位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策橡胶”)的轮胎工人说。
在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后,朱小军曾一度担心自己会失去已从事近9年的工作。不过,公司旋即承诺“不减薪、不裁员”,令他舒了口气。
秋日午后,阳光慵懒地洒进位于杭州海潮路1号的中策厂区,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人进进出出,表情轻松,忙碌如常。发端于大洋彼岸的特保风波,似乎远离这家中国东部的国有轮胎企业。
但事实上,看似平静的中策橡胶恰恰处于风暴中心。作为中国最大的橡胶工业企业、浙江最大的对美轮胎出口企业,中策橡胶去年向美国出口的轮胎产品总额达1亿多美元,直接为输美轮胎服务的工人达1000人。
“特保案后的美国市场,就好比是门还开着,但门槛高得只剩下一条缝,你怎么进去?”中策橡胶董事长兼总经理沈金荣忧心忡忡,“现在,中策对美国的出口量已几乎为零。”
和他一样担心的还有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姚坚在一次论坛上坦言,当前国际上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正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三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深受其害。“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在增加。”统计显示,今年1-9月,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虽然数量同比下降6%,但涉案总额达58.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639%。而且,在今年9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共召回7个国家和地区产品15次,其中中国产品被召回6次,占被召回产品总次数的40%,居第一位。
从信心爆棚到最坏打算
有好几个月,朱小军是在忐忑中度过的。煽动这位中国企业最基层员工情绪的“蝴蝶翅膀”,是大洋彼岸的轮胎特保调查。“我大概7月份左右知道轮胎特保的消息,一直在想,工作没了怎么办?”他说。
37岁的朱小军是中策橡胶子午一分厂成型车间的操作工。对2001年进厂的他而言,这份驾轻就熟的工作意味的东西太多。
朱小军和同在中策打工的妻子住在离工厂不远处的仅9平方米的房间,月租金400多元。除房租外,夫妻俩加起来4000元左右/月的工资还得应付正念初一的孩子的学费。“即使不算学费,每月花销也在2000元以上。” 他说。
但生活的平静还是被轮胎“特保案”打破——朱小军工作的车间生产的都是输美产品,每天从他手上经过的200多条轮胎全都涉案。“岗位少了,人肯定要减少,而且我也不年轻了,很难再找到这样稳定的工作。”他说,如果失业,杭州肯定待不下去,只能回家继续种柑橘。
朱小军的老家在浙江西部的衢州柯城区华墅乡。在那个以盛产柑橘著称的地区,他有一片年产万余斤的橘林。“但你也知道,农民都是看天吃饭,去年也才卖了几千元。”他说,“所以,当时最大的希望是,‘特保案’不要通过。”
中策橡胶同样不希望“特保案”通过。“我们每年对美出口量是全年产量的5%,以此计算,2万多员工中起码有1000多人将受到牵连。”沈金荣说,“影响有多大不言而喻。”
相较于朱小军,中策橡胶知晓“特保案”更早。4月20日,有120万会员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申请称,每年4600万条中国轮胎进入美国,使美国轮胎工业“不堪重负”,建议对从中国进口轮胎采取每年2100万条的配额限制。当月29日,ITC发布公告,对中国产的乘用车、轻型货车轮胎启动特保调查。30日,中策橡胶即派代表参加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主持召开的案件情况通报会。#p#副标题#e#
中策橡胶法律事务部经理许友名经历了此次抗辩全程。“当时董事长对我说,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但这个要不惜一切代价参与。”
应诉过程中,中国两度组团参加美方听证会。前一次在6月2日,主持者为ITC,结果是:当月18日,ITC以4比2的投票结果判定损害成立;后一次——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次在8月7日,召开者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
“两次听证会我都参加了,过程和抗辩内容大同小异。”许友名说,“比较来说,后一次准备得更充分,信心也更足。”
与第一次不一样,由6家主要轮胎企业组成的9人中方轮胎产业代表团早早踏上“美国之旅”。8月3日晚抵达华盛顿,次日起便马不停蹄地拜访美国商务部、财政部、劳工部、国务院及USTR。“主要是游说,把中国强烈反对轮胎特保案的呼声直接传递到美国重要部门。” 许友名说。
“那些日子,回到房间都已近凌晨,每天只睡3小时,”他回忆说,脑子里都盘旋着“特保案”细节,希望到更有力的反击材料。
那几乎是段“亢奋”的行程,不仅因为承担的使命,更由于美国各方的表现给予的信心。许友名说,拜访美国国务院时,对方说了句让他印象深刻的话:“你们来得很及时,我们就想听听中国制造商的声音”;美国商务部“接待人员来了七八个,态度比较热情,问题很多,显得比较愿意听我们说”;听证会上共9组代表团发言,有6组对特保表示反对,2组支持,1组没明确表态。
“信心爆棚”——许友名选择了这样1个词汇:“包括我、业内专家和中国轮胎企业都乐观地认为,基于各方声音和反应,美国政府最终不会采取特保措施。”
但自称“比较保守”的沈金荣还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介绍,中策橡胶早就制定了应急预案,同时,在“特保案”之初即开始转变策略,包括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内销份额,以及调整产品结构,减少特保范围内的轮胎品种产量等。
最终受害者是美国人
然而,“爆棚的信心”最终没能阻止“最坏的打算”出现。
美国当地时间9月11日晚,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代表奥巴马宣布,从26日起,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在未来3年内分别加征35%、30%和25%的从价关税。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对中国进口产品使用特保措施,也是案值最大的一次。“当时心头一凉,和起初的信心百倍比起来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许友名说。
其时,中国已是9月12日上午,一个本可轻松的星期六。在通过国际长途进一步了解情况后,许友名赶紧向董事长沈金荣汇报。此时,得到消息的沈金荣已赶回厂里,开始与相关协会沟通如何应对,以及抗议信的起草。
11点多,中策橡胶会议室里坐满了人。紧急会议上,沈金荣表态,中策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会因特保对员工产生任何影响”。他要求属下在19点前把这个信息传达到所有员工,共2万多名。
朱小军在中午12点左右知道特保通过的消息,“当时车间里贴了通告”,但公司的承诺让他踏实了。“从这段时间看,公司做到了承诺,国庆加班还付了3倍工资。”他说,“生活和工作没有什么变化,收入甚至比去年10月还高。”朱小军的同事王和平说,当天他休息,是通过公司发来的短信了解到的,他还叫上几个朋友到附近餐馆小撮了一顿。
但工人的生活如常,并不意味着中策橡胶仍在既有轨道上。沈金荣透露,到目前,除部分美国轮胎经销商的小量订单和尾单外,中策对美出口量几乎为零,这与“特保案”之初形成强烈反差——美国准备对中国轮胎开征惩罚性关税消息传出后,美国经销商因担心“特保案”实施后买不到中国轮胎,开始大量备货,企业订单一度飞涨。
尽管奥巴马最终裁决的税率比ITC的建议平均低10个百分点,但对中策及中国轮胎企业并没有实质性区别。“征收35%的税率,相当于本来售价30美元的轮胎要卖40.5美元,一下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沈金荣说。
“性价比高”一直是中国轮胎企业在美国市场上的“利器”,“不是高一点,而是高太多”——“质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标准,价格却便宜一大截”。“特保后的美国市场,看似大门还开着,但门槛已高到跨越不了的程度,和彻底关闭没什么两样。”沈金荣说,“中国轮胎再怎么便宜,也便宜不了35%。”
美国市场的受阻,可能会进一步坚定中策橡胶加快开拓内销市场的步伐,但它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现实: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将厮杀更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说,去年中国对美轮胎出口额约22亿美元,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40%以上;如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意味着出现12%的剩余产能。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业规模以上企业约有400多家。截至目前,随着全球第四大轮胎巨头德国马牌去年底宣布在华建厂,全球十大巨头外资轮胎公司悉数落子中国,国内轮胎业本就产能过剩。“这12%出口转内销的轮胎产能,无疑将使中国轮胎业的产能过剩状况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范仁德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来中国轮胎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降速度均为2位数,1/3企业亏损。如果轮胎出口量下滑12%左右,连带着橡胶工业的增长速度将下降5-6个百分点。” #p#副标题#e#
被改变的还有美国轮胎市场。“作为‘车轮上的国家’,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沈金荣说。对该观点,中策橡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进口商Unlimited Power公司的总裁汉密尔顿·陈颇为认同:“美国还要困难。”
“在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放弃物美价廉的中国轮胎,对消费者来说是个打击,” 汉密尔顿说,“特保案”通过后,美国维修市场——这也是中国涉案产品“主战场”——轮胎均价已应声上涨10%,预计到年底至少还将上涨10%。“美国消费者是最终买单者,他们非常反感,这将使很多低收入家庭被迫推迟更换老旧轮胎,面临安全风险。”汉密尔顿说,他家边上一个从事修补业务的小型轮胎店,由于顾客大幅减少,已连续亏损。
更艰难的是美国轮胎经销商,因为其是惩罚性关税承担者。大量美国轮胎经销商都与中国有轮胎生产、销售往来,“美国经销商从中国购买轮胎,是因为美国企业已放弃在本土生产这一薄利产品,即便实施特保,美国厂家也不可能重开生产线,不过是迫使经销商到其他国家寻找替代品。”汉密尔顿说,奥巴马的“交换性举动”,交换来的是经销商的洗牌和大片倒下。
汉密尔顿说,尽管他的企业境况还好,但业务量也下滑了30%,“现在是美国经销商求生存的阶段,估计最终倒闭的有1/4。”
沈金荣透露,最近,几乎每个与中策有业务往来的美国经销商都打电话或亲自来公司,希望让利、让点,“但我无能为力,否则会落下低价口实,打过来的是反倾销大棒。
希望奥巴马改主意
“被特保”后,坚守还是撤离美国市场,是中国轮胎企业必须做出的抉择。
沈金荣立场坚定:“绝对不会放弃。”接下来,对已深耕20多年的美国市场,除了“继续加大未被列入特保范围的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更多的具体举措,沈金荣以“商业机密”为由秘而不宣。
中策的成竹在胸,似乎可在其“逆势”之举中找到佐证。不久前,中策斥资15亿元,在其位于杭州下沙的生产基地启动了年产1380万条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项目。建成后,下沙基地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轿车子午线轮胎单体工厂之一。出人意料的是,该基地生产的轮胎产品全在本次“特保案”之列。“我始终认为,有竞争力的东西不是1个美国市场可以阻止的。”沈金荣解释。
“对轮胎特保案,我其实更担心其他国家跟风。”许友名说。轮胎“特保案”裁决后数日,阿根廷宣布,对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实行反倾销措施;此前,巴西决定自9月9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型号小汽车用轮胎征收每公斤0.75美元的附加税,期限5年。“虽然印度已终止对中国轮胎的调查,但不排除其他国家有类似举动。”他说。
目前,中策橡胶的出口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WTO的一致性原则,成员方任何一方通过调查对另一方某行业采取的特保措施,其他成员方均可对该方直接援引,无须另行调查,“这正是特保案的威胁所在”。浙江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也表示,美国的行为开了极坏的先例。招致的后果是,包括中策在内的中国轮胎企业对外出口将面临全面停滞的危险。
许友名继续忙着“反特保”,“接下来更多的是行业协会、政府的工作,但需要我们做什么一定会极力配合”。9月14日,就“特保案”,中国已要求与美方进行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在60天期限内协商不成,中国可向WTO提起申诉。”许友名介绍,“但从程序上说,申诉会非常久,约3年。就算获胜,那时美国对中国实施的3年惩罚性关税时间也过了。”
相较而言,许友名眼下可直接参与的,是如何使奥巴马自己改变主意。美国法律规定,总统有绝对权力在特保执行6个月后废除这一措施,“我们注意到,在奥巴马签署的命令文件中有这样一句:‘美方将在措施实施6个月后就其对中美双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进行评估。’这留下可能,即6个月后奥巴马可能改变态度。”
“我正为6个月后的评估搜集材料。”许友名说,包括过去几年中国输美轮胎“没有激增”的数据;中国轮胎增多是因美国“外贸进口国转移”而起的证据;“特保案”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等。
“特保对美国的就业和轮胎产业不会带来实质性改善,”中策的美国进口商汉密尔顿表示,他依然希望与前者配合,建设好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网络。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普吕萨此前警告,美国借助特保措施,每保住一个就业岗位,将损失25个就业岗位,结果是将会损失2.5万个就业岗位。
10月31日,米其林北美公司关闭了其生产乘用车轮胎和轻卡轮胎的8大工厂之一——位于田纳西州联合城的BF Goodrich轮胎厂,由此新增失业人口850名。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和轮胎进出口协会表示,特保实施至今,并未使美国轮胎厂扩充员工。他们甚至怀疑美国轮胎企业会改道从东南亚向美国输入轮胎,这样不会给美国本土轮胎工人带来丝毫好处。
显然,“特保案”带给中美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而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也有演变成“贸易战”的迹象。浙江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合作与发展才是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中美两国的主流,而非相互对抗、两败俱伤,“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实现互利共赢,不是持‘斗争思维’,打‘贸易战’。”
“我们一定要跟他表明态度:特保并不是真正为美国工厂、工人谋求机会,而是政治因素使然,最终受害的是本国人民。”沈金荣说,“中美贸易长期存在、相互依存,并蓬勃发展,其内在逻辑符合中美双方利益,不是政治力量可以扭转的;人为扭曲自由贸易环境,代价将很大。”
轮胎工人朱小军最大的期望则是“类似于特保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公司有更大发展,收入也能更高。”他说,“如果有机会,我也打算在杭州买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