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大会轰轰烈烈开场 狼奔豕突收场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4 (编辑组稿/楚恒) 总第088期 放大 缩小

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延长一天以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9日下午3时30分闭幕。经过“加时赛”的密集磋商,各方代表终于取得初步共识,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气候 变化谈判将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再次摆在了人们面前。

未交满意答卷

分析草案内容,除了确立全球2摄氏度的温控目标还相对务实外,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与资金援助都远离预期目标。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哥本哈根大会应确立2012年以后的减排目标以延续《京都议定书》,而草案只是给出一个远期的承诺,况且还是发达国家的老生常谈。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哥本哈根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这次会议没有解决促使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的任务,而是把主要问题拖到明年的墨西哥会议。而且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领域也未作出承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于宏源说。

更重要的是,这份草案依然是一份政治性的协议框架,而不具法律约束力,无法在同一等级上续写《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迄今有184个公约的缔约方签署。这份对美国没有约束力的议定书在向37个发达国家和欧洲联盟设立了强制性的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时,是有约束力的。但在此次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却把京都议定书搁置一边。与其说是被冷落,倒更像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对社会道义和责任感的漠视。无怪乎,退席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这种肆意行为坚决反对。如果像美国这样碳排放大国都不在约束力的范围内,会议还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吗?哥本哈根,更像一场唯利是图的闹剧,以轰轰烈烈开场,以狼奔豕突收场。

发达国家应负责

从12月7日开始的大会一度几近“崩盘”。为什么会议进程如此艰难?

专家认为,发达国家难辞其咎。首先,发达国家参会缺乏足够的诚意。比如在12月11日举行的“总揽关键方观点”新闻发布会上独缺美方代表;奥巴马总统抵达哥本哈根以后并没准时抵达会议中心,致使大会延后2小时才开;频频闹出的私拟草案风波也为大会平添波澜——在大会举行的第二天,一份由英国、美国、丹麦拟写的提案浮出水面,之后,主席国丹麦“违规”操作,私自抛出一份“丹麦文本”强使大会讨论。

即使是在会议最关键的后期,在对协议草案进行磋商过程中,美国也在转移注意力,将矛盾焦点转向减排数据透明度问题上,却回避了量化减排目标这一要害。“而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为推动大会取得成功,体现了充分的诚意,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变通。”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说。

诚意缺失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立场也发生了明显倒退。

哥本哈根大会的核心议题原是要发达国家确立2012年以后的减排目标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给予资金和技术援助,然而发达国家却转移话题、“避重就轻”,试图废除《京都议定书》,将双轨谈判并为单轨,同时还把峰值年份和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必须接受国际监督纳入谈判议题。

以欧盟为例,在这次大会上态度明显趋向保守,如意图颠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要求发展中大国承担量化减排义务,并只打算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提出的援助金额也杯水车薪,还回避长期机制化援助问题;减排承诺也从有条件的30%退到早就宣布的20%。

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张海滨指出,这次大会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发达国家如欧美从原先的分歧走向合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在于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发达国家却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由此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危机感,担心原来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的优势受到威胁。“为了保住优势和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在减排上要求发展中国家多承担责任,并以此限制其发展空间。”

而与那些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态度,温家宝总理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这将意味着无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无论是实质性和非实质性的结果,中国政府都将继续捍卫中国向世界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承诺;表明了一个泱泱大国的责任心和节能减排的道义感。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表态更代表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高姿态和庄严承诺;同时也提振起了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信心。与为富不仁的国家相比,中国不仅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正在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探索技术和工程中的规律,造福世界、造福全球。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达国家更像是哥本哈根会议上的一个个小丑,在把家舍命般地护住自己“自私自利”的“小”的同时,横加指责和否定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所做的种种积极努力和持有的立场。目的何在?无非是欲图减轻自己的道义和责任,为所欲为地操纵、干涉起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和节能减排中的国际态度,从而达到其浑水摸鱼的目的。

还有挽救的时间

此次哥本哈根大会曾被称为“拯救气候的最后一次机会”,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未来取得成功的机会还有多大,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张海滨认为,未来谈判进展和以下因素相关:首先,金融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决定政治上的决策。如果经济复苏迟缓或受挫,各国对外政治意愿则受国内就业等压力牵制而减弱。其次,美国国会的动向。已获众院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能否在参院获批值得关注。再则,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的一些国际会议上,大国之间如何协调立场也决定谈判的进程。

“各国以后可能会更加重视双边谈判和气候变化合作。但双轨制谈判原则将受到挑战;美国也会继续推销按照能力和经济总量分配及安排义务的方案。”于宏源补充道。

“哥本哈根不是终点,现在距离《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12年减排期限还有时间,因此还有挽救的机会。”张海滨说。事实上,哥本哈根大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起点。规模空前的与会阵容表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而这对于最后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