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和历史上已不止一次证明,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文化产品反而可能成为消费热点;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文化产业反而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热议,国内文化产业出现了逆势而上的现象,“反周期”运作的机遇开始出现。如何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遇已经是摆在文化界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实体经济出口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杂技《中国风》从2009年1月中旬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近70个重要城市的主流剧场连续演出3个多月,美国最大的演出经纪机构哥伦比亚艺术家代理公司还预签了该项目北美市场的商业演出合同。
不能否认,金融危机下,文化领域的“反周期”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在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等单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功夫少林》在海外演出大受欢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已签订了30起海外演出合同,近期已有8起开始履约。
机遇伴随着亮点而来。专家认为,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就是可以用与以前相同的价格,有所选择地买到更好的服务。比如过去进入美国时代广场演出,最低花费要200万美元,而目前国外从剧院场租到广告费都在下降。从事对外演出制作的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副总经理张东辉说,由于国外演出市场冷清,天创公司与美国拉斯维加斯接洽,计划到当地演出4个月。天创公司还多次赴美考察,准备到美国购买或参股剧场。
有关人士分析,虽然金融危机对国内文化产业的影响尚处于渐显阶段,而且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可我国文化产业依然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金融危机为文化产品出口带来机会,优质文化产品可以成为替代传统产品出口的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二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三是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措施不断释放消费能力,同样也能拉动文化产业。
文化“反周期”,我国有过同样的记忆
历史上,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百业萧条,人们更多地去电影院“寻梦”,电影生产极大丰富,年观众最多时达40亿人次,让好莱坞走上发展黄金时期。美国广播业也在经济大萧条后实现繁荣,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在此后10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这次危机还成就了迪斯尼、时代华纳等文化“巨头”,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电影等成为支柱产业。
对此,长期研究文化产业的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虽然当前经济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所以“反周期”现象并不奇怪。
“我国也有这样的经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说,“1929年后,我国电影史上出现白杨、赵丹、郑君里等一批艺术家;文学创作领域一片繁荣,反映民族资本家破产的小说《子夜》、反映蚕丝销售困难的小说《春蚕》等一批文学名著出现;在出版领域,三联书店成长壮大;在音乐领域,国歌也在当时出现。”
张宇说,社会上正是基于对这些历史上文化“逆势而上”的现象,提出文化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的规律性认识。事实上,金融危机有可能促成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未来若干年内将是全球文化要素市场与资源快速流动、重新配置的关键时期。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就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其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30%,海外文化产业销售猛增,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法国与日本等国也制定各自的“文化立国”政策,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让“反周期”现象从零散走向规模
文化界人士认为,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反周期”运作的现象,还显得比较零散。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推动文化产业的规模振兴,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专家建议,组织以全球重点文化市场和企业为对象的市场化调研,瞄准因发达国家市场萎缩、行业受挫带来的高端人才等资源过剩现象,准备充足的资金进行收购或盘整。比如通过长期租赁、购买国外一流演出展览场所或经纪机构股权等方式,把文化产品的海外制作与营销“阵地前移”,实现更好地“落地”。
张宇建议,文化产业要想实现“几何级增长”,还必须积极打造文化出口品牌、规模企业。在演出市场打造“航空母舰”;在文化中介、图书出版等方面培育本土“文化产业大鳄”;抓住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普遍从投入期进入盈利期的机遇,扶持一批“网络文化产业巨人”。同时,通过国内外信贷、上市等各种渠道与工具,扩大资本供给,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天创公司总经理曹晓宁认为,文化补贴在当前已显得必要而紧迫。借鉴有的国家对文化产品出口按收益1:1对等奖励的办法,对已成功实现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实施“后置补贴”。这方面国际上已有成功先例。英国政府在本国剧目进入美国百老汇初期,按照剧目获得的利润加倍奖励,现在百老汇几十年常演不衰的作品《猫》《歌剧魅影》等,都是英国作品,英国用自己的产品制造了一个高利润来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