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日前,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我们在进步,国外的大学也在进步。我没听过哈佛大学校长讲,哈佛就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今天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 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笔者想说的是,即便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北大、清华,尚且如此不堪,勿论其他。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曾担任十载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在谈到一流大学的概念时,用四个“一流”加以概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评价。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也认为,中国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如资金、师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等。从美英等国的大学评价来看,一流大学之所以名列前茅,重在大学综合实力的表现。但一流大学最核心的还是其独特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老牌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通过长期的积累已奠定了崇高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从而稳居大学排行榜的前列。
众所周知,学校声誉或学术声誉在大多数大学评价中占到极其重要的分量,其无形价值具有极强的磁场效应,能吸纳大量的有形资源,如优秀的学生、教授、政府和企业的赞助、捐赠等,使学校的产出大大增值,如毕业生的市场优势、教授的学术权威和影响等。但当下中国的大学,“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学科群和学术成果还比较少,教师中有世界影响的一流学者人数很少,培养、吸引和汇聚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
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已不是“象牙塔”,而是众望所归的“服务站”了。用布鲁贝克的话来说,人们开始强调自由教育的后果,那就意味着“从理性主义哲学转向实用主义哲学”,从纽曼的“大学理想”转向克尔的“大学用处”。只是,大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人,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曾经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说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其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八十年代初的毕业生相当于现在的硕士。此种九斤老太式的喟叹,既有对高校教育现状的愤慨,也多少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眼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没有致力于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说到教育目的是什么,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斯宾塞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时,哈贝马斯的解决之道是,承认大学的功能,但也捍卫大学的理念,即科学统一不能建立在一门超越科学的科学也就是哲学之上,而只能建立在各门科学共享的合理交往或论辩之上。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如何加大理论知识贡献的力度,一方面尽可能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中国大学充满期待,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尝试着改革,从来没有停止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