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纽带
民族共享的记忆
5月15日,北京孔庙。
60位身着古代学生服的学童,齐声诵读《弟子规》;大陆丝竹名家埙琴合奏《幽兰操》。朗朗童声,悠悠古乐,回荡在古树参天、屋宇俨然的孔庙。
这是“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主办者的安排,既是向文化宗师孔子遥致敬意,也是作为后世子孙对先祖先贤庄严慰告。
“去年到台北,看见到处是‘汉字艺术节’的旗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说,“我就想,何时两岸可以共同举办这个艺术节。没想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这是台海和平发展、两岸走向互信的证明。”
就在两岸学者畅谈汉字艺术的时候,台中县大甲镇澜宫,正在举办“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作品展”,取自两岸妈祖文化交流重大事件的300多幅图片,将在这里展出一个月。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在台湾拥有上千万信众。图片看来风平浪静,2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却是波涛汹涌——1987年,台湾宜兰南方澳港,军警在一艘渔船中查扣了来自大陆的5尊妈祖神像。按照规定,走私货品一律焚毁。渔民们四处陈情,终于令当局网开一面,将神像奉祀南天宫。
1989年,南天宫决定护送5尊妈祖神像回娘家——大陆湄洲祖庙。因台湾当局不允许直航大陆,南天宫以妈祖海上环岛弘法的名义,悄悄赴大陆“谒祖刈香”。
是年农历四月初一,一支19艘插满黄色旌旗的船队,载着5尊妈祖神像浩浩荡荡启程。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船队跨越台湾海峡,直抵莆田。大陆为没有证件的台湾渔民特事特办,让这支数百人的“谒祖刈香”队顺利抵达湄洲岛。
四月初六,载着百余座湄洲妈祖分身神像的船队欢欢喜喜返回台湾。虽然,船员被处两个月到四个月不等的徒刑,却在全岛引起轰动,南天宫从此香火鼎盛。
1997年1月,湄洲妈祖金身首度跨海赴台,100天时间里,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民俗交流活动。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分享的记忆和感情。”妇孺皆知的孔子、草根信奉的妈祖,对这些记忆和感情而言,时间与空间都不是距离。
心灵对话
沟通两岸的桥梁
今年5月初,杭州西子湖畔,大陆熔铜艺术家朱炳仁与台湾雕塑家杨奉琛作品联展“两岸两人艺术展”在此开幕。无独有偶,5月下旬,北京前门,一场名为“山外山中”的画展即将开展。主办者特别挑选了大陆艺术家徐龙森和台湾艺术家郑在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新方向的个案研究。
分隔60年,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各自抽枝绽放。犹如多年未见的兄弟,两岸文化的对话,生动有趣、耐人寻味。2009年,景德镇瓷器精品曾跨越海峡,与台湾瓷器精品联合展出。这个小型展览令人大开眼界,景德镇作品瓷质细腻,书画功底深厚;台湾作品造型别致,创意妙趣横生,中国陶瓷工艺在两岸各显妖娆。
两岸文化交流,不仅是艺术的切磋。艺术家朱炳仁2003年就考虑要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思索,他想到两岸之间最缺乏的是沟通与交流。由此,他设计了一座铜桥,取名“同源桥”。
一侧刻着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题写的“金桥庄严通两岸”,一侧刻着大陆灵隐寺已故木鱼长老的“燕子将归认主人”,这座“同源桥”2007年岁末由灵隐禅寺赠送中台禅寺,落户日月潭。#p#副标题#e#
以同根同源的文化沟通两岸,是两岸很多有心人的所思所行。5月底,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筹办的“成都大庙会”,将在台北拉开帷幕。向台湾民众介绍大陆的人文风情,基金会已经做了20多年。1987年,基金会第一笔赞助的是凌峰拍摄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当时,台湾尚未解严,赞助一部介绍大陆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可能会遭到财产充公乃至坐牢的重罚。
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介绍,《八千里路云和月》直到1989年才在台湾公开放映。老一辈外省人从片中看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台湾土生土长的新一代则看到了课本上念过的山川河流。
基金会从此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中最勤奋的使者,陈春霖说,“我们有很强的使命感,希望搭建一个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或桥梁,促进两岸文化界、学术界、青少年交流,促动两岸在传承和弘扬中 华文化上携手合作。”
在两岸有心人的推动下,从去年开始,两岸故宫互访了。当两岸故宫互赠礼品时,双方突然发现,彼此不约而同选择了《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不同的是,北京故宫采用的是张择端的版本,台北故宫选用的是清乾隆时期院体画的版本。台北故宫副院长冯明珠当时笑道:“《清明上河图》里桥多,我们需要桥来沟通嘛。”
追踪起来,是共同的文化基因,让两岸交流时心有灵犀。也是这份天然默契,让日月潭上的铜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桥,跨越了200多公里的台湾海峡,穿越了60年的岁月风尘。
精神共鸣
民族复兴的祈盼
2009年11月,包括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湾热闹了近一个月。
蒙古族的长调、呼麦,苗族的芦笙舞,陕西的华阴老腔等,5场专场演出汇集大陆经典,有的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是主办者之一,陈春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台湾叫做“无形文化资产”。这场活动下来,让台湾熟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也了解到近年大陆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
中华文化是两岸中华儿女承继的共同遗产,它的发扬光大是两岸同胞肩负的共同责任。2009年10月,妈祖信俗、泉州南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岸民众欢欣鼓舞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热门话题。
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几年来,相继在大陆、港澳台和美国、英国等地演了180余场。这个成功案例,让人们看到了古老昆曲焕发青春的希望,更看到了两岸携手合作传扬中华文化的巨大潜力。
“台湾的小学还有书法课吗?”5月15日,在京召开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关切地问台湾嘉宾。
同样带着对古老汉字源远流长的自豪,同样怀有对电脑时代冲击汉字的忧虑,语言学家、书法大师、出版人、作词人等聚集在一起,探讨汉字艺术的未来。两岸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汉字艺术的兴亡,关键在两岸的年轻一代。
坐在白发学者中,台湾词作家方文山年轻而另类。他说:“我建议,用通俗文化的优势和普及性去包装、行销汉字艺术。”
古老的中华文化,必然要汲取现代思想及科技的营养。“2010年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4月底在台北登场。由荣宝斋、老舍茶馆、中华书局等组成的大陆代表团收获颇丰。
5月14日,62家文化创业者组成的台湾代表团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是台湾第二次组团设馆参加文博会。去年文博会上,台湾文创精品不但扩大了在大陆的知名度,还创造了1000万美元的商机。
“台湾小朋友也看喜羊羊。”陈春霖说,相同的语言、文字,让两岸在文创产业更有合作条件和机会。“台湾发挥创意优势,大陆发挥市场和资金优势,两岸可以联手打造一个与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比肩的,属于华人的‘华莱坞’,把中华文化、东方美学,推介给全世界。”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远远超越文化的范畴,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今天,当两岸学者专家坐而论道的时候,文化交流的华章刚刚破题,未来正在两岸人民期待与努力中迤逦展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