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半年之久的香港政改方案,终于在6月21日以特区政府自回归后首次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戏剧转折画上了阶段性休止符。国内外媒体高度评价中央政府对于香港民主突破发挥的关键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谭惠珠认为,立法会高票通过政改方案可能性很大,而中央支持特区政府采纳区议会改良方案,体现了中央希望香港政制发展向前走的决心。
有分析人士表示,通过政改方案对全港市民、港府和各党团可谓是“多赢”结局,不仅可减少内耗,消弭社会对立,更可令政改走出原地踏步、停滞五年的僵局,从而使香港可以释放更多能量集中处理经济及民生问题。
一般认为,港府在表决大战前使得本来陷入僵局的政改棋局峰回路转,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这个举世瞩目的政治改革方案能获得通过,避免了重蹈2005年政改方案遭封杀的覆辙。而同一天,民主党召开全党代表大会,以高票通过了特首及立法会选举方案。民主党高层据此授权,动用党纪约束党内9名立法会议员,在23日表决中投下赞成票。
“五区议员补选”惨败为铺垫
香港政治发展能有破冰式的大动静,之前的铺垫尤为重要,那就是5月16日“五区议员补选”,因为这个补选计划完全是由公民党、社民连用非正常方法“逼”出来的选举,并在包装、宣传上刻意打出“全民公投”的旗号,结果,五区补选的结果,以17.1%的低投票率告终。显示出香港的主流民意。
不过,事情存在另一面,让曾荫权和特区班子深思的是,这场在特首明确呼吁市民不要投票和亲政府政党选民拒不投票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港人走进投票所,这无疑也是一种讯号。在补选遭遇如此不利的外部条件下,民主派中的激进势力依然可以号召不少人去投票站投票,未来也可以随时发动这些支持者上街“散步”,等到那时政府再来处理,性质恐怕就发生变化了。
正因为感受到这样的民意存在,港府宣布“公投”遭到重大挫败,主流民意并不认同激进民主派的所作所为之后,特首办公室紧急联络参与了“五区补选”的公民党党魁余若薇,希望与这位香港知名的大律师来一场“朝野辩论”。
虽然曾荫权在辩论中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必须指出的是,辩论会中后的部分民众反应,实际上情绪化成分、感性成分极高。事实上,在政府可能接纳民主党改良方案的消息经媒体大范围报道后,各路民调机构得出的民意数据又显示,反对政改方案的民众正在下降。以著名的“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为例,调查发现,中央同港府可能接受民主党提出的一人两票方案后,认为立法会应该通过政改方案的人数,由37%增加10个百分点至47%。而认为立法会应否决政改方案的市民,较政改电视辩论当晚进行的调查显著减少,由52%减少13个百分点,降至39%。
与此同时,就在“五区补选”结束8天后的5月24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李刚在香港中联办大楼会见了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刘慧卿。两天后,李刚副主任再在同一地点会见了“终极普选联盟”的代表。直至6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再度就香港政改和未来普选问题发表谈话。香港媒体认为,密集约见温和民主派,并由全国人大的主事官员亲自出面回应争议,规格之高,频率之密,前所未有。
其实,多数港人对政改方案多年徘徊不行的局面是早有不满的声音,但囿于民主派的意见无人重视、港府又说了不算的尴尬情形,港人逐渐由不满地发泄转而无奈地抱怨。但抱怨归抱怨,市民对任何一种可能推动政制的行动都是持支持态度,也乐见各方适时地妥协和让步。
达成共识 民主党立场转向建设
依照特区政府最早公布的方案,香港立法会议席在2012年由60席增加至70席。其中,多出来的十席将以五席直选、五席功能界别的分配方式产生。功能界别将采取“互选方式”,即由民选的区议员参与互选,选出五人进入立法会。
不过,这样的方案看在泛民主派眼中,与他们倡导的“废除功能界别”的诉求相差十万八千里。民主派人士认为,政府非但没有推进完全普选的打算,甚至准备在制度方面强化并合理化功能界别。这是民主派决不能接受的。于是,2010年1月以民主党为代表的温和民主力量邀集其他政党和大学学者组建了“终极普选大联盟”,寻求与中央政府就香港民主进程及普选事宜进行直接对话。
民主党此次提出的建设性方案,正是这种对话心态的产物。其建设性表现在,方案是以政府方案为基础,增加部分“民主元素”,并无更多对抗性。在长期不妥协的状态下,民主党今时今日的某种“建设性”转向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民主党落脚点已不再坚持从根本上废除功能界别的终极诉求,而是采取把原来由区议员垄断的选举权释放出来的做法,由目前在功能界别没有投票权的登记选民,一人一票选出。这样,也就促使香港登记选民手中的立法会选票,从原来的直选议席一票,变成了直选、功能界别各有一票的情况,亦即“一人两票”。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废除功能界别”的终极方案。总之,民主党认为,普选进程必须启动,哪怕只走一小步,也要“碎步前行”。
中联办支持为破冰一锤定音
6月21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一人两票”不抵触人大常委会决定精神。该负责人说,根据《基本法》和2007全国人大常委会“12.29”决定,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不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可以按照循序渐进和符合香港实际的原则做出适当的修改;立法会功能团体和分区直选产生的议员各占半数的比例维持不变,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维持不变。该负责人表示,为了落实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特区政府于2009年第四季度启动了2012年的政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社会进行了广泛、理性、务实的讨论,特区政府广泛听取和采纳了各界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先后两次发表谈话,表明了中央对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立场和对特区政府方案的支持态度,并对香港社会关注的普选问题做了相关阐述。中联办副主任李刚亦与香港主要政团就政制发展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意见。香港社会普遍希望政制民主在2012年向前迈进一步。
该负责人表示,“一人两票”涉及的是立法会内区议会界别议员的产生方式问题,是香港本地立法层面解决的问题。在2012年立法会产生办法中纳入“一人两票”因素,可以进一步提升2012年政改方案的民主成分,也不抵触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精神。特区政府采纳这一建议,有助于2012年政改方案获得通过,中联办对此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乐观其成。
中联办的表态无疑是在最积极呼应。而民主党在党内意见尖锐对立、创党主席威胁退党和民主派同盟军斥责其“改变良心”的高压下,毅然决定继续与政府合作,助推政改方案往前走。这样的建设性性态度获得包括之前攻击过民主党的前律政司长、现任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和前立法会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的肯定。
在当天的媒体见面会中,香港特首曾荫权以“见到民主进程上的曙光”一语来形容此次政改方案取得的巨大成功。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弹性、曾荫权的疏通、民主党转向建设性,才有了香港政制历史上可贵的一大进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