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世博下的“蛋”

tupianzhongguo 2010-12-10 18:11:05 (文/吴宇 汤丽蓉 编辑/墨澜) 总第103期 放大 缩小

“世博很精彩,你们来了吗?”伴随强大宣传攻势的上海世博会开幕两个月余,人气越来越旺,挥舞着小旗的旅游团队不断为世博园区送来汹涌人潮,单日观众人次屡屡突破50万。但正如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所说,世博会不是一个旅游项目,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普通观众的兴趣点以及对世博理念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世博会长远价值的实现。在“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传统世博理念中,理解是第一位的。而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所展示的人类为推进城市文明,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做出的种种努力,有多少能为普通观众所理解?作为科学理念的播种机,上海世博会最终将播下怎样的种子?

环保:多角度的收获

“这个装置展示的是水资源的珍贵性。”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地球馆”,一位女大学生内行地向朋友介绍一座造型很酷的环保主题装置。她的朋友禁不住称赞:“用这个宣传环保真有创意!”在城市地球馆的核心展厅,一个硕大无朋的投影地球缓缓转动,所展示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触目惊心,许多人在黑暗中驻足观看,陷入沉思。

其实,不仅是环保主题展馆,环保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上海世博会的每一个角落。观众看到的各种文字、影像、装置传达的环保信息,直观而清晰,如蒙特利尔案例馆展示的“环保亦酷”活动,将艺术与环保融为一体。观众们用身体感受到的各种环保设施带来的好处,更是数不胜数:世博园区内提供的直饮沙滤水,使许多观众不再携带高耗能的瓶装水;贯穿园区的世博轴,不仅为观众带来遮阴清凉,更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园区内各种交通工具大多使用低碳能源,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将观众送往四面八方。

“低碳,低碳,还是低碳!”在世博会新闻中心,一位记者在谈到自己的报道选题时笑着说。这也难怪,低碳环保是上海世博会最突出的理念之一。主办方为此出台了《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以全面实践低碳式发展、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广泛传播低碳理念为目标,将世博园区打造为一个低碳环保的宣传阵地。

 在丹麦馆内,一条盘旋上下的自行车道、免费使用的时尚自行车装备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苦笑说,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世博园,却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骑了一天的自行车!低碳出行的理念,就这样悄然渗入人们的心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普通观众是被世博低碳环保的氛围所同化的话,一些特殊的观众则是主动来寻求城市发展的环保解决方案的。据报道,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均来到世博园参观,他们流连时间最长的,恰恰是多少被普通观众忽视的城市案例馆展区。在那里,他们希望能取到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环保真经。

创新:全方位的震撼

100多年前,最初接触世博会的中国人将之称为“炫奇会”,各种闻所未闻的科技发明极大地震撼了刚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展示科技创新仍然是世博会的宗旨之一,对人类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的发扬使世博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观众进入世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建筑的创新。西班牙馆和英国馆因为其独特的设计赢得了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大奖;意大利馆利用新型建材,打造了一栋半透明的建筑;而冰岛馆内通过灯光照射,让参观者产生视觉误差以为是一间冰屋。

进入展馆,通讯、影像等现代科技打造的展示内容,更使每个观众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在瑞典馆,观众自己的手机打开蓝牙功能后,会自动成为展览的指南;在泰国馆,一个佛教金刚造型的机器人不断摇头晃脑,和电影中的虚拟人物对话,为观众导游;在上海汽车馆,观众在模拟汽车座椅上观看未来城市的汽车生活,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时激起一阵阵惊声尖笑。

“太好玩了!”作为好奇心最强的群体,孩子们成了世博园里最快乐的人。他们在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之余,也在心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起未来的科学梦想。15岁的陕西小姑娘李丹丹在日记中写道:“在中国馆,我看到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我觉得现在的科技进步很快,我要努力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

对成年人来说,世博会用创新理念打造的城市未来图景充满吸引力。61岁的陈桂宝是来自江南水乡周庄的一名农村妇女。随着周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陈桂宝一家已没有土地,她的老伴加入了城镇服务行业行列,而她每月则可从镇里领取社保。“世博园可能是一个最新最好的城市,今后一二十年,我们是否也能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中呢?”陈桂宝说。

上海世博会努力探索着一条符合人类需求的未来理想城市的发展道路。它在探索中发扬的创新精神,无疑将为国人留下一笔长久受益的精神财产。

和谐:深层次的感悟

作为世博会的传统理念,“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显然凸显了一个和谐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更多地通过文化来展示,那就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和谐世博,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激发人们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产生深度的思考。

41岁的熊继文是福建厦门“鼓浪神韵”舞蹈团的团长,也是一名考察世博会文化活动的专业观众。作为第一支进入世博园区的演出队伍,这个团通过音舞结合的南音、街舞形式的戏丑、芭蕾演绎的茶文化等全新的节目,拉近了古老的闽台民间文化与现代城市观众的距离。熊继文说:“世博会承载着人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期望,各个参与方都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为世博会增添光彩,值得我们怀着一颗好奇心细细品味。”

世博园区的国家馆区总是吸引着最多的人流,这里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大花园。中南美洲联合馆的许多国家展现了引以为傲的玛雅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亚洲许多国家则显现了传统宗教文化与当代世俗文化相融合。摩洛哥、尼泊尔、意大利等展馆专门从国内请来手工艺人现场表演,让人看到依然鲜活的传统工艺。人们参与其中,乐而忘返。

当然,上海世博会为人们带来的理念冲击还不止这些。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上海世博会称得上是由当今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最优秀的建筑师和最强的财力共同完成的一部以城市为主题的教材。鉴于中国首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绝大多数民众对世博会比较陌生,应将世博会作为开启民智、向世界学习、鼓励创新创意的“全民大教材”,特别应注重从来自全世界的多元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