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三钱”之誉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5 编辑组稿/朱华斌 总第105期 放大 缩小

一提到“三钱”,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为给祖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中国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了一个时代的自豪感。

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是用美军战俘换回的。美国人一时疏忽,放走了他们曾经控制下的、当年美国海军次长认为“至少等于5个师兵力”、后来享誉世界的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软科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

回国后,在钱学森主持研究下,中国导弹后来居上,大出风头。1962年击落充满神秘色彩的美蒋U-2高空侦察机,国威大振。如今,国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国产运载火箭飞向太空,人们为当年钱学森那极具创新价值的思维而深感幸运和自豪。

钱伟长

当年与钱学森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乡下。1940年钱伟长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搭乘俄国“皇后号”轮船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进入世界一流的  多伦多大学深造。1946年5月,钱伟长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国,从洛杉矶回到上海,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燕京大学教授。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钱三强

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10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首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钱三强知人善任,他大胆起用年仅26岁的邓稼先出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设计师。邓稼先的老同学、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钱三强独具慧眼的睿智和超凡的组织才能,促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三钱”之路 如出一辙

他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有良好的成长环境。钱学森的父亲是教育家钱均夫;钱三强之父是著名国学家钱玄同;他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就懂得爱国当自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他们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都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钱学森毕业于名校交通大学;而钱三强则是比钱伟长晚两届的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他们的大学教育,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们有欧美留学经历,在国外接受了名师指点,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而且在三十岁左右就建功立业,开始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因此,“三钱”成为大师决非偶然。

“三钱”都已远行,国人在悲恸之余,都在寻思:新的大师在哪里?于是,就有了“钱学森之问”。

由此可知,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诺贝尔奖不是靠拔苗助长规划出来的,大师是自然地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优化成才环境,才可能有大师涌现。

优化环境的头等要务是优化教育。人们都心存疑问,八十年前,中国的国力远不如现如今,为什么那时的清华、北大、交大(还有条件极差的西南联大)能培养出大师来,现在反而不行了呢?上个世纪中国拥有大师级的教育家、校长,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等,现在我们有吗?关键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缺少高瞻远瞩的教育大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条件奢谈大师。

优化教育的要务是给办教育者足够的自主权。毋庸讳言,八十年前的大学校长的自主权比现今大多了,他们有最高的人事权、财权和外事权,现在有吗?大家还记得,蔡元培先生由于当年的北洋政府剥夺了他做校长的自主权,愤而辞职。现在,上海大学尽管不是名校,但却是内地办得比较有章法的大学,就因为它的校长钱伟长比上海市长“名头”还大,他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能在上级的支持(有时是被迫支持)下,放开手脚地干,干得比一些名校还痛快。

同时,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努力汲取中国古代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鲜为人知的逸闻

钱三强

其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上学时,由于其排行老三,身体强壮,被同学们戏称为“三强”,后来钱玄同就把他的名字改为“钱三强”,钱三强曾在法国“居里大杀器工作室”打工多年。

1953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中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其夫人何泽慧也是中科院院士,夫妻俩都是中科院院士在中国也不算多见!

钱学森

钱学森,大家听到的更多的是美国海军部长金波尔5个师的故事。其实他在大跃进时的表现也为人叹止。

  他在《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第四版撰文《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里面写到“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这并不是空谈。”一年后,他的计算又使亩产潜力精确为5.85万斤。

钱伟长

钱伟长,无锡人,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其四叔钱穆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国学大师。年轻时期,钱伟长理科和英语成绩一般,但文史方面却非常优异,他的志向也在文科。18岁时,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园。但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转学物理。

他进清华,立即创造了一个纪录:清华大学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当时身高需要1.50米,而钱伟长只有1.49米。

在清华求学期间,他参加过1933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以13秒4的成绩在100米栏的比赛中位列季军。1937年入选中国队,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三钱”的启示

中国科学界的“三钱”巨星都黯然陨落。为什么是黯然呢?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科学界,功勋卓越的老一辈科学家相继离去,而人们还没看到新生的科学家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推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前进。奇葩还未诞生,巨星相继陨落。这样的现状,会让我们感觉到更加沉痛。

网上曾经流行这么一个段子打趣学子生存状态:用考试消耗他们的精力,用分数限制他们的追求,用升学压迫他们的心智,用各种被阉割的知识迷惑他们的认知,用前途莫测的就业转移他们的求索,最后再在他们头顶压上一套房子,然后,这个世界一下就安静了。

虽然段子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希望不假,但现实让他们有多少精力留在科学探索的路上?就算脱颖而出到大学里搞科研了,但如今大学里浮躁的现实,又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能像钱教授那样倾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

什么是科学精神?按照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看法,“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美国一位学者是这么看待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是“对逻辑的尊重,对查找数据的渴望,对知识和理解的愿望,对结果和前提条件的考量,对验证的要求以及质疑所有事情。”

谈科学精神往往又不能脱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如果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喻为一种哲学信仰的话,那么它也是目前中国很多学者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奢望,同时又是很多人所不屑的“老古董”。

事实上,很多人不是没有理想,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却被考试、分数、升学、片面的知识、就业和家庭消磨掉了理想。

钱伟长曾说:“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想,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看,这就是一种单纯,一种全副身心扑在科学上的单纯。而如今,在浮躁纷扰的社会上,这种单纯越来越少了。

钱老的逝世,虽然没有留下如“钱学森之问”的感慨,但其实从他这样描述的晚年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问是终生的,学者也不应有太多学问之外的“胡思乱想”,专注于学问、奉献于学问才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工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