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楚州人民接总理回家

renwu 2010-12-10 18:11:03 南乔木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魂兮归来!

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30周年的纪念日,楚州人民精心装扮了周恩来的故居、纪念堂,满怀深情地迎接周总理回家。

1月的苏北,萧瑟的冬天为周恩来故居增添肃穆与沉静。故居整个建筑都是三进院。东宅是周恩来诞生及童年读书和生活的地方,儿时的周恩来,眉清目秀,气宇非凡,他天资聪颖、记忆过人、勤奋好学,被家族看作是振兴家业的吉人。后来,他果然不负重望,不但成为家族中的骄傲,也成为故乡楚州乃至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他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Image

西宅院现已辟为周恩来家世、童年与故乡图片展览。两院之间有主堂屋、厨房、水井和一座亭子,亭子间前后各有一株古榆树,据说这两株古榆树是周恩来童年亲手所植,在当时的淮安,典型的苏北民居一般都有水井和榆树,寓意为“饮水思源”、“年年有余(榆)”。在故居后院,有两座亭子,一座叫“清风亭”,一座叫“公仆亭”,是后人为纪念周恩来是人民的公仆,一生两袖清风而建。

在周恩来故居中,有几株植物值得一提。一株是素心腊梅,是腊梅中最名贵的品种。相传是周恩来诞生那年,祖父周骏龙亲手栽植的。淮安人称之为一品梅:腊梅,花中一品;周公,官至一品;其德,人之一品。如今,傲骨铮铮的腊梅又在寒风中含包待放,“花与伟人各占魁”,睹物思人,人们从中领略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一株是日本樱花,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赠,这是周总理亲手培育的中日友谊的信物。1972年,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来华访问,经过谈判,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周恩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写过吟咏樱花的诗句。在故居后院有一株观音柳,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树形态奇异,躯干苍老劲奇,具松柏之质;枝条细长柔软,有杨柳之态。其寓意美好,树为柳,叶像松,传说是观音菩萨净水瓶中的圣洁物,故名观音柳。1994年,李鹏总理及夫人朱琳特意在这棵树下合影留念。

西宅后院新建了“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书画苑主要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耀邦等为故居留下的极为珍贵的题词及一大批著名书画家如赵朴初、刘海粟、关山月、唐云、周思聪等为缅怀周总理而捐献的字画墨宝。此外故居还精选了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十三舅万立鋐、表侄万棣秾等万氏家族的亲笔字画18幅,这些字画充分展示了周恩来外祖父家书香门弟的文化氛围。墨迹碑廊镌刻碑文24块。碑文内容涉及言志、勉励、倡导,时间跨越周恩来的青年、中年、老年,周恩来的书法清朗丰润、雄浑朴茂,熔颜魏于一炉,于平稳中出险峻。西宅前院新建影视厅、资料室、接待室,并辟有《开国总理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采》等大型图片专题展览。

Image

周恩来一生高风亮节,虚怀若谷。他生前一再告诫在淮安的亲属,不要说出他住过的房屋,在故居不要挂他的照片。当听说不断有人瞻仰故居时,他对亲属说:“把房子拆掉,就没有人去了。”1958年和1960年,周恩来两次接见进京的淮安县委负责同志,一再叮咛:“我的房子一定要处理掉,决不能同毛主席的旧居比。也可以用起来,办图书馆等公益事业。”周恩来去逝后,淮安县委根据人民群众的愿望,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对周恩来故居进行整修,恢复到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旧貌,并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门匾由邓小平同志题写。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恩来在楚州渡过了童年时光。“少游江淮,纵览名胜”,淮安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和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对周恩来的教育和影响是很大的,虽然当时周家生活艰辛、家境衰落,但是故乡的人文,像乳汁一样哺育了他。12岁时周恩来离开了淮安老家,从此踏上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起义,谛造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队,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漫长征程,直到他为国为民耗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Image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出任政府总理,曾经兼任过外交部长,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周总理不仅在楚州,也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一贯勤奋工作,廉洁自律,关心群众,平易近人,被誉为“人民的好总理”。

30年前,总理逝世的噩耗传回老家,古楚大地顿生阴霾,楚州人民不愿相信,一向以人杰地灵著称的楚州又痛失了一位令家乡、令新中国所有人引以为傲的伟人。30年后,楚州经济日新月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大潮中,楚州面貌焕然一新,故乡人民对总理的思念之情丝毫未减,他们翘首以盼,等待总理回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