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层的国贸大厦,是深圳速度的象征。了解现在的深圳,一定要去华为。它,既有速度,又有效益。是中国经济特区的新标志!”到过深圳去过华为的人无不如此感叹!走进“华为”,如同走进了一座大花园,年轻的面孔,不同的肤色,一股朝气蓬勃、催人向上的氛围使记者深受感染。在华为,走到哪里都有微笑,走到哪里都是忙碌。也许,正是这种和谐而又奋发的精神铸就了华为的品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谱写着深圳经济特区新的辉煌!
2010年8月18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随同深港多家媒体同仁一起,在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蒋玉龙带领下来到位于深圳龙岗的深圳华为公司总部采风。在匆匆的半天采访过程中,华为公司品牌部经理张园、华为公司高级市场传讯经理卓以壮小姐全程陪我们参观了华为公司的展示中心、数据中心、物流中心、培训中心……并为我们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对深圳华为公司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高效完善的企业管理助推华为飞速发展
华为公司在深圳龙岗区的基地总部占地约1.5平方公里,而我们参观的展示中心、数据中心、物流中心等分布在公司各自不同的区域。因此我们在这几大中心的参观是通过坐车连接起来的,每一次当我们走进其中的任何一个中心,就立刻有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接待讲解,而要赶往下一个中心时,接送的车辆已经在门口准备好出发了,或许对于接待几个参观的人来说这并不代表什么,但是试想想每天都有大量的客户和企业到华为参观,要做到如此那就不简单了。华为把接待工作视为一个工程,只要参观者进入接待中心,下面的过程就按预先设定好的流程走,而在行程过程中,我们更是从接送司机的口中了解到,行程中行车的路线也是设定好并受到监控的,任何的改变是需要请示的,既便改变是由参观的客户提出。规范和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使得整个过程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华为人工作的高效率给我们采访团一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华为展示中心时,展示中心的接待讲解人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华为公司的各种产品情况以及产品发展过程,期间,工作人员为我们拍合照作为留念,就在我们结束采访即将踏上归程时,令大家惊喜的是刚刚拍好的合照已经打印并裱好相框发到每一个记者手上,华为人的细心周到与高效令我们深深叹服。
与高效率的经营管理相对应的是华为公司在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物流中心,只需要几十个员工在原材料入库的初始阶段进行一部分手工操作,剩下的原材料上柜到出库直至运送到生产中心的一系列工作,均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而在数据中心,让我们惊叹的是在像广场一般大的机房里,几百台大小服务器正高速运转着,正是这些先进的服务器支撑着整个华为公司的日常运转和决策。
员工持股强力揽才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华为不是最早进入通信领域的企业,当时与它一起打天下的许多其他企业早已销声匿迹。华为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无疑确保了华为的成功。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必须先拥有人才,高薪、优越的工作条件、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的自我挑战无疑是华为吸引众多优秀人才的“法宝”。
但在成立之初,上述条件并不优越的华为怎样吸引人才?记者在研究华为时,发现早期的华为有着对员工的独特激励机制——内部员工持股制度。给予员工在未来拥有高额回报的预期和承诺,激励着华为人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华为的生存和发展、为自己的未来而战。
纵观华为发展史,职工内部持股计划无疑打造了华为独特的凝聚力。从20世纪90年代华为实施全员持股制到现在,华为的高层管理团队不断稀释自己的股票,吸引和留住了大量人才。华为人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华为十多年来持续发展的源泉。
自主创新擦亮品牌
在华为坂田基地总部,那面展示着华为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专利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利墙”承载着华为自主研发的历史:华为每年将销售额的10%作为科研投入。仅2001年公司投入的科研资金就高达30亿元,占当年255亿元销售额的11.7%。一个华为人这样告诉记者:华为的“专利墙”,不仅树立了华为的创新精神,而且树立了华为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每次经过“专利墙”,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的责任感就会在员工心中油然而生。
2009年华为销售收入为1490亿人民币(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海外销售占66%。截止目前,华为已服务全球TOP50运营商中的45家。创业之初,华为直接生产人员不足200人,而研究开发人员则有500人。截止2009年12月,华为全球员工总数为95000名,投入436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海外常驻员工约为27000名。
华为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其作为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职责。2009年,华为向国家缴纳各项税款(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160亿人民币。截止2009年底,华为共向国家缴纳各项税款累计达685亿人民币。
近年来,华为的专利申请量连年居中国企业首位,华为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创业20多年来,华为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生产商,并初步拥有全球性的网络和品牌。
贴心服务频拓市场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句已经写入了华为公司愿景使命中的口号,时刻鞭策着华为以客户满意度作为标准,改进企业行为。
沙特电信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近十年来,沙特电信发展迅猛,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每逢最重要的节日,全球约有三四百万手机用户云集,他们同时开关机会造成沙特电信话路拥堵和MSC过载。许多世界著名通信设备公司都为之头痛。
2005年4月,沙特电信选择华为移动软交换设备替换原有的传统交换机,服务麦加地区。2005年11月、2006年1月、2006年10月、2007年1月,华为移动软交换多次平稳地经受了高峰话务量的严峻考验。彻底解决了沙特电信节日通信困难的问题,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帮助沙特电信树立了良好品牌。
在欧洲,在亚洲,在中国本土……华为优质的服务已经深入人心。在2007年6月举行的沃达丰第二届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华为获得了沃达丰所授予的“2007年全球杰出表现大奖”。对于华为所提供的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沃达丰表示了高度认可。不久,西班牙沃达丰再次与华为联手,双方共同建立了一个应用创新中心,以开发创新型产品和服务。
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不久前,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顺利通过论证,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在无线通信接入技术领域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华为表示,将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开放性课题、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等方式联合国内外具有实力的研发力量,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促进标准研究制定、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持续推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技术进步。
华为很早就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不断地挑战自我,技术上才能不断创新,才有资格与世界级巨头比肩而立。为挤进世界通信巨头盘踞的市场,华为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现在,华为已经和世界巨头同步开发新兴通信技术。截至目前,华为已在全球部署了近百个UMTS商用网络,2005年4月底入选英国电信公司未来5年优先供应商,第一次站到了由爱立信、思科、西门子等7家跨国巨头组成的顶级供应商行列。
如今,华为与国际跨国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技术研发上坚持高起点,始终瞄准业内尖端、前沿、最有市场的产品。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华为都推出了解决方案。
把对手视为友商
“我们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我们的友商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华为要快速成长就意味着要从友商手里夺取份额,这就直接威胁到友商的生存和发展,可能在国际市场到处树敌,甚至遭到群起而攻之的处境。我们要韬光养晦,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我们已在很多领域与友商合作,经过多年努力,大家已经能接受我们。”华为负责人如是说。
把对手视为友商,共享利益,同谋发展。华为,把国际公认的外交政策融入市场谋略。
据相关人士透露,他的一个朋友到华为工作才两年,便买了别克轿车和楼房。如果有女士说自己的男友在华为工作,周围的人肯定会对她表示羡慕。华为员工压力大,岗位调整也快。华为占地面积很大,满眼绿色。一幢幢别墅,全被华为员工享用。华为在为员工创造财富和光荣的同时,也在磨炼着年轻人的意志。
22年间,华为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代理商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大型电信设备供应商,把拥有中国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技术的高科技产品打入了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华为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的实践向世界表明,坚持自主创新,中国企业不仅能够做出物美价廉的服装、鞋帽,同样可以造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企业在国际大分工中绝不是只能从事劳动密集的低附加值产业,同样可以参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竞争。
华为带着自己的品牌闯天下。在全球市场的产品排名上:华为交换机连续三年全球第一;智能网用户数全球第一;宽带产品全球第二;光网络产品全球第三;综合接入产品全球第三;3G跻身全球第一阵营……
华为之路,正是特区之路。以华为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深圳企业,挟“深圳创造”之名已经成长为世界市场内叱咤风云的本土跨国公司,让深圳特区的产品享誉国际。
华为,在速度中创造效益,在效益中追求速度。这正是深圳的缩影。
华为,正谱写着深圳经济特区新的辉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