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新中国对外援助60年:真诚相助 共谋发展

redianlengkan 2010-12-10 18:11:05 (编辑组稿/唐芳) 总第107期 放大 缩小

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事业走过60年历程。60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了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了与受援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首过往,中国对外援助虽经风雨却始终重信守诺,将力所能及与受援国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60年来成绩斐然。

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的全球经济变革隐约在前,中国自身尚需求解许多发展难题,但将继续坚持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方针,不断推动实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良好愿望。

浇灌友谊之花:
真诚相助   尽力而行

2010年7月26日,一度饱受内战蹂躏的利比里亚举行仪式庆祝独立163周年,总统瑟利夫在致辞中盛赞利中友谊,并将中国援建的三个项目:利比里亚大学芬德尔分校、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塔佩塔医院比作“极其宝贵的生日礼物”。

回首1950年,新中国虽百业待兴,仍向朝鲜、越南等国家伸出了援手,波澜壮阔的援外事业,由此拉开帷幕。

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期间,宣布了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受到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此后,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始终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帮助这些国家建立工业基础,发展民族经济,数十年间从未中断。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开展多边援助活动。

作为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是中国在坦赞两国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紧要关头伸出援助之手,造就的一条发展之路。

对于中国在自身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同意援建这条非洲经济“大动脉”,赞比亚前总统肯尼思•卡翁达曾经动情地表示,患难知真友,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这条累计运送了2500万吨货物、4000多万旅客,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铁路誉为“自由之路”。

为了修建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了9.88亿元人民币无息贷款,并从中国国内发运100多万吨设备,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

坚持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不谋求任何政治特权,充分尊重受援国主权和意愿——中国真诚无私的援助赢得了受援国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友谊。

如今在中国遍及亚非拉的受援国,随处可见以“友谊”命名的体育馆、医院、公路;中国援外专家与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同甘共苦,被称为“友谊使者”。

80多岁的阿里•马达德老人已经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默默守护了30多年,这里是为修筑喀喇昆仑公路(又称中巴友谊公路)英勇献身的88名中国建设者的长眠之地。
1978年当一条1038公里、穿越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喀喇昆仑山的“当代丝绸之路”终于贯通时,100多名中国援外工程人员已长眠在险峻的群山中。

马达德老人见证并被中国兄弟英勇牺牲深深打动,自愿为中国勇士守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人守护的不仅是长眠于异国他乡的烈士英灵,也守护着一座用青春与热血铸就的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丰碑。

谋百姓福祉:
急人所急 雪中送炭

“如果没有中国建的医院和中国来的医生,我们有了病只能自己挺着。”在中国为中非共和国援建的友谊医院里,患者伊达告诉记者。

在这个贫困人口超过60%的国家,来自杭州的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还手把手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使用中国援助的医疗设备;在中国援建的抗疟中心,中国捐赠的抗疟药物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另一所中国援建的综合医院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2011年9月将完成所有项目施工和设备调试安装……

当今世界,贫穷、饥饿、疫病、灾害仍威胁着人类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此感同身受,正尽最大努力,通过援建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促进受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中国政府通过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的方式,已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100多个与人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

——中国援建了620多个公共设施项目,包括会议设施、市政设施、体育场馆,打井供水,学校、医院等。

——援建了220多个农业生产项目和近700个工业领域生产性项目,涉及轻工、纺织、电子、能源等多个行业。

——援建了44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公路、桥梁、铁路、电站、船坞、港口、机场、邮电通讯设施等。

除了项目工程外,多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和援外青年志愿者也凭借高超职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广泛称赞。

中国援利比里亚青年医务志愿者王刚在利一年就完成手术120例,填补了该国小儿外科的空白。他今年成功为一名严重腹裂畸形新生儿完成手术,是利国内近20年来首次开展此类手术并获得成功。

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今年6月授予王刚“非洲之星”荣誉勋章,这是利政府为表彰对其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利比里亚人而设立的一种勋章,此前还未听说有过授予外国人的先例。

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47年间我国共向6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了援外医务人员约2.1万人次,累计诊治受援国民众约2.6亿人次。目前共有54支医疗队约1300名医务人员在48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累计近900名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总统授勋的荣誉。

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援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并在当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展开了中国对外援助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近7亿元人民币。

2010年1月16日12时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满载着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包机顺利升空,为遭受里氏7.3级地震的海地人民送去急需的救灾物资。这时距15日中国政府做出向海地提供紧急救灾物资的决定只有24个小时。

6年来,中国政府已累计开展类似的对外紧急救援近200次,在东南亚禽流感、缅甸风灾以及近期的巴基斯坦洪灾、俄罗斯特大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救助行动都有中国参与的身影。中国,无疑已成为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的重要参与方。

迈上新征程:
授人以渔 共谋发展

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60年的岁月变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辟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对外援助从未改变的宗旨之一,而共谋“发展”无疑是中国新时期援外工作的关键词。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授课“老师”是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学生”是从非洲飞赴中国“取经”的26位莫桑比克部级官员,课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上个世纪我们学习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经验,现在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我们在研讨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信息,可以说‘不虚此行’。”莫方团长、内政部副部长曼德拉赞扬道。

这仅是中国商务部今年计划安排的14个多双边部级研修项目中的一个。

千秋大业,人才为本。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并为受援国培训技术人才。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向7万多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共有17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人来华参加了培训,内容包括经济、管理、农业、医疗卫生等20多个领域的150多个专业。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大援外投入,一系列务实举措都意在更加关注扶贫、民生和受援国能力建设:

——从2000年起,中国先后5次宣布免除有关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迄今已与50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对华到期债务380笔。

——同受援国在农业种植养殖、文化教育、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重视技术的传授和转让,帮助受援国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提供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共支持76个国家的325个项目。

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均GDP仍处在较低水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未来将继续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切实履行已宣布的各项援助举措,携手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对外援助事业,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作出自己的贡献。

60年援助成果

8月12日,由中国商务部、外交部和财政部等29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对外援助60周年纪念展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60载风雨历程,中国对外援助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八大领域:

——项目建设是中国对外援助最主要的方式。中国政府通过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100多个与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涉及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方式。中国十分重视技术的传授和转让,在援助项目建成移交后,根据受援国的要求,派出专家在项目的生产或管理方面进行指导,并培训受援国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受援国的要求和需要,中国在援款项下向受援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物资和设备,如办公用品、食品、药品、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优质产品列入援助物资的供货范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培训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并为受援国培训技术人才。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向7万多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中国还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人员12万人,内容涵盖经济、管理、农业、医疗卫生、司法、教育、环保等20多个领域的150多个专业。

——中国向受援国提供的援款中包括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有困难时,中国政府一般根据受援国要求延长其还款期限,从不对受援国施加还款压力。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从2000年起,中国先后5次宣布免除有关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0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这些国家对华到期债务380笔。

——多年来,中国通过多双边途径向遭受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04年,中国建立援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近7亿元人民币。近6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对外紧急救援行动近200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医疗队,截至目前,共向6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了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援外医务人员约21000人次,累计诊治受援国民众约2.6亿人次,共有近900名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总统授勋的荣誉。目前共有54支医疗队约1300名医务人员在48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

——2004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共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8000人次。2005年2月,中国派出第一支援外青年志愿者队伍,赴泰国进行为期10天的打捞救援服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