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的“江苏台湾周”,9月16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随后一周时间里,两地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经贸洽谈、投资合作、交流研讨、展览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涉及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农业等各领域。 “江苏台湾周”的6场主题活动、4万种台湾商品,在江苏各地举行的11项专题活动,以及江苏省各市县举办50多项配套活动,使“台湾元素”在江苏大地闪耀。“江苏台湾周”期间,有数千名台湾各界人士云集江苏,参加了在江苏省各市县举办的合作交流活动,苏台两地达成了一批合作协议。一系列展览、展示、交流、合作表现了近年来江苏与台湾间众多第一次、众多最具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及两地情缘,而一大批两地共同合作的大项目在“台湾周”期间揭幕、签约,使得苏台交流更为密切。 9月21日,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启动和2010中国昆山电脑电子博览会、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幕三大重要活动同时在昆山举行,为“江苏台湾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苏台交流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近年来,江苏省与台湾经济界开展了多层次的经贸交流活动,每年在江苏省举办的两地各类经贸交流研讨会超过百场。同时每年江苏省也有相当数量的经贸团组赴台交流,这对推动两地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江苏是大陆对台交往最密切、成果最丰硕的地区之一,2009年江苏省成功在台北举办了“台湾江苏周”,完成对台采购41.3亿美元。作为“台湾江苏周”的“姐妹篇”,“江苏台湾周”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后首个两岸大型经贸活动。在此期间举行的“苏台经贸合作洽谈会”上,苏台两地代表共同签署了22个合作项目。其中,19个台资项目总投资30.7亿美元,两个外贸合同总额3.6亿美元,两个入岛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516万美元。
连战:两岸交流合作必须看得远,看得广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台湾东元集团会长黄茂雄、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分别代表台湾和江苏的企业家作了演讲,共同展望了深化苏台经贸合作的美好前景。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表示,本次“江苏台湾周”是“台湾江苏周”的延续和推进,是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新形势下,苏台交流合作的又一件盛事,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两年多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成功实践背景下,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继续采取务实举措,促进互利共赢,造福两岸同胞,共同谱写交流合作的新篇章。面对互利共赢的大好前景,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机遇,携手推动苏台交流合作乘势而上、更大发展。第一,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合作。江苏与台湾各有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经济互补性强,进一步加强合作,一定能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第二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通过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两地企业联手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共同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第三要全面拓展各领域大交流。抓住ECFA实施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合作。尤其欢迎更多基层同胞、更多民间团体、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第四要积极探索新机制新经验。不断创新合作形式,丰富交流内容,尽最大努力使两岸同胞在深化合作交流中,共尽其力、共享其利。
据梁保华书记介绍,目前台湾在大陆投资1/3在江苏,江苏与台湾贸易占两岸贸易额1/4。仅今年上半年,江苏又新批台资项目527个,苏资入岛已有6个项目获得批准;两地贸易额达175亿美元,增长78.2%。
而面对这巨大的商机,大陆方面当然不愿意错过。事实上,早在10个月前,江苏就已在台湾举办了“台湾江苏周”。“江苏正在把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打造成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第一平台’。”梁保华透露。
连战荣誉主席表示,“江苏台湾周”是两岸签署ECFA后在大陆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的重要的经济交流会议,意义非同寻常。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我们必须看得远,看得广。两岸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本来就占有优势,经过这样的活动,扩大到大陆其他地区,深化、广化、强化两岸合作,直接效果就是在全球化新市场中扩大华人经济、贸易、产业等新的空间,也能够为华人企业创造新的品牌、新的环境、新的世界,透过江苏和台湾工商企业界的努力,一定会做出更大贡献。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岸经济关系实现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了机制保障,为两岸实现经济大合作、大交流创造了新的契机。在框架协议于9月12日生效后,两岸要共同促成早期收获计划尽快实施,以早日惠及两岸同胞;要共同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护及争端解决等4个单项协议的后续商谈,为两岸经济全面合作奠定扎实基础。希望两岸各界抓住框架协议带来的新机遇,加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新兴产业的合作,打造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制定共同的产品标准,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陈德铭说,近年来,苏台经贸合作发展非常迅速。江苏已成为吸收台资最多、对台贸易最发达、台资企业最密集、台资产业链最完整的省市之一。去年“台湾江苏周”在岛内成功举办,今年“江苏台湾周”又在这里隆重开幕,这两场活动交相辉映,成为横跨两岸的重要经贸活动。希望苏台两地工商界为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2010“江苏台湾周” 由江苏和台湾联手主办,其中江苏方面主办单位8家,台湾方面主办单位7家。这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江苏和台湾双方共同举行的一次重要经贸活动。
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
在9月16日第二届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开幕的当天,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的台湾名品城同步开业。南京台湾名品城是第一个大陆官方和台湾贸协正式促成的名品城,名品城连接8栋建筑,位于两个地铁站的交会口。据了解,南京台湾名品城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7.35万平方米,是大陆最大的台湾商品展销中心。8栋建筑距间有天桥相连,每一栋都有专属主题。开幕当天正式对外开放,分别是文创美学馆,美妆保键馆、时尚精品馆、流行前线馆、台湾精致美食馆、台湾大型餐饮馆和台湾主题餐饮馆等。这些主题馆都设置了三大固定功能,商铺、产品展示区和表演区。目前已有200多家台企确定进驻名品城。
南京市河西国资集团投资部部长王旭表示,台湾名品城将是“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是台湾名品的集散地,可以国内辐射,希望把名品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地引进来。“不排除将来设厂的潜力,我们正在南京附近找加工、仓储、物流基地,为台湾名品城的商家服务。”
过去,大陆人认识台湾主要靠媒体,现在到了南京河西的台湾名品城相当于到了台湾,在这里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建设这样一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所有产品到了南京不仅是零售,还向全国批发,把大陆合适的东西带到台湾岛内,促进台湾经贸交流,促进南京市场的发展,商品往老百姓需要的方向提升,对商业业态,经营理念等都有提升。过去招商着眼于大项目,这次招来的是台湾民众自己认可的名品,小项目。台湾名品城增加了中小企业与商品跟大陆的交流。
南京河西台湾名品城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项目,还加强了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作为江苏与台湾情感的见证,台湾名品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坐标,更是两地的情感纽带。
苏台两地绿色能源拓商机
近年来台商最多、层次最高、合作成果丰硕的经贸活动——苏台(镇江)绿色能源产业合作洽谈会9月18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政、商、学研界的300余名精英汇聚镇江,就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沟通,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与领域。
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捍东表示,今后十到二十年,将是绿色能源产业快速成长和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镇江已经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点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和核电、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基地。目前,镇江市已有相关企业100家,年销售收入接近100亿元。9月上旬,总产能1400兆瓦的中节能太阳能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9月下旬,哈电等项目即将正式签约,二重核电容器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根据发展规划纲要,到2012年,镇江市绿色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到2015年,镇江市的绿色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镇江是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极力推荐的地区,两地的经贸往来源远流长,近年来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台湾企业已经在镇江投资了1055个项目,合同资金达56亿美元,实际到资超过了26亿美元。此次苏台(镇江)绿色能源产业合作洽谈会召开,必将有力地推动镇江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促进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共赢。
作为“江苏台湾周”重要专题活动之一,苏台(镇江)绿色能源产业合作洽谈会由镇江市政府主办,台湾电电公会牵头组织台湾新能源、新光源、电子信息、汽车电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的知名企业来镇,与镇江市开发园区及镇江企业洽谈合作。会议还邀请了台湾研发机构和行业协会,与江苏大学等科研院所在汽车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对有关合作项目进行推进。
全国台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湾电电公会相关负责人,对镇江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所具有的良好基础和相关优势给予肯定,对两地合作的广阔前景表示乐观与希冀。部分台湾知名企业家、工业和经济研究机构专家就两地合作,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作了专题讲演。
据悉,当天洽谈会上,双方共达成绿色能源及新兴产业合作意向50余个,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LED太阳能路灯、碳纤维材料制造、光伏组件等9个绿色能源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此次洽谈会成为近年来到镇江台商最多、层次最高、合作成果最好的一次经贸合作专题活动。
生物医药苏台产业合作新亮点
作为“江苏台湾周”专题活动之一,9月19日在泰州举行的苏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合作高峰会吸引了210多位来自台湾的企业界和有关方面代表。当天上午,海峡两岸(泰州)生技产业园在泰州医药高新区正式挂牌启动,这是两岸目前在大陆共同设立的唯一一家生技产业园。同时,20个泰州和台湾生物医药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达3亿美元……随着后ECFA时代的到来,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苏台合作的新亮点。
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说:“ECFA之后,很多的学者和媒体来问我,两岸以后做什么,台湾工业总会也组织了很多专家来探讨这个问题,最后产官学研都一致认为,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生物科技产业,是非走不可的路。”
台湾医健会理事长廖国栋认为,目前两岸不约而同将生物医药列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说明大家已在这一领域达成共识。ECFA开放大陆5个省份设立医院,医院一设立,相关产业自然会跟进去,再加上关税的降低,台湾企业对两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
中国医药城,坐落于江苏省泰州市,核心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伸长制造区,展会交易区、健康医疗区、教育教学区、综合配套功能区组成,是当今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也是当今中国在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区。2006年11月,中国医药城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始终立足“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标定位,走出了一条以聚集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特色园区发展之路。 据了解,目前园区内已聚集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50多家;国内外300多个产业化以及经营类项目先后落户;3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
事实上,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的中国医药城已吸引了近30家台湾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预估2010年药品市场规模,亚洲前五大药品市场要大于欧洲前五大药品市场。”台湾百瑞精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致显指出,随着亚洲市场对新药研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不少台湾企业已开始专为大陆市场设计纯新药临床试验。
“ECFA的签订不仅对台湾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特别是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也有极大影响。”江苏万全特创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拓展生物业务总监张颖表示,江苏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借鉴境外资本运作模式迅速成长,而相关机构的互设、临床数据的互认则将缩短新药申报时间,简化程序,对两岸药企都有好处。
陈武雄表示“虽然生化科技产业是投资期非常长的产业,但是一旦成功其产值将远超IT行业。这里应该是两岸联手在生物科技产业领域创造世界奇迹的地方。”他希望利用此次“盛会”之机,引起共识,让两岸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两岸的合作之道。
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在江苏昆山启动
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9月21日在江苏昆山正式启动。这一集台湾商品集中采购、批发零售、展览展示和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贸易区,将吸引台湾商品来大陆展示销售,打造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的“桥头堡”,促进大陆与台湾的合作重点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合作区建于昆山紧邻上海的花桥国际商务城内。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合作区初步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台湾商品交易中心,台湾商品展示中心、台湾商品分拨配送中心、台湾商品物流保税中心和综合服务配套中心等“五大中心”,将成为服务江苏、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台湾商品集散地。
据介绍,合作区内的台湾商品交易中心将配置生活居住、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等功能设施,建成集台湾商品批发零售、农副产品期货交割、台湾企业设备和原材料采购交易于一体的台湾商品城;展示中心设立电子产品、机械产品、农产品、民生产品、制造设备和原材料等多个特色展区,成为台湾商品的多功能常年展和短期展相结合的展示平台。分拨配送中心将引进台湾物流公司,设立台湾商品仓储和分拨配送平台;物流保税中心通过延伸昆山综保区物流保税功能,对进口的台湾商品进行保税仓储;综合服务配套中心高标准配置金融、电信、培训、居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商贸合作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一期工程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台湾商品展示中心、台湾电子产品交易中心、台湾商品分拨配送中心等一批平台已经建成,台湾产品交易中心、人才培训基地、迪卡侬、宝湾物流等4个重点功能项目进展顺利。
台湾电电公会大陆总监庄秉钧表示,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的建立,为台湾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两岸的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局面。
中共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表示,经过3至5年发展,这一合作区有望形成每天3万人的商务流量,实现年贸易额5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额100亿美元的规模。
昆山是大陆三大台商投资密集区之一,这里注册台资占到江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国的九分之一。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江苏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
“台湾江苏周”到“江苏台湾周”,这10个月时间里,两岸共同努力,巩固发展交流合作成果,一系列协议正在逐项落实,一系列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系列苏台交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正在探索确立。台湾在大陆投资1/3在江苏,江苏与台湾贸易占两岸贸易额1/4。今年上半年,江苏又新批台资项目527个,继续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苏资入岛已有6个项目获得批准;两地贸易额达175亿美元,增长78.2%;江苏赴台旅游达55018人,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一倍。这些数据不仅充分印证了两岸交流合作具备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而且再次有力地提示我们:和平发展顺应潮流,合乎民意,是引领两岸关系前进的正确方向,是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不竭动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