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专家解读中国科技进步与挑战

tebiebaodao 2010-12-20 22:42:35 (编辑组稿/王沫楠) 总第116期 放大 缩小

“在过去的5年到10年,中国在学术研究、工业发展、创新以及科研政策领域正在快步赶上‘三强’,即美国、日本和欧盟,可以说,她在科研上的进步要比经济增长更加迅速,”《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作者、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吕克·泽特表示,“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步,令世界为之惊叹。”他认为,中国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人数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人才正是知识积累与传播的基础”。

而在报告的另一位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在科研方面取得堪称“辉煌”的成就,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2006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自此,中国政府的科技投入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激发了企业对于创新的积极性。

此外,中国对国际交流采取的开放态度也大大促进了科研的发展,这一点令泽特印象格外深刻。“每年都会有众多中国学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各种学术交流从未间断。正是在这种国际合作中,中国加快了学习的步伐,始终与世界尖端科学保持一致。一言以蔽之,中国成功的诀窍就在于对人才和交流的重视。”

差距几何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两位专家也坦诚地指出了中国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

“无论是科研人员的数量,还是论文的产出量,中国都在世界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与人口总量进行比较,那么这并不算多,”穆荣平说,除了论文和科研人员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不足外,中国在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上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比如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要多过中国,此外,他们在科研投资产出的比例上也处于领先,更重要的还有论文的质量,如果按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引用数量和影响力虽然在近几年持续上升,但在全球范围内仍算不上是名列前茅,此外专利许可收入也相对较少,如果与投入相比,则会更加不成比例。”

而泽特则指出了中国科研在原创性和影响力上的不足。“中国可以生产出大量的高科技产品,但是一些核心部件和技术仍然依靠进口。此外,大多数中国企业尚未步入技术的尖端领域,并且获得相应的产权,这些差距的弥补都需要时间。”

前途光明

差距或许无法一夜之间逾越,但对于中国科研未来的发展,两位专家都充满了信心。

“我坚信,中国的科研将在未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无论是论文数量、企业研发还是专利申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肯定要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早,”泽特说。他表示,中国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以及国家资助的覆盖面十分广泛,这使得中国不仅在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等传统领域不断进步,而且在纳米和绿色技术等新兴项目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期待着到2020年,中国将产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而在穆荣平看来,中国目前处在赶超科技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对于自己而言,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与中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技术有关,但要真正向科技强国发起挑战,最重要的还是原始创新,这样才能拉动整个产业的创新。需要做的是拉近科学界与企业界的距离,将科技转变为有效的生产力”。

穆荣平认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将为世界带来两大贡献,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人口和经济总量上,也表现在科技资源的总量方面。中国科学家如能在未来重视原始创新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将会释放出巨大能量。他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研究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研究成果;其次,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国家不可能都遇到的,中国的发展模式、包括其中蕴含的技术,都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加工初级产品到向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深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变。法国《世界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知识工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则认为,在原来的世界里,科研领域都是被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家垄断,如今的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个从“北”向“南”的扩展过程,并且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而中国正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