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封《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而王进文博士也证实,该信确实是他所写,事因家乡房屋在未签拆迁协议的情况下,于凌晨被拆。事后潍坊市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称,王进文发表公开信之后,他已经到北京与其当面沟通。
清华大学博士生致市长的公开信,首先让人读出两重悲哀:一是,即便你是名校博士生,跻身于高知阶层,你也是弱势群体,高学历阻挡不了推土机,你家的房子依然可能遭遇突然强拆,“房子被推土机推倒,并被立即清场,家具衣物粮食全无。”二是,即便你是法学博士生,学法懂法执法,你也得剑走偏锋,放弃正常的法律途径,采取求助市长这种“人治”色彩极浓的“维权”方式。
坊间流行一句顺口溜:“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其实,切莫夸大上网的重要性,网络作为一个庞大而芜杂的发布平台,只是民众自我救济的一种方式。现实中,有太多人上诉不成,选择上访,上访不成,选择上网,但多数是石沉大海,杳无消息,有时连一朵浪花都翻腾不起来。当然,也有上网上出效果的,但需满足几个条件,你所遭遇的冤屈得有“卖点”,在网上公布后能吸引足够多的网友讨论,并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媒体介入报道了且持续形成舆论热点,引起了多方注意。这还不够,你所在地的官员在压力下还得有行动,如果他们奉行鸵鸟政策,还是没辙。人们常常谈论媒治,其实不必放大媒体的作用,到最后还是权治,还是归到权力介入之后,上访者才有可能维到权。所谓的权治仍是人治,而非法治。回到清华博士生这起案例,如果王进文不是名校博士生,不具备这个“卖点”,事情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吗?令人不敢乐观。
身为学了10年法律的名校博士生,王进文并不是不相信法律,他说:“我一直用法律途径来试图解决我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我也充当了我们村村民的法律顾问……”
大道不畅,小道必昌。当正常的方式行不通,民众必然剑走偏锋,甚至走“旁门左道”。为什么不少农民工采取种种夸张的方式讨薪?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吸引起媒体的注意,他们才能讨到薪;为什么不少上访者千方百计找领导批条子,因为领导的批示管用;为什么互联网成了民众信赖的维权平台,因为有时其他渠道不够畅通。
在笔者看来,最让人担忧的是,并非每个家庭都有清华博士生,不少人的冤屈与不幸没有“卖点”怎么办?当他们诉也上了、访也上了、网也上了,穷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能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怎么办?这才真正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