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总理周恩来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的人格风范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的卓著功勋,赢得了世人的广泛景仰和爱戴。解放后,人们纷纷来到他的故乡淮安,希冀寻访他的故居以及旧时遗迹,表达心中的敬仰心情。然而,他们总是满腹怅惘、失望而归。因为当他们好不容易打听到旧址时,这里不是成了县委机关的学习活动室,就是“私人住宅,谢绝参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总理故居不对外开放?其实,他们不知道在这背后感人的曲折故事。
关于故居,周恩来同志曾有过多次指示。他始终坚持三条原则,即:不修缮房屋;不让人参观;不让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自建国后至他病重住院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多次给家乡的父母官作指示,有时是当面请托,坚决不让开放参观,并且极力主张拆除。由于淮安县委的一再坚持,他的故居才得以保存下来。而周恩来的无私品格、博大胸襟也连同这些史实,一直被他故乡的人们传颂着。
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的曾祖和二曾祖在清朝道光年间,从浙江绍兴到苏北做官谋事定居淮安时购置的。它坐落在古城淮安镇淮楼西北隅的驸马巷内,有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周恩来曾祖父一家居住;西院为二曾祖父一家住宅。另有一后院,是待发展的周家基业。这些院落历经沧桑,到建国后已破败不堪。
解放初期,淮安县委曾对周恩来故居中行将倒塌的房舍进行初步维修。1952年,周恩来同志从侄儿的来信中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淮安县委,严厉制止以后再维修,并询问了维修经费的数目,很快就用自己的工资偿付了这笔修理费。他还多次教育在淮安的亲属,不要说出他住过的房子,要把房子拆掉。1953年,周恩来趁警卫员随护他八婶返淮之机,交代警卫员,要求淮安县委把他的旧居处理掉。到了1958年6月,周恩来还专门给时任淮安县副县长的王汝祥写信说:“前接我家弟媳陶华来信,得知县委准备修理我家房屋,我认为万万不可,已托办公室同志从电话中转告在案。
远在解放初期,县府曾重修我家房屋,我已经万分不安。当时我曾考虑将这所旧屋交给公家处理,但由于我家婶母还在,又恐房子交给公家后,公家拿它做纪念更加不好,因而拖延至今。
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由我寄钱给你们先将屋漏部分修好,然后将除陶华住的房屋外全部房院交给公家处理,陶华也不再收房租。此事我将同时函告陶华,并随此信附去人民币五十元,如不够用,当再补寄。
在公家接管房院后,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屋作为纪念,引人参观。……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使原住这所房屋的住户迁移。后一个请求,请你们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示,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在同年7月和1960年4月,周恩来又先后三次接见了在京的淮安县委有关负责同志,一再强调:“我的房子一定要处理掉,决不能同毛主席旧居比!”邓颖超同志也再三劝说:“总理多次说了,一定要把他住过的房子处理掉,不能和主席的旧居比。如果不拆,也可以用起来,办幼儿园、托儿所、图书馆,或者让人住进去,总之要用起来或者处理掉……。他是中央领导人之一,我们都是党员,应该听他的正确意见嘛!”此前,淮安县委认为周恩来总理一贯严于律已,清正廉洁,他对故居的处理意见反映了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德,但从全国人民的感情和党员干部的心愿出发,又不能接受他的请求,因而县委再三讨论仍没遵照周总理的意见去办。这一次,县委感到不能再违背他的指示精神了,就开会研究决定,把周恩来诞生的东院继续作为县委学习室和儿童图书馆,西院就让给缺房的居民居住。同时将旧居东大门外对面的那座上边镶有“凝祥”二字的大影壁拆掉。这样处理后,汇报总理,他才表示满意。
1961年8月,周恩来的侄媳从家乡来到西花厅看望伯父。她在无意中说起,平常还不断有人找到故居,要求参观。周恩来听后十分重视这事。他说:“还是拆掉好,拆掉了可以盖工厂、盖学校,想找的人就没处找了。”周恩来还一再叮嘱侄媳妇:“回去以后对谁都不要说出我住的房屋,还要去告诉邻居,叫他们也不要说。”
进入70年代,仍有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找到驸马巷来。此时的故居已经钉上了“私人住宅,谢绝参观”的木牌。但瞻仰的人们并没有在此却步,他们在院前踏步流连,有的要走院内的一片树叶,有的舀起院内的一瓶井水,有的拾去地上的一粒石子,然后才依依不舍、缓缓离去。
这种现象终于被周恩来知道了。尽管此时他已重病缠身,自知来日无多,但他仍将解决故居一事作为一件大事来做。1973年11月13日晚,当时的县委书记江维邦同志接到了国务院副秘书长吴庆彤同志打来的电话,他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和指示:“总理听到反映,要动员住在他家的居民搬家,还准备修整房子,准备开放让人参观,请县委调查有没有这种事,向国务院作个汇报。”第二天,淮安的一位常委就来到总理故居。经查,没有人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也没有人整修房屋;一些自发来参观的人,多被一一谢绝了。当晚,县委就用电话向国务院作了如实汇报。11月17日,吴庆彤同志又正式向淮安县委传达了周恩来关于处理他旧居三点指示:
一、不要让人去参观;
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
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11月18日,中共淮安县委对这三点做了决定,并于当晚向国务院办公室作了电话汇报。周总理对县委决定是满意的。但他还有点不放心,又指示吴庆彤于11月30日晚打电话告诉淮安县委,“以后要派人检查你们的执行情况。”后来,当病重的周恩来听说仍有人想方设法找上门时,他又一再和住在旧居里的侄辈商量:“把房子拆了怎么样?”当他们回答说:“拆迁房屋要经政府批准”后,他才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最后,再一次叮嘱他们:“你们一定要劝说前来参观的人去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居。”
1976年1月8日,为国为民耗尽了毕生心血的周恩来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悲痛的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和思念之情,他们涌向周恩来故居,自发地排起长长的瞻仰队伍,在这原本宁静的小院里,挥洒滚滚热泪,倾诉心中哀思,“人民的总理人民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此时的故居,因多年失修而逐渐破败。墙壁也开始倒塌,东宅院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家塾馆、塾师休息室、祖堂屋、周恩来童年与过继母居住的亭子间、长廊及厨房,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三间堂屋、一眼水井和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
1977年,在周恩来同志去世一周年后,淮安县委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对周恩来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到1978年底,基本恢复了周恩来1910年离开故乡时的原貌,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