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台山,这座深圳西北部的第一高峰,不但因其峰峦叠翠、溪谷湖光而被人们奉为深圳八景之一,更因其曾是东江纵队的主要根据地,在当年著名的香港大营救中曾掩护过邹韬奋、茅盾、胡绳等数百名文化名人转移而彪炳史册,从而被当地人誉为英雄山。地杰而人灵,英雄山脚下的人民延续着英雄的传奇,坐落在羊台北麓的石岩公学近几年的迅速崛起,就堪称一部教育传奇。
石岩公学的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公办石岩中学,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和水源保护区,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石岩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仍然相对落后,石岩中学是深圳市当时有名的薄弱学校。1995年4月,为了解决经费困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石岩教育发展龙头,拉动提升全镇教育水平,促进石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石岩镇人民政府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识,联合深圳光大木材有限公司、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光大依波钟表(深圳)有限公司对石岩中学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股份制石岩公学。1999年,深圳冠利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债权转股权的方式成为石岩公学第五方股东。石岩公学成为一所集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私人办学为一体的股份制民办学校。
办学体制的改革,为石岩公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学校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着,综合办学水平迅速提升。2000年,石岩公学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接受政府等级评估的民办学校,顺利晋升宝安区一级学校;2002年,学校晋升深圳市一级学校;2003年学校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成为当时广东省民办学校中的第二所、深圳市民办学校中的唯一一家省一级学校。2004年,在深圳市民办学校中,石岩公学又第一个荣获由深圳市政府颁发的办学效益奖。短短数年间,石岩公学即从一所忝居深圳市末流的有名薄弱学校一跃而跻身深圳市名校之列。
数年间,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师队伍水平今非昔比。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学校信息化程度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学生人数从改制前的18个班700多人,增加到125个班4700多人,形成了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完整基础教育体系。学校教职员人数由40多人增加到540多人。在330多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就有80多人,省级及全国优秀教师30多人,还有硕士研究生8人,外籍教师5人。这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许多公立重点学校也难以企及的。
说起体现学校办学水平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石岩公学给我们的数据就更令人惊叹了。改制前的石岩中学教学质量在全市处于倒数之列,改制后的石岩公学其教育教学质量迅速跃居深圳市前列。2001年到2005年连续五年的中招考试中,石岩公学共有3位同学夺得当年深圳市民办学校中考状元,有5位同学跻身全市中考个人前五名,9位同学总分达到800分以上,800分以上高分人数居于深圳市所有学校前茅;高考成绩也不断取得突破,2002年王璇考入清华大学,2005年高考叶文亮同学以861分的高分超过北大、清华录取线,并夺得深圳市生物科高考状元。2003到2005年三次被评为宝安区初中、高中教学先进单位。从更能体现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各术科竞赛来看,石岩公学的成绩就更是引人注目,近五年来,学生在所参加的航模、英语、艺术、数学、体育及科技发明等各类全国或国际大赛中,共夺得200多个一、二、三等奖。一个月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星星火炬”青少年英语风采大赛总决赛上,通过深圳市预赛和广东省复赛闯入全国总决赛的石岩公学代表队一举夺得10项金奖。2005年全国航空航天锦标赛上,该校初中学生周志荣在与众多成年专业队员的同场竞技中勇夺一枚铜牌,从而取得了参加国家集训队的资格和全国体育大会(非奥项目)的参赛资格。在深圳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3到2005年连续三年的监测报告中,石岩公学学生体质合格率均显著高于深圳市中小学生体质的整体合格率。这一切都是石岩公学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突出的办学成果,为石岩公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多次对学校进行采访报道。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中校长委员会专家组考察评估石岩公学后认为:“石岩公学已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成功典型”;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批准石岩公学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报告中认为:“石岩公学是一所政府放心、社会认可、家长信赖、学生热爱、同行尊重的现代化学校。”
短短数年间,从深圳市有名的薄弱学校一举而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和中国民办教育的成功典型,石岩公学的迅速崛起被人们称为教育的奇迹。石岩公学的办学者和石岩公学的师生们用自己对民办教育的忠诚和激情、智慧和汗水,在英雄的羊台山麓,书写了一部令人震撼的民办教育传奇。
然而当我们认真赏读石岩公学这部教育传奇时,在我们对石岩公学的迅速崛起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时,引起我们更多思考的则是石岩公学办学成功的深层原因及其成功办学实践所昭示的社会意义。
石岩公学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办学体制,这种体制办学者称之为“股份制办学”,其特点是“政府控股,三办合一”,所谓“三办”即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私人办学。许多教育专家们对石岩公学的办学体制考察后认为,这种办学体制集合了政府办学的权威性与稳定性、企业办学的产业性与效益性、社会办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等优点为一体,又相应避免了三种力量单独办学的弊端,符合当前国情。所以,从改制建校开始,这种办学体制使学校在发展中能够不断规避各种风险,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石岩公学为中国教育奉献了一种可资参考的独特办学体制。
上世纪90年代初,石岩公学所在的石岩镇是深圳市当时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然而当身处困境的石岩镇政府在谋求破茧化蝶的时候,其领导人却毅然选择了教育优先的战略,他们毫不犹豫地倾其所有,甚至举债数千万元投资办学,并创造性地对公立石岩中学进行改制,创建了“三办合一”的股份制民办学校,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引起了不小争议的,石岩政府的领导者也为此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而如今,当我们看到石岩公学办学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时,我们不能不为石岩政府勇于改革的气魄和远见卓识击节叫好。改制后的石岩公学继续承担着原公立石岩中学普及义务教育的功能,其优异的办学水平不断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及外来人口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成为当地的文化制高点,带动和促进着石岩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石岩公学的兴办还改善了石岩的投资环境,扩大了石岩的社会知名度,为石岩经济的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除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外,石岩公学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改制后,靠着自筹资金,自主发展,在各股东方没有追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石岩公学固定资产净值已从1995年初的 5,048.99万元增加到如今的 11,037.26万元,十年来学校为政府节约的各种办学经费超过3,000万元。
石岩公学的成功办学实践,不仅为经济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的教育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为经济的发展积蓄强大的后劲。
石岩公学的成功对仍然身处困境的中国民办教育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复兴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民办教育,其发展并不顺畅,从政府到民间,对民办学校争议的声音似乎从没停歇过,跨入21世纪,民办学校的办学环境甚至更见严峻。作为创办较早的有影响的民办学校,石岩公学在这些风风雨雨中坚持依法办学,坚持按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实现了学校规范、持续而迅速的发展,它以自己成功的办学实践和丰硕的办学成果,默默回击着个别人对民办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不断坚定着人们对民办教育的希望和信心。透过石岩公学的崛起,我们坚信,在我国,民办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的振兴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民办教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呼唤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有着光明的未来。
我们期望,这所位于英雄之山——羊台山麓的现代化学校,能够始终站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的振兴继续书写辉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