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祖国好山河 寸土不让

junshiboji 2010-12-05 20:32:02 本刊记者 陈维佳 总第114期 放大 缩小

牵动举国上下民心的中国渔船9月7日在钓鱼岛附近作业被日本巡逻船冲撞一事以24日船长詹其雄安全回国暂时告一段落。然而,中日围绕此次事件所引发的剧烈外交摩擦却浮出水面。此次摩擦表面上是经济利益纠纷,其实质却是日本政客对中国领土主权又一次无耻挑衅。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但为何日本政客总是会不断的借此无端挑衅?钓鱼岛究竟是谁的领土?谁有权利在那里行使自由的经济行为?毋庸置疑,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无可争议的主权归属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有一片景色秀美,资源丰富的小岛,这就是钓鱼列岛。它们就如几颗明丽的珍珠,照耀着守卫中国海域边防的军民。

钓鱼列岛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周围海域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于这一立场,中国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据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记述,早在1430年完成的中国明朝《顺风相送》一书,首先就提到了钓鱼岛是福建住琉球途中航路指标地之一,可见钓鱼岛早就为中国人民发现、利用。而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列岛主权问题提出过任何意义。而在1895年4月,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二战期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4年9月8日,日美背着中国等战胜国家,签订了非法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于此种卑劣行径,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是真正的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中日美三国虽然对钓鱼列岛的归属问题有着各自的利益,但从日本投降至60年代末的20多年间,三国并未对钓鱼列岛产生过严重争议。中方认为该列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并无疑义,从美方收回该列岛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当联合国资源委员会于1968年宣布钓鱼岛列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美随即表示出对该地区浓厚的兴趣,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中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中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日方却置中国政府的刚毅于不顾,一再采取单方面侵权行动,且愈演愈烈。就此,日本企图抢占中国钓鱼岛的扩张野心暴露无遗,钓鱼岛问题也成了中国两岸人民心头的悬石。

改革开放初期,总设计师邓小平基于当时中国因“大跃进”、“文革”的十年浩劫、西方国家的长期封锁、遏制导致中国国力衰弱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缓兵之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搁置争议”,并不是说钓鱼岛主权有可议性,将来再议;而是说钓鱼岛主权是排他性的,不容置疑,是唯一的,不容与他国来谈判解决。而“共同开发”,就是说,中国的南海诸地,当时还没有独立开发能力,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包括南海周边的那些国家,只要在平等双赢的情况下与中国达成共同开发的协议,中国就可以和你开发,否则,南海周边国家及任何其他国家单独或合作开发我南海资源都是侵犯中国主权,中国是坚决不答应的。

这也是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中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

独特的战略地位

钓鱼岛的战略地位应该从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两方面结合起来定义。钓鱼岛是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台湾岛向东北方向伸展的一部分,从军事意义上讲,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是中国的东海大陆外面有一个整体的屏障。

另一方面,就上文提到过的经济价值,1968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委员会通过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底资源的勘探探测,发现包括钓鱼岛在内广大东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储藏。按照八十年代初通过的海洋法公约,中国和日本是“相向不共架国”;中国的大陆架在向东海延伸的时候有一条冲绳海槽把大陆架切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向不共架国”的海洋权益划分,大陆架延伸国能够居于大陆架的三分之二;那么日本是相向不共架国,由海槽划断,只能享有大陆架的三分之一。

按照联合国的海洋法公约的划定,亚洲经济委员会所勘探出来的东海富含油气储藏的大陆架(20万到22万平方公里)要被中国大陆所具有,净归中国,钓鱼岛的真正意义就从这里产生。钓鱼岛的位置正好就在冲绳海槽上沿,就是悬崖的边缘,大陆架的向东延伸,碰到冲绳海槽上延后断了。如果日本要占有钓鱼岛,就是和中国是“相向共架国”,按照联合国的海洋法公约的裁定,“相向共架国”大陆架的权益划分是一家一半,钓鱼岛周围20-22万平方公里富有油气储藏,基本上要划给日本,这就是钓鱼岛的争夺,日本不放弃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

研究资料发现,日本所有对钓鱼岛的经营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发现油气资源以后。所以说在1971年、1972年,美国在硫球群岛签订了《有关硫球和大东群岛的协定》,把硫球群岛归还日本的时候,日本瞒天过海,一并把钓鱼列岛也接了过去。

美国当时归还钓鱼岛的真正意义也不难明白。1971年时,美国越战打得一塌胡涂,深陷泥潭,尼克松1968年上台,他当时的竞选的口号是停止越战、从越南撤出来,当时美国一门心思想的是从远东拔出来,从越南拔出来,从麻烦的地方拔出来,那时美国是收缩的态势;所以一并把钓鱼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管理,此举却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后患。

当然美国也不是那么简单就把钓鱼岛管辖权交给日本了事的,美国的政策非常灵活,亦表现出了滑头的一面。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对美国来说,它可利用钓鱼岛来产生矛盾,通过它来影响亚洲。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崛起视为心腹之患,中日之间的裂痕越大,对美国越有好处;一旦这个裂痕出现弥补的可能,美国一定要把它撕开,当然幅度有限,不能撕的太大,把美国卷入就不行。由于美国的介人,也使中日两国之间解决钓鱼岛列岛的归属问题进一步复杂化。$nextpage$

得不偿失的政治伎俩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2000多年交往的历史。但近年来,两国关系出现了“经热政冷”的局面。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钓鱼岛极其专属经济水域的划分问题成了影响中日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这些障碍不仅对两国自身发展不利,还会影响到东亚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而在国际经济危机尚未退散的今天,日本借撞船事件再次挑起两国领土争端,则显得意义格外不同,与日本本国的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吞并钓鱼岛的野心不死。右翼势力在日本影响较大。“不惜一切代价侵吞中国的钓鱼岛列岛”是所有右翼团体的共同目标。在此问题上,他们相互配合,猖狂活动,采取暴力手段压制打击国内敢于站出来说真话的有识之士。

其次,自民党是日本右翼势力的总后台。战后,日本政府的执政者几乎一直都是自民党。当日本经济获得大幅度增长后,自诩羽翼丰满,右翼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也充分暴露出其吞并的野心。桥本首相曾“坚持认为日本(对该列岛)拥有‘领有权’”。甚至2005年1月中旬,日本政府外务省官员仍宣称“对钓鱼岛的控制权不可动摇”,气势汹汹地叫嚣“要对一切外国争夺的举动,预以坚决回击”等等。可见,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吞并钓鱼岛的野心和举动决不是偶然的,是在政府长期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009年9月,民主党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首相,终结了自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鸠山在任期内,由于未能兑现将美军普天间基地迁到冲绳县外承诺,引咎辞职。随后民主党菅直人继任日本首相一职。

菅直人在竞选之初表示,日本将重视发展日中关系。他认为对日本的未来而言,这是“正确选择”。 在政治理念上,菅直人主张与中国发展良好外交关系。早在2005年10月,菅直人曾在西方记者面前批评小泉纯一郎政府在外交政策上过于崇美。他说:“如果我当日本首相,就要脱美入亚,更加重视和中国韩国以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菅直人过去多次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但他当选后却选择了日美关系优先,抛弃了鸠山的东亚共同体概念。这种出尔反尔、表里不一的言行不止引起以中方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不满,也引发了日本国内选民的怒意,日本选民纷纷感觉“被欺骗愚弄”,民望下降。同时因执政党治理经济乏策,改革不力导致经济危机严重,加之日本国内人口老龄化严重、普天间机场外移延迟等多重因素影响,民主党短暂的统治生涯岌岌可危。

于此同时,日本参与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不愿意看到中国实现大一统事业,也不愿意让中国拥有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把中国视为军事对手;另一方面,日本近代以来滋生的扩张迷梦仍末泯灭,与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大陆政策”一脉相承,把中国视为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最大障碍,于是日本多年来一直利用许多问题,包括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来搅局,尽量牵制中国的精力,延缓中国的前进步伐。

在这些情况下,当2010年9月7日发生了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作业被撞事件时,日本当政从维持政权之计角度上从领土问题上造势,以转移选民对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的关注。

回顾近些年以来的日本政坛历史,不难发现在国内政治环境恶化,社会责难增多的情况下,一些日本政客往往会选择炒作主权问题和领土争端,来转移选民注意力、换取右翼势力支持。但这种挑衅行为也从来没有好结果。

200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为了通过“邮政民营化关联法案”,不惜强行解散议会。法案通过后引起了日本社会对于失业率增大的巨大不安,再加上此前由于小泉不同意撤军伊拉克导致日本人质被伊拉克恐怖分子杀害事件,日本民众普遍对小泉内阁表示不满,执政环境愈加恶化。而这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却选择了通过参拜靖国神社来换取右翼势力的支持。他的这一举动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纷纷表示强烈不满和遗憾,日本外交环境极度恶化,而小泉纯一郎也只能匆匆下台。

而这一次,以菅直人为首的民主党不顾中方强硬抗议,阻挠释放中方船长以及在国内发表煽动性言论强调钓鱼岛的归属权问题。此意图昭然若揭,其结果也必将得不偿失。

崛起的中国绝不容忍对主权的挑衅

今日,强大的中国对于本国领土主权的捍卫决心是勿庸置疑的。

面对此次日本的政治挑衅,中国加大了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进一步掌握了钓鱼岛问题的主动权,日本政客所要面对的将是中国对日反制所带来的一切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日本政坛频繁轮换,造就了日本政治家的短视,也造成了日本在亚洲外交日愈被动的局面。

钓鱼岛事件后续发展,日本外交局面极为尴尬,中国渔政船加大钓鱼岛附近的巡逻,必定会使双方摩擦加大,日本要想再维持斗而不破的局势也更加困难。而且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维护主权的决心也更加坚定。钓鱼岛问题看似是对中国发展的阻碍,但又更像是日本政坛的软肋,处理不好随时可能引发日本政坛动荡、外交冲突。

我们看到,随着美国的不断衰落,各个亚洲国家都在积极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大国来稳定自己国家的局势,现在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进行打击和制服,不但是为亚洲的未来的稳定作出贡献,而且也是防止日本重新走向军国主义的唯一的一个过程。

“寸土不让,寸土必争”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在揭穿日本企图利用大陆、台湾的矛盾,染指钓鱼诸岛的斗争中,共同奋斗。我们拭目以待,钓鱼列岛终将回到祖国怀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