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创新型广东:黄华华论剑“十一·五”

tebiebaodao 2010-12-10 18:11:03 向建村 总第010期 放大 缩小

2006年2月22日,广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很大的篇幅详细论述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的战略部署。2006年工作安排中,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被摆在了第一位。他指出,“广东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成为2006年广东两会出现频率最高和最抢眼的字眼。

“字里行间跳动着创新精神,抑扬顿挫洋溢着创新激情……省长的报告催人奋进。”一位来自珠海的省人大代表兴高采烈地评价黄华华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月27日,历时六天的广东省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了省长黄华华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至此,创新型广东建设完成了全部行政和法律程序。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自主创新战略、创新型广东建设将成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广东发展一直贯穿着创新并受益于创新

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从来就不乏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更早,什么都敢吃的广东人就已经吃下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只螃蟹并享受着开放的美味佳肴。时为中国南部边陲小镇的深圳以及邻近村落的广东农民,硬是把森严壁垒的国门挤出一条缝隙,跟资本主义香港眉来眼去,冒险从事着最原始的贸易往来,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最初的路径和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东人为全国贡献了从思想观念到运作模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从深圳速度到挎着腰包活跃在大江南北的广东生意人,从广东制造到一浪高过一浪的南下打工潮,从广东投资者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广式茶楼食肆,广东在实现自身飞速发展的同时,为内陆省份竖起了一支标杆,引领着全国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悄然改变着全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7倍,年均增长13.4%,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目前,广东的生产总值、财税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1/9、1/7、1/4和1/3,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依靠自主创新,广东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贸易舞台上一支生机勃勃的经济力量。至2005年,广东已形成15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5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159个专业镇,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已达49家。第一个请明星代言品牌广告的三九集团,东方神水健力宝,微波炉霸主格兰仕,深圳通讯“巨大中华”,风靡大江南北的腾讯QQ……这一连串振聋发聩的名字以及他们演绎着传奇色彩的品牌故事,一直为业界甚至更广泛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华为、格力、TCL、美的等一大批企业具有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后劲,为推动创新型广东建设积聚了强大的动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广东经济增长转型的必然选择

Image 2005年,广东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大关,达到21700亿元,占全国的11.9%。广东,是中国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第一经济大省。以张德江、黄华华等为代表的广东省领导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去广东的经济奇迹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实现的,主要得益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目前,广东70%的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企业技术自给率只有40%,自主创新能力低。即使是一些被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主要占据的也只是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附加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随着土地、能源等资源趋于紧张,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电荒、煤荒、油荒以及民工荒,靠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模式维持或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广东要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地位,要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创新,成为广东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现实选择和唯一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称为“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

选择建设创新型广东,可谓万事俱备,正当其时: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居北京、上海之后,位居第三名且后劲充足。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和人才培训体系,全省有十几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每年全国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三分之一落户广东。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体水平居国内首位。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成为全省第一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出口达81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40%,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科技园区和科技基地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建立了6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2个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3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的大学科技园。

产学研合作开发初具雏形。全省300多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100多个专业镇、70多个高校和200多家科研机构,都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4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80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创新型广东是未来广东最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道路选择完成之后,一贯务实的广东人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高效率。

2005年9月19日至21日,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创新型广东的目标。随后,《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专项规划》和《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创新型广东建设的文件相继出台。同时,诸如政府管理职能、体制机制创新等综合配套措施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健全了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广东省政府还和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创新渠道。

2006年广东两会,从上年9月份开始酝酿的广东经济转型谋划终于尘埃落定,一个设计完美,综合配套措施完备的创新型广东宏伟蓝图被作为广东省政府奋斗目标并经人大会议批准成为国家意志。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新,将使广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创新型广东将成为未来广东最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大幕拉开,好戏已经开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