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三峡工程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子

liaowangzhisheng 2010-12-10 汶 政 总第012期 放大 缩小

三峡大坝,在西方被誉为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工程。她是中国第二座在太空用肉眼看得见的建筑。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完工,三峡工程全面竣工指日可待。尽管三峡总公司诚恳地说,给三峡定论要等三十年后,有些结论现在就可以下。三峡建设以其史诗般的气魄和雄壮强有力的证明了,中国人从来不乏创新精神。

在三峡建设中,中国遇到了不少难题。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最考验中国智慧的是融资、移民和生态保护。中国在这三方面(尤其是移民)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智慧,表明中国人的观念在开放中不断进步,中国的治国理念不断提升,更富有人性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这些理念得到了更好地落实,产生了更好的社会实践效果。

独具特色的资本金制度

资金是三峡工程的天字第一号难题,三峡建设遇到的所有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钱”。三峡原计划投资2039亿元,最终投资预计为1800亿元,比计划少花200多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60亿元。三峡发电达1万亿度,可收回全部投资。建完后,三峡年发电量847亿度,目前已累计发电1107.99亿度电,即使最保守的估计,2017年就可回收全部投资。

三峡在融资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资本金”制度上,资本金是国家投入的部分,主要通过“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投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于1992年设立,2009年撤销。根据基金规定,除西藏用电及贫困地区排灌用电外,其他地区每用一度电加征3厘作为三峡工程建设费用。1994年,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增加到4厘钱,1996年2月1日起,直接受益和将要受益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16个省市,每度电加征到7厘钱,其他地区不变。到2005年底,共到位资金623亿元,是三峡建设最稳定的资金来源。2003年,财政部批准工程建设期三峡电厂所得税全额返还,作为国家注入三峡工程的资本金。国务院还决定把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总公司管理,电厂上缴中央财政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划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资本金占全部投资的40%,其余60%通过向海内外金融界融资解决。国内部分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国外贷款由三峡债券及商业银行贷款构成。目前,三峡工程总公司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亿元,已偿还100亿元,另有200亿元将按期归还;发行三峡债券共募集资金220亿元,用于购买6台发电机组;向国外银行贷款10亿美元,用于购买部分进口设备。

三峡建设资金另一个来源是三峡电厂自身发电收入。2003年7月10日,三峡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5年9月16日,三峡工程左岸14台70万千瓦机组全部并网运行,三峡具备了发电创收的能力。目前,三峡电厂发电量达到1107.99亿度。按每度电0.25元计算,三峡电厂实现收入250多亿元。这笔资金是三峡后期建设及偿还到期贷款的重要来源。

通过设立“资本金”制度,实现了13亿人民支援三峡建设的局面,这是中国特色,更是中国的创造。就每个家庭和公民而言,负担轻的可以忽略不计,一旦全国人民的奉献汇聚到一起,就形成极为雄厚的资金基础。而所有的客观因素也决定了,这样的资金基础是最坚实和可靠的,也是最廉洁、高效的。“资本金”制度的设立,避免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大大减轻了财政负担。考虑到三峡建设始于1992年,当时中国发展虽迅速,但国力还相对较弱,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较多,通过财政拨款不仅难以保障三峡的顺利建设,还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本金制度化解了这一难题。所以,三峡工程的成功,资本金制度居功甚伟。

情系移民的经济扶持

三峡动迁居民达120万人,如何安置移民,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生产,并借此机会提高生活水平,不仅是中国政府、民间高度关注的事情,也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两大问题之一。另一个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是生态保护。移民问题处理不好,就不能说三峡工程完美竣工。

在安置移民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制定了完善的移民方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移民方针内容是对农村移民,坚持以土为本、以大农业为基础,采取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安置三结合的方法进行。

Image

在120万动迁居民中,仅重庆库区就占了103万,所以,三峡移民的决定性战役在重庆。重庆移民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三峡移民的成败,决定着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能否在三峡移民中得到落实,决定着中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方针能否得到移民的认可。到目前,重庆库区累计移民94万人,重庆市三期移民任务(156米水位)已提前一年完成。

重庆市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在发展库区经济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坚持移民搬迁安置与发展库区经济相结合,通过调整优化库区经济结构和进行产业开发,带动库区移民致富,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重庆市库区产业开发的重点是柑橘、草食牲畜、水产养殖和旅游等四大产业。

关于中国政府在移民上的投资,三峡总公司对外界公开的材料显示,截至2006年3月底,三峡库区累计到位移民动态资金515亿元,累计完成移民补偿投资449亿元,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2.78万人,建设各类房屋4245万平方米。

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移民问题举世瞩目,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搬迁后的移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统计数据表明,农村移民搬迁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40平方米,生产、生活条件都有所改变。”

李永安还透露,近期中央将出台新政策,根据新政策,移民可在搬迁后的20年内继续得到国家经济扶持。搬迁后移民扶持资金主要从水库发电的盈利中抽取,扶持资金主要是补助移民的生活费。这样做,就是让为修建电站而搬迁的移民能分享建电站所带来的实惠。

除对搬迁后移民的生活补贴,国家还出台政策、筹集资金帮助移民地区发展优势产业。2004年国家制定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3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在三峡大坝主体完工之际,众多媒体走访了搬迁后的移民,实际调查显示,李永安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搬迁后移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居住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有关部门占用、挪用移民款项,移民就业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课题。总体上讲,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妥善安置移民问题上尽了最大努力,并出台了蕴涵巨大希望的经济扶持和产业扶持政策。这两项政策是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政府创新“服务人民”做法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这样的创新更富有人性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必将推动三峡工程的全面顺利竣工。

惠及后人的生态保护

任何一个工程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才是人们应该考虑的。国外媒体的批评多出于记者之口,是常识性的感性之忧,而非有专业数据作基础的理性担忧。从本质上讲,这些担忧是善意、有提醒作用的。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生态保护上进行了几十年的论证,并在长达16年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上百亿资金,以求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的安全,保护三峡的安全,把三峡最美的风光依旧保留给子孙后代。

汛期时,三峡大坝要排泥沙,水库就处于敞开状态,长江依然是原来的长江。非汛期时,三峡大坝145米以上的库容为210亿立方米,而长江每年的平均径流量为4500亿立方米,水库的库容只有年径流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水库工程规模虽大,但对长江的影响不大。

水库诱发地震是世界性的问题,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较为稳定,作为重大技术课题已进行了论证分析。根据地质分析,三峡地区地震最高为六级,三峡大坝按照七级来设防,地震强度都在设计控制范围之内。蓄水高程在135米时,库区边坡加固投入了40亿人民币,到今年10月水位达到165米时,边坡加固将花费80亿人民币。三峡大坝在坝区安装了大量的数字化监测网络,蓄水后地震数量有所上升,目前监控最大为三级。

对于三峡在生态保护上的积极作用,三峡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兴建三峡工程,可以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口得到有效保护。三峡工程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1870年那样的洪水,也可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三峡工程26台机组每年发电847亿度,可替代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50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200多万吨,减少一氧化碳1万多吨,减少氮氧化物37万吨,还减少大量的废水、废碴和浮尘等。三峡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农民的密集耕作严重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26%一度下降到17%,基本无成熟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向“森林-灌木-草坡-裸岩”的方向退化。水土流失面积高达六成以上,年产沙量平均1.5亿吨,入江泥沙量约4000万吨。三峡库区已成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三峡一、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完成了16万三峡移民出县跨省外迁安置,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