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福田社区文化实践看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

wenhuazhongguo 2010-12-10 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 宣传部 总第012期 放大 缩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而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形态,让先进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将会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社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

就现代社会而言,社区是指社会中聚居于一定地域范围内、遵从一定文化规范和制度约束的居民群体及其组织化的共同体,它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运行、政治稳定和文化生活的基础。而实际上,人们更多的把它理解为涵盖大中小型城市里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群体。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居民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也是社区构成的基础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文化形态的具体形式。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方言语汇、情感态度乃至人际关系等等实质内涵。社区文化的状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而言,优良的社区文化可以使社区群体保持安定祥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一个不良文化占主流的社区,将成为社会的毒瘤。因此,社区文化是区域文化形态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

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它不仅是殷实富足的社会,而且是安宁稳定的社会,同时还是文明和谐的社会。在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际上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成熟的表现,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道德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因此,社区文化系统是发展区域经济、维护地方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

福田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

应该说,作为深圳市较晚成立的行政区,福田的社区文化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从2000年至今,福田区委区政府提出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带领辖区居民大搞文化建设,形成“福田模式”,缔造了辖区内团结、向上、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总的看来,福田社区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决策层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写进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广东省提出在推进经济强省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新战略。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努力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奋斗目标。在这种形势下,福田区党政决策层与时俱进,把握主旋律,2002年,在区委四届二次会议上将原来的“大经济、大发展、大服务”发展战略调整为“大经济、大文化、大服务”,注重社会、经济、环境三兼顾效益。为了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突破薄弱环节,区委、区政府把2003年定为“文化先进区创建年、文化设施建设年、文化体制改革年”,目标是使福田区真正成为文化设施先进、文艺人才荟萃、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先进区。目前,这个目标正逐步实现。几年来,福田区共创建国家级文明先进社区3个,省级文明社区5个、市级文明社区6个,建成了417个安全文明小区。2003年11月,皇岗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2004年,福田区高分通过了广东省文化先进区的验收。

Image

以民为本,打造一公里文化圈。一个文明、祥和、繁荣、幸福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财富没有礼德,只有高科技而没有人文关怀。基于此认识,近年来,福田区委区政府形成并实施了由社区文化工程、广场文化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校园文化工程、环境文化工程、老人文化工程为基干的“福田中心区文化建设规划”。这个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的规划,很快使福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设施是社区文化的重要依托,是辖区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从2002至2004年,仅区财政就投入13亿元建设公益文化设施,打造“一公里文化圈”。“一公里文化圈”的意思是辖区居民出门一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公益性文体娱乐场所。此外,福田还从本区实际出发,通过投资建设、挖潜盘活两种方式利用辖区的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目前,福田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市、区层面上的“中心区经济文化圈”;街道办层面的“一公里文化圈”和社区居委会层面的“社区文化网络圈”。“三圈”的形成,有利于辖区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的便利,使辖区文化工作快速稳妥地向前推进。至2004年底,全区仅基层单位就有图书室29个、文化广场(公园)11个、活动中心32个、社区服务中心41个。

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在开展辖区大文化建设过程中,福田区大胆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增强政府服务职能,并整合辖区文化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各类基层文化组织,全面调动辖区各类专业、业余人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勃发了社区文化发展的活力。目前,福田形成了以文化局、文联为龙头,以文化馆、站、协会和社区文艺骨干为主体的文化人才队伍和庞大的文化团体网络。全区各种业余文艺团体多达50多个,其中20多个团队常年活动。本着“群众参与、群众创造、群众享受”的理念,依托完善的文化设施,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致力于组织队伍,开辟阵地,为群众创造社区文化活动舞台。这些业余文艺团体,平时大家分散在社区,一有活动就聚在一块排练演出。这些团队配合区委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双百工程”和“四进社区”活动,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其中,闻名遐迩的文化活动“三大品牌”——每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才艺大赛、家庭DV大赛,社区文艺工作者和居民群众齐登台,自编自演,其乐融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外来建设者的“家园感”、“归属感”,营造了一个个红火祥和、安定团结的文明社区。2004年,福田区先后举办了118场艺术展览、125场文艺演出、1317场(次)的各类文化活动。繁荣的群众文化孕育出不少唱响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品。据统计,近年来,福田区有12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仅2004年就有34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p#副标题#e#

建设学习型社区,营造书香福田、大兴学习之风。福田区现有15家农村城市化改造后的集体股份公司,在城市化进程中,原村民迫切希望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十多年前就已摘去草帽,洗脚上田步入市民行列的他们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合格的城市居民。福田区委、区政府针对这一现状,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扶持发展辖区文化培训业,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教育网络。同时,开放市、区新的图书馆及各街道文化站,为福田人学习搭建起优良的平台。2002年,福田区图书馆创新并推进“总分馆制”的办馆体制,突破性地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单位,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通过在全区开展争当学习型市民、学习型家庭和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构建福田学习型城区的基本模式和体系。如今在福田,群众性读书学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002-2004年,福田区图书馆举办“深圳读书月”、“读书沙龙”和“福田书香之家”评选等各类读书学习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近15万人次。福田区提高才智、营养陶冶情操心灵的风气为社区文明增添了缕缕芬芳。

和谐社会对文化的诉求

福田以文化活动为纽带,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使社区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针对不同社区的不同特点,注入不同的文化情趣,致力于打造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的文明小区,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知礼崇德、和睦互助、健康文明”的温馨家园。从福田的情况看,和谐社区离不开先进文化,而和谐社会需要有许许多多的文明社区来构成。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社会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概念己不能清楚的划分社会形态,如今的社会层次、人际环境更显多元化,更加复杂。就深圳而言,深圳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快速转变的典型,也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社区地域环境的差异性,居民结构成分的多元性,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价值取向的复杂性,使得社区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社区管理的任务也因此不断加大。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从更深层意义来讲,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凝聚人心、聚合人群的根本力量在于文化的感召力,只有文化才能引起人的认同感,只有文化才能安妥人的灵魂,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聚合和升华一个城市的社会精神。只有文化才能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最直接的体现应在社区,社区的稳定,事关社会的稳定;社区的面貌,反映城市的文明水准。在各个社区,从百姓的日常起居、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喜怒哀乐,都树立一个个公众认同、个人遵从、切实有效、各具特色的文明规范,人便成为文化得以表现自身的工具。可以说,每一类人都受一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环境造就了人。

其次,高扬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成熟的表现,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先进的文化具备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舒缓压力、娱乐身心,沟通感情、增进融会等多种功能,对人际社会的和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元素,提炼新的思想精华,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

第三,让先进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有助于确立和谐道德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文化如何进社区?福田的实践是加大文化投入,整合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事业,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给社区注入什么样的文化?福田的实践是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文化,铸造精品文化,塑造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福田特色和高品位的城区文化形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等十分重要。让先进文化进社区,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全社会树立和谐的社会观,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让文化贴近百姓,融入生活,通过宣扬尊重劳动、尊重人格、关爱弱者、维护公平等理念,宣扬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宽容友爱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途径。[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