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50年菜,感觉今年蔬菜最贵”“原先一家三口人的伙食费,现在也就相当于两个人的”、“想不出来哪种菜不涨价”……账本上的数字和最直观的感受说明,农产品价格轮动,一片“涨声”已成为劫持公众幸福感的一大“主犯”。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糖高宗”再到“油你涨”“苹什么”,层出不穷的新词看似调侃,实际已变成释放生活压力的缓冲地带。囤油囤面的“海囤族”要囤的也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安全感。
分析起来,农产品“按下葫芦又起瓢”轮番涨价,无非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某种农产品存在供求缺口但市场需求较大,又是国家市场调控能力较弱的品种,在游资炒作下,就会出现价格疯涨。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
食用油涨、大豆涨、茄子涨、白菜涨……所有跟百姓“菜篮子”沾边的食品价格接二连三地上涨,百姓身上的银子就像遭遇了台风“鲇鱼”的袭击,越“刮”越少……百姓对于接连不断的“涨声”不是麻木了,而是愈加清醒。
天真的民众伸着脖子不断追问“为什么几乎所有东西都在涨价”?经济学家你一言我一语,媒体报道七零八落:升息加息、供求失衡、流动性过剩、游资炒作、CPI、PPI、通货膨胀等经济术语的世俗化解读等等,形成了潮涌式的信息爆炸,虽经市场启蒙多年的中国民众,还是被搞得晕头转向了——如此繁杂的种种理由,到底该让我们拿什么搏击这股汹涌而至的“涨价风潮”?
一直以来,在食品涨价问题上,民众始终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弱势,什么时候涨,涨多少,几乎完全没有话语权和博弈权,只能“挨宰”。个中原因,当然跟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弹性小,且中低收入人群敏感有关。但这还不是全部,有一部分问题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身上。
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控方式与监管力度上不尽如人意。例如,蔬菜流通环节多,成本高,一直被认为是菜价高位运行的导火索。但现在都到了“天价”蔬菜时期,也未见有关部门要求收费站对蔬菜格外“开恩”的。而且,被呼吁了许久的农业生产灾害预警机制、成熟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农副产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农超对接”,始终没有很好地执行开来。
眼下看来,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普及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出应对“涨价风潮”的办法。显然这不能寄托于民众的“海量囤货”、“异地购物”等歪招邪招,而应靠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排查“涨价风潮”中市场与非市场因素,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搞清楚各个因素对食品上涨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弄明白哪些是市场领域中最易“发病”和最易受攻击的薄弱之处,而不应该是一笔糊涂账。更不能不负责任地高呼“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正襟危坐地教化“民众须忍受”。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