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作为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各族人民构建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最大特点是依托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虽然我国的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已先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旅游业等因素的威胁,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如何守护我们中华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中韩端午节之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从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进入公众视野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又称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端午节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名称,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如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无论韩国申请成功的端午祭和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是否是一个概念,其做法都给国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有消息称,韩国继成功申请端午祭为本国文化遗产后,还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中医为其国家文化遗产。
韩国虽表示其申请的并非中国的中医,而仅仅是《东医宝鉴》一书。但据考证,《东医宝鉴》是朝鲜李王朝太医许浚参考我国的《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等71种医书和高丽医学古书《乡药济生集成方》、《御医撮要方》等撰集而成。许浚在韩国的知名度堪比中国的李时珍,韩国还将他的故事拍成了经典连续剧《医道》,可见韩国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然而,前不久我国国内竟然有许多人叫嚣,要中医在5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惟一的医疗技术,网上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竟有上万人参加。“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作为中华文明5000年瑰宝的中医,在其发源地却遭遇如此尴尬处境。
重视文化遗产的国家并不止韩国一个。邻国日本,西方如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都非常珍视本国的文化传统,除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外,早已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珍贵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以达到传承的目的。一直号称文明古国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却渐渐变得陌生起来。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认识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和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的、口传的、野史的、活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如果说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那么科学认识价值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范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或多或少可能都会有一些不科学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被创造、信奉它的人群自动抛弃。但是这些东西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科学发达程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研究价值。
例如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由风水的初始定义可以看出,风水就是古人在择址而居时注意选择有和风与碧水的地方。风水文化中的精华,就是讲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谐统一的人居观念,讲究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环境理念,以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优越的良性小环境、小气候,就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因此,可以说初期的风水文化表明了古人在建筑学、景观学方面的科学认识及积累,就是在晋代以后它还在这些科学方面有大的发展;至于此后它向神秘主义、鬼神宿命方向发展的另一路径和内容,则是我们要摒弃的封建迷信。
2、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例如民族传统历法,如果能较好地解决计时和指导农副渔业生产的问题,就一定具有相当的科学内容和价值。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就较好地解决了计时和指导生产生活两大问题。农历又称阴历,实质是阴阳历,它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农历根据天体运动规律计时,安排大小月、闰月、平年和闰年,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极高的科学性。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天文、气候、季节、物候、农作物生长等情况,反映了古人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对自然界发展运行规律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掌握和认识,以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这些规律的合理运用,因而长期以来很好地指导了农、副、渔业生产。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以降,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与它的艺术价值是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艺术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是传说中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的乡亲们在今天仍然唱歌成风,上至古稀老人、下到妙龄少女,几乎个个张嘴能唱,且唱而有韵有调、有意有境。他们不仅唱世代相传的歌谣,而且能即兴即景唱身边之人之事,唱社会变迁与时代特色。例如,“如今发展旅游业,我们乘坐大篷车;也学家乡刘三姐,一路唱歌不停歇。欢迎朋友和嘉宾,到我宜州来旅行;敬你三杯红兰酒,更有山歌醉游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就连其中的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态。
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反过来,保存传承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例如日本、韩国积极发掘本国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恢复传统礼仪节庆仪式,以此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民俗资源就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我国裕固族妇女服饰的经济开发为例,不仅很好地保持、弘扬了裕固族妇女服饰文化,而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是在强调文化尊重、人类共享、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但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还有一个规定性概念。
其一,不是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都可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方面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被限定在一个正面的健康的剔除了糟粕的框架之中,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文化传统冠以此名统而论之。遗产所包含的内容,不能违背当今文明时代的主体价值观,更不能与现代社会准则相抵触。传统文化尤其是社会风俗当中含有一些与现代社会准则不符的内容,一些地方的文化中残留着对妇女不敬的传统,如让新娘跳火盆的婚俗庆典,跳火盆的目的是去掉女人所谓的“邪气”,即典型的歧视妇女,显然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矛盾的。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若干方面,但是,所有的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构成文化综合体。并且,这样的文化综合体不可拆解。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亦不限于古琴曲目或弹奏技术,最为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其中最显著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知音文化”。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以古琴为支点,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知音获得感是中国人认知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求得认同可达到的最高境界。琴境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是相通的。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中,追求声稀意深的境界。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的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四合院建成新的,老北京走了,建筑就没有了灵魂。周庄,人走了,周庄还是周庄吗?生活方式没有了,物质遗产就缺少了灵魂的东西。#p#副标题#e#
不是背景的背景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来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相关单位,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是很清楚,尤其年轻一代,对很多优秀民族传统都不甚了解;由于没有法律约束,不少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有一些地方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保护措施,甚至进行不当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流失,遗产保护经费尚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临时安排的少量经费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而一些市县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几乎没有经费和人员投入。专门人才在各级文化部门更是普遍缺乏;由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现代生活,难以再吸引年轻一代的视线。
“二四八月天气长,情妹下河洗衣裳;清水洗来米汤浆,情哥穿起好赶场。”“哟嗬嗬……哟嗬嗬……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千百年来传唱的川江号子,曾经是长江的魂魄,如今几成落寞的千古绝唱。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而且,漫漫路途枯燥无味,需要精神调剂,川江号子遂应运而生。因为三峡工程,川江现已蓄水至135米水位,昔日激流已成平湖,川江号子已不再有用武之地。当年的拉纤船工已是白发苍苍,有的甚至已经辞世,这些见证过两种航运方式巨大变革的弄潮人,再也无法在凛凛江风的伴奏下吼上一嗓子,川江号子这种融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品种已成绝唱。87岁的“巴渝民间艺术大师”陈邦贵忧心忡忡地说,“希望能趁我还活着,搞一些音像资料,把川江号子留给后世,川江号子不应该失传。”
近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组委会、广州视听中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记录“濒危的声响艺术”,这是全国首次大规模带有学术色彩的“声音记录行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教授焦急地说:“清代林嗣环在《口技》一文中描写得神乎其神的口技,因为无人传承今后恐怕很难再听到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曾演唱过《船工号子》,这一艺术形式也将随着纤夫的消失而永远留在记忆里。利用现代科技,把人类祖先创造的千姿百态的声音遗产,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刻不容缓!”被称为“天籁之音”、“蒙古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呼麦,处境也不容乐观。宋俊华说,目前,中国能唱呼麦的大约只有几十人,其中包括处在初级阶段的学生。抢救和保护呼麦这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使它免遭灭绝之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声音的消逝也带来了文化上的损失。宋俊华指出,有些声音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比如号子,是“举重劝力”之歌,先秦文献就有记载,已流传了3000年,是最原始的“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声音加快了消亡的步伐。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它在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进行一场艰巨的抗争。”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说。“在中国,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会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多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潮流下,一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和价值观念,致使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无人在意,更无人传承。在很多富起来的地区,很多传统民居已经被不伦不类的“小洋楼”取代,一些最原始的东西被拆除了。由于没有相关的保护法规,古董贩子乃至外国人在农村尤其是古村落肆意廉价地搜寻宝贵的文化遗存。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民间文化的传人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已经无人传承。
中央美院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回忆起陕北黄土沟壑中的“剪花娘子”时,满怀感伤。2003年初,他们一行人赴黄河流域拍摄民间剪纸申报非物质遗产的宣传片,在安塞窑洞前,78岁的老人潘常旺用大红纸剪出袅娜的花枝和灵动的喜鹊。 “我们把她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第三批剪纸大师候选人,计划请她到北京表演,谁知5天后她就去世了。”乔晓光说。向联合国申报的16位剪纸大师中,一半已相继逝去。就这点来说,人的消失无疑是无形遗产最大的损失。
在已经改制的象牙公司里,国家级牙雕工艺美术大师、今年70岁的孙森老人满头银发,但腰板却依然挺直。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但公司制作大型牙雕工艺品时,仍然会请他出山坐镇。而他也时刻关注着这个行当和这项技艺的命运,为之焦虑和担忧。
资料显示,中国的象牙雕刻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此后历代牙雕工艺品及制品都有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的佐证。北京的牙雕历史,可以考证的也有2000年。从辽至明清,牙雕制品更被列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是专门为皇宫制作象牙工艺品的。清末,牙雕工艺从造办处流入民间,京城出现了十几家象牙作坊,20世纪30年代时,牙雕艺人达到了近200人。因受宫廷的影响,又在天子脚下,得以借鉴优秀的实物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北京的牙雕独具魅力,与玉器、景泰蓝和雕漆并称为京城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并且名列榜首。新中国成立后,为继续传承牙雕工艺,北京成立了象牙雕刻厂,将一批牙雕老艺人招致麾下,又培养了新一代的牙雕传承人。
在与牙雕厂相伴的近50年里,北京的牙雕工艺与孙森都经历过辉煌,遭遇过冲击。今年,牙雕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孙森却认为,真正危急的时刻就在眼前。部分雕刻技艺已经失传,从事牙雕创作的艺人仅余十多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他的两位得意门生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牙雕厂库存的象牙只剩下数百公斤,原料短缺,后继无人。孙森说:“祖先留给我们牙雕这门技艺,也给我们留下一个课题。”
在全球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就随之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二是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快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依法保护;三是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四是保护机制急需完善。
莫让“遗产”变成“遗恨”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就意识到现代化、城市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影响,开始自觉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本世纪初才引起重视。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展示千百年来我们民族的生活智慧、劳动智慧以及人生智慧,可以寓教于乐地培养下一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责任。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传承,关于民族和文化的记忆都可能随之消失。文化记忆一旦消失,民族身份一旦丢失,这个民族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所幸的是,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最近开始升温。集民俗工艺大成的剪纸,有1600年历史的南京云锦,以自然和声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起自晋唐时代的“音乐活化石”南音,代表禅武文化体系精髓的少林功夫,有7000年历史的漆艺,蕴涵对生命、爱情独特认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已经或期待跻身中国申报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单。有消息说,有关部门正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进行集体申报。在民间,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活动也已经开始。据悉,民间文化抢救部门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化项目的申报资料。日前已公布首批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诞生于民间,要保护和光大也只能从此着力。首先,是属地化保护。即:遗产在哪儿,就在哪儿保护,保护文化的生长环境和文化韵味。这种保护对象大都为本土的节庆、民俗、民风等。第二,异地化保护。譬如,有些民俗、民间艺术是可以从村寨走进城市生活的。由于这种方式强调固有的生活、文化环境等原生态状态,可以通过展演、交流、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仍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这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譬如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原生态音乐、歌舞、戏曲等,它一方面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以声光色电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神韵;另一方面,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上丰富、形式上更新,推进非遗项目的广泛传播和传承。
其中更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还有不一样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一些传承人来继承,很多是群众性的,实际上大多属于草根阶层的文化。所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方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把那些具有观赏性、审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挑选出来,有组织、有目的地加以活态化呈现,走进现代乡镇和城市生活。譬如,利用春节、中秋这些传统节庆,以及画糖人、年画、木刻、泥塑、彩陶、竹编、石雕木刻等形式,将其引入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中,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的日常化、民间化、审美化。另外,还可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和放大,把那些具有表演性、参与性,能离开所属地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如通过建立文化“孤岛”的形式,政府有意识地在这些“文化孤岛”里保持相对完整的文化原生态项目,展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脉和醇厚韵味,并可成为对外开放的文化旅游娱乐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文化传承和累积的结果,与现代文化形成较大反差。这种文化反差正是文化的互补和魅力所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非遗载体,如蜀绣结婚照、竹编都市情、模特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当代年轻人的时尚生活内容。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走进都市、走进青少年,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就能得到生动展示,就能强化文化记忆,固化民族身份,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当然,我们不能强迫年轻人必须接受,他们有自己的文化选择方式。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心理,通过现代的文化运营方式,把传统和当代、时尚和古朴的东西结合起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认为,保护工作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要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
其实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中叶,我国政府组织文化工作者对部分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1979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发起“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工作。截止2004年底298部省卷已经全部完稿,并已出版224卷近4亿字,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艺术资源,这项工作被海内外誉为当代文化建设的“万里长城”。
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传统工艺美术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建立国家评定机构,保护了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命名了200余名“工艺美术大师”;国家还成立了“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从今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一批具有悠久传统、民族风格和地方艺术特色的乡镇,被国家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增强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鼓励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和开发。
从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对具有重要价值且濒危的项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2005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2月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我国终于有了以国家行政手段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制度。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那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现已濒临消亡的、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进行保护。《意见》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意见》要求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一是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是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已经制定印发。
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的保存。
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同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仅仅靠民间机构或者是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唤起人们自觉的保护意识,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不再是难题。
2006年年上半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将帮助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传统。只有全民的保护意识提高了,我们才不会让‘遗产’变成‘遗恨’。”田青说。#p#副标题#e#
非物质文化遗产链接
节日庆典篇:
春 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新年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神和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春节是体现和谐亲情与和睦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过好春节是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端 午 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传遍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广大汉族地区,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如纪念屈原投江、始于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践训练水师、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这些说法经过历代加工,与端午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民间习俗,其中有不少活动都是健康向上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午节渐渐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有较强的生命力。端午节对研究民间习俗的发展有重大价值,由于它是多民族共享的节日且包含跨国习俗,因此对研究民族文化往来、国际间文化交流、传统体育竞技、饮食文化等均有重要价值。
七 夕 节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民间智慧篇:
景德镇制瓷技艺
在全国首批 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景德镇是惟一凭借自己的特产名列其中的。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至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制瓷工序日臻完善。“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采矿、淘洗、制不、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明、清以后,珠山御厂的设立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
景德镇由此成为“五方杂处”、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为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灸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太极拳
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广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陈氏太极拳出现于明末清初,系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经过潜心研究创编而成的。
其中杨氏太极拳就颇具代表性。其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突出,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永年杨氏太极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主要包括大、中、小架,快架,三十二短打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等。
太极拳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运动方式,其中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它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内容融入武术之中,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体健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手工艺术篇:
手工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过去,剪纸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极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而采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融合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皮影戏
皮影戏,影戏的一种,是演员手持用兽皮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通过灯光照射在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的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且歌且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形式。它在我国流传的地域很广,除西藏、新疆以外各地都有,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自成一格。但在人物的造型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极为精湛。
皮影戏历史悠久,形式为民间百姓所喜闻乐见。皮影艺人用说唱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讲时有图像,犹如一幅幅连环画,这种佛经画被称为“经变相”。讲解这些图画的文字,有韵文有散文,有吟有诵,可歌可唱。剧目的题材从中国的古代巫术、神话、宗教、帝王、公案、战争,以及才子佳人、市井生活无所不包。
苏绣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近十年来苏绣行业逐渐萎缩,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
苏绣技艺的起源不详。现存的宋代以来苏绣实物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如元代苏绣残片表明,当时已有一件作品运用9种刺绣针法;明代绣品多采用文人画稿,开始形成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道光年间,苏州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创“仿真绣”,晚年口述《雪宦绣谱》,总结刺绣经验;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丰富和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20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建立,聚集、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她们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了多种绣法与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
苏绣一直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史、民俗学和女性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艺术精粹篇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
中华国粹京剧影响甚广,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已经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京剧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昆曲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十六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
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发展过程中,南戏逐步吸收了唐宋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成为雅俗共赏的一种曲艺形式。
古琴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庄子则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后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纷繁多彩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人们的智慧升华为一种生活的艺术,这些艺术结晶历经时间的洗练,充满民族风情和韵味,生活实用价值与传统美学元素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华艺术精品纷繁多彩,以上所列各项也只能是匆匆瞥过,但在某种意义上传达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一种发自心底的敬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