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名人荟萃,文风鼎盛是吉水的一大特点。也许是毓秀挺拔的山峰,灵动飘逸的江河让吉水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辈出。吉水自古宰相尚书多、状元进士多、文章诗词多、建功立业者更甚。“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三尺童子,稍知文章”和“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等诸多典故都记录于史册,其文风之盛,由此可见。千百年形成的崇礼重学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罗洪先等为代表的庞大名人群体,在宋明时期创造了“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况。同时,吉水还是新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这里曾经走出了20位共和国将军和一大批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祖先的大智慧和大勇气都融进了吉水人的血液中,今天的吉水人勤奋好学,好学进取,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吉水这个美丽的家园。他们把旧县城改造成了新都市,小村道拓成了宽马路,天堑变成了坦途,荒山变成了街市……放眼城乡,吉水正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崭新的现代吉水正崛起在赣中地区。
2006年,吉水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三次产业比为30.8:39.2:3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0元。各项经济指标都在不断的攀升中,全县整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能明显感觉到发生在家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吉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7.5亿元,年均增长13.9%;三次产业比由42:34.2:23.8调整为30.8:39.2:30,二产超过一产,实现了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型;财政总收入从1.02亿元增加到1.87亿元,年均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从7819万元增加到1.4亿元,年均增长15.7%,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过去的四年来,吉水的工业增加值从3.5亿元增加到8.6亿元,年均增长25.2%,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5亿元增加到4.2亿元,年均增长29.2%,主要工业指标均实现翻番。园区落户企业、销售收入和用工均比2002年翻了近两番。全县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形成了劳保手套、林产化工、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四大优势产业。
农业总产值从9.6亿元增加到14.8亿元。粮食生产达到历史以来最好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由 84.4万亩增加到109万亩,粮食总产由5.69亿斤增加到8.18亿斤,均创历史新高,逐步打响了“吉水大米”的品牌效应。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稻、鸭鹅、蔬菜等优势产业基本形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6亿元,比前四年总额翻了近两番。县城建成区面积由6.2平方公里拓展到 8.5 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8.5万人增加到12万人,城镇化率由26.7%提高到33.8%。规模超市经营面积由 1.6万平方米增加到3万平方米,商品交易逐渐由“小型商店”向“规模超市”转变,既促进了消费,又方便了群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30元提高到78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1元提高到367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从15亿元增加到30亿元,人民群众手中积聚的财富将近翻番,购买能力大幅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亿元增加到9.3亿元。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吉水的决策者十分关注群众的民生问题。他们本着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原则,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人民群众办了十件看得见的实事,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从中受益:
吉水赣江大桥的建成改变了两岸人民隔河相望的历史,卓有成效的加大了两地的经济往来,商贸沟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实施了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四年来,共投入资金3.9亿元,建成等级油(水泥)路500公里,通村砂石路465公里,投资总额、建设里程、项目规模均创历史之最,全县“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建成34个便民候车亭,用以方便群众出行。
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近2000万元。
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全县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0.8万人,参合率达84.7%,共补偿住院和门诊费用826万元。
对农村离任“两老”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助津贴,对现任村支书、主任实行了工资制度,并解决了基本养老保险问题。
基本实现了乡镇敬老院改扩建目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明显提高。
全面规范了城市低保工作,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到2006年底,全县城市低保对象达1.03万人,月发放低保金7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达1.36万人,月发放低保金26万元。
建成了县疾控中心和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大楼及一批乡镇卫生院门诊大楼,改善了城乡医疗条件。
在县城新建了进士学校,有效缓解了县城中小学就学压力。
开通了18个乡镇及120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数据信号高速传输线路,新建乡村活动室和图书室65个,开展了农村三项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通过全县上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吉水县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矛盾的挑战,近四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2004、2005、2006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2005年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十五”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全省营造林先进县、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民富、村美、产业新”这是吉水建设新农村取得的成效,政府提出的“三大工程”的扎实推进,使得吉水县农业持续发展、农村不断繁荣、农民稳定增收成为了现实。
以“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为抓手,做大优质稻、鸭鹅、蔬菜三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在今年,将新增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并将把金滩蔬菜、八都大米、八都板鸭、螺田生姜大蒜四个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畜牧生产、蔬菜生产专业村和种养大户。认真抓好6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鸭、鹅养殖量分别突破900万羽、50万羽,蔬菜种植面积突破7.5万亩。积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广粮食新品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保持粮食生产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创品牌工作,年内力争新增绿标、省级著名商标、无公害产品标志各1个。
抓好11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村庄整治。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省市下拨的直接统筹资金按建设进度分批拨付到试点村,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42万元,重点向“三改”工程量大、建设成效明显、群众积极性高的试点村倾斜。继续实行县领导挂乡蹲村、部门单位驻村帮扶建设新农村制度。对去年没有完成“三清三改”的试点村,继续由原挂点单位负责搞好帮扶工作,确保不出现“半拉子”工程。
引导农民订阅报刊杂志搜集信息,学用科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捆绑相关部门单位的培训资金,依托职校的设备和师资,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力争全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按照“统筹规划、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理念,吉水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推进“北拓西进”战略,加速城市化进程,创优城市人居环境。
重点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完成青湖大道、仁山路,以及龙华北大道拓宽改造,建设泄洪渠2号桥,形成城北环形道路网络;年底完成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动工建设人武部、工商局等北迁单位办公大楼;动工建设通用机械厂区、造纸厂区住宅小区;做好吉阳滨苑、七里湾住宅小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并适时启动,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以上,县城人口突破13万人。
在县城总规的指导下,初步完善各项专业规划。围绕提高市政设施配套能力,动工建设综合活动馆、光彩汽车城、大型停车场,启动县城燃气工程、城北美化亮化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居住功能;围绕建设全市旅游休闲地,以更高水准建设和经营城市,着手筹建先贤文化公园,筹划滨江沿线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围绕繁荣城市产业,建成时代商贸城,建设城北商业街,完成锦宗宾馆主体工程并开业;引导建材经营行业向城北集中,不断集聚城北人气。
突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集中供应、计划供应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拍挂制度,坚决清理和严肃查处各种违法乱建行为,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以“双创”为动力和载体,初步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县财政年内安排资金750万元,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实施城区亮化、硬化、美化、绿化工程,逐步解决“脏、乱、差”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努力提高全民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意识,提升市民整体素质。严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关,严格控制城区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吉水县毗邻井冈山,赣江穿城而过。大东山、小东山、文峰山、嵩华山、白凫岭……山山青翠古朴;赣江、恩江、泷江、同江……江江清澈明亮。山水交相辉映,渗透着千百年来的人文精髓,揉合成雄伟灵秀、旖旎神奇的人间美景,造就出物华天宝、物阜民康的一方沃土。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吉水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建设成了大东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水东水西二条精品旅游线,使全县形成 “一区二线”旅游总体布局。
人文资源荟萃、历史积淀厚重是吉水的优势,他们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山水风光为辅助、以伟人名人为亮点,通过精心包装,打响了“名人之乡吉水”的旅游品牌。通过以杨万里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修通湴塘至杨万里墓旅游公路,确保纪念活动达到“纪念一位诗人、新增一处景点、引进一批项目”的目的。加大了古村开发力度,抓紧了申报燕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工作,并与金滩圩镇古街、仁和店、桑园等古村进行整体包装推介,重点开发,打造赣中古村落文化游。
建设大东山旅游公路,开发大东山旅游渡假区。通过包装推介,招商引资开发桃花岛和白沙泷江流域,建设亲水休闲景区。规划修建公略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开辟红色旅游区。加快住宿、饮食、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抓紧文山国际酒店、锦宗宾馆申报三星级宾馆工作,力争县城周边新增3家以上三星级农家旅馆,形成高、中、低档相结合的旅游宾招体系。
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抓好“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每个乡镇年内建成一个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加大土特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吉水冬酒、高粱酒、八都板鸭、水南腐竹等产品的知名度,丰富旅游购物品种。
地理位置优越的吉水在承接沿海城市产业转移和列入西部政策延伸县等方面积蓄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吉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蓝图又为吉水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但同时也要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趋紧、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等随之而来的诸多压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这就是吉水的现实。为此,吉水新一届领导班子提高了对自身工作的要求,提出要“聚精会神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新的业绩,开创吉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万元GDP能耗降低2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以上。以略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略高于“十一五”规划预期水平的发展态势,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全县综合实力跃居全市13个县市区前列。
发挥吉水特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努力把吉水建设成以劳动密集型、电镀配置型为主体的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向外输出的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兴旺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基地和全省知名的劳务培训、转化输出基地。到2011年,力争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16亿元和63亿元,年均增长31%和32%,电镀、劳保手套、林产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旅游接待突破150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0:32。
城西工业区拓展到6000亩,有效承接规模企业和产业链式项目。配合完成105国道“二改一”、抚吉高速和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县“半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年输送和培训产业一线技工5000人次以上,五年要培养各类人才6万人以上。投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吸纳资本、集聚产业、汇集人才的“洼地效应”日益显现,五年累计引进县外资金50亿元以上,激活民资30亿元以上。
按照“北拓西进”的战略,全力拓展县城规模,到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人,城镇化率达43%以上,“两江三岸四区”的滨江城市初具规模。以“双创”工作为抓手,充分利用县城山环水绕的自然景观资源,彰显庐陵文化特色,凸显城市个性。以每年7%的进度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目标。人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500元。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以上,空气指标达到一级水平。
后记
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是这个正在崛起的赣中小城吉水具备发展的所有潜质和优势,但在细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吉水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济总量还不大,经济增长方式还相对粗放,招商引资成效还不明显,规模工业还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等等,这些,将是吉水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但正如吉水县县委书记肖玉兰所言:“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吉水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坚定决心,让我们对吉水充满期待。挖掘自身的潜力,变劣势为优势,通过发挥优势,吸引投资,就会转化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遵循这样的原则和轨迹走下去,吉水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必然成为华东的经济新星,为江西、乃至华东的整体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更多的能量和动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