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一曲“春天的故事”曾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走进新时代”更是振奋和鼓舞了多少处于改革激流中的国人。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在灿烂阳光下》、《祝福祖国》、《又见西柏坡》、《花季雨季》、《驼哥的旗》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文艺作品是深圳文化创新的时代烙印,也是深圳人文精神培育、成长的缩影。
改革开放在深圳,至今已走过26年的历程,20多年来,深圳在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上,尤其是在文化事业的建设上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道路。这期间有艰辛苦涩,有曲折坎坷,当然也有欣喜有欢乐,更有辉煌。
告别“文化沙漠”
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上个世纪末,在人们心目中,缺少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一直是深圳的硬伤。“经济绿洲,文化沙漠”之说,一直刺痛着深圳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个年轻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深圳承载了太多国人的期待。不仅有经济上的,还有文化上的,并把日益崛起的深圳与上海、北京等成熟城市相对比。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文化是深圳的缺憾。
这个说法让深圳人十年如一日,抱着精卫填海的毅力和斗志,苦行僧一样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文化积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把深圳建设成一个文化大都市,让世人看到,经济绿洲未必就是文化沙漠,年轻也不等于没文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对深圳文化发展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城市很年轻。深圳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深圳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不缺乏宽容性和包容性。这里正在缔造着新的传统,正在创造一种活的文化。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风尘仆仆地走着。”他的话正道出了所有深圳人打造文化城市的决心和信念。
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市委领导率先提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的人文思想,并持之以恒地推进此项文化工程,先后投资50多亿元用于文化场馆建设,给广大市民提供最便利的文化活动场所。尤其是近几年来,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集中精力培养全市的文化、艺术氛围,从过去单一抓文艺创作转变为全面推进深圳的文化发展,确立“文化立市战略”,着力打造了一大批文化节庆品牌,如“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外来工文化节”、“关爱行动”、“创意十二月”,深圳大剧院艺术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少儿艺术花会、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社科普及周等,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培育市民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情操,潜心塑造市民的崇文尚艺、情怀高致的人文精神。
深圳市委继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发展战略之后,2004年又提出建设“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的文化发展目标。至此,深圳的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62年10月,为了给小提琴家马思聪和夫人王慕理在深圳戏院的音乐会提供伴奏,深圳各界人士筹款购买了一架德国产的依巴赫牌三角钢琴,那是深圳第一架钢琴。1995年6月,钢琴教授但昭义带着16岁的学生陈萨、13岁的李云迪从国外比赛归来路过深圳,在深圳有关部门的热情邀约下,他们留在了这里,于是有了之后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2000年10月,18岁的钢琴少年李云迪在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夺得了空缺15之久的冠军,创造了里程碑式的文化奇迹。2004年3月,建设钢琴之城被高瞻远瞩地正式列为深圳文化立市的重要目标之一。《深圳市建设钢琴之城规划方案》随后推出。2006年10月,一项国际性钢琴大赛2006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正式落户鹏城,此时,深圳拥有的钢琴数已经超过10万架,钢琴之城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举措其实早就开始酝酿了。早在2000年深圳市委就倡导并积极推动“读书月”活动,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文化氛围,这个活动已经作为惯例一直延续下来。2003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3年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图书馆之城”的建设。2006年7月,深圳市图书馆的落成和开馆,标志着深圳“图书馆之城”已初具规模。作为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最重要的文化设施, 深圳市图书馆经过长达近7年的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集大众化、数字化及研究性于一体。新图书馆投资7.7亿元,占地296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实行全开架、智能化、网络化设计,藏书容量400万册,读者坐席2500个,网络节点3000个,日均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据统计,深圳市目前拥有各级公共图书馆近500个,图书资源接近800万册,全文电子文献100多万件。与此同时,“一卡通”服务实现了在全市七大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的功能,到2010年,深圳将在原基础上扩大“通借通还”规模,在市、区、街道一级图书馆之间都实现“通借通还”。真正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图书馆借到书,让每一个人坐在家里都能借到图书馆的书,让每一个人都能借到全市每一个图书馆的书”。
深圳着力打造“两城、一都、一基地”,“两城”即“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一都”即“设计之都”,“一基地”即“动漫基地”。
正如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所说,“深圳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不缺乏宽容性和包容性”。而“设计之都”需要的正是因素。深圳正是因为自由的文化氛围和博大的包容性,汇聚了一大批设计人才。
深圳的设计业名声闻名全国,包装、产品、平面、装饰和服装设计都是其中的“金字招牌”。一批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如“世界建筑师大会”申办标志、“2008北京申奥”、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三九集团标志以及国内知名企业海尔集团、红塔集团、五粮液集团、平安保险的品牌形象设计,均出自深圳设计师之手。深圳创意设计已在全国乃至亚洲显示出领先优势。此外,深圳市政府还在法律上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保驾护航。在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的同时,深圳市还进行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的建设,制定了《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和,提高了深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一系列的利好形势下,深圳市的知识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深圳设计业总产值已达122亿元。目前深圳拥有平面设计公司400多家,远远高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而截至2005年10月,深圳市累计专利申请量已达7万多件,年度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一。
动漫游戏产业承载了许多深圳人的光荣与梦想,深圳是中国最早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全国大约有70%的动画人才聚集在深圳,全市有超过300家动漫企业,深圳动漫产业年生产能力逾两万分钟,并于2006年创作出全国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
2005年,在文化事业取得全面繁荣的形势下,市委又一次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一时间,四方共鸣,百舸争流。王憨山先生曾有一幅名作《群鸡图》,题款为“便觉春光四面来”,这句话当是时下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生动写照。
创新使深圳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创意、设计、动漫、出版,文化产业园区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正在从“乱花渐欲迷人眼”向“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境界发展。
深圳市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吸引了文博会的进驻。2004年11月,惟一的国家级、国际化文化产业盛会落户深圳。深圳不负众望,在第一届文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文博会再攀高峰,参观宾客总数超过90.63万人次,比首届增加近一倍,投融资签约额突破200亿元,拍卖总成交额接近7000万元,出口成交额约100亿元。初步搭建起了高起点、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易、信息平台。
文博会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在文博会的促进下,深圳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布吉大芬油画村、古玩城、水贝珠宝交易中心、艺展中心、怡景动漫基地、雅昌艺术馆在第二届文博会上闪亮登场,如今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产业基地。罗湖创意文化广场、东部华侨城、田面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产业园、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南海意库等一批新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深圳文化产业的提升凝聚了无穷潜力。
如今,经过26年的一路跋涉,一路高歌,深圳的文化形象已然彻底改变。记得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在他的《浣溪沙》诗中写到:“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我想用这首诗来比喻当前蓬勃发展的深圳文化现象,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