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中国大地可谓“涨”声一片。GDP、股市、房价、顺差、物价、利率、汇率及人民币升值,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攀高。尽管政府踩了刹车,但中国经济列车依然风驰电掣,经济数据依然高涨。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数欲平而涨不停。
虽然已经历了连续4年的两位数增长,可从投资到消费,从工业到外贸,业已发布的种种数据,都在不断重复地证明一点,中国的发展速度超乎预期。之前中国经济即将面临收缩的论调,均以失灵而告终。中国经济,就像是数字游戏,而且只有加法和乘法,许多研究机构,不得不经常被迫匆忙去修改原先的保守估计。
似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车一旦启动,短期内就难以靠站。不信你瞧:
刚刚过去的5个月,中国的发电量又增长了一成六。钢铁、电力每年的新增产能,已远远高于许多发达经济体的现有量。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再看看7月份刚刚公布的数据都“热”到了什么程度:7月10日,海关公布上半年最新数据,外贸总额接近万亿美元,6月份贸易顺差继5月份的130亿美元之后再次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达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9%,6月份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7月11日,人民银行对外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金融呈现出货币信贷增长偏快,6月份货币和新增信贷增长全面加快,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没有改变;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经初步核实,2006年中国GDP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经初步核算提高0.4个百分点;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对媒体透露,2006年除北京以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完成全年节能4%的目标。
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突破2.6万亿元,达到26117.84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预算的59.3%。
而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让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房价“疯”涨,7月份物价仍然保持“热度”。更让老百姓堂目结舌的是,近期各大城市天价车位紧追豪宅。据悉,近一段时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型城市不约而同出现停车位价格暴涨现象,许多地方停车位售价均升到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
涨势似乎不知疲倦,到底还会持续多久?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前不久在“第九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结业研讨会”上给出了一个大胆而又乐观的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二十年,仍然有希望以平均6%至10%的速度继续增长,并有可能避免此前一些亚洲国家或地区曾出现的经济低迷状况。” “尽管有许多问题需要中国去克服,但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三十年的‘门槛’,我充满了信心。” “如果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起飞靠的是外贸,那么,国内行业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持续高增长的另一个引擎。”海闻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的继续,将带来汽车、住房等行业的长期快速发展,这将保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国内行业的发展。此外,与东亚国家相比,中国所特有的“大国优势”也将保证经济继续高增长,这些优势包括:劳动力存在长期的比较优势、巨大的市场规模、制度改革仍有空间、国际环境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这四个有利条件决定了中国有可能避免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出现的经济低迷状况。”
再看看现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是怎么说的:“我对中国经济并不担心。中国经济非常强劲,非常健康,但我的确记得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曾指出,中国经济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四不’结构性问题,他还提到了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污染、节能以及收入差距等等,这些都是中国领导人的担忧,我认为这些问题能够在中国接下来的五年计划中得到解决。”
更有乐观者预测,在2011年前,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速仍将高于一成。届时,将形成3.8万亿美元的产出规模。此后,再过10年最终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老大。在对外贸易上,它也迟早会获得状元头衔。
真的会这样涨下去,无休无止?
抑或如某些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经济拐点即将来临”?
所幸,这是中国,一个拥有庞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西方经济学的许多传统理论,在这里经常失灵。前所未有的需求集中爆发,积蓄已久的能量瞬间释放,这在人类工业化历史上,估计也属首次吧。
面对这一片繁荣的经济盛景,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呢?
调控之手高高举起 经济快车遇减速阀
其实,当局非常担心这种经济“上火”。这种“桀骜不驯”,显然让中央政府不敢掉以轻心,认为在高歌凯进的中国经济快车上,急需一个减速阀。于是乎,调控之手高高抬起:
半年过去,央行这脚刹车一共踩了7次:五调存款准备金,两次加息。同时,央行今年还发行超过2.5万亿人民币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收紧宽松的“钱袋子”。
八家银行被惩处;八部委联查房价,国土资源部修订《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接连上调利率;印花税上调。
再看看调整力度空前的出口退税政策。
自7月1日起,国家对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实施新标准:一是进一步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二是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政策调整所涉及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
市场虽闻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但却未料到此次退税率调整范围达空前的2831项商品,且只有减法,没有加法。
固然,发展是中国的硬道理;而又好又快、协调发展,更是中国政府及当下中国经济应孜孜以求的。
可刹车不能踩得太猛以致经济熄火,也不能踩得太慢让经济触岸。
短期阵痛长期利好。对中国经济空前高涨,分析利弊,泼点冷水,亦是明智之举。
所以,对做出如此重大调整的原因,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 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同时,这项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外贸顺差步步登高已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压力,另外,外贸出口中出现的资源型产品大量出口,以及通过出口空转等形式骗取退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此次大规模调整商品出口退税,既是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调整,也考虑到改善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等问题。
刘尚希认为,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率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切实的影响,但长期看这种提高出口商品成本的做法一方面将促使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思路,立足国内市场,同时,还将加快一些仅靠出口退税盈利企业的退出,从而改善优质优势企业的外贸环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我国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会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这次在政策设计时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释放了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因此,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和全民的长远利益。总体上看,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适中,并且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不会对正常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失衡外,调整出口退税率更深刻的意味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思路的转变,以此为契机我国将采取切实的措施转变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对于改变高额贸易顺差的方法,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高额贸易顺差不仅仅是贸易政策本身就能改变的,因为现在进出口的状况是整个经济形态的综合表现,目前中国形成这么高的贸易顺差,是多方面因素积累形成的,要改变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需要采用综合的措施,并且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中国经济之所以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按说,中国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人们应乐见其成。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唯有发展,才能实现国进民乐。
但此期间,经济增长处于高位,流动性依然充裕,通货膨胀压力显现,人民币升值预期延展,国际收支不平衡仍然存在。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和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购入美元,也间接导致流动性过剩。
所以,点刹中国经济快车, 找准平衡点并非易事。
众所周知,按经济学观点,经济发展主要是由投资、消费与出口这三架马车牵动的。
在发达国家,其构成比例一般都是消费占最大比重;而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却是投资比重最高,出口的比重也畸高。据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去年底文章透露,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GDP的44%,而出口占GDP的36%。罗奇认为,过度地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缺憾。
如此比例是否与整个中国经济重出口重投资轻消费有关呢?
有评论说,出现此情况,关键是财政收入、政绩考核作祟,一些地方政府对投资、出口颇为“迷恋”。
这种“迷恋”,让投资增速动辄就达两、三成。如今年前5个月,中国的外贸顺差一举增长了八成三。可带来的结果是:外汇储备激增、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涨……
于是,出口退税政策重新调整。
#p#副标题#e#那么,占GDP44%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如何呢?
数字显示,199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仅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0.8%(所谓土地出让金,就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益);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5894亿元,该比例升到47%,加上当年征收入库的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高达51%;2005年,国家收紧“地根”,土地出让金总额5505亿元;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7000多亿元的历史高峰;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由此,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说——
房地产业挟持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存在潜在危机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说法,近几年从各方面得到充分肯定。
200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肯定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并表示会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撰写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说,金融业要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其支柱产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报告指出,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发展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加速实现城镇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尽管认为当前房地产金融存在风险,但报告特别强调,发展房地产金融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报告说,对商业银行而言,居民按揭贷款的资产质量很高,是“黄金资产”。金融业要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其支柱产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007年4月26日《中国房地产蓝皮书》发布。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出版发布会”上,社科院副院长高全立表示,在中国现阶段,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他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高全立说,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正处在这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的增量需求和改善需求双旺盛,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解决温饱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住房一定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载体。高全立表示,2006年国家房地产业宏观政策密集出台,强调调整住房功能结构,关注保障,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2007年房地产仍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两会”热门话题也是房地产问题。
该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6%,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为21.8%,占当年GDP的9.26%。
而国际公认的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的合理水平为5%。
评论说,房地产业在中国各地大受追捧,被赋予支柱产业的角色。许多城市经济增长依赖房地产业带动,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土地经营收入,银行收益和资产质量倚重房地产抵押贷款。
更有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土地出让金。
从1993年开始,国家把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独自享用。因为土地出让金始终没纳入财政预算的“盘子”,许多地方越来越将此收益作为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高可达至60%以上,遂有“第二财政”之称。
让我们看看来自《新青年》2007年6月4日的财经报道:“地方政府以发展房地产求政绩。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狂热发展中收益‘颇丰’。199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仅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0.8%;2004年,该比例飙升到47%,加上当年征收入库的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高达51%。
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资源的控制者,为追求政绩和短期财政收入最大化,选择了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的发展路径,其核心就是围绕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做文章,不仅出让土地的意愿强烈,而且对房地产有扭曲的需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的体制性因素使地方官员本能地趋利避害,靠房地产赚快钱是以任期内政绩为出发点做出的必然选择。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中央、地方所共享,‘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此后,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加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是很健全,导致地方政府的事权和税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会采取其他办法获得预算外收入。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不进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设立了经营土地的专门机构,代表政府收购、储备土地,实现对土地市场的高度垄断和控制,通过出让土地,鼓励开发房地产扩大地方财政收入。设立土地储备中心的初衷是收购破产或效益不高的国有企业的划拨土地,盘活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土地储备中心却成为政府‘低进高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房地产业的暴利已使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组成利益共同体。地方政府已经偏离了其本身的定位,成为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在城市房价飞涨、房地产市场不健康因素日渐突出的背景下,房地产领域涉及的违法违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行为也日益增多。国家监察部门对房地产领域中违规审批、滥用权力、违法不究以及在行政许可中的索贿受贿等行为清查力度不断加大。今年4月初,上海房地产协会会长陈士杰、北京海淀区区长周良洛相继被纪检部门带走,接受调查。据公开报道,二位高官此番落马都涉及违规批地问题。
对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专家敲响了警钟:“房地产是一种快速致富的模式,将经济增长建立在财富增长而非竞争力增长的模式,是十分危险的。”
让我们再看看标题为“土地出让金用途谜底应解开”,这篇来自2007年7月12日“证券时报”的报道文章:“随着国家审计署特派办官员日前进驻北京市国土局,一场涉及十大城市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已在内地拉开帷幕。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专项调查是遏制房价上涨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从土地管理源头查找问题。
审计署剑指北京、上海等10多个主要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以及山东、安徽等6省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专项审计,意义非同寻常。这不仅能探究多年来房价一直飞涨的深层次内因,更能让公众彻底明白,土地出让金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尽早来解开这个由来已久的‘谜底’。
据报道,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5894亿元,2005年,即使在国家收紧“地根”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金总额仍有5505亿元;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更达到7000多亿元的历史高峰。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2006年带领一个课题组对全国超过半数的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进行了调研,得出结果是: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保守估计超过1万亿元。两组数据的巨大出入,暴露出了目前中国土地出让金管理的混乱以至黑洞。
显然,政府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属于非税收入而自由地游荡在政府财政管理体系之外。这也就难怪一些地方政府对投资颇为“迷恋”了。可这种“迷恋”产生的结果是房价的暴涨。
国内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投资数据显示,它们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至2005年,北京市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3年超过53%,居全国首位;深圳、上海、广紧随其后,该比例也都连续高于33%。
沈阳、南京、武汉、杭州等二线城市也把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引擎的加速“按钮”,房地产被赋予支柱产业的角色,成为经济增长的“大功率发动机”。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连年都维持在30%左右,等于说这些城市经济活动总量的近1/3是围绕着房地产业做文章。上行下效,中小城市、城镇也普遍跟风,于是全国呈现一片脚手架林立、工地繁忙的造楼景象。
1999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米2053元,一直到2003年都以每年同比上涨约3%的速度缓慢提升;2004年,商品房平均售价飙升到每平米2714元,同比上涨15.1%。
2006年12月,7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显示,商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秦皇岛、北京、深圳等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同比超过或接近10%,福州、厦门、成都、广州也分别达到了9.8%、9.1%、8.5%、8.3%,深圳、大连、北京等6个城市二手住房价格同比增幅超过10%。
2007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同比涨1个百分点;环比涨1%,涨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经济适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7.2%和6.5%;所有70个大中城市销售价格同比均上涨。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8%。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和工业仓储用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8%、5.1%和3.3%。
目前的商品房价格已远高于社会实际购买能力,按照国际经验标准,合理的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在2.6比1左右,而现在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平均高达7.6 :1,有的地方甚至超过10 :1。
近几年,国家针对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但效果一直不理想。200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新老“国八条”,投机炒房活动有所收敛,购房者一段时间内持币待购,然而一段沉寂后,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迅速回升。进入2006年,针对房价继续上涨的势头,国务院提出了包括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内容的六条措施,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9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社会各方面人士及舆论关心如何解决土地出让金的管理分配问题,2006年8月,国土资源部修订《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
关于土地出让金的收支问题,规定要在财政部或税务总局设立“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专账,并且按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一定比例,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用于保障性的住宅建设。
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同时接受地方人大的监督,并且严格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将其作为当期收入安排使用。
评论说,讨论已久的土地出让金一直没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这一点被认为是地方政府疯狂卖地的症结所在。此举 不仅遏止了这种“疯狂”,抬高了房地产开发的门槛,也令中央与地方利益得以重组。
国家发改委土地区域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此举体现出国家通过“反哺”农村、居住保障等推动城市协调性发展的目的。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模式行将走向末路。
真可谓有其果必有其因,更何况一个大国,且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房地产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p#副标题#e#疯狂股市与经济过热 一曲二调失真晴雨表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过于依赖投资的拉动,消费需求亟待提高。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率一直远低于投资的增长率,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近年来,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而我国则要低很多(据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去年底文章透露,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GDP的44%,而出口占GDP的36%)。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11.1%,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不仅增长速度高,而且有加快增长趋势。与去年比较,今年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需求格局更是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出口、投资更是扮演了主要角色。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出口、投资似乎已经超负荷,那另一架呢?
数字显示,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加快趋势,前4个月消费增长率已上升到15.1%,4月份已上升到15.5%,而去年同期为13.6%。
专家认为,今年消费增速的提高,最大的原因是股市飙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
一是由于在2006年以前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高增长并未带来消费增长率的提升,而从时间段看,消费增长率的提升是与股市出现繁荣基本同步出现的。
二是自去年以来,股市市值已经增长了4倍还多,股民人数则增长了1倍以上。根据有关分析,目前股民人数在4000万左右,而股民的主体应当是城市居民,目前城市居民家庭大约为1.4亿户,即已经约近30%的城市居民家庭进入了股市。有如此巨量的城市居民家庭能参与分享股市的繁荣,必然会因为家庭财富的迅速增长而增加消费。
“老百姓提出银行存款大量涌入股市,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说得清楚的,用其他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发展历史来借鉴,也不能很快就得出正确的结论来。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的这种发展历史和发展道路,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中国的事,还需要一种特别的眼光来看待。”网上评论说。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各国在经济起飞的时候股市都是狂涨,美国、日本无不例外。之后就会有一段时间是股灾。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宿命也给中国打破。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就犹如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样,恐怕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但令世界惊讶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同样缔造了中国股市的奇迹。
大家知道,我国的经济已经持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了,这是一个经济奇迹,是全世界都公认的经济奇迹。
既然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反映。而中国经济奇迹至今没有反映在股市上,这显然不符合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基本原理,也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不相符。请看下列一组统计数据:
2005年初,2004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高出各方预测,达到9.5%。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曾令人心存忧虑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全年CPI(消费价格指数)为可接受的3.9%;城镇就业有所改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1%;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增长35.7%,贸易顺差为3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增长13.3%;到2004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609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067亿美元。
然而,统计却显示,2004年上证综合指数下跌了15.15%,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缩水则高达近1500亿元。
2005年伊始,中国股市仍以“速跌”为主调。1月17日,询价制度下新股首发,而上证指数暴跌到1219点,创下近5年半来的新低;1月20日击穿1200点,上证指数创下6年新低,跌到1199点;1月21日,在下调印花税消息的拉动下,市场最低下探至1189.21点后突然逆转,比前一日上涨2.5%;在随后一个交易日跳空高开24点,收于1255点之后,接下来的五个交易日五连跌。
当中国经济继续行驶在快车道之时,本该是经济晴雨表的国内股票市场却与之背道而驰;在中国经济连续10多年增长、并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同时,中国股票市场却滑落至8年来的最低点。”专家们发出感叹!
从2001-2005年,中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发展,但是,中国股市却走了持续的大跌市。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原理背道而驰。这种反常的行情就使股市积累了大量的内在能量,一旦股市走好,就有可能走出报复性的上升行情。由于这种反常的行情持续了5年之久,使这种积累特别长,使报复性行情来得更加猛烈。从而使股市走出奇迹般的行情。”业内评论如是说。
真是说对了,2007年上半年,中国的股市犹如中国的经济一样,走出了让全球业内业外人士大跌眼镜的行情,由2005年的不到1000点到2007年上半年的4000多点,其中曾经有三个月内上涨1000点。
所以说,中国股市很难说真正反映了中国的经济情况。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股市在这段时间却下跌了50%。也就是说,中国股市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同样,股市飞涨的情形,也未必说明中国经济的“质量”。上证综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大涨几千点的时候,而同期GDP增幅仅10%左右。
面对股市走出如此奇特的行情,我们显然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看了。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面对的是一个股市奇迹,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一个奇迹。中国经济奇迹缔造中国股市奇迹。
而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层调控频繁密集。
评论说:“回顾本轮牛市的运行过程,流动性泛滥一度推动大盘疯狂上涨,并出现垃圾股鸡犬升天的非理性局面,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今年以来,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5月18日,更是罕见地同时调整了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其后提高印花税、调整出口退税、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等财政政策也相继出击。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面对如此密集的货币紧缩行动,终于使持续走牛的大盘歇步。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陈志武教授认为,中国股市与经济反向运行一点儿也不奇怪,如果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制架构没有根本改观,政策救市的情况不改变,这种反向运行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中国股市的问题在于:好公司不一定能够上市,上市的不一定是好公司。”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称。“所以,中国股市的表现不能作为评价中国经济表现的标准。”
也许言辞激烈了点,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股市上的大量资金并没有被用于上市公司的业务之上,不管是流动性还是所谓的“泡沫”,都是对这一真实情况的概括。这就相当于把上海股市变成了一个“庞齐游戏”,用后进入股市的钱去补贴早入市的,看起来股市节节高升,但没有人知道这“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能维持多久,因为这些钱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公司和企业的业绩。这种脆弱性,或许才是最大的隐患。一旦游戏玩完,散户们又将尸横遍野。加上更为紧密地嵌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中,使得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A股震荡的秘密部分就隐藏在“股市与经济本身”的脱节中,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管失效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重拳出击去抑制所谓的通胀,给股市降温。实际上,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金融稳定终将成为一句空话。有效的监管并不是指政府朝令夕改的行政手段,而是建立在相关法律基础之上的调控。对于中国股市而言,震荡可能在今后不断出现;但对监管层来说,依托法律进行有效监管,恐怕才是出路所在。
其实,经济与股市的背道而驰在全球股市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不存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差别。自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无论是日本,还是巴西、俄罗斯、东南亚国家及英国,股市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及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危害,仍然记忆犹新。但是,在这一系列金融危机中,有些国家及地区的金融体系成功地经受了资产价格崩溃的冲击,并很快地走出这种危机(如英国与中国香港),另外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而一蹶不振(如日本与印度尼西亚等)。理性的经济与感性的股市仿佛就是财经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二者之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交易特点已经先天注定了这一怪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也依然如此。
股市,有点像滞后而失真的晴雨表,似乎和经济貌合神离。谁又能最后下得了结论。
#p#副标题#e#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经济并未过热
花旗集团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的日子,将标志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而金融服务行业不断发展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WTO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份由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及花期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沈明高共同撰写的报告,旨在研究中国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在后WTO时代中国金融服务领域将可能出现的新局面。报告预测,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的日子,将标志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而金融服务行业不断发展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WTO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报告在回顾加入WTO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成就时得出以下结论,那就是中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强国。报告认为,中国已经是劳动力密集产品、原材料和外汇的全球市场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中国在过去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距离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的道路已过半。WTO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WTO过渡期的结束很可能仅代表中国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最后阶段刚刚开始。为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发展强大的私有经济,建立有效的社会福利体系,并构造一个现代的金融服务行业。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深化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至关重要。所谓金融深化实际是指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体制的不断健全。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金融深化。一般情况下,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金融深化程度往往也越高。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深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今天,放眼社会,储蓄存款、办理汇款、购房贷款、投资理财、乃至买卖股票、待办收费、保险理赔……金融之水,百姓无不润其中,天下无不享其利。它帮你打开走向精彩世界的门窗,它帮你拉近通向现代社会的距离,足以展示它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央行屡次出手政策组合拳,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它在宏观调控中的良好驾驭能力和金融的重要性。但为经济快车减速,松紧度如何衡量,却是个新课题。
货币政策的出台,考验的是全局观和大智慧。脚踩刹车的同时,更需握好方向盘,引导经济增长和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变。
最近央行表示,下半年央行将采取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表示,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不会直接针对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
吴晓灵说:“很多人说中央银行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资产、资产泡沫。我想中央银行对于资产的价格来说,我们只能够去关注,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没有直接的作用。”
根据最新的统计,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高了1个百分点,创出了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上证综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底上涨了42.8%。而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3.4%,创下了27个月以来的新高,并且连续三个月触及或突破3%警戒线。
所以,“作为中央银行来说,一个就是对物价的关注,而且要分析物价通货膨胀的压力到底来自何方,为了要保持物价的稳定,我们也应当对货币适度供应。为了保持适度供应,我们会对银行流动性进行一定的调控,这就是中央银行所关注的。”
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经历了长达19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在这一期间,从物质生产领域看,生产过剩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导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就是人们所说的内外严重失衡;从货币层面看,广义货币增长率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率的局面仍然在发展,银行存差也日益扩大,就是人们目前所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生产和货币供给“双过剩”,构成了在资产领域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背景和条件。先是房地产泡沫从2003年开始如浪潮般涌起,在政府极力打压下仍尾大不掉,到了去年又开始出现了股市急剧飙升,自今年3月以后,政府虽不断加强压抑股市攀升的力度,但看来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样,收效甚微。从国际经济格局看,欧、日经济仍在持续复苏的快车道,但美国经济已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露出颓势。当然,这些国内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都不能掩盖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国强而民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所关注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不利因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互相作用,是否以及在什么时候会中断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
国内生产总值(GDP)完全可以概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0.7%。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这是中国连续第4年GDP增长达到10%以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成就。如果做一个国际比较的话,美国经济在2006年增长3.3%,日本是2.7%,欧元区是2.5%,韩国是5%,东盟则达到了6%。亚洲国家普遍认为,能够有好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对它们的强大拉动分不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中国对它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说GDP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姚景源认为,尽管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但人均GDP的排名还在世界100位以后。2005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为第111位。由于2006年经济增长很快,中国的这项排名可能会向前移动。我国人口基数太大,经济底子薄,人均GDP有所提高但幅度不会太大。
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感觉涨声一片,甚至担心像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房地产投资使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猛涨,日本银行也向人们提供巨额贷款,鼓励他们投资,交易价格比实际价格高出很多的时候,却出现了“泡沫经济”,一夜间,股票大跌,房地产价格大幅滑落。
那么,中国的经济真的过热了吗?
2007年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虽然GDP增速比较快,但效益在提高,经济结构也在优化,这种速度是可以接受的。”在他眼里,从2003年启动的这一轮经济增长与1992年至1995年的那一轮有很大区别,目前没有通货膨胀是最明显的特征。
姚景源说,“热”并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跟人是否发烧有一个尺度不一样,所以也很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仅从经济增速看,是比较快,但我们看经济是否过热,不能光看某个数据,而是应该综合分析。
抛开GDP增速,有两个重要指标值得注意:第一,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明显,企业利润增长,城乡居民持续快速增长,增幅多年来少有,农民人均收入更是20年来最高水平。这说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是统一、协调的。
第二,结构调整的成效显露。上半年,投资回落3.9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5.4%。从2003年到2006年,投资的年均增速为26.6%,消费年均增速12.2%,两者之差是14.4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这个差距只有10.5个百分点。这种一升一降的局面,意味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另外,从抑制高污染、高耗能方面看,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为2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分别回落4.3、2.5、0.7个百分点。目前,政府抓节能减排的力度这么大,下半年的变化将更大。
我认为至少现在不能讲中国经济过热。虽然速度比较快,但效益在提高,结构在优化,不能定义为过热。姚景源如是说。
一年前,也是在现在这么炎热的夏天,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在一片中国经济过热的舆论声中,坚持“中国经济不过热,才只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端口”;而今年的这个夏天,他终于可以自信而兴奋地重复他的结论:“从中央到国务院、发改委,我已经看不到有人说‘过热’了。”
前不久,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2007年第二季度经济形势讨论会上,与会专家的讨论重点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是否“高烧不退”。
袁钢明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超过10%的增长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它发挥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供给充分了,各种矛盾都缓解了。
国务院经济研究宏观部的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十七大前后的中国宏观经济将是高位稳定。“到今年为止,我们宏观调控的调控政策完全变样了,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政府不再人为地阻止经济的快速增长。”
袁钢明认为,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波动有很大人为的原因,曾导致经济下滑、通货紧缩、甚至完全倒退。“现在股市和宏观经济完全好起来了,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就是政策思路变了。”
的确,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孰是孰非笔者实在无法得出结论,反正都是政府在出政策,专家、权威人士和业内人士在评论、在说话。而老百姓看到和亲身感受到的,就是GDP一直在增长,市场一派繁荣景象,而房价高到自己买不起房,物价不断在上涨。
链 接
美国股市从晴雨表演变为独行侠
那么“经股背离”的现象是否仅为中国特有呢?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目光来审视一下已经具有两百多年股市文化的美国市场。过去三年的美国股市明显与经济走势渐行渐远。虽然经济在2001年中出现了“临界性”或“边缘性”衰退,但三年之中仍然展示了7.7%的温和增长率。相形之下,美国股市在同期内却一败涂地。投资者非但没有领略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快慰,反倒是深陷股市泥潭而无力自拔,可谓是“风调雨不顺”、“国泰民不安”。长年来迷恋股市的投资者们也不得不挥泪而别。
纵观1990年以来的美国市场,股市大起大落,大涨大跌;股民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用华尔街的时髦语言来形容,就是跟随“非理性繁荣”而来的“非理性崩溃”。投资者在证券投资的启蒙运动中,俨然经历了一次精神的炼狱和灵魂的洗礼。过去八年的轰轰烈烈、风风雨雨仿佛只是在梦境中潇洒地走了一回。
因此,“经股背离”的现象在美国也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虽然六十多年来股市确实一度扮演过经济晴雨表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亚太地区虚虚实实的晴雨表
如果有人认为美国股市过于遥远和庞大,缺乏适当的可比性,那么探览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发达市场或许启迪更大。
日本自1995年以来的经济变化与股市走势,有几点值得一书。
曾几何时,日本股市展示了它那磅礴的气势与致命的诱惑,七年中暴涨了三倍以上。然而就在人们鼎沸的讴歌声中,股市却轰然倒下。到今年三月初,股市已经从1989年底的峰值暴跌了80%,重返1981年时的水平。十多年来,万千投资者们剩存的只有破碎的心和遗失的梦。股市留给他们的仿佛只有“忍将历史带泪看”的凄楚和悲壮。多少人会从图三中认可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推论呢?
与早年的美国情况相似,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与股市也算得上是携手并进。随着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的出神入化,股票市场也泛起了阵阵红晕,但始终落伍于经济的行进步伐。九十年代的股市围绕着经济成长经历了三起三落。一次次地喷薄而出,带给投资者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又一次次地重归沉寂,留给投资者一个个美丽的误会和一片片残缺的记忆。所以就香港而言,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似乎不是强词夺理也是牵强附会。
过去三年的疾风骤雨使全球股市繁华落尽。许多人在品悟出金融投资的真谛之后,纷纷开始怀疑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说其是,为何股市运动时常与经济成长背道而驰?说其不是,又该如何解释资本市场理论和金融投资常识?这一“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命题令众多中国乃至全球投资者深感迷茫与困惑。股市与经济之间的晴雨表关系竟是如此的朦朦胧胧、虚虚实实!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