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消费自由的一代
“80后”这个概念,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本来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1980—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其中 “80后”约有2亿人左右,其中多数生长在农村。
自从“80后”概念提出以后,他们就被当做一个特殊人群,争议从未停息,人们争议最大的还是“80后”全新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
有人作过比较,上一代人看重的是“物质化消费”,比如有钱主要置办“家庭资产”——大到住房,小到冰箱、彩电等;而“80后”则强调的是“感官型消费”——买CD、MP3、上网、互动游戏、旅游、聚会、出国……
上一代人在购物时参考的群体是邻居、同事或者亲朋;而“80后”购买时的参考群体已向“粉丝”看齐——有着共同明星追求的志同道合者。尽管痴迷于他们心中的偶像,却几乎没有任何品牌信仰。在他们的眼里,所有品牌只有两种:“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于是乎,手机频繁更替;新兴电子产品一个都不少;对名牌服装、化妆品如数家珍;买符合自己个性的东西,多便宜都没关系,再贵也要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如有人反对,那是他不懂欣赏;注重自我感受,怎么穿随我心意,为了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花掉一个月工资毫不顾惜。
随着这种“提前型消费”逐渐普及,“80后”中的“月光族”(月月花光)日渐庞大,满眼皆是“卡奴”、“负翁”们。
如今,信用卡在大学校园里正迅速“普及”,刷卡一族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小蒋钱包里已有4张信用卡,几乎天天都要“喜刷刷”。“我的热水器、自行车、电动车、饮水机等都是用信用卡买的,我刷卡买所有的东西!我喜欢刷卡的感觉!”
据了解,大学生之所以申办信用卡,除了方便快捷之外,主要是相中了信用卡能透支消费。由此也就造就了不少“卡奴”。
不少使用信用卡的大学生坦言,有了信用卡之后,生活费用增加了不少,透支成了常态。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三年级的小徐说自己每月总会透支消费三四百元。
一项调查显示,差不多有六成的“80后”都表示,他们从来不储蓄,基本上是有多少花多少。所以问题就来了,这些“80后”中年龄最大的,通常也只不过工作了两三年,收入并不高,那么这些庞大的日常消费开支,谁来埋单?
家庭为“80后”不理性消费埋单
前不久,一个女生收到母亲为她记的4年大学流水账的事,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那是本会计专用的账册,深蓝皮儿、A4纸大小、红绿色表格,密密麻麻记了50页,附带着工商银行的汇款单。共计:111700元。
4年11万?不仅当事人静子(化名)的第一反应是“开玩笑”,其他人也感到难以置信。然而,白纸黑字是个不争的事实。
向来是乖乖女的静子,除了学习很少关心其他事,因此花钱没什么计划,只知道“没了问爸妈要”。账册中,奢侈消费占大头。四年内,静子买了一台电脑、三个手机、两个MP3以及一个电子字典……每一笔开销都在静子的账册上记得清清楚楚,合计有34800元。
静子父母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年收入不足3万元。11多万元对于这个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可想而知是多大的压力。自从女儿上了大学,夫妇俩便是“花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四年基本没有添置一件衣服,三分之二的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毕业前一天,母亲刚把当月的工资全部给她,几天后就又接到她的告穷电话。一时拿不出,母亲便跑去向朋友借。
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加上假期,人均年消费在1万元左右,已超过全国城镇居民8462元的人均纯收入。而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学期自筹收入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也就是说,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开销是由各自的家庭承担的。
另一个研究发现,在一些主要的城市,“80后”的花费占了家庭总体消费的50%以上。这其中,一些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将近4成半也常常在经济上依赖家庭救助。他们每个月不仅花掉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而且乐于消费父母及祖父母的储蓄。这些“80后”一番“潇洒”过后,他们成了“卡奴”、“负翁”,实质上是家长意外的成为“卡奴”、“负翁”——家长不得不被动成为大学生“寅吃卯粮”的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入不敷出,这些“80后”在回答“最近最想拥有的一样消费品”时,仍有半数左右的人列出的消费品其价值要高过他们当月的收入。其中还有将近2成的人说他们最想买的是汽车,有的甚至提到了奔驰、宝马等高档汽车。
独立生活都没做到,又怎么去支撑如此庞大的消费!拿着父母的钱去购物、去娱乐、去享受,这些状况怎能不给家庭带来苦不堪言的负担?
社会为“80后”不理性消费埋单
“80后”们不理性的消费,不仅会影响、危害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而且也很可能会把更大的经济风险带给整个社会。这不是危言耸听。一般说来,超前消费观念多是由“未来有稳定的收入、职业生涯不断上升”做基础,但目前一个潜在的危险是,“80后”们的收入和他们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极其不协调。也就是说,“80后”这部分人群的抵抗风险能力并不高,一旦发生大的生活变故,大家的支付同时受到负面影响,就很可能带来金融危机,殃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前些年,韩国爆发过信用卡危机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2000年,刚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阴影的韩国政府急需拉动内需,于是通过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由此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信用卡热销运动。当年信用卡发行量达5788万张,相当于以往3年的总和。翌年,信用卡总量即突破1亿张。2003年底,持有4张以上信用卡的韩国人达975万。
应该说,信用卡对韩国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府在决策的同时,对信用卡的副作用缺乏认识,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在信用卡热销的背后,是信用卡公司巨额的手续费收入。这样的公司一夜之间便冒出几十家。他们千方百计扩大信用卡发放数量和范围,顾不上对用户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连许多未成年人都成了“卡民”,埋下了信用不良的祸根。同时,信用卡公司之间为抢夺市场,竞相降低手续费,甚至推出无息分期付款服务拉拢顾客。
这种局面维持到2003年底,韩国消费者债务拖欠比率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1.2%,拖欠债务超过90天的信用卡持卡人已经占到韩国劳动人口的16%。债务拖欠比率急速攀升,使韩国的信用卡公司无一例外发生了流动性危机,其中LG信用卡公司最为严重。2003年11月,该公司由于缺乏流动资金,被迫向持卡人停止了现金预付业务,直到获得8家债权人2万亿韩元贷款的紧急援助,才得以避免宣布破产。
2003年12月,韩国金融监管当局透露,该国的8家主要信用卡公司2003年前9个月总共亏损4.1万亿韩元(合34.6亿美元),而2002年同期这8家信用卡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1万亿韩元。
如今,这场韩国信用卡危机已被国际银行业当做一个对“鱼和熊掌”平衡不力的经典案例。那么,“80后”不理性消费是否会使中国重蹈韩国的覆辙?
一个事实是,国内金融领域面向“80后”推出的产品在2006年让人应接不暇。仅招商银行就接连推出了两款专为“80后”职场新人和在校学生设计的信用卡,其中,hello kitty卡10月份推出仅21天就发售了6万张。随着金融业的竞争激烈,信用卡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也不用提供任何担保和抵押,一个在校大学生仅凭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理信用卡,有的学生可以办出几张信用卡,透支额度加起来高达万元。现金到手如此快捷,办卡手续如此简单,校园里刷卡一族一拨一拨迅猛增长,在潇洒刷卡的背后,是一群群的学生正沦陷为“卡奴”。隐患由此而来,伴随“卡奴”们手中信用卡的数量与信用卡额度的不断增多,在不理性的刷卡消费后,“卡奴”们会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最终给一心发卡的银行带来经营损失。如果当这种问题形成社会合力而爆发时,它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银行急功近利的近视行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制造风险。
未来为“80后”不理性消费埋单
按照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80后”一代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再过5到10年,他们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说,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也可以说,他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然而,面对“80后”不理性消费,人们脑海里常常打起一个问号,他们能担负起中国的未来吗?
中国的经济底子与西方国家毕竟不同,我们庞大的人口、物质基础以及目前的消费结构,都需要“80后”这一代人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经济打下更为牢固的基础。“80后”承载了上几代人的希望,也有责任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各个领域承前启后,将祖国建设得更强大。但如果按照“80后”现在的消费速度,并且他们还继续按眼下这种择业观念、信用观念来生活的话,将来他们对社会的消耗,很可能会大于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入不敷出,坐吃山空,我们国家很有可能回落到一穷二白的老路上去,上几代人的希望就有可能落空,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状况。
强化“80后”的财商刻不容缓
“80后”之所以如此特立独行地无度消费,与其成长的时代背景相关。像任何一个转型期国家一样,社会的某些过渡期病症也会投射到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一代身上。如果用艰苦形容上个世纪60年代人、辛苦形容70年代人,那么长在物质富裕、社会开放、经济起飞时代的“80后”,则少了苦难,多了甘甜,堪称幸福。然而与此同时,物欲滋生、信息多元等不利因素开始袭扰这些稚嫩的心灵,从他们凸显无度的消费习惯中,多少看出他们的迷茫无措。
除了成长环境,学校教育的滞后和家庭教育的单调也是造成“80后”今日窘境的原因。与超前消费人数比例不断攀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将近九成的受访学生表示“不清楚”信用卡的循环利息,四分之三的学生算不出银行贷款利息金额。显然,贷款意愿强烈与理财知识匮乏,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财富管理的一道难题,更表明在教育体系中,对财商培养的不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小学、中学以学习成绩为首,大学注重学生的自发学习,但都忽视了素质教育、财商教育,对学生消费行为习惯的指导更微乎其微。父母则尽可能营造优裕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衣食无忧。而在国外,理财教育一般都是从娃娃抓起的。比如在美国,小学阶段有明确的理财教育目标,7岁要能看懂价格标签,8岁要知道存钱,9岁能制订开销计划等等。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则过多地“浸没”在书堆和玩具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乃至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在理财方面依然一塌糊涂。如此,当国际消费潮流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涌来,这些孩子便难抵诱惑,难免一味追求奢华和安逸。
显然,置身经济发达、信息开放的时代,通过学习和自我约束强化自己的财商,对“80后”已刻不容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应当说,“80后”已经具备了许多优秀素质,如果他们强化了财商,能学会保持基本的经济理性或消费理性,鄙视浅薄浮华之风,自觉抵御高消费诱惑和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争做自强自立的强者,我们民族的脊梁就会更硬朗,我们的事业也更有保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