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草原,走进蒙古包,品尝马奶酒和手把羊肉、欣赏蒙古族歌舞自是必不可少的,但领略“马背上民族”的茶文化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别有一番风情。
蒙古族喝奶茶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宋辽时期茶叶就已经大量进入草原,成为蒙古族必需的生活用品。
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据说在成吉思汗率领铁骑征战时,辎载的最多物资则是砖茶。只要砖茶供应充分,便人强马壮,精神抖擞,马吃砖茶渣子,胜过草料,奔腾如飞而毫无倦意。
砖茶,就是所说的茶砖。早在康熙年间,内地商人到草原贸易之时,除以货易货之外,茶砖竟可以作为货币流通于市场。当时,以一块茶砖换一只羊或一头牛并非稀奇之事。从那时起,蒙古族便流行以茶砖代替全羊馈赠亲朋的习俗了。
到蒙古族家中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会先斟满一碗香气四溢的奶茶待客,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若是不斟茶待客,则被视为最不礼貌的行为,为人们所鄙视,从此人们会不再与之交往。
由此可见,茶已经成为蒙古族礼仪风俗中的重要“角色”了。
蒙古族对茶的钟爱令人啧啧不已。每日清晨伊始,主妇们先煮上一锅奶茶以供全家整天喝。通常他们在晚上放牧回家时才正式用一餐,但早中晚三次喝奶茶是不可缺少的。蒙古族人均茶年消费量高达8公斤左右,有的地区甚至高达15公斤以上,由此可见嗜茶的程度了。
蒙古族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奶茶、酥油茶、面茶。酥油茶是在已熬好的奶茶里放入酥油和红糖,用于较为隆重的场合饮用。面茶则是把煮好的红茶澄清后倒入用油炒熟的青稞面或麦面中搅拌而成,既可当茶又可当饭,是草原牧民冬季的绝佳茶食。
蒙古族日常饮用的则是奶茶,煮奶茶时将茶砖捣碎放入锅中煮熬,然后把新鲜的牛奶缓缓加入其中,开锅后以勺频频翻搅,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糖或盐。还可以加入用牛油炒过的炒米一起煮熬,这样煮出来的奶茶既有茶香又有米香。
煮奶茶是蒙古族女人们的必修课,煮不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奶茶的女人是要被人耻笑的。因此,还在姑娘时,做母亲的就会悉心传授煮茶的技艺。而姑娘嫁做人妇时也得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显露自己煮茶的本事。如果煮茶技艺不精,非但自己没有脸面,其家人也会被讥笑家教不严。
煮茶看似简单,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其滋味的好坏与营养成分全凭煮茶人的技巧和经验,其间稍有差错,就煮不出香甜相宜美味可口的奶茶,难怪蒙古族的女人把煮奶茶视为做贤妻良母的必修之课。
蒙古族最受欢迎的茶砖是湖北所产的以鄂南山区优质老青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茶砖。此茶砖为扁薄的长方体,形体紧结平整,内质味正醇浓,乃是茶砖中的极品,不仅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提神之功效,而且能暖身御寒消脂祛腻,因此在高脂饮食的蒙古族中是最理想的保健饮料。
说到茶砖的贸易,人们可能联想到一部很出名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其晋商乔致庸在包头做的主要生意就是茶砖贸易。而远在宋朝时,朝廷就在边关实行“茶马互市”,还专门设立“提举茶马司”来进行管理,用茶换取北方牧民的牲畜及畜产品。而明朝统治者则常以“禁市茶叶”来威胁蒙古族统治者,或“以茶饵诱之”,迫使他们屈服于自己。现在的人很难想到,茶叶竟会成为统治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分量相当重的筹码!而此种手段的使用,最终坑害的还是平民百姓。
蒙古族不仅喜欢喝茶,也相当注重茶文化的传承。在蒙古族家中做客,是要遵守蒙古族 “茶道”的,否则,不仅贻笑大方,而且是很失礼的。
做客时,主客的座位要按男左女右排列,贵客和长辈则按主人的指点在主位就座。主人用茶碗斟上热气腾腾的奶茶,放入少许炒米,双手恭敬地捧起。作为客人是要用右手接碗的,这可是必须的礼节。如果客人想少要茶或不想喝茶,无须说明,只要用碗边轻轻碰一下勺子或壶嘴,主人自然就明白其意了。
斟茶,也是很有讲究的。
往碗里倒茶时,一定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从右手倒在碗中,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其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而不可以向南(朝门的方向)向外。因为按蒙古族的习俗,向里则福从里来,向外则福朝外流。主人献茶时,手指不能蘸进茶里,更不能将茶洒溢出来的。给老人和贵客添茶时,主人要把茶碗接过来后再添茶,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去添茶的。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天帝、山水土地、火神等分别作为德额吉泼洒,然后才可以开始倒茶。每次倒茶,都应按年龄大小顺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当茶喝到一半之时,主人就要给客人添茶了。有的地区习俗稍有不同,是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之后,便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自斟自饮,但第一碗茶一定由主人敬献。
客人喝完茶之后,其中最年长者要端着茶碗,说唱《茶的祝福》。而主人和其他客人要一起接着长者的尾音齐声说道:“扎,愿祝福应验。”
在蒙古族兄弟家做客,要大方实在,无拘无束,热情豪爽,只有这样,主人才认为客人是真诚的,会加深彼此的感情,成为永远的朋友。如果客人扭捏作态或过分拘谨,主人会认为客人虚伪,不好结交,甚至产生反感。
奶茶虽好,但初到蒙古包的人可能一时不太习惯,所以喝奶茶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奶茶的最佳饮用方法是先将炒米按自己的需要放入碗里,再放入少许奶酪后倒入奶茶,在谈笑风生中慢慢品尝。待第二碗茶喝完后,可在被奶茶浸泡过的炒米上放一点酥油和白糖,再放一些干炒米拌匀,品尝炒米所独具的香甜酥脆的味道。
茶砖是蒙古族熬煮奶茶的主要原料,也是我国边疆兄弟民族最为喜爱的茶种,根据所采用的茶原料,茶砖可分为青茶砖、花茶砖、米茶砖、黑茶砖、茯茶砖等,蒙古族则特别喜欢喝由青茶砖和花茶砖所熬煮的奶茶。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发展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又因为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及风俗不同,茶文化融入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被称为古代茶文化的孑遗的客家“擂茶”就是一例。而蒙古族之所以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因为世代过着游牧生活,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策马飞奔,餐风沐雨,生存条件比较艰苦,加之主要的食品为高脂肪的肥腻之牛羊肉,因而具有提神醒脑、软化血管壁、溶解脂肪、增强人体抵抗力以及促进消化等功效的茶砖,理所当然地成为蒙古族必需的最佳饮料。蒙古族嗜茶之甚是令人惊讶的,一日无茶饮,则心悸头晕,饮食无味夜不安寐。我们生活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而蒙古族则往往是“一日三茶”必不可少,可见茶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