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地质工作者是走进荒凉,伴随荒凉,又带走荒凉,留下的却是喧闹的矿山和欣欣向荣的城镇。“西北地勘人”就是这样的一群可歌可泣的地质工作者,他们在荒凉、寂寞中无私奉献,为共和国和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题 记
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
今年的十月,古城西安更显靓丽,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欢庆共和国五十八岁生日,喜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今年的十月,对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西北地勘局”)来说,是不同凡响的十月。他们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磨砺,终于用丰硕的果实,迎来了建局五十周年。
五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西北地勘人”的心中却是漫长而难忘的。五十年,他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次次无悔的探索,一代代不懈的努力,足迹遍及大西北的崇山峻岭、戈壁荒漠,演绎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故事,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换来了一处处地下宝藏和上千份可靠的地质资料,带走的是荒凉和贫瘠,留下的是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沸腾的厂矿和城镇,竖起的是一座座永远的丰碑。
创业艰难百战多
回首凝视西北地勘局五十年的风雨征程,寻觅它走过的一串串历史足迹,我们看到了“西北地勘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史中蕴含着多么大的艰辛付出,历史的回声又是那样的令人回肠荡气。
请看他们用心血镌刻在青山碑志上的闪光数字(截至2007年6月底):五十年,国家给西北地勘局投入的事业费共18.5亿元,而他们累计完成的钻探进尺达512.95万米、槽探499.32万立方米、坑探25.07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161份,完成地质科研项目419个,其中获国家、省部级二、三、四等成果奖132项;在探明的35个矿种资源中,已探明矿床140个,其中特大型3个、大型19个(陕西省最大的金、银、铜、铅锌、镍钴、铝土矿、铁、锰、铬和钾长石矿都是该局发现探明的),中型32个、小型86个,总计向国家提交黑色金属矿石7.72亿吨(其中铁:7.61亿吨);有色金属储量1103.23万吨,贵金属4450吨,铝土矿4158万吨,冶金辅助原料和化工原料9.2亿吨,稀有分散元素储量8.1万吨。在陕西省的储量平衡表中,由西北地勘局探明的12种金属矿产储量占陕西8家地勘单位探明总储量的50%以上,96%的铁、100%的钛、69%的铬、69%的铜、60%的铅、87%的锌、95%的铝、100%的镍钴、45%的锑、45%的金、82%的银,都是他们找到的,而且所提交的矿产资源95%以上已经被国家和省区、市、县开发利用,并已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
每当看到工厂钢花飞溅、铁水奔流,看到一块块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品出厂,我们无法忘记,也没有理由忘记,“西北地勘人”五十年为此而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所付出的艰辛。是他们用血汗,乃至生命叩开了那一个个千年沉睡的宝藏大门,使那些深埋地下的“黑色精灵”、“有色精灵”重见天日,造福于人类。
青山作证,历史铭记。正值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的时候,1956年4月24日,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发表了,全国工业布局需要调整,冶金部随之作了一个大的战略部署:“五十年代初,全国支援鞍钢,现在鞍钢要支援全国”。决定从鞍钢地质分局抽出部分力量,向中南、西北转移,另辟新区。分局领导接到通知,立即筹建,于当年国庆节前夕,抽调12名地质技术骨干组成先遣普查组,由副局长余忠带队,王立民、姚万贵、邓连贵、张玉书、刘玉松等同志任各组组长,兵分四路,先后赴鄂西、豫西、陕西等地进行前期地质普查工作。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日行上百里,穿密林,攀山崖,勘老洞,访群众,观察地层构造,打矿石标本,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基本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地理、冶金矿产、区域地质等多方面的概况,为大部队西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冶金部领导听取先遣组的情况汇报后,随即决定,于1957年初由鞍山地质分局抽调60%的主力队伍,组建了冶金部地质局407地质队(西北地勘局的前身),下设4个分队,职工419人,大队部暂设湖北宜昌。春节过后,全队人员分别从鞍山和沿途乘火车,无一人掉队,安全按时抵达各工作点。从此,407队掀开了西北地勘局五十年风雨征程,五十铸造辉煌历史的第一页。
宜昌,鄂西的重要门户。这里群山嵯峨,地势险峻,是长江三峡的天然屏障。一、二分队负责宜昌地区找矿,困难重重。有次,一分队急需火药,大队派保卫科长王凤东押送。从宜昌上船运到香溪,用竹筏拖到兴山,然后再雇老乡用背篓背上火药,步行330里山路,攀岩、穿林、淌河,风餐露宿,走了18天,才将5吨火药安全运到分队部。二分队何伯墀带领地质人员从鄂西光华县丹江口出发,每天行走上百里路,翻过巍峨的武当山,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历尽千辛万苦,三天到达房县东蒿坪铅锌矿区,打响了西进后的第一个矿床评价战。
在陕西略阳普查的三分队,全队人人争先恐后上山找矿。有的炊事员也加入了找矿队伍 ,在地质人员的指导下,按预定路线和找矿计划,上山进行拉网式的找“矿点”。“三人一行两步一锤子,只要有矿就漏不掉”。果然,很快发现了略阳县鱼洞子铁矿点。决定上钻,分队上下一鼓作气,人抬肩扛,将数吨重的钻机、材料运到30里路外的施工现场。第一个钻孔见矿了,大伙欢呼雀跃。经过勘探,第一个报告就交了3000多万吨铁矿储量。随后,又相继找到了黑山沟、阁老岭铁矿。
四分队结束豫西普查,奉命进入陕西商南县金盆开展普查找矿。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地质人员陈连瑞、周志华、韩建范、沈云海等同志在金盆首先发现了镍矿点。经勘探获镍储量338吨。矿虽然不大,但在当时是国家急需的矿种,意义重大。消息传到西安、北京,引起了冶金部和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的一位副总编亲自到金盆采访,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时逸之、杨拯民先后到金盆视察,职工们深受鼓舞。
整合西进。407队鉴于在鄂西、豫西找矿前途不大,加之整体找矿思路调整,队伍整合向秦岭靠拢,找矿以秦岭为基地,“从点入手,以点为主,由点到面,点面结合,不断发展”。于是,1957年8月,407队全部调到陕西,大队部迁入西安市。入陕后仅两三年的时间,他们先后在商洛、汉中、宝鸡等地找到镍、铬、铁、铜、铅、锌、锰等矿,其中探明国家急需的镍、铬矿床各1个,大型铁矿床1个,提交铁矿储量1.6322亿吨。从而,407队名震三秦,它不仅改写了陕西“手无寸铁”的历史,同时为队伍扎根西北和西北地勘局的组建创造了条件。
在407队的基础上,陕西省矿山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成立了(后沿革为西北地勘局)。“西北地勘人”在备受初创时期的艰难之后,紧接着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后来的“文革”等诸多磨难,这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岁月,他们都毅然闯过来了。
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西北地勘人”团结一致渡难关。他们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学习大庆人“干打垒”精神,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主动替国家承担压力,“蓝天当帐地作床,誓叫荒山献宝藏”。当时,生活低标准,油水小,吃不饱用野菜充饥,有的人得了浮肿病,照样上山搬机器、抬设备,承受的痛苦当今人是无法想像的。地质人员清早上山找矿,走到哪吃到哪,只要能填饱肚子,遇到啥吃啥;晚上回不到驻地,就住在破庙里或老乡家里,牛棚、羊圈、稻草窝、棺材盖上都睡过,有的同志戏说:“地质人员是河边洗脸庙里睡,远看是讨饭的,近看是找矿的”。然而,正是有这样一批“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职工,他们才能在找矿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乃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1960年7月,汉二队年仅二十多岁的地质技术员于凤山、徒工苟庆元在秦岭山中找矿时被野兽伤害,第二年才发现遗骸,大队为他们召开了追悼会,并追认于凤山为中共党员、苟庆元为共青团员。青山处处埋忠骨,地质自有后来人。全局广大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发扬“三光荣”精神,四年多即探明铁、铬、铜、锰、铝、铅锌等大、中、小型矿床48个,其中3个大型、5个中型。这在我国冶金(有色)地质勘查史册上写下了永不裉色的一页。
1966年3月20日,文化大革命还未开始,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和国家计委、冶金部的领导在甘肃兰州听取了该局有关负责人就西北、陕西的地质找矿专题汇报,小平同志当即提出要为在汉中建立一个大型钢铁基地提供1亿吨富铁矿资源的要求。为贯彻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报经冶金部批准,调集力量,西北地勘局组织了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全国性的千人略阳铜厂铁矿大会战,南京、安徽、浙江、中南、辽宁等兄弟单位也派人参加,开动钻机18台。到了下半年,“文革”在全国兴起,也波及到野外地质队,前来参加会战的兄弟单位的人陆续撤离,但公司内部的职工仍在坚持生产。经过近一年的奋战,西冶一队探明了矿床规模,提交铁矿储量D+C近亿吨,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求,为汉钢上马提供了矿产资源。继铜厂铁矿会战后,为了加快地质找矿步伐,该局又先后组织了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新疆天湖铁矿、甘肃厂坝铅锌矿、青海红沟铜矿等大小五次会战,共获得特大型铅锌矿1个、大型铁矿1个、中型镍矿、铜矿各1个。冶金部标杆队106地质队,1964年底调西北地勘局后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陕西皇台铜矿床地质勘探,提交铜金属量4.04万吨。结束皇台铜矿勘探,又奉命转战甘肃成县厂坝,二话没说,立即行动。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完成了厂坝特大型铅锌矿床的地质勘探,提交铅锌储量378万吨。西冶四队,1968年,排除各种干扰、阻力,开辟柞水新的找矿区域。这里找矿条件极为恶劣,山大沟深,抬头一线天。初上大西沟,百余吨的设备、器材,都是靠人拉肩扛从80里路外,翻山越岭运到工区。地质人员对10余平方公里的矿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在山羊都难行走的“羊石崖”上追索矿化露头,开凿了上万立方米的探槽,绘了上百张地质图,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五年的地质勘探,打了上百个钻孔,钻探27689米,坑探4000米,以及投入相应的测量、物化探、水文等工作,终于在大西沟探明“三大一富”的多金属矿,即大型菱铁矿、大型银矿、大型重晶石矿床和一个中型富铅矿床,提交铁矿储量达3亿多吨,经核算,每吨铁矿的勘探费用只有一分三厘钱。1969年10月1日,四队的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国庆二十周年观礼,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1978年7月,大西沟菱铁矿荣获全国首届科技大会奖。
#p#副标题#e#励精图治结硕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西北地勘局带来了生机,人变、局变,一切都在变革中。他们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地质工作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局呈现出“多业兴旺,长足发展”的喜人形势。
过去,地质工作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机构臃肿,找矿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北地勘局深化内部改革,首先对局机关动了“大手术”,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拆庙迁神,精干队伍 ,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实行“能者上,庸者下”,聘任、聘用“双向选择”。机关消肿了,扯皮减少了,工效提高了。地质工作从改革机制入手,调整结构,放水“养鱼”,集中管理,局、队分别成立了地质勘查院、勘查分院,组建了以中青年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员为主的精干找矿队伍,工作实行独立核算、项目管理、储量承包,任务完成好坏直接与单位、个人经济效益挂钩。在工作布局上,他们从国家急需和本地区地质条件出发,破除单一找矿旧观念,组织编写了多金属和铁矿找矿规划,重新确定了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为重点的找矿方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运用“层控成矿”、“成矿系统分析”等新理论和新技术指导找矿,做到“老区有发展,新区有发现”。
717队自1972年进入曾被古人称之为“天下之大阻”的秦岭腹地的凤县,至今从未离开过这里,不仅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而且用他们的血汗换来了4个大型、2个中型铅锌矿床和1个特大型金矿床,沸腾的矿山、轰鸣的机器声送走了昔日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凉景象。当年,地质人员进入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工作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夏季山林中的牛虻、蚂蟥肆虐,附在人身上,贪婪地吸血,他们全然不顾,给身上喷洒些敌敌畏,继续坚持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局在凤县召开了地质找矿理论研讨会,“层控成矿”理论得到了确认。杨锦源、娄迁枢等地质技术人员,冲破前人的理论和观念的束缚,一边搜集资料,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地质文献,一边对全矿区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研究、大胆应用“层控成矿”理论,精心设计钻孔,铅硐山第三钻打下去,就获得37米厚的富矿,随后接连打钻,孔孔见矿,获得上百万吨的铅锌储量。继铅硐山之后,他们又发现和探明了银母寺、二里河、银洞梁等大、中型铅锌矿床,总获铅锌储量515万吨,远景储量可达600万吨以上,已形成国家铅锌资源基地。同时又探明八方山多金属矿床和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提交金储量100多吨。截至目前,七队在凤县探明的矿,已有11个被省、市、县开发利用,2006年矿业开发上缴的税占当年凤县财政收入的79.5%。
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之路,是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西北地勘局审时度势,大胆探索,发挥地勘优势,进行二次创业,在矿业开发、石油钻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自1980年以来,累计毛收入37.92亿元,净收入14.24亿元,其中2006年,毛收入即达7.38亿元,净收入2.29亿元。
矿业开发撑起一片天。1985年,该局在全国有色地质系统率先搞起矿业开发,现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也是全局经济增长的亮点。他们从当初的回收矿石、小矿点开采,发展到自己建小矿山,截至今年6月底,已拥有上规模、见效益的大、小矿山10个,累计总收入15.85亿元,去年,矿业开发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年产值3.93亿元。
陕北石油钻井打出名牌。石油开发是延安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1986年10月,西北地勘局首次与延长油矿签订了1987年至1990年,4年承包延长油矿总钻井10万米任务的合同。为确保“合同”的实施,他们专门成立了西北地勘局陕北石油钻井指挥部。当年春天,在局召开的首次打油现场办公会上,局领导提出“干4年,看8年,想12年”的奋斗目标。从此,谁也未曾想到,他们从当年打油的3个钻井分队400余名职工,贷款150万元,10台老千米钻机,凭着“用延安精神创业,用铁人精神打钻”,发展到4个钻井分队上千人(含民工),拥有石油大钻等各类钻机20台套,总资产达2500万元,既能打浅井,又能打深井、全包井,既能打直井,又能打丛式井,既能打油,又能采油,从专为延长油矿打油发展为延安、榆林两市十三县的石油钻采公司等打油,一干就是20多年,质量、诚信享誉陕北千里油区。现在,他们又把触角延伸到邻近的省区天然气、煤田、煤层气施工领域。据资料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局累计石油钻井297.9万米,共交油井3828口,合格率、优质率均达100%。西北地勘局为陕北老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1991年陕西省委授予该局陕北石油钻井指挥部“发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延安日报》也曾作过“西北地勘局帮延安一心一意”的专题报道。
工程勘察、施工占得西北市场一份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该局即步入工勘市场。他们坚持全面实行质量管理,技术上敢为人先,累计完成省内外工程1200余项,其中大型及重点复杂工程项目80多项,获国家有色总公司、全国同业优秀工程奖和省、部级QC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共计35项。尤其是完成了不少高难度、高风险的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工程,比如神府煤田大柳塔原煤仓(目前亚洲最大的原煤仓)1.2m大口径基岩扩底灌注桩等。现在,他们又开拓了新的施工领域,业务进入煤炭系统、三峡工程,尤是711队众力公司把钻机搬到世界屋脊的西藏,在海拔4200~5400米高的雪山上打钻,创造了该局钻探史上的奇迹,26个月共计钻进4.24多万米,竣孔119个,收入3699余万元。全局工程勘察、施工累计创收达4亿多元。
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地质市场。近年来,西北地勘局积极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保证战略,大胆开拓国际地质市场。目前已在几内亚、蒙古国实施境外铝土矿、铅锌矿找矿勘查,获得投资8000余万元,仅几内亚一期三年的任务完成,提交的铝土矿将相当于全国解放以来探明铝土矿的总量。现进入论证阶段的项目还有赞比亚铜矿、刚果铜矿、印度尼西亚铜矿等五国海外项目,并与安维尔、菲力普道奇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搭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地质市场、扩大“西北地勘”品牌在国际地质市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精神文明育新人
西北地勘局风雨五十年,其所以能够一路非凡走来,关键是他们历来注重队伍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做到“两个规划一起订,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从而培养和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作风硬、管理强、装备优、技术精、业绩突出的地质找矿劲旅。该局还荣获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先进单位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政研会等称号。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他们从局到各队、院都制订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了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和措施,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从组织上、制度上,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几十年来,根据党、国家和本局各个时期的形势、任务,坚持把“西北地勘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三光荣”教育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新时期,全局各单位与时俱进,开展时事形势教育、“三五普法”教育、党员“保先”教育和职工培训教育;抓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比如在职工培训教育方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他们就重视抓人才培训,局原职工大学先后为基层培训了地质、钻探、财会、电算等专业人员1900名,其中有的人已成为局各级领导成员和业务骨干。近几年,又与中国地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资源勘查班、工程硕士班等,受培人员达268名,为该局开拓国内外地质市场储备了人才。
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职工队伍。全局各单位根据各时期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开展了诸如“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五讲四美”、文明大院、五好家庭和各类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997年香港回归,为庆祝这一盛事,局组织了“迎回归,爱国、爱党,爱岗敬业”演讲比赛,赛后又组织优秀演讲者,历时20天,行程3400多公里,深入到局各单位和主要矿区、钻井场、车间,进行巡回演讲,听众上千人,深受大家欢迎和好评。
五十年来,西北地勘局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职工退了一拨又一拨,但几代“西北地勘人”长期艰苦奋斗所形成的“西北地勘精神”不仅没有变,而且在不断发扬光大,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和不为人知、感天动地的故事。1990年7月初,陕南、陕北连降数年不遇的暴雨,河水暴涨,道路中断,停水、停电,全局有几个地质队全线停产。711队物探分队化探组8名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特大暴雨,淌着齐腰深的河水,抢救出图纸、野外记录本、万分之一的水系图、矿样登记册、1363件正副矿样,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8名职工的个人所有用品都被洪水卷走一空,同时还有5名同志在抢险中负了伤。717队八方山工区食堂管理员、共产党员陈郁忠在暴雨中奋力截堵冲向粮库的洪水,保住了分队5000斤大米和1000斤面粉。在火灾面前,“西北地勘人”不退缩,在火灾面前也是毫不畏惧。1996年11月7日深夜,713队陕北石油分队三、五井队钻工们正在熟睡。突然他们早已提交并投入使用的安海公司的一个油井,因护井工人加热油罐引起天然气着火,装着21.25吨的清质原油大油罐被炸开一个洞,立时井场一片火海。熟睡的钻工们听到井场着火的呼救声,50多人像离弦的箭,齐刷刷地冲出门奔向火场,有人喊,用湿棉衣、被子捂火效果好。几十个人没迟疑,迅即跑回板房,抱上浇水的棉衣、被子,又冲进了火海。油矿上的工人说:山上油井着火是没救的。但是,经过钻工们的殊死奋战,大火被扑灭了,油井保住了,可钻工们被乌黑的油烟熏呛得头痛、恶心,不少同志的被子、棉衣化为灰烬。在北京办事的安海公司郎经理,当天从电话得知钻工们扑灭油井大火的消息,他哽咽了,感谢西北地勘局,感谢713队培养出的好工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有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有“西北地勘人”坚忍不拔、团结、拼搏的一股子劲,西北地勘局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