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榆林之名气,并非靠哪方神仙得以崛起,而是那里有着家喻户晓的信天游,有着名垂青史的封建大帝那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的足迹,更有着母亲河——黄河……
而今天的榆林,却正以其能源聚集地,国家确定的全国唯一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而被世界关注着。
2007年10月18日,记者终于踏上了这块向往已久而神秘的土地,并对其进行了采访。
记得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起地球。”我想说的是:“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能够赋予贫瘠的土地以生机。”
那是因为沙漠早已被绿洲取代,贫穷正在向能源低头,塞上榆林——中国的科威特,那一片片沙柳丛,昭示着大漠蓬勃的生命力量,还有那绵延的长城似苍龙盘踞在黄土沙海,向后人继续展示着顽强和不屈……
在采访的最后一天,记者对榆林市市长李金柱进行了专访。
阳光:榆林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您作为榆林市长,又是煤炭方面的专家,谈谈怎样才可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呢?
李市长:1998年7月,经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正式成为规划建设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截止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建成重点项目46个,累计投资750亿元。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1120亿元。前期项目40个,总投资2240亿元。已有美国陶氏、英美安格鲁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神华、兖矿、煤科总院等近20家国内大型企业入驻榆林。榆林已成为国家西煤东运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西气东输的腹地,成为21世纪中国能源接续地。
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站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作出建设西部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榆林要跨越发展,要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将围绕省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对榆林工作的新判断、新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加速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研究制定《榆林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条例》,科学划分市县管理园区职能。出台了《榆林市投资促进若干政策》,研究制定《榆林市资源开发协调服务管理办法》,建立投资环境问责制,继续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特派员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调度制度和巡查督办制度。二是搞好产业发展“三个延伸”、“三个配套”。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向精细化工业延伸、向装备制造业延伸、向配套现代服务业延伸。加快配套生活园区建设、配套节能减排设施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城市规划修编中规划出重大项目配套生活园区建设用地,按照“五个一体化”积极推进园区各项建设。三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31个前期项目进展顺利,神华陶氏煤化工项目签约,标志这一全球最大化工项目正式落户榆林。年内确定的10个新开工项目,有中化益业60万吨甲醇等4个开工建设。16个续建项目成效显著,神木锦界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剪彩。
“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榆林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基地,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全局,发挥资源优势,挖掘人文优势,打造区位优势,培育科技后发优势,认真贯彻“加快、做大、建好”六字方针,坚持“三个转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两区六园”建设,加强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在一批关键项目和重点园区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确立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地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加快编制完善基地建设各项规划工作。配合省上有关部门完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榆横煤化工区控制性详规、吴堡煤焦化区、佳县盐化工区总体规划,争取榆神一期、榆横北区两个矿区总体规划的环评报告和榆横、榆神两个煤化工区规划环评报告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复;抓好重大项目配套服务基地规划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榆横矿区北区、吴堡矿区总体规划的审批。二是抓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全力推动陕西新兴烯烃DMTO、中化益业60万吨甲醇、延长20万吨醋酸、锦界煤电一体化二期、兖州煤业60万吨甲醇、神木化学煤制甲醇二期、榆林卓越15万吨醋酸、榆林煤化科技甲醇、天桥环渤海15万吨聚氯乙烯、锦界天元化工煤焦油轻质化等重大产业项目。同时,着力推进郭家湾电厂、清水川电厂二期、段寨电厂、兖矿煤间接液化、神华煤间接液化、神华陶氏煤化工等能源化工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做好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工作,突破瓶颈制约。高度重视并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建成采兔沟水库,开工建设王圪堵水库,加快王寨水库、黄河引水和利用府谷岩溶水、黄河漫滩水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吴子、子靖高速公路、太中铁路榆林境、西包铁路复线榆林境、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建设和榆神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红柳林至神木西铁路专用线工程。做好园区交通设施建设工作,完成榆马路路面工程。
阳光:近年来榆林经济快速发展,发展速度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是什么因素促使榆林如此迅速地发展?
李市长:近年来,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煤炭、油气、电力、化工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显著提高,工业生产增长迅速,产销衔接良好,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服务性行业增长明显,招商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各项经济指标都处在全省前列,国民经济初显跨越发展,经济生活呈现一片繁荣。我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可望达到600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将达到160亿元,增长40%。
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分析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战略,充分发挥煤、气、油、盐等矿产资源优势,坚持煤向电、煤电向材料工业品、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三个转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同时,积极整合地方小企业,促进兰炭工业集中区建设,组建培育一批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上市企业,做大做强地方工业。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税收和利润额同比分别增长38.6%、38.9%、53.8%、57.5%,这是财政增收的重要源泉。二是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拉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思路,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拉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目前,能源化工基地8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已落实15个超百亿元项目;4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0亿元,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我们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思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向现代村镇、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三个转变,加快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生态水利、绿色食品工程、绿色人居环境五大体系建设,加快草、羊、枣、薯产业化、规模化、工业化步伐,打造中国农畜名优特色产品基地,逐步形成了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生态经济格局。四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注重政策引导,特别是引导非公经济向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化升级和第三产业等非煤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力地推动了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底,全市非公企业达到6682户,资产总额达到200多亿元,从业人数12万人;全市个体工商户43818户,注册资本4.5亿元,从业人数71554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非公企业425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的69%,非公企业产值171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2.5%,非公经济总量占到GDP的45%,财政贡献率达到42%。非公经济已成为榆林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提供了助力。市委、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创新管理,依法行政,理性行政,阳光行政,全力打造宽松的环境平台,取得了显著效果。“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不仅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而且逐步化为“人人创环境”的自觉行动,这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此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事业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逐年增加,也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阳光:榆林提出要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围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将如何打造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
李市长:“十一五”期间,榆林按照跨越式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发挥资源优势,挖掘人文优势,打造区位优势,培育科技后发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能源经济和城市经济是构成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主要载体;生态经济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名市的同时,为榆林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区域经济要成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高榆林经济扩张力的功能经济。四大经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工作部署上,我们将循序渐进,“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重中之重,带动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促进能源经济发展。
发展能源经济。充分发挥煤、气、油、盐等矿产资源优势,以煤向电、煤电向材料工业品、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为重点,全力打造煤电材料、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同时用市场机制启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绿色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产业。
发展城市经济。按照建设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力重要城市的目标,规划发展百万人口城市,“一城三区”组团式发展,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服务中心与大漠风光、九边重镇历史文化名城相辉映的塞上明珠,打造配套的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特色加工、现代服务业、房地产、观光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加大市政、文化等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高城市基础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社会安全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大功能,建设卫生城市和环保城市。
发展生态经济。抓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重点打造生态经济五大体系,即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生态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体系、生态水利建设体系、绿色食品工程建设体系、绿色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启动建设五大生态示范工程,即神府矿区采煤保水生态恢复示范工程、锦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环城防护林生态示范工程、南部丘陵沟壑区小杂粮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北部风沙水草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为建设绿色生态名市夯实基础,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发展区域经济。主要考虑构建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架构。一是打通路航通道,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加强与跨国公司、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合作,承载沿海产业转移,带动榆林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密切与周边忻呼包银延的经济合作,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环榆林一日交通圈内,实行信息共享,共同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榆神府煤、电、化、材料产业带,榆横靖定油、气、化产业带,榆米绥盐化工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三大发展轴,打造“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逐步形成南北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和谐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可望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350亿元。力争成为陕西经济重要一极,与内蒙鄂尔多斯并驾齐驱,并且在经济后发优势上有所超越。
阳光:为了促进榆林南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榆林提出实施南部振兴工程,现在该工程进展如何?将对缩小榆林南北差距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李市长:加大对南部县的扶持力度,统筹南北区域发展,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我们围绕“开发资源、谋划长远,择优扶持、突出主线,市县互动、催生内力,强县富民、协调推进”的思路,以实施“66111”工程为重点,扶持南部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争取中省支持,5年统筹60亿元发展资金,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南部县地下资源进行勘探,规划发展南部煤、盐化工、油气、石材、红枣、畜牧、生态、旅游文化、劳务和物流十大产业。二是扶持南部县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南部县建设项目储备库,市级管理和立项审批的项目适度向南部县倾斜。整合中省投资项目,扶持南部县兴建大型骨干项目。三是加大对南部县的财政支持力度。每年统筹不少于1亿元资金,建立扶持南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金。四是加大南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五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红枣、小杂粮和劳务经济等特色产业。六是继续开展南北县区互联互动结对子活动。北部县要在每年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资金,对口帮扶南六县发展生产。
今年,市财政安排1.4亿元扶持南部资金,已经确定62个重点项目,目前项目计划已经全部下达;力争南部县实现GDP总值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增长31%。这样,通过市财政支持、南北结对帮扶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缩小南北差距。
阳光:榆林是资源富集地区,但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82%,在缩小城乡差距,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不知有哪些举措?
李市长:过去的榆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市。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工业经济逐渐占领了三次产业的大半壁江山,GDP和财政收入也因此而迅猛增长,但是资源开发也引发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利益分配失衡与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社会矛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由于考虑到安全生产因素和规模效益等原因,国家鼓励中央和省级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资源开发,但是这些企业的注册地往往不在本地,这样又拿走了相当部分的地方税种。这样的资源税收分成体制使当地县级财政无力进行扶贫攻坚、巩固义务教育、建立针对农民的公共卫生体系等。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改变现行对资源开采区不合理的财政分配体制,调整资源税的税收分成比例,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规章,为解决矿区受损群众补偿提供基本依据。随着矿区大规模开发,我们高度重视由于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灾难,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制定矿区采煤沉陷区补偿机制和矿山地质环境预留保障金制度,将生态治理、塌陷补偿等费用在生产、销售中统一提取,进入成本,专项使用,用于改善矿区生态、植被,为矿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完善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在给予土地补偿费的基础上,探索以土地参股、安置失地农民、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等多元化补偿办法。尽快启动农村养老保险,采取政府补一点、通过提高土地占用补偿标准筹一点的办法,在失地农民中试点推行,让失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做到老有所养,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参照中省相关政策,制定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措施,把失地农民的就业纳入城乡统筹就业范畴,鼓励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建立劳务输出专项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鼓励失地农民走自谋职业、自主创新之路。
#p#副标题#e#四是扩大百姓就业渠道。采取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政策,促使能源企业吸纳更多的当地劳动力就业。把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作为企业准入条件,明确提出企业安置本土产业工人的比例要求。同时根据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的数量,提供相应的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吸纳得越多,给予的优惠越多。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政府可组织开展定向职业培训,为企业输送合格劳动力,并优先选用当地劳动力就业。同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放手发展壮大一批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民营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相结合,拓展百姓就业渠道。
五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农村“三沿三型”发展模式。结合榆林实际,沿“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建设产业型新农村;沿公路交通干线,利用公路沿线充足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建设服务型新农村;沿河流川道,围绕中心村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建设,大力扶持畜牧、果蔬、杂粮等特色农业发展,培育草、羊、红枣、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种子七大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科技服务、试验示范、信息服务、人才培育、组织、市场营销六大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今年,我们提出着力建设生态经济五大工程,即神府矿区生态恢复示范工程、锦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榆林环城防护林生态示范工程、南部丘陵沟壑区小杂粮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北部风沙草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种草70.2万亩,羊子存栏460.2万只,种植名优小杂粮200万亩,制种35万亩,引进了名、特、优蔬菜良种15个。培训农民8万人次,劳务输出30万人。
六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积极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带动农村和南北县结对帮扶、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的统筹发展新机制,试点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城乡、南北经济一体发展。同时,结合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征地拆迁和村庄移民搬迁,在园区周边建设一批工矿型和基地服务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总而言之,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通过制定出台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法规,使老百姓的损失降低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二是在社会发展方面增加一些支出,投入到公共领域,投入到基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
阳光:榆林地处晋陕蒙接壤地区,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晋陕蒙中心城市,如何才能将榆林打造为晋陕蒙中心城市呢?
李市长: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把榆林打造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建设西部强省对榆林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榆林城市建成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城镇化水平35%。去年起,我们全力构建以榆林城为中心,神木、靖边和绥德为副中心,其他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发展体系,按照建设“能源新都、国家名城、大漠绿洲、宜居城市”的高端定位,委托中国规划院开展了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一城三区”,组团式发展;新的城市规划目标为:近期60万、远景100万人口规模,22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3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
打造晋陕蒙区域中心城市,我们主要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能源新都,打造能源化工基地服务中心。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的聚集区域,建设能源化工核心基地;完善配套功能,建设能源化工生活服务基地;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服务、建筑和房地产、特色加工、旅游文化等六大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建设能源化工后勤保障基地。二是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塞上明珠。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重点保护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精心修缮明清四合院建筑,修复古城墙,再现“大漠边关九边重镇”历史雄风。发展民俗、节庆、工艺、服饰、饮食、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文体等现代城市文化,征集确定市歌、市树、市花,彰显现代化大城市气派,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三是建设五省通衢,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发挥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区位优势,加快以路航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北上南下、通江达海通道,成为黄河中上游经济、文化活动的区域中心,成为面向西北、华北地区的经济纽带。全力推进资源转化,加快呼包银鄂忻吕延榆周边地区经济协作一体化进程,聚集能源化工最新最强产业和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优势,成为黄河中上游能源经济圈核心城市。四是构筑榆林城镇发展体系。沿“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实施“13826”发展规划。即榆林区域中心城市,神木、靖边、绥德3个次中心,其他8个县城重要支撑,神府、榆林2个经济开发区,神府、榆神、榆横、佳米、定靖、吴堡6个工业集中区,形成榆神府、榆横靖定、榆米绥子佳吴清“人”字型三大发展轴。五是加快市政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2亿元、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投资5.3亿元,是去年投资的5倍。重点抓好榆林新机场、镇北台文化广场、国际大酒店、中心医院、新闻大厦等十大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搞好古城步行街、榆溪河综合治理两大城市景观工程,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步伐。组建成立了城市投资公司,整合开发城市可利用、可开发、可经营的资源,换取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正在申请办理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向开发银行或其它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平房片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的“双创”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形象。
阳光:近年来,榆林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目前,榆林的投资环境如何?招商引资有哪些具体优惠政策?
李市长:市场经济是投资者选择环境,哪里的环境好,资本、技术、人才就向哪里聚集。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项目,环境就是税收,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和生产力。从榆林来看,我市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省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和能源通讯等硬环境不断改善,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全市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升。然而,比较而言,榆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投资软环境仍然有许多方面不如人意,实践中存在着强调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的片面认识,导致在文化、人才、科教、体制、政策和法律等投资软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政府管理创新,努力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投资软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是与跨越发展的要求比,与榆林目前面临的机遇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已成为榆林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当务之急。
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政府各部门自身工作方式与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需要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今年,我们以创新政府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主题,以解决执法不公、违规执法、野蛮执法为重点,以构建和谐榆林为基础,以整治经济秩序打击不法行为为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重商、亲商、扶商、护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努力营造保障经营、交易安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环境,努力营造治安良好、诚实守信、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就必须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政府管理要回归公共服务职能,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一是建立和完善法律环境,首先要加大执法力度,净化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优化软环境,强化法制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优化法制环境方面,我们着力于克服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执法违法的现象,强化司法公正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平等保护国内外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将各部门、各环节的分散审批改为集中审批或整合审批,减少办事环节,加快审批速度。三是创建良好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充分发挥投资环境110、六位一体督查体系及行政效能监察的协调查处职能,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建立投资环境监督评议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实行投资环境“一票否决”。继续实行涉企检查准许制度,对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企业包括重点民营企业实行派驻政府特派员、治安联络员挂牌保护,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赔偿补偿制度。四是加强对公共产品生产的监督。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主体准入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封锁、行业垄断,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加快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构筑诚信社会,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解决多头执法、执法不严的问题,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水平和质量。今年重点开展违章建筑拆除、野广告、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及绿化四项专项整治,努力使榆林城区脏乱差状况有一个较大改观。六是组建招商局。创新招商方式,把只注重项目和资金的产业化招商变为项目资金和市场流通并重的工商化招商;把单纯依靠政策招商引资变为政府规划并创造环境,靠行业商会和企业合作招商引资;把政府和企业培育市场变为商会和行业协会促进繁荣市场;把传统的集会式招商模式变为现代电子集约化招商模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在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开展了大型招商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榆林举办第二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和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博览会、陕北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组建煤炭、农产品等行业商会,开发民间资本市场,活跃民营经济,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七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榆林市投资促进若干政策》和《榆林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全社会投资引导调控体系,推进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监督公开化、操作程序化。研究出台《榆林市资源开发协调服务管理办法》,协调好与神华、长庆、正大、兖矿等大型企业关系,建立政府、市场、企业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运用市场机制聚集资金、矿产、土地、科技、资源,把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使矿业集团、资源勘探公司、城市投资公司、旅游公司尽快投入良性运营,壮大地方企业规模,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和企业集团来榆林投资发展,我们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重点扶持类和鼓励类项目,投资者所需土地,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征后统一供应;土地预审手续由项目所在县区政府协助办理;办理生产用地手续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执行。
(2)在我市新办的重点扶持类、鼓励类和允许类内资企业,享受“老、少、边、穷”地区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创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享受更优惠的减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服务性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进行生产的内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在2010年底以前,对铁路、民航、国道、省道建设用地,一律免征耕地占用税。
(3)项目建设期间属市内收缴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重点扶持类和鼓励类项目均按最低标准执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4)对进入市、县区政府统一规划工业集中区的重点扶持类项目,优先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公用供水管网和进场道路由市、县区政府负责修建至厂界外。市政府统一规划的工业集中区内的主干道及配套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公用消防站、给排水等公用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建设。重点扶持类和鼓励类项目工业用水价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标准执行。
(5)对市外投资企业的员工,不受原户籍所在地限制,在报酬、住房、职称评定以及配偶和子女户籍、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与当地职工同等待遇。
阳光:榆林经济快速发展,同样也带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榆林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将如何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李市长:社会事业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关注民生,加强社会稳定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一是实施科教兴榆战略。分步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新材料、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6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10个重大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重点支持2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建设10个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支持建设好10个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人才的聚集作用和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一批中小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争创名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协作,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完成两大专项十大课题研究,推进科技产业园区、陕北生态沙地农林科技产业园区的立项和建设,培育高新技术和能源化工适用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区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巩固“普九”成果,积极探索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年内实现覆盖全市。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加快中等教育职业化步伐,建立完善城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投入1亿元开工建设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和绥德、清涧职教中心。积极支持榆林学院的发展,为建成综合性大学创造条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一五二”人才工程及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创业活动中心建设,创新人才服务体制和机制,使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挥好,为榆林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继续实施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开发、文化艺术精品生产、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文化传播“六大文化工程”。
四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镇医疗卫生资源,启动建设大型综合医院和榆林城区社区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快兽医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畜牧站建设,落实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碘缺乏病、布病、鼠疫等病(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实施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和“少生快富”工程,确保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五是切实关注民生。坚持公共财政“四个倾斜”,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提出并组织实施关注民生10个方面的工作,为广大群众办一批实事。农村饮水工程:奋斗三年,筹资6亿元,解决全市100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采取板块式推进的办法,今年解决5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力争启动定边引黄二期工程,用两年时间,解决高氟区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我们召开了白于山区人饮解困企业恳谈会,筹集资金5000万元,启动了工程建设。农村道路工程:采取中省项目投资与市县财政配套的办法,计划到“十一五”末,总投资30.7亿元,实现全市乡乡通油路,村村晴雨通车目标。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用于农村道路建设补贴。农村沼气工程:2007年投资700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用户3万户,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10%,同时新建太阳能用户1000户,风力发电1000户。农村卫生工程: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建成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年内实现12个县区农民参合全覆盖目标。农村教育工程:安排18733万元,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按照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投资4855万元,对长期保留的农村重点中小学校危房进行改造。农村就业工程:全年培训农民工12人次,劳务输出55万人。城市弱势群体关注工程: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了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多个配套文件。截止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34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42人,为“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了1100多个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障工程:将市属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和改制后未参保的退休人员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大病统筹,有效解决了企业改制后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全市各类保险参保人数突破50万人,农村24.5万人、城市8.7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城市和农村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消费市场监管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对城区15个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逐步进行改造升级和规范管理,平抑物价。经济实用房建设工程:从今年起,用2-3年在榆林城区实施“1112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即投入1100亩土地,建100平方米的房子,解决10000户,投入20亿元,以此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六是加强社会稳定工作。落实信访“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加大社会利益协调和矛盾纠纷排查,妥善解决群体性上访问题。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立了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保持安全生产稳定态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整治,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