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再造一个秀美山川

xinwendiaocha 2010-12-10 18:11:03 楚啸天 总第031期 放大 缩小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 ,都是我的歌……” 李娜的一曲信天游《黄土高坡》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于是乎,人们从演唱者奔放激昂的歌声里,从如诗的歌词里,瞬间在眼前描绘出一幅陕北黄土高原的美丽画卷。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水土流失,黄河泥沙,黄土高坡 ,大风刮过的真正含义!

黄土高原北起阴山,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到太行山,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黄河的中、上游流经这里,使其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这些特征导致这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结合地带的榆林市,尽管曾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是陕西重要的农业产区,但同时也注定了它在谋求自身发展时,要与黄土与风沙做着不懈的斗争。

 榆林市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一般海拔高程1000-1500米,自然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8%。全年大风日数平均52天,最大风力11级,最大风速每秒28米。干旱、暴雨、大风、霜冻、冰雹五灾俱全。

榆林全部属黄河水系,黄河在东界南下,过境长度400多公里。较大河流有“四河(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四川(皇甫川、孤山川、石马川、清水川)”,水资源总量32.29亿立方米,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979立方米,为全国水平的43%,属水资源贫乏地区。

榆林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12个县区皆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区。水土流失面积4156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12200吨,局部地区高达每平方公里44800吨,为世界所罕见。50年代全市每年输入黄河泥沙5.13亿吨,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1/3,占全省输沙量的2/3,其中粗沙2.53亿吨,占全省输入黄河粗沙3.7亿吨的67%,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治土先治水

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不但对中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本地人民也因水土大量流失,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治土先治水。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依法治水、社会办水、机制活水、市场兴水”发展战略,以强化水资源统管为重点,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建成“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三个保障体系为目标,通过实施无定河、皇甫川、佳芦河重点流域治理、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甘露工程、人饮安全工程、债券项目、粮副基地建设、水保治沟骨干工程、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大批重点水利水保项目,促动了全面工作的开展,使全市水利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沙漠化呈现出大步伐、大规模、高标准、高效益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市水利设施已形成一定规模,调蓄能力极大增强。截至今年年初,全市共建成水库77座,总库容达到9.9亿立米,其中中型以上水库20座,总库容8.3亿立米;各类池塘799眼,总容积2091.5万立米。建成28条国营灌区、815条自流灌溉渠道、2023处抽水站、2.53万眼机井等灌溉设施,总灌溉面积174.09万亩。截止2006年底,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年供、用水量6.70亿立米,其中地表水4.10亿立米,占总供水量的61.2%;地下水2.59亿立米,占总供水量的38.7%。

榆林市还十分重视水源工程建设,尤其保障民生用水和能源化工骨干基地用水,供水保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2001年以来相继开工建成榆林神木瑶镇水库、榆阳区李家梁水库。采兔沟水库主体工程将于2007年内建成,王圪堵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东线引水工程、能源化工基地应急供水工程、定边引黄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计划到2010年以后,积极开发利用黄河干流水源,开工建设西线黄河-大柳树、东线黄河-天桥引水工程,以解决中远期需水缺口。

“十五”期间已解决饮水困难群众33万人,解决饮水困难群众31万人,还有150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为加快解决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按照省政府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板块式推进”工作思路,榆林市计划从2007年起,二年内解决白于山区39.33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三年内解决黄河沿岸土石山区15.56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到2010年底解决全市150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11个县城年供水量由1998年的618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300万吨,基本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用水需求。

此外,榆林市洪水防治能力也有很大提升。近年来累计投资近4亿元,新修高标准河堤40公里,建成了神木、绥德、子洲等县城防洪工程,走出了“以堤围地、换地修堤”的城防建设新路子。全市列入国家规划的28座病险水库中有23座开工建设,国家投资近3亿元。其中13座水库已完工,其余10座将于2007年10月底完工。另外有22座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已完成。榆林市现有的水库大致形成了红柳河、芦河、榆溪河三大水库群。

在水利设施基本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榆林基本农田获得长足发展。榆林市委市政府按照“水土保持要见效,水利必须先配套”的思路,集中力量建设“两高一优”基本农田,由建国初的11万亩增加到目前的640万亩,人均2.2亩。其中达到国、省颁标准275.5万亩。从1990年以来,榆林市基本农田建设先后14次、连续11次夺得省政府颁发的“水利振兴杯”。同时,榆林市总结出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部门联合,资金捆绑,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的“32字”建设思路。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已基本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护体系,水土保持能力大为增强,有效发挥了蓄水保土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18%,全市年减少入黄河泥沙2.23亿吨,比50年代减少了43.5%。到2006年底,全市共实施退耕775.78万亩,全部还林种草,五年完成淤地坝投资3.7亿元,新建淤地坝1150座。在全市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完成了榆林养殖史上的重大变革,提高了植被覆盖率。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造林保存面积2007万亩。

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50多年的水土保持和20多年的重点治理,全市涌现出绥德县韭园沟、龙湾;米脂县对岔、高西沟、榆林沟;榆阳峁沟、芹河;子洲县佛堂焉、高焉;清涧县老舍古、白家川;横山县元坪、李界沟;靖边县海则滩、席季滩等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典型样板,成为榆林市、陕西省乃至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窗口,其中米脂县的高西沟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陕北有个高西沟

有一句歌咏高西沟的信天游唱道:“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没有高西沟的泥。”

曾任米脂县委副书记的高西沟老支书高祖玉去北京开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第一任主任王化云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放。高祖玉操着浓厚的陕北话,瓮声瓮气地对王化云说:“我高西沟的泥土,没流到你的黄河里。”一句淳朴的话语,透露出高西沟人的无比自豪和大气!

早在1962年,《人民日报》就以《山区生产的生命线》为主标题报道了高西沟,并配了社论《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范例》,也是那时,高西沟在和山西大寨一起竞争中国‘农业学哪个’中惜败。

陕北地面有句俗语叫 “缺甚的想甚”。陕北地方枯焦,一年四季干旱少雨,整日黄风抖阵,沙尘扑面。青山绿水是无数陕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然而高西沟却圆了人们这个梦。

“那是怎样一群不可思议的陕北农民,为何有如许顽强的对绿色的渴望,又如何能够承受超常的人生苦难而守护自己的绿色家园?” 报告文学作家冷梦在她2007年新出的《高西沟调查》一书里感叹。

高西沟位于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处,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米脂县是农业县,人均耕地不足3亩,95%的是旱坡地,习惯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高西沟更是山连山、沟套沟,昔日“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种九不收”。如今却户户果飘香、路路树成行,青山耸翠、绿草如毯。沟底50亩水面鸭游鱼跃、清波荡漾,一排排新窑洞窗明几净,一个个宽敞小院恬静温馨。“这是走进高西沟,高西沟给所有蓦然踏入这片土地的人的第一个惊喜。这种惊喜,大约不亚于武陵人发现桃花源。”作家冷梦在她的散文《高西沟纪事》里这样写道。究竟是什么让高西沟这个陕北黄土高原褶皱中的小村庄,发生如此惊人的奇迹?在惊讶之余,不能不促使人去了解它背后的真相。

高西沟有40架山,21条沟。几十年来,围绕“山清、水秀、村美、人富”这个大目标,高西沟人民坚持不懈、奋斗不止。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实施米脂县委、政府提出的“四个一”工程(即经过5—8年的努力,全县实现人均1亩高标准农田、1亩林、1亩草、户均1圈羊),主动创新“三三制”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建”、“退”、“封”、“调”四个字上做文章。

建:即建设高标准农田。高西沟人民依据宜堰则堰,宜坝则坝的原则,充分利用沟道资源,在无水的沟道打坝、修堰窝,在有水的沟道建池修渠,发展水地,同时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宽幅梯田。治沟打坝是把拦泥和淤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淤积高质量的坝地。他们说:“沟底打了坝、天旱也不怕,淤积一寸泥、可顶百担肥”。治理沟道15条,打坝121座,修堰窝100个,建蓄水池7个、小水库2个,新修水地460亩,坝地80亩,堰窝地360亩。并采用垄沟种植、地膜覆盖、间作套种,大大提高了亩产量。1亩水坝地相当10亩坡耕地或6亩旱平地、梯田的产量。大旱之年高西沟水坝地亩产仍稳定在300公斤左右。稳定高产的基本农田,不仅为山地退耕还林还草奠定了基础,更使许多农民从广种薄收中解脱出来,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建高标准农田,既解决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资源,又可稳产高产,可以说一举三得。

退:就是将低产坡耕地退耕栽树种草。高西沟人从1959年开始,逐步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认准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沟坡兼治,林草齐上,长短结合的方针。坚持山、水、田、林、路、粱、峁、洼、沟、坡、堰统一治理,对坡耕地有计划地进行退耕,截至2002年底,造林2276亩,种草1155亩。

封:即封山禁牧。从1958年春季起,高西沟人就对林地和草地实行“封禁”,一方面严禁羊子上山,另一方面严禁人为破坏砍伐,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在文革期间和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仍不例外。为了解决“封禁”与传统放牧之间的矛盾,积极推行舍饲养殖办法,为封禁后的畜牧业发展找到了出路,同时解决了草、牧之间的矛盾。

调:即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结构调优,经济调活,农民调富的原则,缩小粮田面积,扩大林草种植,全面推行“三三制”,即“造一亩林、一亩草、(养)一只羊,(用羊粪做肥)养一亩水平梯田”。“三三制”给高西沟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和变革:一是农业投入相对增加,提高了单产,粮食亩产增加了近8倍,在三分之一土地上产出了过去3.5倍的产量;二是解决了当时“要多打粮食、肥料不足,要多养牲畜、草料不足,要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林地从无到有,发展到1050亩,草地扩大到l000亩,年产饲草250多万斤,大家畜发展到85头,猪发展到300头,羊发展到600多只。三是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过去每年从高西沟境内流出的泥沙有4万多吨,经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调整结构,创新模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西沟人在全面实行土地“三三制”之后,不自满,不停步,根据当地实际,创造了林、草、粮田分别为三、二、一的新模式。在“三二一”新结构中,“林”是高西沟生态建设的主体。“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山坡道路沟洼全绿化”,现有林地2253亩,其中生态林1660亩,果树、梨树、枣树、大扁杏、葡萄等经济林593亩。13.5公里长5米宽的环山生产路和9米宽的村级道路两旁,倒柳白杨成荫,新栽紫穗槐生长茂盛,给高西沟又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二一”结构中,羊草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高西沟现有紫花苜蓿为主的草地1500亩,养白绒山羊、小尾寒羊1300多只。80%的农户具备“棚、场、槽、窖、机、池”配套饲养条件,科学喂养,形成了羊草主导产业。还饲养秦川牛90头,把饲养秦川牛作为后续产业。

“三二一”结构中,基本粮田是高西沟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高西沟现有高标准基本农田900亩,其中380亩为人造小平原和梯田,460亩为可以节节拦截、层层分解水流量、每处都有蓄水塄的台坝堰窝地,基本可做到稳产高产。

“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形成.使高西沟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近20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100元。而今,全村人正在向3年后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目标而奋斗。

高西沟的成功有目共睹。米脂县委决定在全县重掀学习高西沟热潮,推广高西沟经验,在“三三制”的基础上,结合加快全县农业发展步伐的实际,提出了“三项”工程。米脂境内有干支毛沟1.6万条,可建淤地坝5000多座,淤地11.7万亩,其中70%左右的可在五年内淤满,30%的可在八年内淤满。同时,在沟道两旁地上可兴建堰窝台地7万亩,加上川水地3.2万多亩,8年时间,水坝台坝地就达到21.7万亩.农业人均实现1亩,农民口粮完全可以自足。

2000年米脂开始实施“三项”工程,以高渠乡为重点。规划以高西沟村为龙头,冯渠村为龙尾,沿线村庄为龙身,强龙头、壮龙身、舞龙尾。高西沟主要开发羊草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推进羊子规模化养殖步伐,2002年人均纯收入较1999年翻了两番。冯渠村全力推行“三项”工程,沟底打坝修台地,山上退耕造林种草发展羊,建起了世界著名肉羊—无角陶赛特种羊基地,发展小尾寒羊160只,白绒山羊40只,建起了蔬菜大棚和无氨化葡萄园,剩余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兴办防寒服厂。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比2000年增加了31%。高西沟、冯渠村的实践带动了全县,截至2002年底,全县累计新打淤地坝1200多座,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造林30万亩,发展小尾寒羊6万只,舍饲率达到100%。累计完成治理面积375平方公里。

高西沟精神、高西沟经验融为一体,大大鼓舞了陕北人民,不失为今天农业走向市场、跨越发展的强大推进剂。

治山英雄杜芳秀

在榆林几代人治山治土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改善自然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定边县农民杜芳秀可以说是他们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从1999年至今,杜芳秀个人投入资金106万元,承包治理荒山4万多亩,他还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组织起两县7个乡镇的1359户农民,创办“定边县秀海荒山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整个治理区域的面积达20多万亩,目前已经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85442.3万亩。

因为出色的成绩,他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榆林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07年3月26日,杜芳秀出席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并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杜芳秀是个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面庞黝黑,额头如刀刻一般的皱纹,透出一股坚毅。这个普通的陕北农民,却用汗水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让肆虐的流沙在他脚下止步。

杜芳秀很有经济头脑,早在1988年,他就开始种植经济林和中草药。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就用赚来的钱造林治沙。然而这对于大面积治理荒沙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于是他开动脑筋,到处寻找筹资的途径。1996年,杜芳秀因积劳成疾,去北京看病,此时他发现北京荞麦皮销售火爆,就决定卖荞麦皮,挣几年钱再回来搞绿化。在北京的3年里,他赚了40多万元,当时这些钱足够这个陕北农民一家下半辈子吃穿不愁了。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陕北时,作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喜欢读书看报的杜芳秀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打起了回乡治土治沙的念头,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再造秀美山川要人来干,如果都嫌陕北穷,都出去了,秀美山川谁来建设?” 1998年底,这个“不恋北京恋荒山”的陕北汉子又回到了陕北老家定边县。这年春节,他把自己写的“誓将秃山变绿洲,敢叫荒山成绿海”的对联贴上了大门,并用“痴心不改”作为横批,以表达他治沙造林的坚定决心。

在治沙造林的过程中,杜芳秀认识到,仅凭他单枪匹马是不够的,必须发动乡亲们一起干。为此,2001年他创办了定边县秀海荒山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得到大家的支持,他挨家挨户做工作,想方设法说服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然而村民们心头还是有疑虑,群众害怕造林种草不如种庄稼,怕国家不给兑现钱粮,怕把地退下来会吃亏……最后,杜芳秀想出一个办法:由他个人出钱购买树苗,村集体拿出荒山上的土地,群众只出劳力。如果将来能够争取到国家的荒山造林政策扶持,群众得8成,村上拿1成,自己拿1成。

听说只出力气不出钱,又不需要拿出私家的耕地,这种绝对不赔本的“买卖”总算打动了一部分群众的心。很快,他就得到了村里很多人的支持。目前,他已联合了7个乡镇的1359户农民,累计造林11.36万亩。

这两年,杜芳秀又承包了5000多亩流沙进行治理。他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环绕沙区的道路。为了这条路,他又一次花光了积蓄。冬天不能造林的时候,他就出去做生意,春天用赚的钱再植树治沙。他还建了一家黄酒厂,把酒厂的收入也全部投到了这里。现在,这5000多亩流沙已经全部种上了固沙植物。虽然脚下的路还很长,但杜芳秀踌躇满志,他说:“再过两三年,这些植被就会形成规模。那时候,这里的流沙将全部固定,定边也就基本没有流沙了。”

生活在白于山深处的杜芳秀,人们称他为治山英雄,但无疑,他又是黄土地优秀儿女们中的一员。黄土高原,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儿女们,才有了今天的秀美山川,榆林也才有了今天的绿色家园。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