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0日,中国·榆林首届国际荞麦节隆重开幕。来自日本、韩国、加拿大、意大利等9个国家和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60多人出席开幕式。在这次大会上,国家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组长、第十届国际荞麦会议组委会主席柴岩先生为榆林授牌,认定榆林为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和世界红花荞麦产业化示范先进区域。
在实地参观榆林荞麦时,日本荞麦专家、营养学博士池田清河对榆林的红花荞麦面积和长势异常惊讶,表示今后将推动日本与榆林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榆林,地形多样,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使榆林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区和理想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中国是农业大国,陕西又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而榆林的特色农业不仅是陕西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红枣、蔬菜、油料、小杂果、黄芪、羊子产业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有23项农业优势资源位居陕西省第一;谷子、黑豆、草豌豆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荞麦、糜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所以,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就显得非常重要。榆林市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十六字方针,把规划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年,在相继遭受严重干旱、冰雹以及早霜冻等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5.37万吨。畜牧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趋势,全市牧畜饲养规模达1053.4万头(只),主要畜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160995吨,奶产量达到53791吨。生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4元,较上年增长16.1%,人均增长291元;
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今年榆林市各级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计划筹集20亿元资金投放“三农”,比2006年增长20.5%。榆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 草羊枣薯享誉世界
榆林市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态环境薄弱,但农业资源有自己独特的先天优势,有23项优势农业资源位居全省第一。榆林坚持“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思路,以特色农产品产业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市场农业和园区农业,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特色农业富民的目标。
榆林薯业、大明绿豆、蔬菜、三边荞麦、杂粮、红枣、子洲黄芪、陕北羊子、米脂小米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全国知名,其中红枣、绿豆、荞麦远销港澳台、日本等地,成为榆林市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特别是以草、羊、枣、薯为代表的榆林特色农产品,更是享誉海内外。
榆林全市草场2500万亩,共有植物694种,分属96科。今年,榆林市委市政府以榆阳、神木、横山、靖边、定边等县区为主,重点发展草产业,上半年全市已完成人工种草70.2万亩,占年计划的70%。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榆林羊子主要为陕北白绒羊、滩羊、陕北细毛羊等品种,陕北白绒羊200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新品种,并向社会公告。滩羊是我国珍贵的裘皮羊品种,主要分布在定边县8个乡镇,是陕西省唯一的产区。陕北细毛羊是采用复杂育成杂交的方法经过35年培育而成,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榆林羊肉肉质鲜嫩,无膻味,风味独特,而羊绒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软黄金”的美誉。截止2006年底,全市羊子饲养量已达700多万只,位居全省第一。为加快羊产业发展,榆林市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和投入力度,并充分利用胚胎移植、冷冻精液、人工受精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良种羊的繁殖速度,为尽快把榆林建设成为西部羊产品生产基地打下良好基础。全市羊产业已初步形成科学化培育、规模化养殖的良好格局,力争到2010年,使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50%。
据《中国红枣志》记载,榆林佳县是中国红枣的原产地,现有距今1400年的原始枣林,被称为“枣树活化石”,该村也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全市现有红枣面积150万亩,有中阳木枣、赞皇枣、骏枣、梨枣等60多个品种,规模产量均居陕西省第一。榆林黄河沿岸到大理河、无定河的三河五岸,枣林棋布,片带相连,形成长347公里、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年产鲜枣10万多吨,年产值达3.9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重点产枣区占85%)以上。鲜枣以皮薄、肉厚、核小、味佳的特点驰名海内外。红枣系列化加工已成体系,全市有100多个红枣加工、购销企业,“中国红枣之乡”——清涧县、佳县生产的滩枣、脆枣等产品深受青睐,枣酒、枣饮料等加工产品远销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
作为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榆林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300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66.6%,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0亿斤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种植1亩,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市内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3个、专业加工村30多个、家庭粉坊3万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达120万吨。鲜薯及其加工产品销往南方各省区。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榆林市农业部门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脱毒种薯,研究标准化栽培技术,采用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的办法,加强马铃薯生产科技示范,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采用加工与外销相结合的办法,开发马铃薯产业。预计“十一五”末,实现种植品种全部脱毒化。
截止2006年底,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已达738.8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775.4万只,红枣载植面积159.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0万亩。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45%以上。
榆林市还是全国优质小杂粮生产区,年种植面积约400万亩。绿豆、黑豆、糜谷、荞麦等均是具有榆林地方特色的小杂粮品种。横山、佳县、府谷建立50万亩大明绿豆创汇基地,年产大明绿豆1.25亿斤;米脂、子洲、府谷建立30万亩优质小米基地;靖边、定边建立50万亩荞麦创汇基地,年产荞麦1亿斤,这里生产的荞麦米及荞麦皮等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得客商的青睐;榆林小米以香甜细粘的优良适口性,享誉海内外;黑豆是绿色无公害食品,商品率极高。豌豆、高粱、燕麦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目前,榆林市已经建立名优小杂粮基地100万亩,涌现出一批如“大明绿豆”、“米脂贡米”、“神木四妹子”等富有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名优特产品。
据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榆林小杂粮》一书表述,榆林小杂粮以其分布广、面积大、效益高、质优价廉的特点在全市粮食生产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是榆林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产业。近年来,榆林小杂粮生产以引进、试验、示范优质高效小杂粮新品种为突破口,以提纯、复壮、选优当地特色小杂粮品种为重心,以旱作农业技术为依托,立足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力争实现优质高效小杂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走向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积极开展小杂粮加工转化,提高小杂粮附加值,在今后的几年内,力争小杂粮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此外,蔬菜产业发展出现好的势头,以靖边、定边、绥德、清涧、米脂为主,引进了名、特、优蔬菜良种15种,发展壮大定边芡莲、西瓜,靖边洋葱、大蒜,米脂大葱,绥德、清涧“四位一体”标准化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等一批传统特色瓜菜,使蔬菜生产基地达到33万亩,总产77万吨,商品率达到70%。
以全国知名的小杂粮为依托,榆林种子产业也有较好的口碑,以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为重点,引进了马铃薯、小杂粮、瓜菜、玉米新示范品种45个,充分发挥隔离好、日照长、温差大的优势,打造榆林种业品牌。目前已建成玉米、马铃薯、瓜菜、小杂粮、红花荞麦五大制种基地35 万亩。
榆林坚持打造特色农业,建立品牌产品,尤其把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p#副标题#e#“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高点起步
一乡一业,就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每乡形成一个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一村一品,就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种、养、加、销特色村;全市达到省级标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乡镇19个,专业村95个。涌现出一批以红枣加工、外向型蔬菜生产、畜牧养殖以及特色中药材为代表的专业乡镇和特色村。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产业立村的特征十分明显。今年榆林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有力促进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形成。
在具体工作中,榆林市坚持打造草、羊、枣、薯、小杂粮、蔬菜、种业等七大特色产业,着力建设七大服务体系,即科技服务、试验示范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组织、市场营销、投入保障,以之来保障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顺利发展。
科技服务体系:结合榆林市农业生产及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了粮食、果业、畜牧、蔬菜、特色种植和特色产业专家组,协助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试验示范体系:围绕“一村一品”,重点实施了“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工程”。市、县组织1000名科技干部,建立100个科技示范村,培植10000个科技示范户,市级将建设一个千亩以上规模的农业综合高新技术示范园,县区将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500亩以上的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及时为农户收集、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产品供求等信息。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使榆林市已拥有的“榆薯牌马铃薯”、“横山大明绿豆”、“一定牌辣椒”等规模大、市场广的品牌,向名牌和产品的系列化、深度化发展。
人才培育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原则,充分发挥市、县农民培训中心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免费为青年农民进行科技和技能培训。全市2006年共培训农民25.3万人次,其中科技培训20万人,技能培训5.3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55.8万人,劳务收入达到25.8亿元,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成为榆林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培训农民8万人次,转移输出30万人。
组织体系: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用物资采购等经营活动,切实增强农民在市场营销中的组织性及影响市场的能力,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着力搞好龙头企业与示范村的利益连接机制,逐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卖难问题,保障农民的实际收益。
市场营销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建立以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型遍及城乡的农产品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发展其载体、纽带和渠道作用。
七是投入保障体系。建立了农民为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发。市政府已落实“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省、市已审批确定的100个示范村、1000个推进村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资金补助。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榆林市通过“三清、四改、五化”和实施“五通五建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基本条件和人居环境。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榆林市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切实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田水利方面: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650万元,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4平方公里;完成“三田”1.32万亩(其中水地0.43万亩、坝地0.28万亩、梯田0.61万亩);种草20.51万亩,水保造林19.4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42万亩。同时,2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13座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三个百树”工程造林1075万株。
——道路建设方面:中省市预计资金补助10.2亿元,是历年来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目前已完成总投资7270万元。16个通乡公路项目已全面启动;235个通村水泥路项目已完成招投标128个,开工建设31个;通达工程已完成121公里路基,砂石硬化12.5公里。全市去年农村公路建设乡镇和行政村通油路率分别达到83%和25%。完成县乡油路196公里,通村油路1070.37公里,新增县乡公路650公里。
——清洁能源建设方面:2007年以来,榆林市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一线,就农村清洁能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宣讲培训,累计培训技术干部740人,技工300人(次),农民1万人次。同时,落实市本级配套经费3060万元,各县(区)落实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1174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的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实施“一池三改”6000口,其余任务正在抓紧建设之中。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生态建设得到推广,实现农村沼气用户4.1万户;
——林业建设方面:认真搞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兑现工作,加强抚育管护,巩固退耕成果;落实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729.3万亩,固定管护人员3409人,签订责任书3627份,今春实施飞播造林19.57万亩;全面实施“三个百树”工程,上半年全市“三百”工程共植树1072.5万株,累计上劳100万人次。
一切只为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一切只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此,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示范引路、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行动”。市财政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带动多种资金投向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建设态势正在全市兴起,涌现出了靖边尔德井、米脂高西沟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特征和农民收入水平,全市2006年确定了106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都确定为市级领导联系点,并在市级139个部门抽调了了278名干部下乡包村。市县乡共下派的19184名机关干部今年继续开展“万名干部帮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落实了49261名干部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的工作。为了全面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大力推进榆林市新农村建设,根据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榆林市委市政府于今年的3—6月组织了106个市级试点示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赴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培训,到江西赣州市、福建省学习考察两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农村社会事业是搞好新农村建设关键的一环,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榆林市坚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去年享受免杂费学生60.6万人,享受贫困寄宿生补助近14万人,实施合作医疗试点,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0%,农村参保人数达到82.4万人,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贫困患者大病救助资金,救助患者3000多人,扶贫济困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257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完成移民搬迁1.2万人,脱贫9.2万人。
榆林市贫困区域特点明显,区域间、区域内致贫因素不尽相同,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差异较大。市委、市政府在计划安排、项目设置、资金投放、工作指导等方面,坚持因区而异、因村而异、因户而异,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项目配套,资金捆绑;群众参与、项目公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总体要求。截止2006年,榆林市共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827个,完成投资7.6亿元。2007年省上立项的209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计划已经下达到县,多数村已经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
2、异地移民开发工作。根据榆林市实际,移民扶贫主要走集中安置的路子。同时,采取插花安置、能人创办实体带动、国营农林场吸纳、二三产业转移、结合小城镇建设无土安置等多种移民形式,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区域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目前,上报省级计划61个村点、1607户、7565人,现有95%村已启动实施。市级财政扶贫资金安排480户2435人已将计划下达各县区,各村正按照有关要求抓紧做项目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社会及外资扶贫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今年中省市县共有1384个部门,2万多名干部参与定点帮扶。同时,积极争取外资扶贫,完成了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机构、人员的确定和组建,落实了项目还贷配套责任和前期工作经费;中比综合扶贫二期项目已有府谷、定边、靖边、佳县、子洲5县正在争取之中;在榆阳区开展了国际计划陕西省拓展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该项目总投资650—700万元,3年建设10个村。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榆林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榆林市不仅是严重缺水地区,而且是饮水不安全重点地区。目前全市仍有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144.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0%。其中水质不达标84.8万人(含氟病区人口47.77万人),水量不达标18万人,用水方便不达标27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5万人。其中,白于山区人饮困难最为突出。目前,该地区仍有39.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其中横山县8.67万人;靖边县10.41万人。子洲县4.1万人。定边县16.15万人,缺水问题已成为白于山区人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难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一民生问题,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07年5月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人饮安全问题。在多方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打响解决白于山区人饮安全攻坚战。按照板块推进原则,2007年解决全市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两年内全面解决白于山区群众吃水问题。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市100万人饮解困目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