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位创造奇迹的普通人

fengyanfengyu 2010-12-10 18:11:03 木舟 邵干 总第034期 放大 缩小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创建至今已20个年头。从最初的培训班发展到拥有校园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国内一流的外向型应用性的独立学院。如今,学院在校生8000多人,生源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为国家输送人才15000多人;2005年以来,每年考取研究生和保送研究生占学院当年毕业生的10%以上。吉林省老领导高度评价该学院是:“发展真快,变化真大,成绩真显著!”这一切均起源于市场,得利于市场,融合于市场,发展于市场。

说起这个学院,一个人不能绕开。他就是学院的创始人,亲手带领学院一步步走向辉煌年逾七旬的院长——穆树源教授。

抓住两个市场的对接,嬗变出一个奇迹:穆树源的大学府应运而生

穆教授创业始于1988年。他当时在东北师大外语系教俄语。激发他创办学校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当年吉林省11万高中毕业生考大学却只能录取2万人,9万人被挡在大学门外,让身为大学教授的他为落榜生着急。另一个是:一边是改革开放急需人才,而精英教育体制满足不了人才需要。当时穆教授身兼系工会主席,“我的一个责任是为老师谋福利,可是却看到一些青年教师因为工资待遇低,纷纷往外贸找出路。”穆教授痛下决心:“办一所学校,帮助上不了大学的孩子去圆梦!帮助教师们把潜能挖掘出来,让能干事的人多劳多得。”

 强烈的办学冲动让他寝食难安,了解到当时中俄边界的珲春市边贸正缺少俄语人才,他果断地与珲春市委党校合作,办起了俄语自考大专班。在办班的同时,又筹划建立“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中心”成立不久,便受吉林省外事办公室的委托,承担了赴日留学生外语培训任务,先后有近500多人通过“中心”培训出国。两年后,他挣来了培训班的第一桶金,1000多万元。他开始向第二个目标冲刺:办一所市场需要的民办大学!

“让更多的孩子上大学,让更多毕业生找到好工作。”穆树源敏锐地发现两个市场的缺失,大胆实施两个市场的对接,最初的愿望在市场供需推动之下不断地变成现实。如今这个朴素的想法成为学院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穆树源在市场中的打拼,引起了政府的青睐、政府的重视和政府的扶持。他的事业发生战略转变:1996年,学院被确定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后又被省政府确定为“吉林省与美国伊利诺伊州合作发展社区教育的试点院校”,并正式纳入国家计划招生,开始招收专科生,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普通民办高校;学院同时获得外派自费留学生的资格,这在东北地区民办高校中是少有的。在这里培养的人才成了香饽饽,被争着抢着要;一部分毕业生出国留学,一部分继续读硕士、博士。

2001年夏,他与东北师大合作办起了具有二级学院性质的“东北师大对外经贸学院”,开始招收计划内本科生。至此,学院所设专业达20多个,学生既有计划内本、专科生又有计划外本、专科生和培训生、外国留学生,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2004年2月,教育部批准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就在这年学院投入2亿人民币,当年在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起了集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馆、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新校区。人文学院的效率可见一斑。记者采访时,学院一位高管透露,他们又已开始新的扩张计划,在双阳区又买下了一块地,要用5年时间把人文学院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应当是国内最好的!”高管眉飞色舞。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到吉林省调研后,对穆树源教授感慨地说:“教育部解决不了的办学体制问题,穆老师您在吉林解决了!”

 

一手抓住经济资源的“洼地效应”,一手营造人才资源的“高台效应”财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穆树源的大学显现勃勃生机

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高文,提起东北师大人文学院赞不绝口:“不要国家一分钱,给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弥补了精英教育的缺陷,是吉林教育史上的一个丰碑!”

从穆树源办学之初一直追随穆教授的学院图书馆馆长李万春说:“穆教授发挥董事长与法人的创造力,调动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为教育服务。”他举例说,穆老师深知教育之本在于教师,他不惜代价聘用高水平的老师任课。依托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师资力量,同时吸纳各高校精英,创造了独特的灵活的教育模式。他的观点是,“谁行聘谁,谁教的好工资就高。”有一时期英语教学跟不上来,50元一个课时招不来人,100元一个课时还是招不来高水平的,他果断决定200元一个课时,一下子教授来了,博导来了……灵活的收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吸引了一大批教育精英,形成了一支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主、引进省内各高校优秀人才为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目前任教的专兼职教师45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60%以上。这种人才资源的“高台效应”吸纳了来自东北师大、吉林大学的专家、教授,被聘担任了各系、各专业的负责人或学科领头人。学界评价师大人文学院是“开放办学,广揽人才,优中选优”。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20年来这里一直靠自主管理,自我造血,滚动发展。有人说,正是这种看似无援,而由于穆树源一手营造了人才资源的“高台效应”,人才集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援手,使得人文学院得到了社会更多力量的支持。也有人说,是特殊的体制成就了这所民办大学的成功。

官办学校,凡事先看条条,这里是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以市场为导向。穆树源从开始办学就是先看市场,然后做决定,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他主张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学院管理,强调学院管理要与国际接轨;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走“外语+专业+现代教育技能”的模式,使学院一直保持强烈的时代感,与时俱进的超前性。

灵活的办学体制,也使人文学院每个教职员工都感到了责任。系主任抓不上来专业,面临着专业被砍掉,老师教不好课面临“下课”和降工资。共同的责任形成了事业上的风雨同舟。

走向市场,就要走向世界,穆树源主动把学校融入世界教育大环境

这个学院突出外向型、应用性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形成了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和外向型的办学特色。

2002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哥本哈根商学院与尼尔斯布劳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建立了合作办学项目,开展3+1的合作。即三年在东北师大人文学院学习,合格后去丹麦再学习一年。首届26名学生于2005年毕业,由于整体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被聘用到中外合资企业工作。从2007年起,该合作项目新增设金融专业,与市场营销一起,共招收新生80人。2007年9月,丹麦教育兼宗教事务大臣贝特尔•哈德先生在丹麦驻华大使陪同下代表团成员一行十多人专程访问学院,并参加了该院尼尔斯布劳克哥本哈根商学院2007年新生开学典礼。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人文学院和日本、丹麦、俄罗斯、美国等十几个国家26个友好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和一批国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2000年以来,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学校代表和友好人士200余人次。学院也先后组织20多个团组出国考察访问。人文学院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了世界。

 

穆树源最后一个梦想是:要办最好的国际私立大学

穆树源得过四次重病。1994年正当他事业中天的时候,医生诊断他患了淋巴癌,最多能维持半年。当他奇迹般挺过半年,又走过8年后,2002年他又患上脊椎管狭窄。为了不影响工作,年近7旬的他硬是拄着拐杖工作。2004年,又患上股骨头坏死。在他的日历上,从来没有节假日、休息日,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和孩子团聚的时候休息一天。

人们说,穆树源“办学不求回报”。办学20年来,至少有200多万元应得的奖金他分文未取。他把办学所得,包括他多种经营“以商养学”的全部收入,都用到学院的继续发展上。他可以花高薪聘请教师,自已却不肯多拿一分钱,老师们说,“2004年穆老师买了一套普通住宅却需要自己贷款。”

“穆树源,他不仅能干,更是为人真诚坦荡。”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如是说。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师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愿为中国民办教育献力的人。

如此人生,如此成就,他本人又是怎么看呢?采访结束时,记者忍不住连连发问:您经历很多,包括疾病痛苦,您怎么看待人的一生?与开始创业比,到今天您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您心中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样的?

穆教授笑笑,坦然地说:“人这一辈子不容易,特别是我这年龄,经历过很多磨难,被医院判过‘死刑’,尝过生活中酸甜苦辣,名利对于我来说是淡泊的。从工作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自己活着就是要为大家多做点好事、实事,多想大家,少想自己。我相信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图回报,只图心安。这些年,家里、外面都不理解我,叫我傻子,傻就傻吧。成就感嘛,没有,没有成就感!还不圆满,已经做到的事情与我心中的目标差距还很大。要说我心目中学校发展的目标,就很明确,那就是要把人文学院办成特色鲜明、国内国际私立大学中最好的学校。不过,按这个目标,现在学院从办学条件、人才等方面都还需要加强。目前学院的硬件是很好了,但人才、管理等软件发面还跟不上需要,跟不上发展。应当说我现在所作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我跟我的教师们说,要永远看到自己的不足,扎扎实实练好自己的内功,提高办学实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为了办成名校,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待遇,5年后,学科带头人的工资要力争跟国际接轨。”

可要达到国际最好,靠您这代人能实现吗?

穆教授仍然笑笑说:“我们一直在努力,我的年龄大了,但肯定后继有人。 这个人要谙熟教育、精通管理,是个社会活动家,还要具备责任心、敬业精神,本身还要私心少。人不能一点私心没有,只是要尽量少些,多考虑别人……比较难。我希望继任者是个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